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国境口岸媒介生物监测与防控

    作者:丁均

    媒介生物即病媒生物是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通常指病媒害虫、卫生害虫,主要包括三大类群,六条腿的昆虫、八条腿的蛛形类和啮齿类.如蚊、蝇、蟑螂、蚤、蟀和鼠类等[1].媒介生物不但是传染病的储存宿主,也是虫媒传染病的传播媒介,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2].媒介生物的监测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可以掌握该区域范围内媒介生物的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其所携带病原体的风险程度,可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 珲春口岸鼠类及染蚤螨本底调查报告

    作者:马长宏;李哲;穆翠英;王铁峰;许柏春;邵丽筠;曹国祥

    目的 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的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防止鼠类传播传染病在珲春口岸的传入和传出,为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和改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采用夹夜法在珲春局辖区的四个出入境口岸捕捉鼠类,并采集体外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 共捕获鼠类326只,经鉴定分类为1目2科4属4种;其中褐家鼠占总数的52.45%,为优势种;其次为黑线姬鼠,占41.72%.季节消长情况:10月份密度高,为3.50%;2月份低,为1.50%;年平均密度为2.26%.体外寄生虫检出蚤和革螨两类,蚤分类鉴定为3科4属4种,总指数为12.88%;革螨分类鉴定为2科3属5种,总指数为109.44%.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珲春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要求.应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 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消长及体外寄生虫调查分析

    作者:马长宏;李哲;穆翠英;王铁峰;许柏春;邵丽筠;曹国祥

    目的 调查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防止鼠类传播传染病在珲春口岸传入、传出,加强检验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5月-2010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珲春口岸辖区四个出入境口岸区域的鼠情及体外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一年的调查,共捕获鼠类326只,经签定分类为1目2科4属4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2.45%;其次为黑线姬鼠,占41.72%;10月份密度高,为3.50%;2月份低,为1.50%,年平均密度为2.26%;体外寄生虫检出蚤、革螨两类,蚤分类鉴定为3科4属4种,总指数为12.88%;革螨分类鉴定为2科3属5种,总指数为109.44%.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珲春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要求,为下步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 长沙空港口岸蚊类和吸血蠓本底调查

    作者:钟和平;王福建;成英

    目的:掌握长沙空港蚊类及吸血蠓本底情况,为加强传染病监测和为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从2000年3~11月采用蚊蠓常规调查方法,对长沙空港口岸蚊类、吸血蠓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经调查共捕获成蚊814只,幼虫532条,经鉴定为4属8种,骚扰阿蚊及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吸血蠓1328只,隶属2属7种,荒川库蠓为优势种。结论:6、7、8月份是该地蚊蠓活动高峰期,应切实做好这一时期的灭蚊除害工作,确保人体健康。

  • 厦门口岸蚊类调查报告

    作者:黄伟民;冯呈瑞;黄建河;蒋亚奇;杨承峰

    目的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和蚊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对厦门口岸的蚊类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蚊类的种群构成为2亚科4属9种,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分别占90.47%,7.54%,全年平均的蚊虫密度为12.58只/人工*小时,季节消长的高峰期为3、4、5月份.结论做好口岸蚊类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加强高峰期蚊类的密度监测,在繁殖高峰到来之前,适时灭蚊可有效降低蚊密度,保护人体健康.

  • 清远市市区蝇类种群本底调查及消长研究

    作者:何志礼;王国彬;李昌海;朱旭豪;何涌波;周凯华;黄燕琼

    目的 调查清远市市区2005年9月-2010年8月病媒生物蝇类的种群本底及消长情况,为开展病媒生物蝇类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病煤生物监测方案》和广东省要求选点进行监测,监测采用笼诱法.结果 在清远市市区共设蝇笼300笼次,共捕获蝇类14731只,月平均密度49.10只/笼,隶属4科9属13种.捕获的蝇类中大头金蝇共捕捉11931只,占80.99%,家蝇共捕捉1279只,占8.69%;铜绿蝇共捕捉789只,占5.36%;市蝇共捕捉290只,占1.97%,为当地的优势蝇种.4种当地优势蝇种蝇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4,v=12,P<0.01).1月蝇密度迅速上升,2-4月达第1个高峰,3个月的平均月密度为82.64只/笼,9月达第2个小高峰,为42.78只/笼,随后下降.不同场所蝇密度不同,农贸集市蝇密度高,为125.66只/笼.结论 基本掌握了清远市市区病媒生物蝇类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

  • 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及周边区域病媒生物监测结果

    作者:运玲;王福才;张秋芬;高庆华;李树双;商秀丽;晁亦舒;刘媛媛;董荣轩

    目的 掌握唐山市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和周边区域主要病媒生物蚊、蝇、鼠和蜚蠊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蚊虫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蚊虫主要为淡色库蚊,蚊虫平均密度为8.93只/(灯·夜),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90.21%;蝇类主要有家蝇、丝光绿蝇、棕尾别麻蝇和厩腐蝇,蝇类平均密度为4.40只/笼,家蝇为优势蝇种,占捕获总数的48.34%;鼠类主要为褐家鼠和小家鼠,鼠类平均密度为0.69%,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蜚蠊类均为德国小蠊,密度为0.08只/张,侵害率为5.69%.蚊虫于7月达到高峰,蝇类5月和8月出现两次高峰,鼠密度高峰出现在7、11月,蜚蠊密度7月份达到高峰.结论 通过监测基本掌握了唐山市主要病媒生物蚊、蝇、鼠和蜚蠊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确保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顺利举行.

  • 2006-2010年武汉市江夏区鼠密度监测研究

    作者:戢红星;彭建军;刘智;田卫东;陈晓敏;田俊华;吴太平

    目的 调查2006-2010年武汉市江夏区鼠类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鼠类防治及鼠传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夹夜法.结果 5年内共捕获鼠类165只,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分别占47.9%、41.8%和10.3%.居民区与特殊行业均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且2种生境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χ2=45.81,P<0.01).2种生境鼠密度季节消长不明显,但均以春、秋季节为活动高峰.结论 基本掌握了江夏区鼠类种群构成与季节消长情况,根据调查应加强春、秋两季及特殊行业的灭鼠工作.

  • 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蝇类种群监测动态变化初步调查

    作者:郝世宾;夏宏伟;王艳;辛薇;赵琪;张凤熹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预防媒介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采用诱蝇笼法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2015-2016年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捕获蝇类4 616只,平均蝇密度为24.06只/笼,隶属4科11属14种.以丝光绿蝇为优势种,其次为大头金蝇、铜绿蝇、厩腐蝇、亮绿蝇和横带花蝇;密度高峰期在7~9月;不同生境类型依次为畜牲棚>餐饮外环境>村舍>绿化带.结论 掌握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蝇密度、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合理制定蝇类综合防制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青岛市黄岛区蟑螂密度调查研究

    作者:李凌云;姜永珍;冷传强

    目的 了解和掌握黄岛区2009年蟑螂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为开展蟑螂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粘捕法调查,将捕获的蟑螂收回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2 009年共调查捕获蟑螂1411只,均为德国小蠊,蟑螂总密度为1196只/张,蟑螂总侵害率为23.19%;其中成虫799只,占56.63%,若虫612只,占43.37%.以餐饮行业蟑螂密度和侵害率为高,分别为1.88只/张和25.83%,季节消长有明显季节性,6~8月份蟑螂活动较活跃.结论 基本掌握了青岛市黄岛区蟑螂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

  • 黑龙江省红星火山岩区重要医学媒介生物调查研究

    作者:杨军;张明;徐文兴;白阳森;王晓杰;梁慧杰;李明;刘国平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逊克县红星火山岩区鼠、蚊、蠓的种类分布、种群构成.方法 采用夹日法捕鼠,诱虫灯诱和网捕法采集蚊、蠓.结果 在黑龙江省逊克县红星火山岩区采获鼠、蚊和吸血蠓31611只,计6科9属27种,其中鼠类4科4属4种;蚊科4属9种,蠓科1属14种.种群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优势种群为东北鼠兔(55.27%)和红背鼠平(35.46%);刺扰伊蚊(39.75%)和迷走库蚊(39.18%);刺螫库蠓(55.54%).不同月份的鼠、蚊、蠓种群构成有所不同.结论 这项研究对黑龙江省逊克县红星火山岩区开展媒介生物与疾病关系和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赤峰市区蝇类季节消长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尚文旭;秦丰程;海秀萍

    目的:分析赤峰市区目前的蝇种构成、构成比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采用天幕式诱蝇笼,每旬布放一次,以平均每日每笼捕蝇数计算种群密度(只/笼/日).结果:目前赤峰市区以舍蝇、厩腐蝇、尾黑麻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伏蝇、灰种蝇、新陆原伏蝇、红尾拉蝇为常见蝇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23.12%、21.91%、16.28%、15.82%、7.87%、3.55%、2.69%、2.55%、1.42%.结论:赤峰市区蝇密度高峰期在5~9月份,不同种群有不同的季节高峰,且不同年份常见蝇种的构成比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 某招待所蜚蠊防治效果观察

    作者:邓兵;黄清臻;李宏;赵洪梅;杨惠

    某驻京部队招待所分为餐饮部和客房部,其餐饮部位于一层,面积约1500m2,包括餐厅、操作间、面点间、库房等;客房部及办公室位于一至四层,面积约5000m2.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防制措施,该招待所蜚蠊侵害较为严重,我们于2006年7月-9月在调查其蜚蠊密度、种群构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防制措施进行了综合防制.

  • 漳州市区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陈锦钟;陈斌;蔡茂荣;方跃珍;卢黎明;陈秋怀

    目的 了解漳州市区蜚蠊的繁殖与活动规律,指导蜚蠊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粘蟑屋诱捕蜚蠊,每月监测1次.结果 本次调查捕获蜚蠊2科2属5种,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蜚蠊全年活动,平均侵害率为11.51%,平均密度指数为1.74只/张,高峰期在3~5月份,不同场所中密度及侵害率从高到低分别为餐饮业、农贸市场、宾馆、医院、居民区.结论 漳州市区蜚蠊密度及侵害率较高,应根据其活动规律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

  • 广安市2011-2012年蚊类监测结果与分析

    作者:蔡运山;王攀华;曹洪;孟勇

    目的 掌握广安市蚊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为防制虫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诱蚊灯法进行监测,将诱集的成蚊用乙醚麻醉后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 成蚊密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比2011年上升了30.57%,平均密度达到了17.34只/灯·h.7月蚊密度高,2012年7月成蚊密度达61.81只/灯·h;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广安市优势蚊种;农村牲畜棚为成蚊主要栖息繁殖场所.结论 开展蚊类防制应以环境治理为主,并结合种群特点和季节消长规律进行科学防制.

  • 扬州市区蟑螂、苍蝇密度十年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志军;陈煜

    本文报告了扬州市区近十年嫜螂、苍蝇密度滥测结果,提示了其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其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扬州市区主要蟑螂为: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德国小蠊,其构成分别为61.41%、21.82%、16.75%,5~9月处于活动相对高峰期;市区主要蝇种为:家蝇、金蝇、绿蝇、麻蝇、丽蝇,分别占50.41%、21.95%、15.87%、8.90%、2.85%,6~9月处于活动相对高峰期,8月高.四区间差别不大.

  • 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分析

    作者:安向东;王萍;戴孟阳;黄牧;杨宏

    自上世纪80年代,沈阳市就开展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的鼠类种群构成、鼠密度、带毒率、人间疫情及控制效果等项监测工作,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监测资料.为探讨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传染源种类、密度及带毒率变动与人间疫情流动关系,现将1995~2003年的宿主动物监测资料与相应阶段的HFRS疫情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和预测我市HFRS疫情的流行现况以及未来的流行趋势,并找出影响疫情变化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控制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 两种金蝇在三种生境中的密度及种群构成的观察

    作者:姬淑红;黄惠敏;邓耀华;王金凤;孙爱国;陈之梓

    大头金蝇与绯颜裸金蝇属丽蝇科伏蝇亚科,由于丽蝇科的种类可传播霍乱、乙型肝炎、痢疾、伤寒等多种疾病,因此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中重点监测的媒介生物,但两者外形相似,基层监测者常易混淆而影响监测结果.为正确快速鉴定该两种蝇类,了解其季节消长及不同生境的种群构成,我们2006年1-11月在上海市杨浦区的3个不同生境对该两种金蝇进行了形态、消长和种群结构调查研究,现就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天津市病媒生物监测分析

    作者:秦娜;李培羽

    目的 了解天津市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3年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用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用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记录并统计监测结果.结果 2011-2013年天津市年平均鼠密度分别为0.20%、0.19%、0.23%,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种;年平均蚊密度分别为18.82、11.09、8.99只/(h·灯),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年平均蝇密度为4.76、4.20、3.81只/笼,家蝇为优势种.蟑螂年平均密度分别为1.13、0.54、0.34只/张,德国小蠊是优势种.结论 经常开展卫生宣传,搞好环境治理,消除孳生地,是消灭“四害”工作的重点.

  • 西安市鼠密度监测

    作者:王欣;庞松涛;陈保忠;雷晓岗;王飞;刘如如;吴鹏斌

    目的 掌握西安市城区鼠类的种群结构分布、生态习性、季节消长趋势等变化规律,为鼠类及鼠传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夹夜法.结果 2009-2013年共捕获鼠类433只,经鉴定后分别为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4种.鼠类总平均密度为0.63%,其中2010年鼠密度高为0.80%;2012年鼠密度低为0.51%.优势种群为褐家鼠和小家鼠分别占鼠类总数的69.05%和26.10%.结论 西安市鼠种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可根据鼠类的活动及消长规律在鼠类活动高峰前适时加强环境整治,采用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鼠密度,从而更好地控制鼠类的繁殖,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

174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