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列地尔对煤工尘肺伴糖尿病肾病血小板聚集率及尿蛋白的影响

    作者:李端华;刘秀云;贾辰生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原因之一.特别是煤工尘肺伴糖尿病,由于煤工尘肺缺氧造成患者血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高,加上微血管病变.

  • 溴己新联合抗生素治疗煤工尘肺并发肺部感染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朐振英

    目的 观察溴己新联合抗生素治疗矽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矽肺合并肺内感染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溴己新30mg,2次/d静滴,头孢哌酮钠2g,2次/d静滴;同时辅以止咳、退热及平喘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2g,2次/d静滴;同时辅以止咳、退热及平喘对症治疗.二组均治疗7~14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5.8%,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溴己新联合抗生素治疗矽肺合并肺部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抗生素.

  • 煤工尘肺并发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现况研究

    作者:吴小姝;王慧红;马淑云;牛小媛

    煤工尘肺病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人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 雾化吸入碳酸氢钠液治疗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164例疗效观察

    作者:雷立锋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碳酸氢钠液治疗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疗效.方法 164例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用常规抗感染、祛痰、常规雾化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碳酸氢钠雾化,疗程均为一周.结果 实验组呼出气冷凝液( EBC)中的pH值在治疗后明显升高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检测结果不论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实验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雾化碳酸氢钠治疗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很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 煤工尘肺50例患者进行性大块纤维化胸膜改变特点分析

    作者:卫晓鹏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进行性大块纤维化患者X线胸片中胸膜、肋膈角的改变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 从某矿尘肺诊断组依据尘肺诊断标准诊断的煤工尘肺中随机选择进行性大块纤维化患者50例(PMF组),另选择年龄、接尘工龄,工种相匹配的单纯煤工尘肺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非PMF组),二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4~87岁,分为进行性大块纤维化组和无进行性大块纤维化组,观察结核病史、X线胸片中胸膜、肋膈角的改变情况.结果 PMF组结核病史发生率38.0%,非PMF组16.2%,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F组胸膜改变总发生率44.0%,非PMF总发生率为41.9%,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F组有肋膈角改变总发生率50.0%,非PMF总发生率为17.6%,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结核病史分层后二组肋膈角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F组结核病史及胸片中肋膈角改变发生率高于单纯煤工尘肺.在尘肺病的临床诊疗中,对早期预防结核病复发及定期检测,提供临床指导意义.

  • 煤工尘肺合并中叶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卫晓鹏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患者中叶综合征(Middle lobe Syndrome,MLS)的X线胸片影像学的改变特点,对尘肺期别、肺功能、动脉血气和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1986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 309例煤工尘肺(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MLS患者52例为观察组,选择无MLS尘肺患者45例为对照组,观察尘肺MLS的X线胸片特点、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医院内肺部感染发病情况.结果 ①X线胸片后前位显示:纹理增深型22例、类炎症型17例、扇形摹状8例、致密三角型5例.②壹期和贰期煤工尘肺患者患MLS的发病情况比较,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组尘肺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二组尘肺患者住院期间累及医院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的系列后前位和右侧位胸片是诊断尘肺MLS的主要依据;本院尘肺住院患者MLS发病率3.97%,不受尘肺期别的影响;对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氧分压未见明显影响;MLS组医院内肺部感染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煤工尘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鸿;余春晓;逯震芳;温正军;张莹莹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在煤工尘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京西地区煤工尘肺病例147例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肺功能检查,并收集其一般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按煤工尘肺期别比较FeNO水平,按不同FeNO水平分组比较其身高、年龄、体重、接尘工龄之间差异,按不同级别肺功能情况进行分组比较了解呼出气一氧化氨水平.结果 按不同煤工尘肺期别比较Fe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FeNO 0-25ppb、>25~50ppb、>50ppb分为三组比较期煤工尘肺期别、身高、年龄、体重、接尘工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肺功能Ⅰ级:轻度,FEV1≥80%预计值;Ⅱ级:中度,50%≤FEV1<80%Ⅲ级:重度,30%≤FEV1<50%预计值;Ⅳ级:极重度,FEV1 <30% FEV1 <30%预计值分组比较Fe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出气一氧化氮指标在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水平的FeNO的煤工尘肺患者其身高、体重、年龄、接尘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级别肺功能的煤工尘肺患者Fe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邵阳市796例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分析

    作者:金文达;肖奎林;岳军

    目的 研究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损害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情况.方法 对邵阳市2012年诊断的796例煤工尘肺患者的职业病档案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各期煤工尘肺的FVC、FEV1、MVV相对值的平均值均下降且低于正常值,各期别相比下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率随煤工尘肺期别的增加而升高(x2=25.52,P<0.05);损伤类型以限制型和混合型为主.结论 煤工尘肺可引起肺功能损害,致残能力强,随着病情的进展,肺功能损伤加重,损伤类型由限制型向混合型发展.

  • 煤工尘肺鼻黏膜纤毛功能与pH值变化及其与辨证分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兰克军

    煤工尘肺(下简称煤肺)是煤矿工人的主要职业病,引起煤肺的根本原因是煤粉尘.祖国医学认为"金石燥烈",煤粉尘为燥毒之邪,而燥邪以肺为病变中心,肺主气,开窍于鼻.根据中医"脏腑官窍相关"的理论,煤肺患者必然有鼻部损害.

  • 煤工尘肺192例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侯亚阁;杨建忠

    煤工尘肺是煤矿生产主要的职业病,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劳动能力影响很大,目前国内外其尚无有效的根治办法,所以煤工尘肺的病死率是比较高的.

  • 煤工尘肺合并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变化的探讨

    作者:唐艾华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CWP)患者合并糖尿病(DM)时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设CWP合并DM组(50例)为观察组,单纯CWP组(50例)为对照组.将CWP合并DM组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再分为无并发症组(33例)和有并发症组(17例),检测用力肺活量( 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FEV1/FVC)、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肺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比较单纯CWP组、CWP合并DM组以及CWP合并糖尿病有、无并发症组之间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CWP合并DM组FVC、FEV1、PaO2明显低于单纯CW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WP合并DM有并发症组FVC、FEV1低于CWP合并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FFEV1/FVC、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WP患者合并DM时肺功能进一步受到损伤,在伴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时,将进一步加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煤工尘肺结核216例死因分析

    作者:刘顺银;赵祖昌;马振云

    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危害严重的职业病.肺结核是煤工尘肺重要的合并症.为了解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防治工作,现将义马煤业集团的煤工尘肺结核患者死亡原因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煤工尘肺并肺结核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朐振英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原因,预后以及时矽肺的影响.方法 观察60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年龄,矽肺分期,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尘肺和肺结核密切相关.肺结核患者如接触粉尘及二氧化硅容易引起尘肺;而尘肺患者容易合并肺结核,二者相互促进.结论 尘肺合并肺结核后导致尘肺进展、恶化和愈后不良.

  • 三补化结法治疗煤工尘肺贰期68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冰;肖正权;任小宇;马博;徐丹

    目的:观察以三补化结法为核心治法的辨证组方治疗煤工尘肺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8例煤工尘肺贰期患者按年龄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补化结法治疗,疗程180d ,治疗前后分别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6min步行试验(6MWT)、血气、肺功能情况。结果经过180d治疗后,观察组咳喘、胸憋、咳痰、易感冒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6MWT 距离(P<0.05)、PaO2和SaO2均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肺功能指标有好转的趋势。结论以三补化结法为核心治法的中医药综合疗法,明显缓解咳嗽、咳痰、胸憋、易感冒等临床症状,提高煤工尘肺患者活动耐量及血氧分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煤工尘肺大阴影的 CT 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武粟;唐洪渠;孔亮

    目的:分析煤工尘肺大阴影的螺旋 CT 表现,探讨 CT 对伴有大阴影的尘肺的辅助诊段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煤工尘肺大阴影病例的螺旋 CT 表现,总结其大小、分布、密度、内部征象、周围征象、胸膜改变、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 CT 特点。结果阴影小者为15mm×12mm×23mm,大者为64mm×53mm×52mm;多位于肺的背侧部内中带,右肺多于左肺;CT 值范围47~87HU,平均值65HU;60例患者中伴有钙化灶者55例,8例可见空洞;周围征象:47例大阴影周围伴有小阴影,52例大阴影周围纤维索条影及毛刺样改变,43例大阴影周围肺气肿、肺大泡;胸膜改变:49例可见胸膜增厚、粘连、钙化、牵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58例可见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增大、增多、钙化。结论螺旋 CT 可以明确显示尘肺大阴影的大小、分布、密度、内部征象、周围征象、胸膜改变、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煤工尘肺大阴影的重要检查手段。

  • 煤工尘肺X线胸片慢性类炎性阴影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观察

    作者:李俊英

    目的 观察74例煤工尘肺X线胸片慢性类炎性阴影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情况.方法 选择74例煤工尘肺(尘肺)X线胸片呈慢性类炎性阴影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选择X线胸片无类炎性阴影、尘肺期别、年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匹配的112例尘肺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尘肺期别、年龄段、合并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情况进行分层,对二组尘肺患者Hs-CRP测值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尘肺期别Hs-CRP测值结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按年龄段Hs-CRP测值二组比较..70~80岁组和80岁以上组(P>0.05)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70岁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与对照组合并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组Hs-CRP测值比较与尘肺期别、罹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70岁以上患者无关,二组Hs-CRP测值比较70岁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煤工尘肺患者心理健康及心理干预措施研究现状

    作者:栾奕;刘利;汪也琳;李丽娜;库雪飞;张博;陈思

    煤工尘肺(Coal Works'Pneumoconiosis,CWP)是指生产工人长期吸入煤炭生产作业环境空气中悬浮的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煤矿工人数量居全国各类接尘作业工人之首,煤工尘肺是煤矿严重的职业病[2].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我国新发职业病27 240例,其中尘肺病23 812例,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42%.23 812例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4.21%,分别为12 564例和9 870例;57.75%的病例分布在煤炭行业[3].煤工尘肺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具有不可逆性,且合并症多,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措施,患者终生不愈,不仅生理上要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且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三个煤矿尘肺结核基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刘丽华;袁聚祥;马骏

    我们以河北省开滦矿业集团所属的A矿全部现患尘肺患者、北京市京煤集团所属的B矿全部现患尘肺患者、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所属的C矿全部现患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以便了解其尘肺合并结核的情况及特点,并探索其发生及发展规律,从而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 煤矿粉尘成分与煤工尘肺的关系

    作者:鹿德智;宋志方;李少奎;杨海兵;许琳

    目的 监测煤矿井下粉尘浓度及组成成分,研究其与煤工尘肺的发病关系,为尘肺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情况相似的二个煤矿进行粉尘测定和成分分析;同时对二矿的井下接尘在岗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结果 ①甲、乙二矿PC-STEL分别为(13.61±17.65)mg/m3、(39.35±148.10)mg/m3,超过国家标准,样本超标率分别为52.9%、55.8%;PC-TWA分别为(3.20±8.42)mg/m3、(2.15±2.07)mg/m3,超标率分别17.5%和30.2%.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平均为9.60mg/m3,乙矿显著高于甲矿(P<0.05),岩巷作业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③粉尘中Ni、Pb、Mn、As、Cd、Fe、Ca、Mg、Zn、Cu等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6.2±6.5)μg/g、(50.6±36.1)μg/g、(103.4±54.7)μg/g、(37.5±44.4)μg/g、(235.9±292.4)ng/ml、(6224.6±4295.5)μg/g、(12 715.8±26 930.8)μg/g、(919.7±915.4)μg/g、(656.7±774.5)μg/g和(28.2±12.8)μg/g;不同煤矿粉尘中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显著不同,同一煤矿不同采样点(工种)间亦有差异.④煤工尘肺检出率:甲矿0.72%、乙矿1.39%(P<0.05).结论 煤矿作业场所粉尘超标比较严重,煤尘成分中10种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占总粉尘的2.1%,粉尘浓度及金属与类金属元素含量高的矿,煤工尘肺的发病率较高,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综合防尘措施,完善防、降尘体系,降低煤矿粉尘浓度,降低和控制煤工尘肺的发生.

  • 煤炭医学特色信息查询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黄秀江;李树民

    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煤炭行业的职业卫生与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煤工尘肺和煤矿创伤已是煤炭行业大的职业危害.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煤矿安全生产,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各个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煤炭行业的职业卫生与安全质量.因此,为煤炭行业提供特色的文献信息服务,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特色化信息资源的功能,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树立高校图书馆的品牌地位,河北联合大学(原华北煤炭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建立了煤炭医学特色信息查询系统(包括煤工尘肺和煤矿创伤特色数据库),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整体优化,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完善的资源平台,也为临床医疗提供了决策依据.

722 条记录 12/37 页 « 12...9101112131415...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