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江西省疟疾项目工作结题报告
目的:控制疟疾的流行和降低发病.方法:根据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规划书开展工作.结果:2年共血检发热病人4 893人,年平均血检率为2.26%;疟疾病人比项目实施的第一年下降了88.13% (131/1 104); 978名各类人员,接受培训1 332人次,培训率 136.19%;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比项目启动前均提高70%以上.结论:项目的实施有效控制了疟疾疫情,推进了疟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全球基金 疟疾项目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 -
改良外周血厚、薄血膜制片法
卫辉位于河南北部,近几年无蚊传疟疾病例,大部分医院未开展疟疾检查.今年按照全球基金河南疟疾项目办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门诊镜检站(发热门诊),全年对就诊的"三热"患者(临床初诊疟疾、疑似疟疾和原因不明发热)进行血检,所有外来流动人口和从高疟区回归的当地居民中的发热患者均应进行血检.发热患者血涂片显微镜检查,是疟疾诊断和虫种鉴别的主要方法,是疟疾疾病控制和检测的重要手段.其基本过程是采血-涂制血膜-染色前处理-染色-镜检.常用的血膜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借推片将血液薄薄地涂在载玻片上,使每个血细胞平铺,称薄血膜,因薄血膜血液干燥快,原虫形态极少变形,多用于观察疟原虫形态与鉴别虫种;另一种是把较多的血液涂成圆形,血膜中血细胞重叠,原虫较为集中,称为厚血膜,厚血膜涂布面积小,阳性率检出较高.
-
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中期报告
目的 总结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前期进展情况,为科学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及开展考核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11年各项目县疟疾防治工作资料,汇总分析. 结果 项目启动以来共完成“三热”病人血检801 389例,治疗疟疾病人和疑似疟疾病人4 611人次,开展主动病例侦查11 036次,疫点处理1 546个,各级项目督导4 102次. 结论 项目的实施推进了疟防工作的开展,为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按蚊菊酯类抗性的探讨
本综述就按蚊菊酯类抗性机制、抗性与杀虫剂浸泡蚊帐、抗性与按蚊的种类及菊酯类衍生物关系及其管理与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作为遏制疟疾项目中主要控制方法之一的杀虫剂浸泡蚊帐,仍然保持着较高杀灭kdr蚊虫的特性和有效的蚊虫驱避作用;更重要的是,菊酯类抗性不会随着杀虫剂浸泡蚊帐的广泛使用而恶化.然而,按蚊菊酯类抗性机制的复杂性在于它涉及到不同的机制,如杀虫剂浸泡蚊帐和其他媒介控制方法在控制蚊虫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某些副效应.防止或延缓菊酯类抗性的主要办法是采取合理的抗性管理策略,包括建立抗性的早期发现和监测系统,在其抗性地区,采取杀虫剂的复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以及维持足够的杀虫剂剂量.
-
第五轮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结题报告
目的 总结第五轮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情况,为制定河南省疟疾防治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6~2010年各项目县疟疾防治工作资料,汇总分析.结果 四年共治疗疟疾病人和疑似疟疾病人41452人次,主动病例侦查480次,疫点处理200次,各级项目督导11791次.结论 项目的 实施推进了疟防工作的开展.
-
世卫专家:青蒿素类药物是抗击疟疾“有效武器”
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研究奖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项目协调员帕斯卡尔·林瓦尔德2 3日在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武器".林瓦尔德表示,过去10年全球死于疟疾的人数下降了38%,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和疟疾死亡率都下降了至少一半,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
丽水市近6年疟疾疫情分析
丽水市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为中华按蚊传疟媒介地区.其中松阳县为浙江省15个疟疾重点监测县之一.2010年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中,云和县因2008年出现1例本地感染散发病例,定为三类监控县,其余年份为二类县.为了解丽水市疟疾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今后疟疾防治提供依据,现对丽水市2007年1月-2012年6月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
第一轮中国全球基金河南省疟疾项目工作结题报告
目的 控制疟疾的流行和降低发病.方法 根据第一轮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规划书开展工作.结果 5年共血检发热病人70 310人,年平均血检率为2.26 %;疟疾病人比项目实施的第一年下降了88.13 %(131/1 104); 978名各类人员,接受培训1 332人次,培训率136.19 %;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比项目启动前均提高70 %以上.结论 项目的 实施有效控制了疟疾疫情,推进了疟防工作的开展.
-
2010-2014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消除疟疾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隆林各族自治县曾是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高度混合流行区,传疟媒介有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和日月潭按蚊[1].经多年综合防控,疟疾发病率逐年降低,1987年达到了原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5年以来疟疾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万以下,2007年检出后一例内源性疟疾病例[2].我国于2010年7月启动了消除疟疾行动,该县作为二类县,计划于2018年前实现消除疟疾目标.近五年来项目实施工作顺利,效果显著,并于2015年8月顺利通过了消除疟疾市级考核评估.
-
乐东县疟区上山住宿人群疟防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上山住宿人群疟疾疫情和防治现状,为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实施的效果评价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选取有上山住宿流动人群的乐东县,分别分层随机抽取乐东县中的高、中、低疟区,并按项目要求对疟区的上山住宿人员进行逐一询问登记.结果调查9个点3 225人,占调查点总人口数21 861人的14.8%;蚊帐使用率为35.6%(1 149例);预防服药率为0;疟疾发病史为39.3%(1 266例).在有疟史者的1 266例中,只有46.2%(585例)进行血检,血检阳性率为94.2%(551例),其中恶性疟占11.4%(63例);接受治疗人数占96.3%(1 219例),其中规范治疗人数占0.2%(2例).结论乐东县上山住宿人群的疟疾管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加大力度,有针对性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
-
蒙自市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蒙自市2006~2014年疟疾疫情进行分析,探讨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效果。方法收集查阅2006~2014年全球基金疟疾防治项目实施中的防治处置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球基金给予疟疾防治资金的大力支持、预防和处置工作措施到位,近9年来共报告疟疾病例26例,无死亡病例,疟疾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近3年未出现病例。结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对控制疟疾发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闵行区颛桥镇消除疟疾可行性探讨
目的:为了实现闵行区区疾控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对颛桥镇到2020年保持消除疟疾状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闵行区颛桥镇近几年的抗疟工作进行总结,对消除疟疾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未来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结果:闵行区颛桥镇09至11年"三病"检疫中未有疟疾阳性滴度1:10的病例,三热血检未发现阳性病例;全国疟疾监测点发现中华按蚊数量减少;上海市闵行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主动病例侦查工作中未发现阳性病例;近三年未接报新发疟疾病例和输入性病例,也没有复发病例.结论:闵行区颛桥镇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