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固定铅门尺寸技术在宫颈癌容积调强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庞廷田;杨波;刘楠;刘峡;邱杰;张福泉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容积调强计划设计中靶区横向宽度与优X方向铅门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CT图像制作不同X方向铅门大小的容积调强计划,通过对同一患者的不同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找到其优X方向铅门大小。后通过不同患者靶区体积与优铅门大小的关系,拟合关于靶区横向宽度与优铅门大小的函数方程。结果在宫颈癌容积调强计划设计时,随着靶区横向宽度的变化,得到的优铅门大小也随之改变。通过对不同靶区体积进行变化铅门的容积调强计划设计并比较分析,得到靶区横向宽度(x)与优铅门大小(y)存在一定的关系,终拟合得到函数方程: y=-0.0033x2+0.7132x+3.6322。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靶区横向宽度和优铅门大小之间存在定量函数变化关系,可将其应用于临床,以指导宫颈癌术后患者容积调强计划设计。

  • 固定铅门模式下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动态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比较

    作者:贺先桃;王占宇;谭军文;龙雨松;李钢;冯永富

    目的:探讨固定铅门模式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动态调强放疗(dIMRT)的剂量学差异及技术特点.方法:选取左、右侧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各10例,使用Raystation 4.7.5治疗计划系统制定VMAT计划和Eclipse 11.0治疗计划系统制定7野dIMRT计划,两种计划均采用合适的固定铅门技术,靶区处方剂量为50 Gy/25F.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机器跳数、治疗出束时间以及剂量验证γ通过率.结果:VMAT计划的靶区大剂量、平均剂量、均匀性指数均优于dIMRT计划,前者剂量均匀性显著提升,且靶区内无剂量热点;两种计划的小剂量、适形指数、靶区覆盖率基本相近(P>0.05).主要危及器官双肺、心脏等的整体受照剂量VMAT计划明显低于dIMRT,尤其患侧肺的低剂量照射体积V5、V20及心脏的V30显著降低;正常组织的整体受量VMAT计划偏高.VMAT计划单次照射的机器跳数比dIMRT平均减少了59%,治疗出束时间平均减少了60%.两种计划的γ通过率均满足治疗要求(>95%).结论:两种技术均能满足临床处方要求,但VMAT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其靶区剂量均匀性更好,可明显降低主要危及器官的整体受照剂量,尤其降低肺的低剂量照射体积,且显著减少机器跳数,缩短治疗时间.

  • 一种减少瓦里安直线加速器静态调强分野数的方法

    作者:门阔;章众

    目的:当靶区尺寸较大,超过瓦里安加速器MLC开放大限度时,静态调强的射野会分自动为两个或更多的分野.本研究采用固定铅门技术,减少总的射野数.方法:选取1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制定分野技术计划和固定铅门技术计划,评价并对比两种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MUs)和治疗时间(T).结果:两种计划都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靶区的适形指数差异、均匀指数差异、危及器官剂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野技术计划相比,固定铅门技术计划的机器跳数平均较少8%,治疗时间平均减少31%(约3.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两种技术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DVH几乎一致,可以显著减少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基于固定野调强技术降低胸中段食管癌心脏剂量的研究

    作者:牟艳红;方志祥;刘丽丽;张隆彬;苏立法;刘强

    目的 比较胸中段食管患者两种放射治疗计划中心脏受照剂量,探讨一种能有效降低心脏受照剂量的放射治疗计划方案.方法 对10例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铅门跟随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和固定铅门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和等剂量曲线比较两种不同计划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的剂量.结果 在铅门跟随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和固定铅门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心脏V30均值分别为(32.33±5.77)% 、(27.45±6.42)%,V40均值分别为(17.32±4.51)% 、(13.78±4.51)%,平均剂量Dmean分别为(21.28±2.44)Gy、(18.99±2.54)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相比于铅门跟随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在保证靶区处方剂量和危及器官剂量无明显差异前提下,固定铅门调强计划能有效降低心脏受照剂量.

  • 固定铅门调强技术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作用

    作者:常晓斌;吴湘阳;冯涛;张坤;屈喜梅;赵强

    目的:近年来固定铅门技术在调强治疗计划设计中已经被广泛使用,本文对比固定铅门( Fixed jaw)和动态铅门(Jaw tracking)两种技术在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优缺点,探讨固定铅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对乳腺癌治疗计划设计的作用。方法:固定铅门技术是在常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基础上,人为限定铅门和光栅的作用范围,使某些照射野作用于特定的治疗区域,从而期望得到更好的治疗计划方案。本文选取21例以往进行过 Jaw tracking 技术调强放射治疗的病例,应用 Fixed jaw 技术重新进行计划设计。对应用两种技术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靶区的 Dmean ,Dmin ,Dmax 和患侧肺以及心脏的受照剂量进行对比。同时也对靶区的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做了对比。结果:在保证靶区处方剂量的前提下,固定铅门技术相比于动态铅门技术可以明显降低肺 V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