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成因与应对措施探究

    作者:张倩

    目的:探析导致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发生的原因,并施以相应措施后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管理前后的工作情况,并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的处方管理内容设为管理前,对该期间的不合理处方情况进行分析并寻求原因,且自2018年1月—2018年6月施以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处方管理前后效果.结果:经相应性处方管理后,各科室不合理处方明显下降,其不合理类型亦有下降,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展开分析,并就此采取应对措施管理,可有效地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从整体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 密云县社区不合格处方点评与分析

    作者:齐红艳;宫淑艳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抽取密云县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1881张,分析其不合理处方.结果:不合理处方项目总数814项,不合理处方数632张,占总处方的33.6%,其中用药不适宜处方居多.结论:在实践工作中,医师、药师加强学习,完善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

  • 北京市密云地区四家社区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工作情况介绍及结果分析

    作者:宫淑艳;郝立志;任小贺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地区四家社区医院2012年1-6月门诊处方的规范性、用药适宜性进行点评,了解四家社区医院门诊处方质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醒药师、医师引起注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查2012年1-6月份四家社区医院门诊处方,每月100张,共2400张,进行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四家社区医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百分率分别为32.17%、28.83%、36.67%、22.67%,不合理项目主要是用法用量不合理,其次是未写临床诊断等。结论:四家社区医院处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医院、医师和药师共同努力,建立合理用药的培训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处方点评制度,以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作者:魏梁;刘莹;任淑萍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急诊2011年1月-6月抽查处方的点评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了解我院门急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门急诊抽查处方进行用药品种、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统计分析.结果:总共抽查处方1020张,门诊和急诊人均用药分别为2.14与2.49种,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6.50%与34.83%,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9.67%与13.83%,国家医保药品使用率分别为98.81%与100%,通用名使用率均为100%,单张处方金额分别为271.02与170.61元,合理处方率分别为89.45%与85%.不合理处方中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占23.97%,临床诊断不规范的占15.70%,适应症不适宜的占13.22%.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改进用药状况.

  •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作者:王莉萍

    为了解门诊处方规范化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笔者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患者不合理处方分析

    作者:盛春丽;田春荣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某中心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门诊处方,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样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老年用药处方10573张,不合理处方676张,占6.39%.结论 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 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药房西药不合理处方分析

    作者:张金杰;王滨;丁召兴;吕文文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患者用药情况,促进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第一季度门诊药房处方2100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共计664张,占所查处方的31.62%.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超量未标注理由、适应证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等.其中以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占34.64%)和超量未标注理由(占24.55%)常见.结论 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西药处方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以保证用药安全.

  • 临床合理用药的必要性

    作者:朱峰;李雯

    临床上为了抢救病人及临床需要,常把多种药品配合起来联合应用,使临床效果得到互补,疗效增强,毒副作用降低,但有相当部分处方配伍不合理,出现了不良反应,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通过查看几家医院2004年1月至5月的门诊处方,其中每月抽取一天,共计5天,查看处方1455张,其中合理用药处方1412张,占97.18%,不合理处方占2.82%,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干预分析

    作者:李锋

    目的: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药师应对处方的适宜性进行审核,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财产的安全。方法药师严格审方,对不合格处方及时干预,汇总分析,通过奖惩二次干预。结果医师重视程度提高,不合格处方总体下降50%。结论加强药师对处方的干预力度,增强医师、药师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财产的安全。

  • 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

    作者:周芬;王琳琳;高声传;袁娜;刘美彤;李杨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处方的原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4年5月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审核102092份医嘱中不合理处方占411份(0.40%),其中,溶媒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当、超说明书用药、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不合理、医嘱录入错误、未达到治疗剂量等占主要因素。结论药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我院2009年第3季度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作者:丛绍强;郭娜;宋绪彬

    自2007年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实施之后,我院实行由医务部牵头,药学部及临床科室共同参与的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对门诊处方进行月度抽查点评,点评结果定期院内公布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我院门诊处方的整体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笔者对我院2009年第3季度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并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门急诊注射室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

    作者:陈树新;陈翠环;姚达安;詹彩娟

    目的 探讨本院门急诊注射室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抽取2013年11月4日至17日全部门急诊注射室处方11914张作为干预前研究资料,对处方点评中汇总的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采用每周重点纠正1个问题的方式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干预;抽取2014年7月7日至21日门急诊注射室所有处方9576张进行干预后再次评价,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干预前为16.26%,干预后为8.73%,下降了46.31%,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过干预,静脉用药处方质量水平得到提高,确保治疗合理、安全和有效.

  • 门诊处方不合理情况分析

    作者:高凤

    为了解医院门诊处方开具情况,更好地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我们对本院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审核、统计、汇总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3月门诊每个星期一处方共11 739张;根据2010年2月10日卫生部印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处方管理办法>及药品说明书,对照处方的临床诊断,逐一审核;对不合理处方按照不适宜处方、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进行分类、汇总、分析.

  • 应用PDCA法降低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率

    作者:祝丽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率.方法 :按照PDCA开展各项活动,分析处方不合理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门诊不合理处方率由 14 . 27% 降至2 .87%.结论:PDCA法有效降低了门诊不合理处方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门诊药房建立医师联系单干预不合理处方分析

    作者:王景;王丛丽;赵媛媛

    目的:贯彻《处方管理办法》,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建立医师联系单制度,对不合理处方进行事前干预。结果医师重视程度提高,不规范处方数量下降45.9%,不适宜处方数量下降39.6%。结论实行医师联系单工作制度,以加强医师、药师、患者之间有效沟通,可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 门诊药师审核处方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廖华;李秋

    门诊药师应用药学知识对门诊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和干预,探求解决方法,但由于药师知识不足,使得一些问题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门诊还存在着药师新知识及临床知识不足给审核处方带来一定障碍.因此,药师除需要及时更新知识,还需与医生进行良好的交流,给患者正确指导,从而达到用药优化.

  •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门诊药房用药错误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周波波

    目的 探讨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即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医院门诊药房用药错误监测中的运用,以达到减少用药错误、提高用药安全的目的.方法 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程序,对门诊药房用药错误可能发生的处方错误和配方错误环节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不断提高用药质量.结果 改善前配药错误为每1万人169.30次,改善后每个月平均差错为每1万人29.75次,实际降幅达82.4%.改善前不合格处方占当期处方数的2.09%,改善后不合格处方占当期处方数的0.71%,实际降幅达66.0%.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门诊药房用药错误监测中,要坚持PDCA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程序,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不断提高门诊药房管理质量.

  • 处方前置审核模式的实践与评价

    作者:冀召帅;宋微微;艾超

    目的:提高对处方前置审核的认识, 促进处方前置审核模式的发展.方法:从流程上对处方前置审核和传统审核模式比较, 并对某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1 239张不合理处方类别进行分析.结果:与传统审核模式相比, 前置审核模式具有减少患者领药时间、用药不适宜处方减少、简化处方修改流程等优势, 但现阶段仍有对不规范处方的审核能力差、高峰时期审核效率低、假阴性假阳性处方等问题.某院1 239张不合理处方中, 主要构成因素有临床诊断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无适应证用药、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结论:前置处方审核更能保障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 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作者:夏燕

    目的 分析门诊不合理处方用药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10 000张门诊处方,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采用的10 000张处方,合格9 343张(93.43%),不合格657张(6.57%).结论 医生应加强学习开具处方的相关措施,将处方进行合格化、规范化,以促进药品安全、合理的使用,保障医疗安全.

  • 探讨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小利

    目的:探讨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373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前半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后半年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药剂科的工作管理人员工作开展模式为常规模式,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药剂科工作人员工作开展模式为药事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管理工作开展用药不合理、开药错误等情况的发生率,并利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抽取的100例患者用药满意度展开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药物管理,对照组患者的用户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以及摆药差错率的发生相较研究组明显较多,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对药物管理工作满意程度相较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较差,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实施药剂科的药物管理模式之后,医院的药剂科工作开展整体质量明显提升,且工作开展中的用药安全缺陷情况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患者的整体用药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315 条记录 12/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