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气本体论的五味性用阐述

    作者:孙志其;鲁明源

    立于中医学一气化生的气本体论基础,法于本气运行的时象性特征,本乎中和,以观诸极,进而体悟五脏五味之性,五味化生之机,五脏苦欲补泻之理,以期追本溯源,理清纷杂,由医理至临证,一以贯之.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篇中“气始而生化”的机制对“五味”化生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简要区别关于五味运用的两种体系争论,提出《辅行诀》与《黄帝内经》体系差别的根源在于“《内经》乃从五味生成之本然而言,《辅行诀》则从五味已成之运用而言”.根据《黄帝内经》原文所述的方法,遵循“本体一气之行,五脏时象之性”对五脏的五味苦欲补泻机制进行阐释,并对“四味”常合“甘味”运用的机制进行了论述;分析苦味与咸味的异同问题,并阐述其机制;提出五味至极的作用等.

    关键词: 气本体 时象 五味
  • 基于东北、广东两地中药性味差异的药性构成属性初步分析

    作者:张小娟;金平华;翟华强;孟繁蕴

    目的:比较东北、广东两地中药性味的差异,分析中药药性的自然属性与功能属性在四气五味的表达.方法:以《中华本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参考依据,选取东北地区、广东地区常用80味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东北、广东两地药性比较,四气无显著性差异,而五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气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仅表达出功能属性;五味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是自然属性与功能属性的共同体现.

  • 中医学对糖皮质激素主治功效的药性认识

    作者:刘芬芬;羊维;黄琳;李海昌;温成平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药物,其药效明确可靠;然而,中医药理论体系对其理论分析却很少涉及.文章对糖皮质激素进行中药特征的分析,使之具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药性理论,为“西药中药化”奠定理论及临床基础.

  • 中药药性量化研究的方法学进展

    作者:文艺;李海文;刘凤斌;侯政昆

    20世纪以来,在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研究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被提到空前高度,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中医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杠杆,揭示和阐明了中医思想文化的科学本质和内涵,产生了深刻的文化效应.其中,中药药性量化根据研究目的不同也在不断分化和发展,它对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文章分别从四气、五味、归经3个方面对目前中药药性量化的方法学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同时,初步分析也显示在当今中药药性量化领域仍存在着量化等级标准不统一、赋分权重不统一、量化方法缺乏共识和权威推广等不足.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改善缺陷,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标准化的整体发展.

  • 中药五味文化与五行概念域的意义建构分析

    作者:汪鑫;吕云霞;魏鲁霞;申俊龙

    中药知识是中医知识概念域中的一部分,中医药知识都是嵌入在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认知行为.为了研究中药五味文化的意义建构过程,文章运用意义建构理论对五味感觉融入五行文化形成的中药认识论思想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中药五味文化体现了中医药认识事物独特的主客交互的意义建构方式,它不仅对传统静态知识点的思维方式具有启迪,而且对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和科学价值.

  • 《黄帝内经》五味初探

    作者:汤尔群;黄玉燕

    《黄帝内经》对于酸、苦、甘、辛、咸五味的认识比较系统,奠定了后世药物五味理论的基础.本文从五味与阴阳五行、五味与五脏、五味的功效、五味的运用、五味的禁忌这几个方面对《黄帝内经》五味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初步探讨.

  • 中药性味归经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作者:卢训丛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不应满足于找出并认识药物四气定性的某些内在规律,还需借助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层次、多靶点、多因素、动态地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从本质上揭示其科学内涵;中药五味现代研究的重点是五味的实质,但五味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应在进一步加强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着眼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将"味"的物质基础(药物的化学成分)、功能、药效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丰富其科学内涵;中药归经的进一步研究应该是全面探讨归经的物质基础,并从分子水平阐明这一理论所涉及的现代生理、生化、药理、病理等问题,揭示其归经之实质.

  • 《辅行诀》体、用、化味理论研究

    作者:吴新明;刘洋;李菲;彭鑫

    <辅行诀>中<汤液经法图>保存了早期经方医学的体、用、化味理论.其中体、用理论可以正确理解五脏大小补泻诸汤乃至五脏劳损病诸方的组方规律,而体、用、化味理论可以解析救误治诸五脏泻方的组方规律.体、用、化味理论是<辅行诀>五脏补泻经方系统的独特理论,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辅行诀 经方 五味
  • 中药五味标准化检验方法的建立

    作者:管冬元;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刘小美;梁超;吴中华;苟薇

    目的:探索和建立标准化中药五味检验方法.方法:试验人员经培训后,10人同步、盲法对黄柏等10味中药饮片和黄连解毒汤等6张小复方标准水煎剂以及小檗碱等7个中药有效组分溶液进行品味和打分及综合评价,并研究和建立标准化中药五味检验的方法.结果:(1)知母、黄柏、生栀子、生大黄、苦参、生黄芪、生晒参、淫羊藿、制附子、制吴茱萸等10味中药饮片五味检验结果多与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近似,但有较为准确的程度刻画与区分;个别药物如淫羊藿、制附子以苦味为主,而非《药典》所载的辛、甘;(2)首次对黄连解毒汤、大黄附子汤、左金丸、参附汤、吴茱萸汤、疗本滋肾丸等6个小复方的五味进行了检验与刻画;(3)首次对菝葜皂苷元、小檗碱、栀子苷、大黄酚、大黄素、淫羊藿苷、乌头碱等7个中药有效组分进行了检验与刻画,发现这些组分多与其对应饮片的五味近似,惟大黄素、大黄酚未能检出生大黄的苦味,而菝葜皂苷元的苦味也远弱于知母.结论:所建立的中药五味的标准化检验方法能准确、客观、量化地检出中药、中药小复方和中药有效组分的五味,这对于验证已有中药五味及当代中药新药标准化研发是有益的.

  • 药物五味与运气的关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作者:樊黔江

    药用动植物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因子都与其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其作用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不利.环境中的各种因子就是药用动植物的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等,其中气候因子是其主要因子.气候变化是一切生物体产生和存在的必备条件."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万物资始,五运终天"[1].先贤在对天、地、人长期追踪观测的基础上,通过现象总结规律,创"五运六气"理论.据此我们就可以推测出每年、每季气候变化的大致情况,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药、食物的生化情况,从而为药、食物的制备及选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五味 运气 人体 关系
  • 浅谈中药五味

    作者:边凌云

    中药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药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中药 五味
  • 《中国药典》2010版毒性中药分析

    作者:黄志辉;吴雪茹;刘香英

    毒性中药按毒性、四气、五味、功效主治、毒性成分分类法,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毒性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加深对毒性中药的认识,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 基于"知识元"探讨五味与归经

    作者:李海霞;骆欢欢;陈建南;周福生;许仕杰

    目的 基于"知识元"探讨五味与归经的内涵.方法 以200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所载符合标准的药物的五味与归经为研究对象,建立知识元素材库,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 五味和归经频数经χ2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五味的归经频数上,淡、甘入肺频数高,涩、咸、苦、酸、辛入肝频数高.从归经所入五味的比例分布看,入心经主要是甘、淡,分别为12.9%、14.81%;入肝经主要是咸、酸、甘,入脾经主要是酸、辛,入肺经主要是淡、甘,入肾经主要是咸、酸,入心包主要是酸,入小肠主要是涩,入胆经主要是苦,入胃经主要是淡,入大肠主要是涩,入膀胱主要是淡、涩,入三焦主要是苦.结论 五味各有所主之经,十二经各有所喜之味.

  • 以果实入药的中药药性分析

    作者:刘辉;孙文平;杨光;郭月秋;陈代贤

    目的探讨果实类中药的药性特点.方法以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植物类中药(420种)为样本建立数据库,按关键字段搜索,得到61种以果实入药的中药,用类似方法分别统计420种(对照组)和61种(果实组)中药药性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果实组中药性温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性寒者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味呈酸性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归经未见明显特点(P>0.05);果实类中药多具有理气和消食功能(P<0.01).结论果实类中药药性特点明显,可能具有共同的产生有关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 基于分类关联规则的中药功效与药味关联关系研究

    作者:杨雪梅;赖新梅;陈梅妹;林端宜

    目的 为中药药性五味理论的全面总结奠定大样本数据挖掘的基础,并为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及临床用药提供五味药性判定的理论线索.方法 选择《中华本草》所载8980味中药的五味数据及关联的药物功效索引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IBM SPSS Clementine 14.1数据挖掘平台,选择Apriori模型挖掘分类关联规则,设置规则前件小支持度阈值为0.5%,小置信度阈值为80%.结果 共挖掘出涉及甘、辛、苦3种药味的分类关联规则21条.具有生津止渴、补气、补阴、润肺、补肺、生津止渴&清热、润肺止咳、补气&补血、润燥、除烦、补脾益气功能的中药其药味多为“甘”;具有发散风寒、解表、温中、散寒止痛功能的中药其药味多为“辛”;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清热泻火、清热燥湿、化瘀止血&清热解毒、杀虫&清热解毒、止痛&清热解毒功能的中药其药味多为“苦”.结论 本研究挖掘出的功效与甘、辛、苦三味之间的关联规律完全基于大量中药数据,后续还需通过各种试验多方验证以构建完整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

  • 中药药味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及中药药味的标定原则与方法研究——《本草纲目》药味及药味理论考

    作者:张卫;张瑞贤;李健

    历代本草文献中对于中药药味的标注却别很大.《本草纲目》是中国药物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研究该书对药味的标注方法和原则,探讨其优势与不足,对于药味的标注化标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草纲目》重视药味理论,采用了宋明理学的方式来阐释药味与功效的关系,但并未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系统论的观念,同时该书也并未使用理论反推药味的方式标注药味.《本草纲目》在药味的标定上主要采用口尝药味的标定方式,应作为当前主流标定药味的方式.

  • 宋金元时期中药药味标定及演变规律考证

    作者:张卓;张卫

    中药五味是中药的基本属性之一.然而,历史上对于中药五味的标定十分混乱.宋金元时期是中药五味标定方式上的一个转型期,该文通过系统研究该时期的中医药文献,得出宋金元时期的药味标定规律,即中药药味经历了北宋前中期的口尝五味标定,后期的以类相推以及以药物功效反推的药物药味,后一种标定方式在金元时期达到了高峰.这种规律的总结为中药药味的标准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中药 五味 标定方式
  • 先秦时期非医学文献对"味"的认识

    作者:张瑞贤;张卫

    本研究对先秦时期的非医学文献如十三经、诸子百家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味的含义运用发生认识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先秦时期味的两个涵义"滋味"的产生应早于"五行属性"之味的产生,并简述了对于当时人们对于味及五味在保健医疗中的认识.

    关键词: 中医 五味 先秦文献
  • 浅谈中医五味与饮食五味

    作者:黄童郁;蔡玲玲;董巧稚;陈云飞;孙明丽;李文华;薛晓轩;方多多

    中医五味理论根植于中国古代五行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医学领域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千百年来指导着临床治疗及用药选择.而五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也具有着重要地位,它将饮食赋予了美味与健康的双重意义,使饮食与养生关系密切.

  • 青龙白虎汤方解(二)--从陶氏生化角度看《五脏用药法要》青龙白虎汤

    作者:李乐文;张志远

    经方青龙、白虎[1],效力无与伦比,释者说法各异。用小补汤实化脏功能;再用兼味药实化下级脏功能,以虚生本级脏体。经两步放大,使本脏功能持久而强劲地显示,从而驱散病邪,恢复机体健康。作者认为这是陶弘景五味生化方剂的本来面目。在今天看来,这种重开视窗,纯用陶弘景的兼味学说,查看方剂结构,解释方剂原理,应该也有现实意义。

210 条记录 2/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