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作者:帖红艳;卜庆红;李志宏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能量合剂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9例(33眼)接受长春西汀联合能量合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眼底、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综合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视力有显著性差异,χ2=16.364,P=0.037<0.05,治疗后视野检查17眼(51. 5%)恢复正常,15眼(45.8%)有改善,1眼(2.7%)无变化.治疗后视盘水肿 27眼(82.1%)消失,6眼(17.9%)较治疗前有好转.治疗前后视觉诱发电位有显著性差异t检验=6.534,P=0.001 <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能量合剂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3例临床观察

    作者:施辉红

    目的 分析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科23例诊断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各视野、视力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视力改善有效率56.5%,视野改善有效率69.6%,视盘水肿减轻60.9%,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改善78.3%.结论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早诊断、治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对视力、视野恢复、视盘水肿消减意义较大,故应当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可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高危人群预防性检查.

  • 双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8例临床研究

    作者:张晓琳;董仰曾

    目的:探讨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组38例(46只眼)视力损害严重,视野缺损多与生理盲点相连.眼底视盘边界模糊、水肿、渗出及出血,部分呈现视盘缺血苍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视盘及脉络膜充盈延迟,视盘低荧光.结果:经多种方法治疗,视力提高32只眼(69.6%),双眼视力相等14例,占36.8%;视野改善21只,双眼视野缺损一致26例,占68.4%.结论: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应寻找早期预防、诊断的方法及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文成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80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扩血管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8/40),对照组为8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作者:冯会芳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眼科2010‐01—2013‐01收治的80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静滴长春西汀、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肌内注射,20μg/次,1次/d。观察与比较2组总体疗效与视力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有一定的效果,可促使受损神经细胞恢复功能,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 伤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作者:罗文山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眼部疾患,临床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10 m m进入视神经为界分为前段和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常规病因和营养神经等治疗能够改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但疗效并不理想[1]。笔者在伤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5例疗效观察

    作者:葛鹤立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Ⅰ静滴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组Ⅱ静滴苦碟子注射液,均辅助泼尼松、维生素和能量合剂治疗,14 d一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Ⅱ总有效率(91.11%)明显优于治疗组Ⅰ(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现出血、溶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够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特征和血液动力学等途径改善患者的视盘血供平衡及眼部微循环,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作者:葛鹤立

    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o-neuropaty,AION)是指供应视盘的后睫状动脉发生局部循环障碍,导致视神经乳头急性缺血或缺氧,表现为视盘水肿、突然视力减退、特征性视野缺损为主的眼科常见病,其治疗以改善眼部动脉灌注和改善微循环为主[1].笔者比较球后注射与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AIO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 银杏达莫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杨国进;王大丽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53例AION(55眼)随机分2组,对照组26例(27只眼),采用丹参注射液、甲钴胺、局部激素治疗.治疗组27例(28眼)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均14 d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2个月后观察视野视力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28%,有效率85%.对照组治愈率13%,有效率56%.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达莫治疗AION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作者:刘志才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0例(4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27眼),对照组15例(17眼).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用颞浅动脉旁注射,疗程28 d;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主要含灯盏乙素、少量灯盏甲素及其他黄酮类成分)50 mg 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疗程28 d.以视力和视野作为观察和评估指标,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4%,对照组有效率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晓金;丁相奇;钱立峰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发生缺血性眼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0例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共13例患者发生缺血性眼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8例,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7例,晶状体脱位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5例,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外伤性白内障2例.患者分别行眼底、视野、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后,予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结果 8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有6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治疗后2例视力提高,3例视力未恢复.结论 由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引起的缺血性眼病,主要与患者本身存有血管性疾病和手术过程中引起视神经缺血、缺氧有关;如及早发现,尽早治疗,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球后血流相关性研究

    作者:秦云凤;冯雨;朱伟杰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分别观察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neuropaty,AION)患者球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AION患者42例,设为AION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42例,分别检查两组人群的颈内动脉及球后主要血管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并对2组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ION组与空白对照组球后主要血管睫状后短动脉的PSV分别为(10.26±0.73)cm ·s-1和(11.66±0.19)cm·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DV分别为(3.68±0.38)cm·s-1和(5.12±0.52)cm·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I分别为0.77±0.27和0.68±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AION组的PSV为(9.17±0.42)cm·s-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0.68±0.18)cm ·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ON组的EDV为(2.15±0.31)cm ·s-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3.47±0.55)cm· 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ON组的RI为0.67±0.1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0.5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ON组颈内动脉与球后主要血管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高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82,P=0.000).结论 AION患者的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已发生明显改变,并与球后血管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高度相关,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发生AION的因素之一.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和远期变化

    作者:魏忠燕;张丽霞;张守康;谢立科;镇华

    目的 通过研究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发病的危险因素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损伤的远期变化,提高对NAION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50例(50眼)确诊为NAION的患者,同时选取50例(50眼)排除其他疾病的视疲劳患者作为对照,行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眼压、视野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观察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眼压及视盘结构参数,并比较对照组和NAION患者发病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上方、鼻侧、下方、颞侧、全周平均RNFL厚度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AION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眼压、盘沿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甘油三酯为(2.14±1.46) mmol·L-1,较对照组的(1.56±0.86)mmol·L-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面积(1.99±0.34) mm2、视杯面积(0.32±0.31) mm2、杯/盘面积比(0.17 0.18)、水平杯盘比(0.32±0.16)、垂直杯盘比(0.28±0.12)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NAION患者发病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上方、鼻侧、下方、颞侧、全周平均RNFL厚度均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是,与NAION发病后6个月比较,发病后12个月、18个月上方、鼻侧、下方、颞侧、全周平均RNFL厚度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NAION发病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RNFL损伤百分比分别是29.8%、31.0%、32.3%,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甘油三酯、小视杯、浅视杯、小视盘是NAION发病的危险因素;一旦确诊为NAION,那么发病6个月后RNFL损伤将不再进一步加重;这对在NAION的诊断、早期治疗及后续治疗中采取相应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作者:于爱萍;肖云;高晓唯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利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heculoplasty,SLT)降低眼压,进而增加眼动脉灌注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70眼)NAION患者,采用倍频Q-开关532 nm Nd:YAG激光放射治疗.应用房角镜在360.房角范围激射小梁网,能量0.4~0.6mJ,光斑点数20~30点.术后分别测量1h、2h、1d、2d、3d、4d、5d、1周、2周、3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测量术后6个月视力,于6~12个月随访视野,对比术前及术后眼压、视力及视野情况.结果 以NAION患者术前眼压较术后眼压降低≥3mm-Hg(1 kPa=7.5 mmHg)为有效,65眼有效率为92.86%,SLT术前平均眼压(23.6±3.8) mmHg,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17.4±3.5) mmHg,除术后1h、2h外,余时间点眼压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依据视力检查,治疗后视力提高3行以上为显著改善,以对照的70眼显著改善者56眼,占80.0%.视野有不同程度改善者66眼,无继续损害者3眼.结论 通过SLT激光手术降低眼压、增加眼动脉灌注,达到了改善患者视神经缺血、从而保存视力及视野的目的.

  • 动态轮廓眼压计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韧琰;钟勇;董方田;施维

    目的 探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及正常对照人群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测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NAION和正常对照组各40眼,分别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测量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DCT测量IOP及OPA值,并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中央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CCV)以及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以了解这些指标对OPA值的影响.结果 DCT测得IOP值为(17.57±2.85)mmHg(1 kPa=7.5 mmHg),GAT测得IOP值为(16.00±2.78)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GAT测得IOP值与CCT、CCV均呈正相关,DCT测得IOP值与CCT、CCV均无相关性.NAION组与正常时照组的OPA平均值分别为(2.28±0.59)mmHg、(3.01±0.64)mmHg.NAION组左右眼配对比较,其中双眼发病者左右眼OP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0);单眼发病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正常对照组左右眼OPA值配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总体OPA值与DCT测得IOP值呈正相关(r=0.236).正常对照组和NMON组的OPA值与DCT测得IOP值均呈正相关(r=0.119、0.349),但NAION组关联性更强.总OPA值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呈正相关,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 OCT测量结果与CAT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受CCT、CCV等干扰因素影响较少,测量结果更为可靠;NAION崽者和正常人的OPA值存在差异,提示眼内存在血流动力学差异;正常人和NAION患者的OPA值与DCT测得IOP值分别呈正相关,这可能揭示了NAION的潜在发病原因,对于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针刺效应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邵春燕;魏宝丰;张沧霞;郑艳霞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针刺治疗前后的血流参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51眼)AION患者分别于针刺前5 min、针刺后5 min栓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及眼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 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5 min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速、舒张末期流速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622 7,P<0.001;t=6.024 8,P<0.001).阻力指数明显降低(t=2.521 0,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眼动脉的收缩期峰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阻力指数针刺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AION的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作者:郝照莲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0例,均为单眼,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2岁,平均47岁.其中0.06~0.1者2眼;0.12~0.3者18眼;0.4~0.6者20眼.视盘边界全部或部分模糊,色淡,视盘周围视网膜点状、片状出血,动脉均较细.29例行视野检查,21例表现由生理盲点引出的大片视野缺损,另外8例患者有典型扇形缺损.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作者:刘秀省;徐超英;王洽会

    1999年以来我院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误诊1例

    作者:马宏杰;郑燕林;刘聪慧;储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右眼前鼻侧固定暗影遮挡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眼前鼻侧固定暗影遮挡,视物模糊,不伴眼球转动疼痛、眼红、眼胀及视物变形等症状,当时未予诊治,3 d后曾到某眼科医院就诊,诊断为"右眼视神经盘炎",查视力:双眼均1.5.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祁佩红;史大鹏;李四保;樊红光;轩昂;郭希让;程志兴

    目的 初步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MR-DTI)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检测价值.方法 对18例单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20例健康成年人分别行3.0 MR-DTI检测,研究缺血视神经、健侧及对照组视神经的各向异性(FA)、表现扩散系数(ADC)、Trace W、E1、E2、相对各向异性指数(RA)、容积率(V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FA、ADC、Trace W、E1、E2、RA、VR值分别为0.259±0.057、(1510±85)×10-6mm2/s、52±10、(1884±139)×10-6mm2/s、(1476±302)×10-6mm2/s、0.216±0.049、0.919±0.023.健侧视神经相应DTI参数值分别为0.574±0.018、(1025±67)×10-6mm2/s、67±8、(1661±103)×10-6mm2/s、(962±182)×10-6mm2/s、0.548±0.026、0.624±0.030.正常成人视神经相应DTI参数值分别为0.585±0.020、(935±133)×10-6mm2/s、69±15、(1654±157)×10-6mm2/s、(752±118)×10-6mm2/s、0.561±0.026、0.617±0.048.患侧视神经与健侧、对照组视神经相比,ADC、E2、VR值升高,FA值、RA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视神经平均Trace W值与健侧(P=0.003)、对照组视神经(P=0.005)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侧视神经E1值较健侧、对照组视神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R-DTI可以作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敏感、可靠的检测方法 .

267 条记录 10/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