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拔除第三磨牙与第一前磨牙在正畸治疗的作用比较

    作者:李爱红;吕兰

    [目的]比较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三磨牙与拔除第一前磨牙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拔除第三磨牙患者30例及拔除第一前磨牙患者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第二磨牙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及倾斜角度的改变,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2组上颌第二磨牙垂直和水平移动的距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第二磨牙的倾斜角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颌第二磨牙垂直移动的距离倾斜角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第二磨牙垂直移动的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除第三磨牙较拔除第一前磨牙更有利于正畸治疗.

  • 805颗上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观测

    作者:张玉;黎晓泉

    目的 检测上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为人类学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离体牙经透明牙标本制备,用XXT-3A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检测上下颌第三磨牙根管形态.结果 805颗第三磨牙牙根形态可分为六型,上颌第三磨牙牙根形态Ⅲ型占57.5%.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形态Ⅳ占52.88%.其主根管形态可分六型,Ⅰ型占62.12%.结论 上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形态,根管类型具有复杂性.

  • 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关系的研究

    作者:舒先涛;周晓娟;刘兵

    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机理.方法将302个下颌骨标本分为正常组、阻生组、无第三磨牙组,再分别测量下颌骨斜长,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及下颌支喙突内侧面隆嵴与齿槽缘所形成的夹角.结果男女阻生为10.0%,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无第三磨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下颌骨与牙齿均衡退化的果结,而阻生是人类进化从有第三磨牙向无第三磨牙演化的过渡阶段.

  • 联冠修复下颌第三磨牙不全阻生牙咬殆位置异常74例效果观察

    作者:赵承曹

    目的 采用联冠修复的方法 改变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牙冠位置,以恢复下颌第三磨牙的功能,增加其固位及阻断下颌第二、三磨牙致龋因素.方法 采取不拔除阻生不太严重的下颌第三磨牙,应用联冠修复方法 改变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牙冠位置,恢复其正常咀嚼功能.结果 经3~5年观察随访,66例下颌第二、三磨牙联冠稳固,咀嚼功能良好,无继发龋产生;2例无效;6例有轻度症状.结论 通过联冠修复改变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牙冠位置,可以有效的恢复下颌第三磨牙的正常咀嚼功能,减少阻生牙及相邻牙病变和增强下颌第二磨牙抗力.

  • 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作者:温小萌;马文盛

    接受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的第三磨牙处于发育阶段,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备受正畸医生和患者家长的关注。与第三磨牙萌出有关的牙颌因素较多,包括磨牙后间隙、第三磨牙倾斜角、拔除第二磨牙、拔除前磨牙、垂直骨面型、矢状骨面型、第三磨牙牙龄、第一二磨牙倾斜角、第三磨牙牙冠宽度和性别等。本研究总结分析其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预测第三磨牙萌出提供指导。

  • 处理无症状第三磨牙的循证思考

    作者:花放;李新

    第三磨牙是易发生阻生的牙齿,与多种病变形成有关,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拔除.虽然国际上对有症状第三磨牙的拔除已达成共识,但就无症状第三磨牙是否应当预防性拔除仍存在争议.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基于当前可得到的佳临床研究证据,以保证患者得到当前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文献中关于第三磨牙拔除适应证、无症状第三磨牙可能发生的病变以及第三磨牙拔除风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以便在处理无症状第三磨牙的决策制定中作出基于证据的合理选择.

  •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秋硕;胡荣党

    第三磨牙是发育和萌出晚的牙齿,临床上以第三磨牙的阻生为常见,尤其是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容易引发冠周炎、龋齿、间隙感染和骨髓炎等病症,通常需要外科拔除或者进行正畸矫治.而在拔除或者保留第三磨牙的选择上,临床医生各持不同的看法.在正畸治疗中,常遇到需拔除下颌第二磨牙或第一磨牙.因此,保留第三磨牙以替代缺失的磨牙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以期为临床上拔除或保留第三磨牙的选择提供参考.

  • 24例自体牙移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胡俊;李秀芬;华成舸;马丽源

    目的 总结自体牙移植(AFT)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 选择第一或第二磨牙因病变被拔除,第三磨牙无龋坏且能完整拔除的患者24例,行即刻ATT.观察移植第三磨牙的成活率,并分析性别、年龄及牙位等影响因素.结果 移植第三磨牙成活率为87.5%(21/24),不同性别、年龄段、牙位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T可作为一种临床可选择的牙列缺损修复手段,随着近年来有关牙再植和牙移植研究的进展,ATT成功率有较高的提升,适应证可适度放宽,年龄并非导致失败的重要因素.

  • 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相关因素的头影测量分析

    作者:赵书平;王虎;李果;任家银;吴万红;袁珊珊

    目的 探讨成人下颌第三磨牙(M3)近中向阻生或萌出的机制及其与颌骨发育的关系.方法 选取72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拍摄全景X 线片和头颅定位侧位片.通过全景X 线片观察下颌M3 阻生或萌出的情况,将其分为阻生组和萌出组,并对其X 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阻生组与萌出组的下颌体长度(Go-Po')、下颌支宽度(W)、下颌平面角(MP-FH)、前下面高(ANS-Me)、下颌支长度与下颌骨长度的比值(Co-Go/Co-Po)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生组的W、Co-Go/Co-Po 大于萌出组,而Go-Po'、ANS-Me、MP-FH 小于萌出组.两组间的Co-Po、Co-Go、上下中切牙角、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M3 的近中向阻生和萌出可能与下颌的旋转生长及面部生长型有关,下颌向前旋转和短面型患者的下颌M3更易发生近中向阻生.

  • 成都地区12岁青少年第三磨牙发育的X线分析

    作者:任家银;王虎;李果;赵书平;吴万红;袁珊珊

    目的 通过全景片分析成都地区12 岁青少年第三磨牙(M3)的发育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影像资料库12岁青少年的全景片449张,根据观察的结果将M3 的发育状况进行分级统计,分析不同性别以及上下颌骨和两侧颌骨M3 的发育情况.结果 12 岁青少年M3 的发育情况为:大部分牙冠已钙化,牙冠呈帽状,而且男性与女性的发育情况差别不明显.大部分下颌M3较上颌M3 发育得更早,左右两侧M3 分别占60.69%和64.25%.上颌M3 以垂直向生长为主,下颌M3 以近中向生长为主.结论 12 岁青少年M3 牙冠大部分已经钙化,下颌发育早于上颌.

  • 上颌第三磨牙对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珊;王林;赵春洋;严斌;张卫兵

    目的 探讨萌出中的上颌第三磨牙是否会使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方法 选择18~24岁正畸患者18例,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矫治,且随机拔除一侧上颌第三磨牙,两侧其余治疗条件保持一致.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拔除上颌第三磨牙的一侧,其上颌第一磨牙在治疗3个月后未发生明显的近中移动;2)未拔除上颌第三磨牙的一侧,其上颌第一磨牙在治疗3个月后的近中移动量为1 mm;3)治疗3个月后,未拔除上颌第三磨牙侧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大于拔除第三磨牙侧的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正畸治疗的初始阶段,若上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不足,其萌出会对其近中的上颌第一磨牙产生影响,导致其近中移动而丧失支抗.

  • 直接数字化曲面体层片评价颌骨萌出囊肿

    作者:高萍;郑广宁;林峰

    目的 回顾分析了正畸患者萌出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萌出囊肿的认识.方法 用ChinView 6.1.3分析软件在3 182例正畸患者的直接数字化曲面体层片上测量正在萌出牙齿的牙囊间隙的大宽度,将经两位医师测量,其牙囊间隙都大于2.5mm的定为萌出囊肿.结果 在3 182例正畸患者中发现164例患者共有萌出囊肿277个.277个萌出囊肿中有208个发生在第三磨牙(75.09%),55个发生于第二磨牙(19.86%),发生于尖牙的9个(3.25%),发生于前磨牙2个(0.72%),囊肿含多颗牙的有3个(1.08%).结论 萌出囊肿在正畸患者的检出率较高.第三磨牙为好发部位,多发性萌出囊肿常表现为对称性,大多数萌出囊肿不影响正畸治疗,但囊性病损造成牙齿萌出障碍时,应结合外科治疗.

  • 抗菌剂在第三磨牙拔除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程晓兵;毛天球

     

    关键词: 抗菌剂 第三磨牙
  • 第三磨牙拔除后的下颌骨骨折

    作者:

     

    关键词: 第三磨牙
  • 057.新西兰18~26岁人群第三磨牙转归的纵向研究

    作者:

  • 不同翻瓣设计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影响: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作者:潘韦霖;曹钰彬;刘畅;刘济远;李春洁;潘剑;华成舸

    目的 评价不同翻瓣设计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对9个常用数据库进行电子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6月29日;并对纳入研究参考文献进行手检.研究质量由2位评价者独立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标准进行评价并提取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RCT研究,纳入受试者合计1033人,纳入牙数合计1421颗.17项研究中,1项高偏倚风险,其他16项偏倚风险不确定.封套瓣的术后疼痛轻于标准三角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封套瓣与Szmyd瓣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zmyd瓣或封套瓣术后疼痛较标准三角瓣轻,考虑到封套瓣操作的便利性,实际应用中可能优于其他翻瓣设计.

  • Gow-Gates法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作者:杨介平;刘伟;高庆红

    目的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评价Gow-Gates法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左右半口设计,32例患者的左右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分别随机采用Gow-Gates法和传统注射法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并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记录麻醉效果及不良事件.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Gow-Gates法的麻醉成功率为96.9%,传统注射法的麻醉成功率为90.6%,二者的麻醉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317).在麻醉程度上,Gow-Gates法麻醉程度为A和B级的比率为96.9%,明显好于传统注射法的78.1%(P=0.034).Gow-Gates法的回抽出血率明显低于传统注射法(P=0.025),2种注射方法均未出现血肿.结论 Gow-Gates法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好且较为安全,可以作为传统注射法的有效补充.

  • 成都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牙龄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谭英;王璟;巴凯;张舒;陈静;罗志强;黄稔欢;王虎

    目的 对成都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牙龄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09-2011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患者,拍摄全景片,参照Demirjian法的牙龄判断标准对左下颌第三磨牙发育情况进行分期.对不同性别第三磨牙的发育程度进行成组设计t检验分析,对第三磨牙发育程度与生理年龄的关系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在Demirjian分期为A期时,不同性别第三磨牙的发育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26),男性发育早于女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男性、女性及总体样本的生理年龄与第三磨牙发育程度均有相关性(男性r=0.808,P=0.000;女性r=0.729,P=0.000;总体r=0.760,P=0.000).年龄(X)和第三磨牙发育程度(y)的相关回归方程为:Y总体=4.898+2.036X; Y男性=4.987+2.046X; Y女性=4.819+2.036X.结论第三磨牙发育程度可以作为推断青少年生理年龄的一个可靠指标.

  • 成都地区正常恒牙(牙合)青少年X线片后段牙弓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楚峰;曹阳;赵志河;赵美英

    目的通过对正常恒牙(牙合)青少年X线片后段牙弓长度的测量及上下第三磨牙发育情况分析,为临床判断磨牙位置是否前移以及正畸治疗时推磨牙向后的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 对81名第二磨牙已萌出的正常(牙合)青少年,平均(12.73±1.19) 岁,男40名、女41名,拍摄X线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年龄段青少年上颌后段牙弓长度男性(16.52±2.35) mm稍大于女性(16.42±2.55) mm,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下颌后段牙弓长度男性(13.00±2.44) mm稍大于女性(12.43±2.18) mm,统计学分析同样无显著性差异.上下颌第三磨牙牙胚绝大多数已形成且牙冠已钙化完成,其出现率为上颌84.0%,下颌85.2%;下颌牙胚大多为中位前倾方向.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分析恒牙(牙合)早期后段牙弓状况提供参考.

  • 11岁儿童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尖牙的发育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珊珊;王虎;李果;吴万红;任家银;赵书平

    目的 调查分析11岁儿童第三磨牙(M3)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3发育情况与其相应第二磨牙(M2)、尖牙(C)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影像资料库中随机抽取2010年6-8月期间拍摄的11岁儿童全颌曲面断层片共399张,分别观察M3、M2、C的发育情况并进行发育分期,然后分析三者相关性.结果 在11岁儿童中,M3处于发育C期的比例为45.5%,M2处于F期的比例为30.8%,C处于G期的比例为36.1%.女性M3较男性发育早;下颌M3较上颌发育早;左右侧M3发育无明显差异.M3与M2、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7、0.132.结论 M3与M2、C发育总体趋势具有一致性,临床上可通过M2、C的发育状况来了解M3发育状况.

285 条记录 11/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