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冷竹红;张成全;王琼;赖晋锋;陈建国;王从林;陈映翰;刘娅

    目的:分析燃煤污染型地氟病区中学生心理疾病患病情况,探讨该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心理疏导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古蔺县1839名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问卷调查和氟斑牙诊断.结果:检出有心理问题的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1%,检出有轻度、中度、重度心理问题的各占36.9%、4.0%、0.1%.女生、年级高、对氟斑牙态度为负向、氟斑牙自我判定为“有”是中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是1.340(1.048-1.714)、1.324(1.196-1.465)、3.010(1.202-7.536)、1.623(1.086-2.462);成绩好、家庭经济富裕是保护因素,OR值(95%CI)为0.757(0.640-0.897)和0.646(0.493-0.846).结论:地氟病区中学生心理问题不容乐观,性别、年级、氟斑牙自我判断、对氟斑牙的态度、成绩、及家庭经济状况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应针对相关因素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该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习水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作者:张倩影

    燃煤型氟中毒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习水县曾经是贵州省氟中毒病情较重的病区,为积极有效预防和控制氟中毒的流行,2004年以来,在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和医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地方病防治项目的支持下,广泛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改良炉灶为主,其他有效阻断氟污染途径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取得预期成效.在综合防治措施落实后,又积极探索可持续控制氟污染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和巩固防治成果.对氟中毒综合防治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做了简要总结.

  • 古蔺县卫生炉灶的使用现状及用户对炉灶的满意度研究

    作者:刘娅;叶运莉;杨超;陈建国;陈映翰

    目的:调查古蔺地区卫生炉灶的使用现况及用户对炉灶的满意度,为改进地氟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古蔺县龙山镇和石屏乡的改灶农户764户,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在参加改灶的662户家庭中,有16.3% (108/662)的家庭存在卫生炉灶与非卫生炉灶混用的现象,在目前仍使用卫生炉灶的570户家庭中,有33.5% (191/570)的家庭存在敞灶燃烧的现象.在炉灶质量、节能、使用方便度、取暖效果这四个方面,调查用户对于炉灶的节能效果相对不满意.结论:增加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重视卫生炉灶建成后的后续管理,增加炉灶的节能效果.

  • 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骨症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晓明;李达圣;梁音;张锐智

    目的:了解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患病与流行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3年,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方法对全省燃煤区成人氟中毒情况及环境介质氟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在全省原37个病区县(市)共检测1164份室内存放约3个月的玉米和1134份煤火烘炕辣椒,平均氟含量分别为17.80mg/kg及273 mg/kg.全省调查122275名16岁以上成人,氟中毒临床症状体征检出率27.01%,抽查其中4949名,X线氟骨症检出率57.47%.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全省重度氟骨症检出率7.13%.氟骨症检出情况与环境氟含量结果一致.结论:调查期全省氟病区室内氟污染仍然严重,是病区地氟病流行和病情仍然严重的主要因素.

  • 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模式探讨

    作者:张锐智

    贵州省属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全省87个县中有37个氟中毒流行县,病区受威胁人口1 900多万,氟斑牙患者1 000余万,氟骨症病人约64万,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达65%,是全国严重的氟中毒病区省份.为切实保护贵州省病区居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更快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氟中毒防治工作进行了多方探索和现场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扼要综述贵州省建立氟中毒防治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索氟中毒综合防治模式所进行的工作.

  • 贵州不同经济条件病区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伯友;常春;李达圣;梁音;胡小强;张锐智;高静

    目的:探讨贵州不同经济条件病区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下称地氟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以提高防治效益.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采取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经济条件好、中等、差的病区自然村开展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并针对病区需求提出相应对策.结果:①各调查村家庭户主和学生知晓率均较低,平均分别为38.00% (171/450)和39.73% (298/750).②调查627户家庭户有607户仍需使用灶,敞烧率达78.09% (474/607),特别是四合、索桥两村敞烧率高达100%;拥有炉的有370户,敞烧率为7.03% (26/370).③四合、索桥、云山仍需食用部分玉米的家庭户比例分别为22.93% (47/205)、59.79% (116/194)、89.91%(205/228);食用玉米的敞煤火烘烤率分别为57.45%(27/47)、91.38% (106/116)、84.88%(174/205);食前未淘洗率分别为27.66%(13/47)、37.93%(44/116)、89.76%(184/205).④四合、索桥、云山辣椒的敞煤火烘烤率分别为95.61%(196/205)、79.90%(155/194)、89.91%(205/228);食前未淘洗率分别为23.41%(48/205)、80.41% (156/194)、39.03% (89/228).⑤四合、索桥、云山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36.58% (15/41)、60.71% (51/84)、62.16% (23/37).⑥四合、索桥、云山家庭户年人均收入构成差异显著,四合收入较高,索桥次之,云山较低.结论:各调查点家庭户和小学生地氟病防治知识淡薄,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敞烧炉灶、敞煤火干燥粮食及食前未淘洗等地氟病相关行为生活因素的流行.对不同经济务件病区地氟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侧重点有所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治效益.

  • 贵州省大面积实施地氟病防治工作基线病情分析

    作者:

    目的:了解我省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情,为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效果评价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方法:根据以往的病情资料,选择5个病区县(市、区),随机抽查15个行政村小学,用Dean氏法调查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同时随机采集8~12岁儿童尿样,用氟离子选择电解法检测尿氟含量.在调查村,由专业人员调查所有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结果:5个病区县(市、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在52.50%~96.58%之间.尿氟几何均数在0.82~1.58 mg/L,波动范围在0.11~10.44 mg/L之间.5个病区县(市、区)成人临床氟骨症评均检出率为2.40%.结论:5个病区县(市、区)地方病流行与病情均较严重.

  • 营养因素对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形成的影响

    作者:张伯友;安冬;何平;李达圣;梁音;靳争京

    目的:探讨营养因素对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个重病区村寨和1个对照病区村寨作了营养因素相关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ChineseDRIs>及<食物营养计算器V1.6>进行相关营养素计算,比较分析儿童和成人膳食营养水平.结果:2个重病区成人和儿童能量、蛋白质摄入低于国家标准和对照病区村;重病区村人群B族维生素和钙、锌、硒等元素摄入不足,尤以钙缺乏为明显,摄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病区村.结论: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锌、硒等元素缺乏对地氟病重病区形成有显著影响.

  • 广东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状况调查

    作者:周荣群;温兴章;蔡辉光;陈远辉

    目的:掌握五华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状况,为预防控制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与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轻、中、重病区村各3个为调查点.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检查,水氟、尿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轻、中、重病区村饮水氟均值分别为0.46、0.57、0.79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13.77%、18.74%和21.33%;8~12岁儿童尿氟几何均值分别为0.65、1.20、1.53 mg/L;未检出重度氟骨症患者.结论:五华县地方性氟毒流行情况得到控制,已达到控制病区标准,部分氟病区村改水设施的使用,需要加强管理.

  • 贵州省2010-2014年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效果分析

    作者:高静;李达圣;安冬;梁音;张锐智;叶红兵;姚丹成;张伯友;张念恒

    目的:分析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氟中毒)监测县连续5年监测结果,评价燃煤型氟中毒综合治理防治措施落实效果.方法:按照国家统一方案,每5年1个监测周期,每年在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仁怀市、普定县、普安县6个监测县的18个固定监测村及村小学、30个非固定监测村开展儿童氟斑牙和尿氟监测调查;入户每村调查10户,动态监测炉灶使用情况及与玉米辣椒相关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监测周期第1年在监测村进行成人X线氟骨症拍片检查.结果:X线检查发现2010年氟骨症总体检出率为51.48%,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氟斑牙指数从2010年的1.27下降到2014年的0.84,5年来检出的氟斑牙以极轻和轻度为主;2014年儿童尿氟低于2010年(P<0.01),使用铁炉、电炊具为主,电热器使用户数较少,炉灶正确使用户数逐年提高,2014年监测居民炉灶正确使用率达到100%;监测村居民玉米、辣椒正确干燥、保管、食前淘洗等行为指标均达到88.89%以上.结论:监测县较好的落实了防治措施,健康生活行为方式较稳固形成,总体病情逐渐减轻.

  • 遵义市地氟病病区儿童含氟牙膏使用情况及尿氟含量调查

    作者:刘定梅;方应培;雷静;董红梅;梁建义

    目的:了解遵义市地氟病病区儿童含氟牙膏的使用情况及尿氟水平.方法:在高、中、低地氟病病区和非病区,每个区随机选取2个小学,对8~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尿氟含量测定.结果:每个病区的含氟牙膏使用率均在60%以上;各病区含氟牙膏使用者的尿氟含量中位数均低于1.4 mg/L.结论:遵义市地氟病病区儿童含氟牙膏使用广泛,但是使用含氟牙膏的8~12岁儿童的平均尿氟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并未见使用含氟牙膏对尿氟水平的影响.

  • 聚类分析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郭光武;古明宏;任光祥;余跃生;朱臣凯

    目的:探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类方法.方法:根据地方性氟中毒地区人群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指数,以及尿氟、煤氟、稻谷氟、玉米氟和辣椒氟含量等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病区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结果:黔南州龙里、贵定、长顺和惠水四县20个乡镇被划分为轻度病区、中等病区和重度病区三种类型.结论:聚类分析是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类研究中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 龙里县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及试点防治情况调查

    作者:温同安;罗正文;聂晶;聂忠学

    目的:了解龙里县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情况及防治研究.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试点防治.结果:煤及土壤、饮用水含氟量分别为(917.49±228.97) mg/kg、(485.40±187.03) mg/kg、(0.23±6.15) mg/L;8~15岁儿童氟牙率为95.8%,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率高达49.5%.结论:龙里县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重度流行区,改灶防污染是控制其发病的有效措施.

  •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特重病区病情调查分析

    作者:何平;安冬;李达圣;梁音;靳争京

    目的 了解我省地氟病特重病区的病情流行及变化状况,研究特重病区村形成的相关流行因素.方法 按照GB16396-1996、WS192-1999和Dean氏分级标准,在调查村对3岁以上人群分别进行氟骨症和氟斑牙检查;在两个调查采集8岁以上人群一次性尿样检测尿氟含量;文献查询特重病区村历史病情资料.结果 荷花、联合2个特重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和缺损型检出率分别为94.3%、82.7%、58.1%和63.7%,均显著高于对照村.两个特重病区村中度以上氟骨症临床症状体征阳性检出率为72.6%和69.7%,氟骨症x线阳性确诊率为79.3%和80%,均显著高于对照村,特重病区村和对照村16岁以下人群未检出氟骨症阳性患者.荷花和联合村人群尿氟几何均数分别为3.2mg/L和2.3 mg/L,较上世纪70-80年代显著降低.结论 横向比较,现阶段两个特重病区村的氟中毒病情较对照村重,与自身历史资料纵向比较,两个特重病区村的氟中毒流行现况较上世纪70-80年代明显减轻.

  • 应用加权TOPSIS法对燃煤型地氟病防治项目执行情况综合评价

    作者:李达圣;王艳;何平;梁音

    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逼近于理想的排序方法)是系统工程中多目标决策管理分析中的一种有效评价方法,已在多个领域的管理、决策、绩效、效益等方面应用,得到满意结果[1,2].而秩和比法(Rank Sum Ratio,RSR)法更具计算简便,具有较强的分辨力[3].目前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制措施的综合评价报道甚少,贵州2005年实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防治地氟病综合项目迄今已基本完成,进入项目后期管理和监测评价的重要时期,新时期防治决策、有效管理和科学监测评价等都强烈需求一套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

  •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及其防治

    作者:安冬;何平;李达圣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下称燃煤型地氟病)是我国特有的地方病.病区分布于贵州、湖北、四川、重庆、云南、湖南、陕西等13个省(市),约有氟斑牙患者1 620万人,氟骨症患者186余万人,受威胁人口数约3 437万人[1].

  •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和工业性氟中毒X线表现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杜富猛;段庆红;陈绪光;李屹;左育宏;焦俊;雷平贵;官志忠;王小林

    目的:探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骨症和工业性氟骨症患者的骨骼及骨周 X线影像学征象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骨症和工业性氟骨症患者各60例,回顾性分析其骨盆、左尺桡骨及左胫、腓骨正位数字化 X线摄影术(DR)片的 X线征象,比较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骨症与工业性氟骨症X线征象的差异。结果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骨症和工业性氟骨症X线征象大部分影像学表现无差异性,但2组之间前臂、小腿骨间膜骨化(前臂χ2=10.909,P<0.05;小腿χ2=8.547,P<0.05)、骨盆闭孔膜骨化(χ2=36.554,P<0.05)、小腿骨外骨膜增生(χ2=4.937,P<0.05)及比目鱼肌骨化(χ2=4.904,P<0.05)4种 X线征象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方性氟骨症和工业性氟骨症 X线征象表现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 肘关节周围韧带肌腱附着处骨化对氟骨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段庆红;陈绪光;王小林;焦俊;胡建;官志忠;于燕妮;阮胜;毛洪远;赵逸海

    目的 探讨肘关节周围韧带肌腱附着处骨化对氟骨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11-03在燃煤型地氟病区人群调查中发现的23例氟骨症氟性肘关节病患者的肘关节X线征象.结果 肱骨内、外上髁肌腱附着处骨化各7例,桡骨头环状韧带骨化6例,肘关节间隙狭窄18例,肘关节面下骨小梁粗大或细密改变10例,肘关节面下骨质囊性变4例,滑车外侧骨嵴骨赘形成4例,肱尺关节内缘骨赘形成8例,上尺桡关节相对面骨赘形成3例.结论 桡骨头环状韧带骨化及肱骨内、外上髁屈伸肌腱附着处骨化是氟性关节病具有特征性的重要征象,对氟骨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成人氟骨症的X线表现

    作者:周子旺

    我县处于陕西省北部,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部分农民长期居住在高氟地区.生活饮用水氟含量严重超标,导致部分农民摄入超过人体所需要的氟量,而引起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危害,我们通常称为地方性氟中毒.1988年我们对靖边县东坑乡,镇靖乡,梁镇乡部分氟中毒患者进行拍片诊断及饮用水源的调查,对100例有明显氟中毒症状的患者进行腰椎正侧位拍片,骨盆正位,肋骨,颅骨,及各关节部位的拍片诊断,水源含氟量高底归档.

  • 骨质硬化归因于地方性氟中毒

    作者:刘富强;陆敏灵;曹峻岭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土耳其南部Isparta地区的一个公共卫生难题.为了研究骨质硬化与氟中毒的关系,对2001年~2003年的1500例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筛检,发现69例脊椎T-scores≥2,有1例股骨颈处有骨样骨瘤(股骨T-scores=6.64).对其中34例进行了外侧脊椎骨密度检测和氟中毒及其他骨质硬化病因调查,结果有14例表现出斑状牙釉质或尿氟水平高于1.5 mg/L;检出的其他骨质硬化病因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腰椎骨折史、使用类视黄醇、维生素D、口服钙制剂以及二膦酸盐.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外侧腰椎T-scores≥2的有12例(35.3%),股骨T-scores≥2有7例(20.6%).共14例(41.2%)外侧脊椎或股骨T-scores≥2,其中5例(35.7%)有氟中毒表现.氟中毒患者体重指数均值为(36.4±7.9),该结果显著高于其他骨质硬化患者的(31.6±4.4).结果显示,该地区大约1/3骨质硬化患者是由地方性氟骨症所致,并且肥胖可能增强这种骨质硬化的骨变化.

274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