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江西省四地区5岁、12岁龋病调查报告分析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是在多因素作用下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儿童龋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为了解儿童龋病健康状况,揭示影响龋病发生的因素及发现其流行趋势,以便进一步开展预防工作和制订口腔保健工作规划,现将我们1 997年对江西省四地区5岁、12岁龋病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
江西省狂犬病1985~2000年流行特点及其控制措施调查分析
江西省是全国经济落后省份之一,总人口4000万余,面积16万余平方公里.其中农村人口近3300万.本文旨在通过对全省1985~2000年狂犬病的流行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流行规律,提出针对性强的预防措施,为今后江西省制定控制狂犬病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十一五"期间全军爱国卫生工作规划
编者按:中央军委批转了<"十一五"期间全军爱国卫生工作规划>(简称<规划>)之后,全军爱卫会在近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就此<规划>的贯彻落实作了具体部署.为便于全军部队学习领会<规划>精神,并逐项抓好落实,现将<规划>刊登如下.
-
全军爱卫会通知要求——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军营"活动
本刊讯魏烜报道:为带动和促进中央军委批转的《"十五"期间全军爱国卫生工作规划》(简称《"十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加强部队文明卫生建设,全军爱卫会决定在全军部队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军营"活动,近发出通知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要提高创建认识。《"十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全军部队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军营"活动,这是对全军爱国卫生工作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文明卫生军营"以官兵行为文明卫生、军营环境治理达标、卫生设施配套完善、饮水饮食卫生合格、常见伤病得到控制等为主要标志,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为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基本思想,同时与国家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单位"等活动相呼应,是基层"十五"爱国卫生工作的牵引和目标。各级领导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做好宣传发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使创建活动成为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迅速掀起争刨"文明卫生军营"活动的热潮。
-
"十五"期间全军爱国卫生工作规划
编者按:中央军委批转了《"十五"期间全军爱国卫生工作规划》(简称《规划》)之后,全军爱卫会在近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就此《规划》的贯彻落实作了具体部署。为便于全军部队学习领会《规划》精神,并逐项抓好落实,现将《规划》刊登如下。
-
1995~2000年山东省妇女保健服务分析
为了解山东省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开展状况,以便掌握妇女保健工作发展趋势,总结经验与不足,制定今后工作规划,对山东省1995~2000年妇女保健服务资料进行分析.
-
2002年招远市部分农村学校卫生现状调查
学校教学环境及卫生状况与学生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为了解辖区内学校卫生基本状况,为制定学校保健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根据<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要求,于2002年10月份对大秦家卫生院辖区范围内19所中小学学校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
为积极推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2004年7月我局发布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04-2005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阶段性目标要求,为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对2005和2006年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
山东省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04~2005)
2004~2005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实现药品分类管理总体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局制定的《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04~2005年工作规划》要求,为进一步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制定本方案.
-
西安市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2002年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提出了精神卫生工作的目标:到2010年,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50%.
-
福建省莆田县1997~1999年居民死因回顾性分析
福建省莆田县为该省恶性肿瘤高发区,癌症死亡率自80年代始历年均居死因的第一位,且有上升趋势.为了掌握居民的主要死因及人群分布特点,为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及制订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依据,现将福建省莆田县疾病监测点梧塘、西天尾、白沙3个乡镇1997~1999年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与80年代(1986~1988)死因调查资料[1]作一比较分析.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11月14日——世界防治糖尿病日,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规划要求2015年我国35岁以上成人血糖知晓率达到50%、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60%.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新诊断标准,2010年中国超过18岁的成人中,每100人中至少有11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呼啸着冲过了一亿患者的关口,成为中国“全社会应该高度关注的健康问题”.
-
论十年规划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质量及其控制
结核病是世界公认的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2001-2010年)>和WHO要求的DOTS覆盖率达到100%,病人发现率达到70%,治愈率达到85%的目标背景下,遵循"遏制结核病策略(Stop TB Strategy)" 指导意见,我国积极应对起耐药结核病防治、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TB/HIV双重感染防治、羁押人群结核病防治等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带来新的诉求,提高工作质量是继续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关键.
-
如何解决"两个85%"的问题
河北省保定市卫生局的同志说,保定市有一个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农民健康工程",市及所辖各市、县卫生局均设有专为落实农民健康问题的办公室,乡卫生院、村医务所的墙上都贴着农民健康状况一览表及工作规划.
-
医院管理决策中应把握的环节
医院是一个繁杂而又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决策的问题上各方面诸多交叉相连,如办院方针、工作规划、质量控制、人事安排、人才培训、财务预算、设备更新、新技术开展等,项目繁多,内容广泛,涉及面宽,标准较高,如无领导者或领导集体的科学决策,势必给工作带来忙乱、被动的后果.我们认为在医院管理决策中主要应把握好以下3个环节:
-
淮安市菌阳肺结核病干预措施的经济学评价
从1991年起,我市按照<1991~200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全面推行全程管理方式和不住院短程化疗,到2000年底共发现和治管肺结核病人32388例,其中菌阳病人6630例.现仅对菌阳肺结核病人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投入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
综合医院的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常有这样的报道:某患者对某种手术效果不满意,而砍伤医生;某患者手术很理想,但却于术后第7天自杀;某产妇在医院内杀死婴儿又自杀;等等.这些就是典型的"治病不治人".精神健康与躯体健康相互影响,不可分割,WHO早已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我国卫生部1995年就提出要落实医学模式的转变,县级以上医院须设精神科,要重视预防精神疾病,包括心身疾病[1].2002年4月10日,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2].为提高综合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使医学实践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医学模式上来,笔者特撰此文.
-
贵阳市1 996~1 998年居民病伤死因分析
为了解我国西部城市居民健康状况,进一步深化卫生改革,1999年对贵阳市进行"居民病伤死因调查研究”,为拟定全市卫生工作规划及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
对我区慢性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和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新疆的慢性病危害正迅速上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产力发展,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必将阻碍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5月,国家15部委联合下发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这个期间是慢性病防控工作上升到国家政策和行动的关键时期,控制任务艰巨,工作亟待加强.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
重视儿童慢性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慢性病是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病理形态损害难以在短期内恢复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总称.近十年,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 2020 年,慢性病的病死率将占全球人口死亡率的 73%,并占全球疾病负担的 60%[1].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 年至 2015 年)的数据表明,慢性病患者已超过 2.6 亿人,其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