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实验室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控制点分析

    作者:石晓丽;段羚

    目前,检测食品微生物通常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30-2016.本文在严格按照GB4789.30-2016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的基础上,根据多次阳性对照实验、阴性对照实验以及能力验证实验,总结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的几个关键控制点.

  • 乳酸杆菌分离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董银苹;于红霞;李凤琴

    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作为为一种重要的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鉴于乳酸杆菌的作用及其安全性具有株的特异性,菌种的正确使用是保障其产品食用安全性的重要基础.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是目前乳酸杆菌鉴定的重要技术.本文就乳酸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及其属、种、株水平上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牛肉干加工过程中HACCP的研究

    作者:吴国辉;罗书全;段刚;王红;杨小伶;贾庆良;李坤碧;刘晓鹏;廖春燕;廖柏森

    为了保证牛肉干制品的卫生质量,探讨HACCP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牛肉干加工过程中污染源消长规律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初步确定了原辅料的验收、蒸制、消除异物、称重装袋、微波杀菌为关键控制点,在实验性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HACCP系统详细的实施计划.检验结果证明,该HACCP系统适合牛肉干加工过程的卫生质量控制.

  • 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程苏云;李恩民;张俊彦;朱敏;梅玲玲

    为掌握浙江省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分布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采用血清凝集试验对333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型分型,采用PCR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TDH.临床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血清型分布于7个O抗原群,以O3为主,占临床菌株数的71.81%; O4血清型与往年相比有所上升,占到了16.60%.海产品菌株的血清型分布于8个O抗原群,以O5为主,占所有海产品菌株的47.30%.临床菌株的TDH检出率为95.65%,海产品菌株的TDH检出率为6.06%.血清型相同但来源不同的菌株的TDH检出率不同.浙江省从海产品中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与分离自食源性疾病患者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主要血清型、毒力基因TDH都存在差别.该工作为预防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品中毒提供了科学依据.

  • 2007年江苏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作者:袁宝君;戴建华;乔昕;沈贇

    目的 监测江苏省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确定本地区高危食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GB/T 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 共监测生畜禽肉、熟内制品、生食蔬菜、水产品8类样品共804件,检出致病菌113株,总检出率14.1%(113/804).其中沙门菌检出33株,检出率为4.1%(33,804),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41株,检出率5.6%(41/738);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3株,检出率为11.2%(13/116);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5.9%(24/151);大肠杆菌O157:H7检出2株,检出率0.41%(2/493);空肠弯曲菌和阪崎肠杆菌未检出.33株沙门菌经血清型鉴定.分离出9种血清型,主要是德尔卑沙门菌,其次为罗米他沙门菌和鸭沙门菌.结论 江苏省地区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而熟肉和生食水产品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

  •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常迪;李业鹏;王竹天

    目的 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为进一步改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了2 145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问卷,覆盖率达到71.4%.(1)检测实验室资质拥有率为70.9%;(2)机构平均食品理化检测项目参数为35.0项,微生物10.5项,毒理9.2项;(3)机构在册员工14.7万人,其中食品检测2.6万人,占机构在册员工总数的17.7%.食品检测人员的职称以中、初级为主,分别为39.0%和43.5%;大学大专学历占56.3%,中专34.2%,高中及以下7.7%;年龄以30~40岁比例大,占37.5%;专业人员由多到少依次为理化、微生物、质量管理、毒理;(4)机构平均总固定资产值为586.1万元,平均总面积2 600.9 m2,平均实验室面763.5 m2;(5)常用仪器普及率较高,高端仪器匮乏,快速检测设备配备不足.结论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配置有待加强,检测能力有待提高.

  • 珠海口岸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验概况

    作者:冯家望;黄云君;吴小伦;王小玉

    为掌握珠海口岸进出口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对珠海口岸2000年至2001年期间进出口食品的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共检验进出口食品7 513批,其中出口食品3 621批,检出不合格食品105批(2.9%).不合格食品主要为奶粉、冻禽肉、鱿鱼片、加工蔬菜和生抽酱油等.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其次为细菌总数、沙门氏菌和李斯特氏菌超标.共检测进口食品3 892批,检出不合格食品43批(1.1%).不合格食品主要为保健食品、冷冻水产品和薯片类食品.不合格原因主要为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沙门氏菌超标.总结结果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我国的进出口食品的微生物检验重点提供了依据.

  • 某出口冻虾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检测

    作者:雷晓凌;曾少葵;蒋志红;章超桦;吴红棉

    为保证出口产品的卫生质量,对广东某出口冻虾加工厂进行了调查.检测了出口冻虾(虾仁、去头虾)从原料到成品各工序的微生物变化,并检测了工用具、环境的细菌总数,结果表明,出口冻虾细菌总数一般都符合标准,大肠菌群数有超标现象,致病菌没有检出,工用具等细菌总数常有超标.结果表明应进一步加强出口食品加工厂的卫生管理工作.

  • 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验有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冯家望;黄云君;吴小伦;王小玉

    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卫生检验工作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形势,根据进出口工作的实践,提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食品保质期与检验周期存在一定的冲突;抽样方法不尽完善;标准不适应工作的需要;检验方法和手段落后;检验成本核算过低.建议对保质期短的食品的生产企业实行HACCP管理;修订我国的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采样方法;统一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根据需要增加新标准,增减原标准中的项目;采用先进的检验仪器、试剂、方法;按成本重新核定收费标准.

  • 预测食品微生物学概述及应用

    作者:赵瑞兰;李远钊;张培正

    为了解预测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内容,综述了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中的应用.预测食品微生物学通过数学模型来预测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或死亡的数据.预测模型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微生物生长或失活的情况将预测模型分为生长模型和失活/存活模型.预测微生物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和生产工艺中.

  • 香港海鸥型菌(Laribacter hongkongensis)的鉴定方法研究现状

    作者:岑剑伟;李来好;郝淑贤;刁石强

    香港海鸥型菌是从香港肝硬化病人体内分离得到的新细菌菌属,被认为是致腹泻病原菌.为给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介绍香港海鸥型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生物学特征检测方法,基因序列分析检测方法中的16s 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定性鉴定核糖分型(ribotyping)与脉冲电场电泳,自动化细菌鉴定系统.

  • 食源性致病菌定量风险评估的实例

    作者:CHEN Yan;刘秀梅

    定量风险评估是对某种危害造成的风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的技术评估.将这门新学科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有利于推动风险管理与风险交流.介绍了沙门菌属、弧菌属、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弯曲茵属、腊样芽孢杆茵和阪崎肠杆菌等几种重要食源性致病茵定量风险评估的应用实例.

  • 食品微生物危险性评估

    作者:赵志晶;刘秀梅

    食品中来自微生物性危害的危险性密切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确定的微生物危险性评估框架包括四个主要步骤:危害的确定、危害特征的描述、暴露评估和危险性特征的描述.这些步骤构成了评估食用可能污染致病菌或/和微生物毒素的食品而对人产生不良健康后果及其发生概率的系统过程.本文结合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微生物危害危险性评估框架的各个部分及其相关因素作了综述性介绍.

  • 阪崎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与健康危害

    作者:裴晓燕;刘秀梅

    阪崎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种,1980年由黄色阴沟肠杆菌更名为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目前,微生物学家尚不清楚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但许多病例报告表明婴儿配方粉是目前发现的主要感染渠道.阪崎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对人群的健康危害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报告.

  • 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学30年来的热点研究及主要进展

    作者:刘秀梅

    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其进展,包括原因不明食物中毒病因及病原学研究、食源性疾病与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微生物危险性评估、食品微生物学技术及其标准化等.结合我国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分析了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设定的趋势和对食品安全控制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等.

  •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指标设定上的国内外差异

    作者:赵丹宇

    制定微生物指标不仅是为了检验食品终产品的卫生质量,而且在国际上广泛用于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全过程的监测和HACCP的验证.在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体系中,有关微生物检验的采样、检测方法以及指标表述方面与国际通行做法上有较大差距.通过介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微生物学指标的原则和要点,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体系的建议.

  •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体系跟踪评价

    作者:朱麟亚;任红兵;杨燕;杨涛

    目的 分析标准体系跟踪评价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应用情况.方法选定2015年5月受调对象第三方实验室﹑企业检验部门﹑政府检验机构,使用问卷调查及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并分析结果 情况.结果企业检验部门评分明显高于政府检验机构(P<0.05).93.8%(991/1056)的调查对象认为现行标准体系可以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工作需求.50.7%(535/1056)受调对象认为样品前处理方法需修订;第三方实验室﹑企业检验部门﹑政府检验机构检验项目需增加的建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4%(976/1056)受调对象指出需要增加快速检验方法.结论 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体系整体评估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预测微生物学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作者:刘伟;刘卫东;应华清

    预测食品微生物学就是通过对食品中各种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受各种因子影响程度的研究,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微生物数据库,将这些特征输入计算机, 编制各种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繁殖、残存、死亡的数学模型,从而使我们在食品的不同加工、贮藏和流通条件下不通过实验室检测即可运用模型预测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并对食品的安全性做出快速判断的学科研究.目前微生物预测技术正在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而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则是预测微生物学的核心.

  • 陕西部分地区零售肉中沙门菌耐药的检测分析

    作者:申进玲;杨保伟;只帅;崔生辉;席美丽;杨鹏飞;孟江洪

    目的 对陕西省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超级市场及农贸市场零售肉中沙门菌的药敏性进行检测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f Clinical Laboratorystandard,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粪肠球菌ATCC29212为质控菌株,对193株沙门菌进行了7大类共14种抗生素的药敏性检测.结果 沙门菌分离株对磺胺甲嗯唑的抗性高(44.6%),其次为卡那霉素(40.9%)、四环素(37.8%)、阿莫西林(26.9%)、氨苄西林(25.4%)、庆大霉素(23.3%)和氯霉素(21.8%)等;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依次分别为环丙沙星22.3%、恩诺沙星21.8%、左氧氟沙星20.7%、加替沙星20.2%.55株(28.5%)沙门菌为多重耐药株,其中28株(14.5%)可耐至少13种抗生素,24株(12.4%)的耐药介于4到12种之间.结论 陕西西安地区零售肉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 食品中霉菌检测两种方法的比较

    作者:汪琦

    霉菌监测已成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许多食品种类已制定或相继制定霉菌的限量卫生标准,而现在检测霉菌总数的国家标准方法是琼脂培养基法,该方法所采用的培养基需要实验室自己配制,培养时间长达5~7 d,培养温度采用特殊低温28℃.因此,基层单位和食品企业很难实施,不能有效进行霉菌的检测,使霉菌严重污染的食品造成变质和经济损失,甚至引起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更好的执行食品霉菌限量的卫生标准,加强食品中霉菌的检测,科学、简便、准确和快速的检验是当务之急.经纸片法和琼脂法进行对比,我们认为纸片法较好,分析如下.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