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异丙酚联合琥珀胆碱在87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盛敏丽;杨红;马明涛

    目的:探讨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琥珀胆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并开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87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在治疗前由麻醉师开展异丙酚复合琥珀胆碱的麻醉方式。同时选择前一年度采用传统电休克治疗的9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样本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PANSS -EC 评分为(10.02±2.98)分,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体征异常情况,三个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琥珀胆碱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90例精神病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潘荣新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病患者使用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精神病患者在麻醉前后和电击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上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周忠莲

    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是治疗配合的关键.提出在治疗前详细了解病情,做好充分的治疗前准备工作及心理护理,积极做好治疗中的配合及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治疗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工作对治疗安全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护理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68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余静萍;顾桂英;饶俊华;涂亚莉

    无抽搐电休克(MECT)是对传统电休克治疗进行改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用于治疗精神病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患者无痛苦.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患者和家属对MECT有恐惧心理和敌视情绪,常拒绝治疗.做好知情同意干预和细致的心理护理是取得患者和家属合作的关键.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MECT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杜保伦;张超

    目的 观察分析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喹硫平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52%,而对照组有效率仅为36%,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第2和8周研究组简明精神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采用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有效控制病情,安全可靠.

  • 风险管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千惠;郭平(通讯作者)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复苏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9例患者实施2559次 MECT,按先后顺序分对对照组(206例)和研究组(213例),分别采取一般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模式,对复苏期的各种临床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复苏期,一般管理模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后果均明显高于风险管理模式组。结论:在 MECT复苏期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皮倩;张柏银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需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对照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观察组),每组50例。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以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2mg/kg,观察组给予丙泊酚2mg/kg及芬太尼1μg/kg,司可林:1.5mg/kg,药物经肘正中静脉30s匀速注毕。监测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记录癫痫发作时间、能量抑制指数、辅助通气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所有数据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电休克治疗。观察组的苏醒时间、辅助通气时间癫痫发作时间、能量抑制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头痛、肌肉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在镇静的基础上又能加强镇痛,提高麻醉效果,是一种较好的麻醉用药方法。

  • 难治性精神分类症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多军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5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服用奥氮平的基础上加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连续治疗12周,使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施尚进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于入组前、入组后第1、4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第1、4周末,两组患者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

    作者:杨艳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选住院治疗抑郁症患者80例.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一天对患者及家属告之无抽搐电休克的常规注意事项.实验组除了常规注意事项外予以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采用SAS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SAS问卷调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使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无抽搐电休克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庄红仙;汤建高;曹彩霞

    无抽搐电休克(MECT)是精神科传统治疗方法电休克与现代静脉麻醉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1],我院自2000年引进该项技术时,针对精神科病人的特点,制订了围术期护理计划,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确保了医疗安全.现总结报告如下.

  • 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应用喹硫平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对比分析

    作者:穆叶色尔?艾则孜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n=33)采用喹硫平联合MECT治疗,对照组(n=33)单用喹硫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82%)较对照组(57.58%)显著提高(<0.05);治疗第2、6、8w末,观察组的PANSS分量表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21.21%)与对照组(12.12%)比较无明显差异(>0.05)。结论喹硫平联合MECT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严重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护理研究

    作者:王新

    目的:对无抽搐电休克用于严重抑郁症患者治疗中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严重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电极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并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32%,认知功能出现大幅度好转。结论对严重抑郁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

  • 大黄合并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曾旭;杨永和;陈德超

    目的大黄合并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大黄合并MECT治疗)、对照组(氯氮平合并MECT治疗)、空白组(安慰剂合并MECT治疗)。结果三组比较,实验组、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空白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黄合并MECT对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有明确疗效,且副反应小。

  •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志民

    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89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46例在其基础上行无抽搐电休克和齐拉西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5.7%显著低于研究组76.7%,对照组PANSS的总评分(79.4±28.7)分显著高于研究组(68.2±23.5)分,且不良反应27.9%显著高于研究组6.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和齐拉西酮联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显著。

  •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汪广阔

    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予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63例予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两组均采用BPRS量表及TESS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MECT对记忆力的影响,并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BPRS总分、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69.83%,显著高于对照组58.7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dWM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于第1w及第2w时恢复。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对紧张性木僵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的护理

    作者:彭岚;吴东;熊梨花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紧张性木僵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对50例紧张性木僵状态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进行观察与分析,均符合CCMD-3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在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木僵状态。结果所有紧张性木僵状态患者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大部分痊愈出院。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50例患者均能达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是对患者的治疗和早日康复所必备的条件。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分析与报道

    作者:席国胜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抑郁症患者时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抑郁症患者共64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电休克治疗,观察组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1.9±4.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4.8)分,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6.6±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1±5.5)分,均<0.05;两组患者嗜睡、记忆力下降、谵妄、下颌痛、肌肉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够保证疗效确切,而且安全可靠,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SSRI治疗女性抑郁症急性期临床观察

    作者:葛红敏;杨媛;董苒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联合SSRI治疗女性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抑郁症急性期女性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SSRI治疗女性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且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高。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患者抵触分析与护理

    作者:孙秀花;孙飞龙;郭红丽

    目的:通过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患者抵触情绪产生的原因、与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针对患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127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出现抵触情况的患者,深入探寻患者的心理状况分布;对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一步探讨对不良反应的抵触情况。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患者的抵触心理状态,抑郁和多疑17例,焦虑和恐惧23例,担忧不良反应87例;对于主要抵触的不良反应,意识混乱32例,恶心烦躁28例,记忆障碍23例,其他4例。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患者抵触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有一定规律性,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431 条记录 19/22 页 « 12...1415161718192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