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猕猴桃果酒酿造工艺优化
以湘西"米良一号"猕猴桃为原料,利用单因素法及正交试验法,以酒精体积分数和感官评价为指标,优化了猕猴桃果酒酿造工艺中的接种量、起始pH、起始糖度和发酵温度.结果表明,佳酿造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4%,起始pH值3.0、起始糖度20°BX、发酵温度26℃,所得猕猴桃果酒澄清透明,酒香浓郁,酒体风格突出.
-
酱香型高温大曲酶系的研究进展
酱香型是中国白酒四大基本香型之一,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酿造工艺,使高温大曲和酒醅中形成了特殊的微生物区系,微生物分泌的各种酶对酱香风味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该文首先简述了酱香高温大曲产酱香的机理及酶系构成,然后分析了酱香酒生产过程中多种酶的研究现状,为其投入到实际生产中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我国白酒香味成分的形成机理及酿酒工艺的选择与处理
我国酿造白酒的历史悠久,白酒具有香味协调、醇香幽雅、甘润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本文以白酒香味成分形成机理为切入点,结合某著名白酒品牌,重点从酿造工艺、制曲生产工艺、陈酿容器等方面分析白酒的酿酒工艺,以期深入挖掘白酒酿造工艺的价值,酿造出高质量的白酒.
-
老陈醋成分分析及液态发酵工艺探讨
我国四大名醋之一--山西的老陈醋具有独特的风味、优良的品质以及悠久的历史,是优秀饮食文化的传承。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山西的老陈醋一直坚持着使用传统的酿造工艺,虽然其风味好、产量高,但是在不断加重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劳动强度大、科技水平含量低等缺点越来越突出,使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管理监督难度较大。在生产过程中,真假难辨的老陈醋在市场上频频出现。为了尽可能将老陈醋的质量和品质提高,不断满足市场和生产的需求,需要制定量化的指标对老陈醋的质量进行检测。本文将围绕老陈醋的成分分析和液态的发酵工艺等方面进行阐述。
-
云南小作坊白酒现状浅析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之一,高海拔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这里的人民酿酒工艺和喜饮白酒的生活习俗。拥有着250多年历史的小曲清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传统酿造工艺、与众不同的个性魅力成为云南的地方特色白酒,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喜爱。
-
醇厚清爽的东方紫酒
紫酒,源自千年前的皇室御用美酒。早在公元938年,于阗王(今新疆)李圣天就将紫酒作为宴请贵宾的专用“国酒”。紫酒在我国一千年前就有记载,现在的酿造工艺的古代配方核心部分一直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那时,于阗王李圣天就曾用它招待贵宾,这在《五代史》中有明确记载,“圣天衣冠如中国,其殿皆向东,曰金册殿,有楼曰七凤楼。以蒲桃为酒,又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酿,而味尤美”。这里所说的“紫酒”,经考证为莎车、和田等地种植的桑果酿造而成。
-
迎合小型酿造需求
瓶装与包装设备的供应商Krones公司近在英国本土推出了产品来迎合小型酿造业的需求,对于一直以来提供大型酿造工艺的公司而言,其公司业务的灵活性值得嘉奖。
-
嘉兴市米酒卫生状况调查
米酒(俗称老白酒)系指以糯米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饮料酒.江浙一带农历过年时,农家都有自酿米酒的习惯,用于招待宾客.近年,随着人们市场经济意识的不断提高,并且饮酒观念向低度、营养、原汁原味等的转变,部分自酿农家也随之扩大制作规模,产品以上门直销方式供给各大小酒店,米酒销量直线上升.为了解这一传统产品的卫生质量、酿造工艺及条件,规范我市的酒类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我们于1998年1月对本市米酒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贵州茅台酒长期饮用不引起肝纤维化的机制初步阐明
国内外均有资料表明,每天饮烈性白酒80~150 g持续10年以上,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可发展为肝癌.但1993年5月新华社记者曾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则题为"国酒茅台新发现,天天饮用不伤肝”的报道,称贵州茅台酒厂因生产或工作需要每天饮用茅台酒超过150 g且酒龄都超过10年的40名职工,在专项体检中经B超、肝功能检查,除1人因原患肝炎未愈继续饮酒而形成肝硬化外,其余职工肝脏未发现病变,并指出这可能与茅台酒具有特殊的酿造工艺而富含上百种微量化学成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