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鑫;陈鑫

    目的 通过对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CRT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收治的312名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结果 入组的312例患者,在诊断乳腺癌早期(3个月内)发生血栓的例数为193例,发生率为6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8.502;P<0.05)及体重指数(x2=5.909;P<0.1)与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有关.而预防性抗凝、入院的全身炎症水平及是否行乳腺癌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肥胖(BMI≥28 kg/m2)[OR=2.611,95%CI(1.060~6.429)]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41~60岁[OR=2.3,95%CI(1.242~4.260)];>60岁[OR=2.758,95%CI(1.232~6.174)].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效果,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e,AUC)为0.618,95%CI(0.555~0.681),预测CR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低.结论 本研究显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CRT的发生率较高,年龄和肥胖为静脉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CR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所有患者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并无明显获益.

  • 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研究

    作者:蒋蕾;李聪;郁瑞平;陈铎;翟红卫

    目的 研究围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对具有深静脉血栓(DVT)高危因素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有DVT高危因素的择期剖宫产的孕妇150例和正常妊娠择期剖宫产的孕妇50例.随机分为干预1组、干预2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每组50例.干预1组在术前3~5 d(术前24 h停药)和术后24 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皮下注射1次/d,疗程3~5 d;干预2组于术后24 h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 U皮下注射,1次/d,疗程3~5 d,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不进行预防性抗凝.4组分别于术前及用药3 d后检测PLT、PT、APTT、FIB、D-Dimer、TXB2、vW值.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术前及术后血栓前状态参数,比较4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1组和干预2组用药3 d后的D-Dimer、FIB值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干预1组和干预2组用药3 d后的PLT、PT、APTT值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组和干预2组TXB2、vWF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干预1组与干预2组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1组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2组1例患者.患者术后出现单侧或双侧小腿明显肿胀,患侧腓肠肌有明显压痛,彩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影像,根据临床表现予以确诊.干预1组和干预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干预1组与干预2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组发生产后出血1例,干预2组发生产后出血2例,对照1组发生产后出血2例,对照2组发生产后出血1例.干预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能显著改善孕产妇的血栓前状态,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在手术前和术后均使用低分子肝素与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对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不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Hassab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原因及预防

    作者:刘彧;梁廷波;郑树森;俞军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行Hassab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9-2004年200例接受Hassab手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病人发现门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发病率为13%(26/200),抗凝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死于该并发症.结论Hassab术后并发PVT病因尚未明确,血小板峰值>300×109/L是危险因素;其诊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抗凝溶栓治疗,预防性抗凝并不能明显降低发生率.

  • 肾病综合征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贾安佩;单剑萍;蒋更如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患者体内常呈高凝状态,极易发生血栓栓塞事件,而其中以肾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常见.由于肺动脉栓塞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病情隐匿,所以极易误诊或漏诊,发现时患者病情往往已十分严重,致死率极高.目前,对于肾病综合征合并肺栓塞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而对于其发病原因、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是否需要预防性抗凝治疗等均存在争议,本文主要结合文献对肾病综合征合并肺栓塞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高危因素和治疗进行了综述,尤其是对目前争议较大的肾病综合征合并肺栓塞患者是否需要早期抗凝治疗.

  • 慢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心房"顿抑"的机制

    作者:吴长君;高慧卿;肖竹影

    心房纤颤(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Af本身可引起心腔扩大,促发心功能不全.快速Af可诱发室速和室颤,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慢性Af还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导致心脏器质性改变;房颤还可诱发房颤,形成恶性循环[1,2].血栓栓塞事件是Af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预防性抗凝还存在潜在出血的危险.慢性房颤病人将从转复窦律中获益,故Af病人均应给予复律治疗.然而慢性房颤转复窦律后心房和心耳收缩功能"顿抑"(Stunning),因而使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出现暂时性增加.

  • 预防性抗凝预防低中危血栓风险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栓形成的疗效

    作者:张雪;姜达;刘嘉寅;李颖;张慧;郑飞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预防性抗凝治疗在预防低中危血栓风险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Khorana模型评分≤2分且经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静脉血栓栓塞的146例恶性实体瘤患者,其中接受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患者被纳入研究组(57例),未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患者被纳入对照组(89例).比较2组的抗凝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在83例低危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抗凝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在63例中危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抗凝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0.00%,差异亦无统计学无意义(P=0.182).预防性抗凝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注射部位轻微瘀点、瘀斑和出血.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低中危恶性肿瘤患者可能无须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张成祺;贺占坤;孙习勇

    目的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及未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9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行预防性抗凝治疗2周后行下肢上行性静脉造影,调查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结果预防性抗凝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1.1%,未行预防性抗凝治疗的发生率为47.5%.结论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

  • 肺癌合并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性抗凝的重要性

    作者:胡思颖;韩一平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观察预防性抗凝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了解其早期应用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2012-06/2016-0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选取病历资料完整的50例合并VTE患者为VTE组,随机选取同期入院但未合并VTE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非VTE组).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相关情况及实验室检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比较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TE组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晚期(Ⅲb-Ⅳ期)肺癌患者,接受了放疗、化疗的患者VTE发生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防性抗凝能明显降低VTE发生率.多因素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升高、肺腺癌、化疗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预防性抗凝是肺癌患者合并VTE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肺腺癌、D-二聚体升高、化疗是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抗凝可以有效降低肺癌患者VTE发生率,临床上需对具有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提高警惕,积极给予预防性治疗,降低VTE发生率.

  • 低分子肝素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

    作者:亓俊华;张秀东;郭立峰

    妇科肿瘤术后患者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1],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等并发症易导致死亡.因此近年对术后患者的预防性抗凝治疗已引起重视.现将自1998年开始对36例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 复发性流产与止血功能异常研究进展

    作者:沈杨;胡娅莉

    复发性流产相关的止血功能异常包括遗传性、获得性以及联合功能异常.止血功能异常的类型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具有时段及频率的关联性.迄今为止,止血功能异常作为不明原因流产的重要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需要循证医学的研究进一步证实.预防性抗凝仅可用于有止血功能异常和不明原因流产的妇女,而抗凝治疗对预防复发性流产发生的益处还需要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