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赵敬;赵涌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5~50μmol/L的姜黄素分别处理Hela细胞24~72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Bcl-2、Bcl-X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urcumin对Hela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DNA直方图上可见亚"G1"峰;透射电镜观察见部分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改变.Bcl-2、Bcl-XL表达均下调,Caspase-3表达增强.结论:姜黄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上调Cas-pase-3,下调Bcl-2、Bcl-XL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SPARC在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邓婷;周勤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in cysteine,SPARC)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rvical carcinoma,SCC)的发展及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正常子宫颈上皮(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4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及72例组织中SPARC的表达,并分别检测CD34的表达.结果:从NCE到CIN到SCC组,SPARC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CIN组SPARC的表达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而SCC组中其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盆腔淋巴转移、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有关,与组织学分级及年龄无关.从NCE到CIN到SCC组,CD34表达的微血管密度(Micmvessel density,MVD)值显著升高,且与SPARC有相关性.结论:SPARC可能在SCC的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其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判断宫颈病变生物学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

  • 端粒酶与bcl-2及bax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易慕华;刘中文;方捷迪;杨巧蓉;刘涛;张梦玲

    目的:探讨端粒酶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作用及其在宫颈癌发生中与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的表达及其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bcl-2和bax.结果:端粒酶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P<0.01)和宫颈良性肿瘤.端粒酶活性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与bax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与bcl-2/bax比值明显正相关.结论:bcl-2/bax表达失衡(比值增大)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 宫颈微偏腺癌延迟诊断1例原因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慧;栾贺;韩璐;王亚萍;张丽芝

    子宫颈微偏腺癌( 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 MDA) ,是一种罕见的高分化宫颈黏液性腺癌,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等方面与一般的腺癌有较大差异.MD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肿瘤病灶常位于宫颈管深部,常规宫颈脱落细胞学筛查阳性率低,宫颈活检不易取得阳性病灶,组织形态与正常的宫颈内膜上皮和腺体极为近似,病理学诊断需要丰富的经验,以致诊断十分困难.患者往往需多次活检方可明确诊断,不少报道中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延迟诊断直接导致延误治疗,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延误诊断 MDA 病例1 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探讨 MDA 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延迟诊断原因,以期提高对该疾病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MDA患者生存率.

  • 宫颈肠上皮型腺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肖觉;叶学正;刘永丽

    目的:探讨宫颈肠上皮型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发生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宫颈肠上皮型腺癌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行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结果:其组织学特点是宫颈腺体分枝繁茂,大小不一,腺上皮间夹杂多少不等的杯状细胞,细胞核呈杆状或卵圆形,显示异型,核分裂像多见.AB(PH2.5)/PAS杯状细胞阳性,胞浆着蓝色,宫颈腺上皮显示红色.免疫表型CEA强阳性,CgA部分细胞阳性.结论:宫颈肠上皮型腺癌较少见,诊断时需与宫颈肠化,转移性粘液细胞癌及不典型A-S征鉴别.

  • 小剂量顺铂增敏CCRT治疗Ⅱb-Ⅳ期宫颈癌临床观察

    作者:唐小丽;方丽;郑立红;朱国红;游虹;李寒

    目的 探讨小剂量顺铂CCRT与单纯放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2006~2009年收治的67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Ⅳ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35例和单纯放疗组32例,同步放化疗组给予顺铂400 mg/(次·w)行放疗增敏,两组同样放疗剂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CCRT组完全缓解率77.1%,单纯放疗组43.8%;总有效率:CCRT组94.3%,单纯放疗组71.9%;3年生存率:CCRT组88.6%,单纯放疗组6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顺铂增敏CCRT治疗晚期宫颈癌可显著提高有效率和生存率,急性不良反应与单纯放疗组相比无明显增加.

  • 榄香烯注射液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雅丽;张明云;韩立杰;赵子申;崔乃强

    目的:探究榄香烯注射液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治疗组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加用榄香烯注射液静滴,而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同步放化疗.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加用榄香烯注射液后,其近期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组患者2年、3年的生存时间亦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榄香烯注射液静滴有良好的耐受性,并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作者:热伊拉·麦买提伊敏;开丽曼·阿不都巴热;杨杰;张泽高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在我院行体外照射加252Cf中子腔内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病例,共516例.分析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和发生中位时间,单因素分析同步化疗、临床分期、年龄、血清D-二聚体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共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2例,发生率为2.3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位年龄为45岁.放疗后至确诊发生严重深部静脉血栓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临床分期在有血栓和无血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是否行同步化疗差异显著(P =0.022).结论:宫颈癌放疗后可能出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但同步化疗可能增加血栓的发生.

  • 检测血清Scc-Ag对子宫颈癌放射治疗和随访的意义

    作者:周蓓蓓;董春雷;周晨;蒋鹏程;孔颖泽

    目的:探讨血清Scc-Ag与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及与肿瘤放射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微粒子(MEIA)法检测109例子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和放射治疗的53例子宫颈鳞癌血清Scc-Ag阳性患者,每周定期检测血清Scc-Ag值观察其下降情况.结果:109例治疗前血清Scc-Ag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病期越晚Scc-Ag阳性率越高(P<0.005),病理分化与Scc-Ag阳性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53例放疗过程中连续检测Scc-Ag,发现Scc-Ag阴性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肿瘤负荷的减小而增加.在治疗中或治疗后Scc-Ag持续高水平是较强的危险信号,并提示可能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未控.结论:血清Scc-Ag是子宫颈鳞癌较好的一种肿瘤标记物,定期检测血清Scc-Ag对子宫颈癌的发展状态、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后的疗效以及随访监控具有临床和研究的重要参考意义.

  • 反义核苷酸对宫颈癌细胞恶性增殖的逆转作用

    作者:

    目的探讨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对HPV16阳性人宫颈癌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 方法人工合成3段18-mer的反义硫代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1-3. 其中,AS-ODN1(AE6), AS-ODN2(AE7)分别与HPV16E6, E7开放读框起始码及其侧翼序列互补,AS-ODN3为一随机序列. 分别用3种反义寡核苷酸处理整合有HPV16基因组的宫颈癌细胞SiHa. 通过生长曲线测定、3H-TdR参入试验及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对SiHa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 结果 AE6及AE7均抑制了SiHa细胞的生长速率和DNA合成,但对HPV16阴性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无明显影响;经AE6及AE7处理后的SiHa细胞在软琼脂上克隆形成数减少;随机序列对SiHa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 结论通过特异性抑制E6, E7基因的表达,反义寡核苷酸对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恶性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宫颈癌病理分级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宋丽萍;邱曙东;李明众;张龙;杨小娟;薛文华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进展期宫颈鳞癌放疗前、放疗中PCNA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织放疗前PCNA表达阳性率为86%,放疗中PCNA表达阳性率为55%(P<0.01);宫颈鳞癌随病理分级增高,PCNA指数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临床分期PCNA指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放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者,其PCNA指数高于近期疗效为部分缓解者(P<0.05).结论 PCNA检测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放射敏感性的一项良好指标.

  • p16蛋白、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Cav3.1、Cav3.2、p-GSK3βser9和p-GSK3β Tyr21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董云虹

    目的:探讨p16蛋白、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Cav3.1、Cav3.2、p-GSK3βser9和p-GSK3β Tyr216表达水平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我院接收治疗的30例无淋巴转移及30例淋巴转移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宫颈癌变组织间各项指标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且与淋巴转移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癌组织p16蛋白、Id-1、Cav3.1、Cav3.2、p-GSK3βser9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而p-GSK3β Tyr216表达水平正好相反.结论:p16蛋白、Id-1、Cav3.1、Cav3.2、p-GSK3βser9和p-GSK3β Tyr216的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密切相关,这一结论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等过程中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AptimaHPV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莹莹;张健;徐冰

    目的:探讨AptimaHPV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5~65岁有性生活史半年以上人群1506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TCT检查,ASC‐US及以上患者均进行Aptima HPVE6/E7mRNA、CobasHPVDNA、CINtec‐Plus及阴道镜检查;并在宫颈细胞学阴性者中随机抽取5%行Aptima HPVE6/E7mRNA、CobasHPVDNA、CINtec‐Plus检测。结果:AptimaHPVE6/E7mRNA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其阳性率也增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2.135,P<0.05),阳性率变动范围高于Cobas HPVDNA及CINtec‐Plus,CIN2、CIN3、ICC三者的Aptima HPVE6/E7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或炎症及CIN1的阳性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9.625,P<0.05),CIN2、CIN3、ICC三者的Aptima HPVE6/E7mRNA阳性率之间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χ2=1.998,P>0.05)。灵敏度以Cobas HPVDNA高,但其特异度仅45.45%为低,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Aptima HPVE6/E7mRNA高,Apti‐ma HPVE6/E7mRNA与Cobas HPVDNA的灵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tima HPV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超高频电波刀手术联合干扰素治疗高危型HPV感染CIN临床观察

    作者:张群昌;闫星妹;郭金珠;郑雪绒

    目的:探讨超高频电波刀手术(LEEP)联合干扰素栓剂治疗高危型HPV感染CIN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6月、12月、18月宫颈恢复情况.方法:对113例HPV 16或(和)18阳性,经病理检查诊断为CIN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3~7d行LEEP手术,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栓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6月、12月、18月宫颈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加用干扰素栓治疗后,可以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流液持续时间;术后结痂脱落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半年、1年及1年半复诊时在提高HPV转阴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TCT结果及阴道镜评分方面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EEP联合干扰素治疗较单独应用LEEP可以显著提高创面愈合情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同时LEEP联合干扰素治疗CIN的HPV清除率高,2年内复发率低.但定期复查TCT及阴道镜评分方面两种治疗方法并无明显区别.

  • TBS报告系统在传统宫颈涂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侯惠莲;王春宝;刘希;王凯;张学斌;李旭;张冠军;王鸿雁;宫惠琳;王敏

    目的:比较巴氏五级分类法与TBS报告系统诊断宫颈细胞异常的阳性率及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探讨TBS报告系统在传统宫颈涂片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者,其中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的3781例进行传统宫颈涂片、巴氏染色、巴氏五级分类法进行细胞学诊断;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的7888例进行宫颈涂片、巴氏染色、TBS报告系统进行细胞学诊断,其阳性结果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取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使用TBS报告系统诊断检出宫颈异常细胞的阳性率为0.87%(69/7888),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总的符合率为95.7%(44/46),均明显高于巴氏五级分类法(P<0.01);传统宫颈涂片经济、简便易行、重复性好、适合于大规模的普查.结论:TBS报告系统可很好的使用于传统涂片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宫颈癌筛查中值得推广应用.

  • 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赵娟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一个宫颈癌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的大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高于东部,宫颈癌发病率与卫生条件、定期的普查有一定关系.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我所对916例妇女进行TCT检测,筛查宫颈癌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我所妇科门诊对有性生活史自愿进行宫颈癌筛查的916例妇女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5.68岁,平均孕次2.19次,平均产次1.86次.其中宫颈光滑无症状者75例,其余有程度不一的宫颈糜烂、肥大、充血、息肉,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等病变.

  • VEGF-C在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薛亚红;边秋霞;周党侠

    目的:了解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机制,观察具有介导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淋巴管增生功能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C在良性宫颈瘤及恶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良性瘤及恶性宫颈癌组织中皆有VEGF-C的表达,但VEGF-C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瘤,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年龄等无关.结论:VEGF-C在宫颈癌的表达上调有利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此过程可能和肿瘤的淋巴管生成有关.VEGF-C的检测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淋巴道转移的指标之一,对VEGF-C及其受体的阻滞研究有望成为抗肿瘤淋巴管转移治疗新的有效手段.

  • 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邓艳;邱亚萍

    目的:探讨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的效果.方法:对35例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25~40岁)在根治术的同时施行卵巢移位术.术前和术后1年测定血清性激素.结果:35例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卵巢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与卵巢移位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卵巢移位术对保留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卵巢功能是安全有效的.

  • VEGF-C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邹三鹏;张薛榜;麻东辉;张王刚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各病理、临床参数的关系,为预测宫颈癌转移、评价预后及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7例浸润性宫颈癌、10例正常宫颈组织、12例宫颈原位癌、8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分别检测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在浸润性宫颈癌、宫颈原位癌和上皮不典型增生、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9%、15%、10%;VEGF-C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为85%,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为32.4%,差别有显著性(P<0.05);在有深肌层浸润组的宫颈癌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68.7%,浸润深度未达到深肌层者的表达为40.6%,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C的表达与浸润性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明显相关,而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瘤体大小、患者年龄等无关;VEGF-C表达异常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况、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 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陈娟;席红琳;李志英;雷小敏

    目的:探讨新的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测定45例宫颈癌组织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Surviv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89%,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正常宫颈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7.55±2.35、5.64±1.81,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541,P<0.01).结论:Survivin蛋白的异常表达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或逃避,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蛋白和凋亡指数,有助于对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作出正确评价,以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

500 条记录 24/25 页 « 12...1718192021222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