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血药浓度及系统性能的影响

    作者:王江;郑宏;宣燕;曹兴华;刘进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血药浓度及系统性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患者35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稀释组(n=17)和对照组(n=18).稀释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后,实施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达稀释目标(Hct 0.25-0.27)10 min后,TCI异丙酚;对照组不行血液稀释,直接TCI异丙酚.设定血浆靶浓度3μg/ml,TCI异丙酚60 min,间断采血180 min,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并评价TCI系统的性能.结果 稀释组的实测血药浓度低于对照组40.8%~73.1%(P<0.05).稀释组TCI系统偏离度、精确度和摆动度分别为-8.83%、22.98%和22.12%.结论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降低了异丙酚TCI的实测血药浓度,优化了TCI的系统性能.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靶控输注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郑宏;王江;宣燕;张冰;芮建中;刘进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状态下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35例,ASAⅠ或Ⅱ级,预计出血量在1 000 ml,随机分为稀释组(n=17,ANH平稳后10min行TCI)和对照组(n=18,未实施ANH直接行TCI).麻醉诱导后10 min实施ANH,目标红细胞压积(Hct)为0.26,平稳10 min后以血浆靶浓度(3 μg·ml-1)输注异丙酚60 min,间断采血180 min,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运用NONMEM软件估算异丙酚TCI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和异丙酚输注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稀释组TCI期间异丙酚血药浓度降低,各房室间分布速率常数(K21)减慢,中央室分布容积、周边室分布容积增加(P<0.05),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型模型.结论ANH使TCI异丙酚的中央室和周边室分布容积增加,周边室向中央室的转运速率减慢.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意识消失时EC50的影响

    作者:李治松;李莉;阚全程;张卫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患者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EC50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脊柱手术或全髋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n=15):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输注组(Tp组)、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输注组(Te组)、AHHD+Tp组和AHHD+Te组.入室后经30 min外周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0.7 nl·kg-1·h-1,AHHD+Tp组和AHHD+Te组同时经颈内静脉输注4%琥珀酰明胶15 ml/kg行AHHD.AHHD结束后TCI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1.2μg/ml,到达该浓度30 S后,采用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价患者的意识状态,然后以0.3 μg/ml的浓度梯度增加靶浓度,直至患者意识消失(OAA/S=0分),记录此时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异丙酚意识消失时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Tp组、Te组、AHHD+Tp组和AHHD+Te组意识消失时异丙酚的EC50及其95%CI分别为3.74(3.46~4.16)、2.32(2.17~2.42)、4.12(3.81~4.32)、2.38(2.14~2.56)μg/ml.与Tp组比较,AHHD+Tp组意识消失时异丙酚的EC50升高(P<0.05);与Te组相比,AHHD+Te组意识消失时异丙酚的E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HD可升高患者TCI异丙酚意识消失时血浆靶浓度的EC50,对效应室靶浓度的EC50无影响.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时镇静深度的影响

    作者:金运敏;岳云;吴安石;张永谦;傅润乔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患者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时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n=20):A组、B组、C组气管插管后5 min均开始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 ml/kg,同时30 min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200/0.5)15 ml/kg.B0组为B组的对照组,只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 ml/kg,不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组、B组、B0组、C组分别以2、4、4、6 μg/ml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实施靶控输注至血液稀释结束.监测各组开始血液稀释即刻、5、10、15、20、25、30 min时的BIS、AAI、MAP、HR、SpO2及ECG的变化,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液稀释前即刻和血液稀释结束时的Hct、Hb.结果与B0组比较,B组MAP升高,BIS和AAI降低(P<0.05或P<0.01),血液稀释结束时Hct、Hb下降(P<0.01).随AHH的进行A组和B组MAP逐渐上升,BIS、AAI逐渐下降(P<0.05或P<0.01),B0组和C组的MAP、BIS、AAI无明显变化,4组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液稀释前即刻比较,A组、B组、C组在血液稀释结束时的Hct、Hb降低(P<0.01),B0组无变化(P>0.05).结论患者以异丙酚2、4 μg/ml效应室靶浓度靶控输注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加深镇静深度,当效应室靶浓度升为6μg/ml时,对其镇静深度无明显影响.

  •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反应的影响

    作者:顾尔伟;张野;陈立建;张健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 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n=10):芬太尼组(Ⅰ组)、小剂量瑞芬太尼组(Ⅱ组)和大剂量瑞芬太尼组(Ⅲ组).麻醉诱导:Ⅰ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然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10 μg·kg-1·h-1;Ⅱ组和Ⅲ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然后分别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5、1.0 μg·kg-1·min-1.3组静脉注射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后3min开始TCI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0 μg/ml,逐渐递增至2.0 μg/ml.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后气管插管.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期间血压低值时(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2 min(T4)及插管后5 min(T5)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及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并于上述时点测定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记录诱导期间低血压及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间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及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各组T1,2时HR和MAP均降低,Ⅱ组T3时HR和MAP升高,Ⅲ组T4时MAP降低,Ⅰ组和Ⅱ组T2-4时S(v)O2升高(P<0.05);3组间各时点CVP、PCWP、CI、LVSWI和S(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0 μg/ml)时,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 μg/kg负荷剂量后,持续静脉输注0.5 μg·kg-1·min-1麻醉诱导时血压和HR下降适度,可较好地抑制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反应.

  • 舒芬太尼TCI系统用于心脏手术患者CPB结束至术毕的准确性

    作者:王靖;杨承祥;王汉兵;贺俭;张亚军;苏锡康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系统用于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CPB)结束至术毕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0例,年龄25 ~ 64岁,ASA分级Ⅱ或Ⅲ级.CPB结束即刻,采用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的TCI系统TCI舒芬太尼,起始效应室靶浓度为0.4 ng/ml,每隔10 min靶浓度递增0.2 ng/ml,直至0.8 ng/ml后,每隔10 min靶浓度递减0.2 ng/ml直至0.4 ng/ml输注至术毕.分别于每一设定效应室靶浓度(0.4、0.6、0.8、0.6 ng/ml)输注10 min(T1-4)和后以·0.4ng/ml输注的1、3、5、10、20、40和60 min (T5-11)时采集桡动脉血样3 ml,采用ELISA法测定舒芬太尼血药浓度,计算舒芬太尼TCI系统的偏离度、精确度和摆动度.结果 与预测血药浓度比较,舒芬太尼实测血药浓度T1-11时均降低(P<0.05);舒芬太尼TCI系统的偏离度、精确度和摆动度分别为-37.63%、37.63%和5.09%.结论 采用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的TCI系统输注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患者CPB结束至术毕的准确性不高.

  • 状态熵指数监测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麻诱导时镇静深度的准确性

    作者:王振元;李明颖;李洁;岳云;于金辉;温继发

    目的 评价状态熵指数(SE)监测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麻诱导时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7例,年龄21~64 岁,ASAⅠ级或Ⅱ级,靶控输注异丙酚行全麻诱导,初始效应室靶浓度设定为1.5 μg/ml,效应室靶浓度达到设定浓度后1 min以0.5 μg/ml的浓度梯度递增,靶控输注开始后每30秒进行1次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直至患者意识消失(OAA/S评分≤1分),记录每次OAA/S评分即刻的SE及BIS.分析SE和BIS与OAA/S评分的相关性,计算SE和BIS的镇静深度预测概率(PK)、患者意识消失时SE50、SE90、BIS50、BIS9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BIS、SE与OAA/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6(P<0.05)和0.824(P<0.05);BIS与SE的相关系数为0.855(P<0.05);SE的镇静深度PK(0.874±0.021)高于BIS(0.820±0.028)(P<0.05).SE50和BIS50分别为59(48~65)、62(53~67),SE90和BIS90分别为39(16~49)、44(23~53).结论 SE监测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麻诱导时镇静深度的准确性高于BIS.

  • 麻醉深度指数与脑电双频谱指数测定靶控输注异丙酚患者镇静时镇静深度的比较

    作者:钟涛;郭曲练;潘韫丹

    目的对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镇静的患者,比较麻醉深度指数(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无手术刺激条件下监测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ASA Ⅰ或Ⅱ级患者20例,手术种类不限,诱导插管前以异丙酚TCI镇静,靶浓度从0.5 μg/ml开始,输注5 min后递增,递增梯度为0.5μg/ml,直至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AA/S)为0分后5 min停止,试验中监测并记录患者CSI及BIS,每间隔20 s行改良OAA/S评分,记录TCI系统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每变化0.1μg/ml时的数值及时间.计算CSI及BIS预测不同改良OAA/S评分的预测概率(Pk).结果CSI及BIS与改良OAA/S评分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患者在不同改良OAA/S评分时的镇静深度均表现出较高的Pk值(Pk>0.9),且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语言反应消失时的BIS05与CSI05、BIS50与CSI50、BIS95与CSI95分别为79.2与74.9、69.2与65.9、59.2与56.8.意识消失时的BIS05与CSI05、BIS50与CSI50、BIS95与CSI95分别为73.6与65.2、57.1与54.8、40.6与44.3.结论异丙酚TCI镇静时CSI同BIS一样能够较好的反映患者的镇静深度变化,CSI监测用于观察患者语言反应消失和意识消失的能力优于BIS监测.

  • 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对电刺激-循环反应的影响

    作者:何颖;王保国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对电刺激(ES)-循环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额颞部开颅术的神经外科手术病人20例,ASA Ⅰ或Ⅱ级,先行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1,面罩辅助通气,待病人意识消失后TCI舒芬太尼,分别记录入室后(基础值)、异丙酚靶浓度达3μg·ml-1(T1)、舒芬太尼靶浓度达0.3、0.4、0.5、0.6ng·ml-1(T2、T3、T4、T5、T6)时血压[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分别在T2、T3、T4、T5、T6时给予50 mA、50 Hz、5 s的ES,记录ES后血压和HR.对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与MAP、SP、DP的升高百分率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ES后舒芬太尼靶浓度0.3~0.6与SP、DP、MAP升高百分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913、-0.944(P<0.05).ES前后HR无变化.结论 ES-血压反应可作为舒芬太尼给药的反馈指标.

  • 异丙酚靶控输注期间熵指数对不同年龄患者麻醉深度的预测效果

    作者:薛庆生;陈蓓蕾;于布为

    目的评价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期间熵指数对意识状态变化的预测效果及年龄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ASAⅠ或Ⅱ级腹部手患者29例,分为成年组和老年组,采用异丙酚效应室(Ce)靶浓度分阶段实施TCI,清醒镇静(OAA/S)评分评价意识状态变化,当Ce达到6.0μg·ml-1后气管插管,记录给药前即刻(基础值)达到各靶浓度阶段,气管插管前、插管后即刻和气管插管后1、2、3、4、5、10min反应熵(RE)、状态熵(SE)、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通过预测概率评价熵指数对意识状态的预测效果.结果随着异丙酚Ce增加,RE和SE逐渐降低,RE和SE数值间差距缩小.与基础值比较,成年组Ce 2.0μg·ml-1时,RE和SE降低(P<0.01),老年组Ce 1.5μg·ml-1时,RE降低(P<0.01),Ce 2.0μg·ml-1时SE降低(P<0.01).患者意识消失时Ce:成年组(2.0±0.5)μg·ml-1,老年组(1.4±0.4)μg·ml-1.RE和SE对于意识消失的预测概率分别是成年组:0.774和0.779,老年组:0.735和0.725.当Ce达到3.0μg·ml-1以上,老年组RE和SE高于成年组(P<0.01),TCI期间两组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与基础值比较,老年组Ce 2.5μg·ml-1和成年组Ce 3.0μg·ml-1时,血压降低(P<0.01).气管插管即刻两组RE均轻度升高.结论异丙酚TCI期间,熵指数能预测意识状态的变化,且对成年患者和老年患者的预测效果相当.RE对于意识状态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

  • 靶控输注异丙酚时脑电双频谱指数与皮肤电传导监测患者镇静深度准确性的比较

    作者:徐志新;王涛;王天海;尹继峰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与皮肤电传导(SC)监测患者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30例,年龄21~56岁,体重52~8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0.8 μg/ml,待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平衡后.以0.5~0.8 μg/ml血浆靶浓度递增,直至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为1分时停止给药,靶控输注异丙酚前记录BIS和SC,作为基础值,异丙酚靶控输注期间记录OAA/S评分、BIS和SC,计算SC变化值(△SC).OAM/S评分与BIS和△SC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绘制BIS和△SC判断OAA/S评分及意识消失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UCBIS和AUC△SC);逻辑回归分析计算BIS和△SC正确判断意识消失的概率.结果 随OAA/S评分的升高,BIS值逐渐升高(P<0.01),OAA/S评分1分与2分时△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A/S评分3~5分时△SC低于OAA/S评分1分或2分,OAA/S评分3~5分时△SC逐渐降低(P<0.01),OAA/S评分与BIS呈正相关(r=0.920,P<0.01),与△SC呈负相关(r=-0.859,P<0.01);与AUCBIS比较,OAA/S评分5→4分、4→3分时AUC△SC升高,OAA/S评分3→2分、2→1分和意识消失时降低AUC△SC(P<0.05);BIS与ASC正确判断意识消失的概率分别为93%和82%.结论 靶控输注异丙酚时,患者意识消失前SC监测镇静深度的准确性高于BIS,意识消失后低于BIS;BIS判断患者意识消失的准确性高于SC.

  • BIS和CSI监测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患者镇静水平的准确性

    作者:胡明新;郭曲练;钟涛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不同效应室靶浓度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患者镇静水平的准确性.方法 外科手术患者9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0~49岁,体重45~70 kg,性别不限,随机分为6组(n=15):P1~3组分别靶控输注不同效应室靶浓度(2、4、6 μg/ml)异丙酚;SP1~3组分别靶控输注不同效应室靶浓度(2、4、6 μg/ml)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异丙酚初始效应室靶浓度为4 μg/ml,于气管插管后即刻,P1组和SP1组调整为2 μg/ml,P2组和SP2组调整为4 μg/ml,P3组和SP3组调整为6 μg/ml,20 min后SP1~3组经2~3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7 μg/kg.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30 s(T2)、15 min(T3)、30 min(T4)、35 min(T5)及40 min(T6)时记录HR、MAP、BIS和CSI.结果 P1~3组T3~6时组间比较BIS和CSI依次降低(P<0.05或0.01);SP1~3组T3~6时BIS和CSI组间比较依次降低(P<0.05);SP1组和SP2组T4~6时BIS和CSI分别较P1组和P2组降低(P<0.05或0.01);与P3组比较,SP3组T4~6时CSI降低(P<0.05),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2、4 μg/ml复合舒芬太尼时,CSI和BIS均可反映患者镇静水平;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6 μg/ml复合舒芬太尼时,仅CSI可反映患者镇静水平.

  •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手术效果的比较

    作者:潘守东;谢洁;张弦;陈刚;纪莹童;马旭波

    目的 比较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CL-TCI)麻醉用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手术的效果.方法 拟在全麻下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患儿45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10~63 kg,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组(n=15):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4~6岁)和学龄组(7~12岁).将BIS监测仪与CL-TCI系统连接,麻醉维持期系统进入CL-TCI模式,自动调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置目标BIS值为45~55.术中采用血浆靶浓度TCI瑞芬太尼,按需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记录BIS40~60时间占比和反映输注系统性能的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执行误差绝对中位数(MDAPE)、摆动度、总体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平均血浆靶浓度、调整频率、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的用量,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间、自主睁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 与幼儿组比较,学龄前组和学龄组BIS40~60时间占比升高,MDPE、MDAPE、摆动度和总体评分降低,瑞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与学龄前组比较,学龄组瑞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BIS40~60时间占比、MDPE、MDAPE、摆动度和总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丙泊酚用量、平均血浆靶浓度、调整频率、罗库溴铵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CL-TCI麻醉用于学龄前和学龄患儿手术的稳定性优于幼儿.

  • 小儿异丙酚靶控输注系统准确性的评价

    作者:连庆泉;刘华程;上官王宁;徐旭仲;王增寿;吴一兵;姚尚龙

    目的建立小儿异丙酚药代学参数的靶控输注(TCI)系统,评价系统的准确性.方法24例ASAⅠ级择期手术小儿,分为2组(n=12),A组:≥3岁且<5岁;B组:≥5岁且<10岁,应用连庆泉等报道的小儿异丙酚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及Stanpump软件,微机连接Graseby 3500输液泵.恒定血浆靶浓度3 μg·ml-1变速输注持续1 h,间断采集动脉血持续1.5 h.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异丙酚血浆药物浓度,并计算系统的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不含TCI开始5 min的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1)、执行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APE)、分散度和摆动度.结果两组异丙酚的实测浓度在TCI开始40min内均高于靶浓度(P<0.05),后渐接近靶浓度,至TCI 50 min时与靶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止TCI后实测浓度比预测浓度低(P<0.01).A、B组TCI期间系统的MDPE分别为27%和26%、MDPE1分别为7%和12%、MDAPE分别为27%和26%、分散度分别为-0.75%·h-1和-0.80%·h-1、摆动度分别为23%和24%,停止TCI后系统的MDPE分别为-30%和-25%,MDAPE分别为30%和25%,摆动度分别为9%和9%,分散度分别为0.31%·h-1和0.38%·h-1.结论本研究中小儿TCI输注系统的偏离性较小,精确度较高且分散度小,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符合临床要求.

  •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学龄前及学龄患儿体表手术的效果

    作者:胡璟;王芳;张建敏;田沐洋;滑蕾;李立晶

    目的 评价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用于学龄前及学龄患儿体表手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体表手术患儿,性别不限,ASA分级Ⅰ级.学龄前(3~6岁)患儿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2):闭环组(CPRE)和开环组(OPRE).学龄(7~12岁)患儿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9):闭环组(CSTU)和开环组(OSTU).麻醉维持期,设定BIS目标值为50,C PRE组和CSTU组采取闭环模式,自动调整血浆靶浓度.OpRE组和OSTU组采取开环模式,人工调整血浆靶浓度.记录维持期充分麻醉时间比(BIS40-60%)和输注系统总体评分(GS).记录丙泊酚用量、调整频率和BIS平均值.记录围术期试验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OPRE组比较,CPRE组丙泊酚用量、GS和BIS平均值降低,BIS40-60%升高(P<0.05),调整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STU组比较,CSTU组GS降低,BIS40-60%升高(P<0.05),丙泊酚用量、BIS平均值和调整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PRE组比较,CSTU组丙泊酚用量和GS降低,BIS40-60%升高(P<0.05),BIS平均值和调整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C STU组1例发生气道痉挛外,其余患儿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学龄前及学龄患儿体表手术,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安全有效,麻醉稳定性和精准性优于开环靶控输注;且用于学龄患儿的效果优于学龄前患儿.

  • 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儿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作者:严海雅;谢红;周春波

    目的 确定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儿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儿,年龄2~5岁,ASA Ⅰ或Ⅱ级.初始七氟醚吸入浓度为8%,氧流量3 L/min,待患儿意识消失后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使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2.5%(1 MAC),2 min后采用Minto药代动力学模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10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从6μg/L开始,相邻浓度的比值为1.2,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标准:插管后2 min内MAP和/或HR较插管前升高≥15%.结果 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Cp50为3.6μg/L,95%可信区间为3.1~4.0μg/L.结论 七氟醚1 MAC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儿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Cp50为3.6 μg/L,95%可信区间为3.1~4.0μg/L.

  • 异丙酚预防剖宫产术患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相关不良反应的适宜血浆靶浓度

    作者:李杰;杜晔;王龙;朱海;俞卫锋

    目的 探讨异丙酚预防剖宫产术患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相关不良反应的适宜血浆靶浓度.方法 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128例,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4 ~ 37岁,体重54 ~ 78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2):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异丙酚组(P1-3组).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的同时,P1组、P2组、P3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分别为0.8、1.2和1.6μg/ml,C组以0.5 ml·kg-1 h-1的速率输注生理盐水,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给药后至手术结束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于卡前列氨丁三醇给药后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给药后15 min时记录Ramsay镇静评分,2分为镇静满意.术后随访记录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P2组和P3组卡前列氨丁三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1组和P2组镇静满意率升高,P1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P<0.05),P1组卡前列氨丁三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P3组镇静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1组比较,P2组和P3组卡前列氨丁三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2组镇静满意率升高,P3组镇静满意率降低(P<0.05);与P2组比较,P3组镇静满意率降低(P<0.05),卡前列氨丁三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组未见心血管事件发生,P3组低血压发生率9%.结论 异丙酚预防剖宫产术患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相关不良反应的适宜血浆靶浓度为1.2 μg/ml.

  • 靶控输注系统的未来:丙泊酚药代动力学模型

    作者:Stefan Schraag;Gary Hoey

    本文概述了全凭静脉麻醉(TIVA)近20年来的兴起得益于靶控输注系统(TCI系统)的诞生和发展,根据药代动力学理论建立的不同TCI模型,仍存在一定的药物输注误差.丙泊酚作为TIVA常用药物,本文还对目前已经建立的多种丙泊酚TCI药代动力学模型(即Marsh模型、Schnider模型和Eleveld模型)进行了对比,并对TCI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的可行性

    作者:苏江涛;刘淑香;王勇;李国芳;毛慧敏;贾慧群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足月孕产妇100例,ASAⅠ~Ⅱ级.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不同随机分为5组(n=20),R1~R4组(分别为1.0、1.5 、2.0与2.5 μg/L),C组(单纯硬膜外)为对照组.阻滞平面达T6~T8为满意,按预定不同血浆药物浓度开启静脉注射泵输注瑞芬太尼,达到所设定浓度即行手术.记录术前术中生命体征、抑制牵拉反应、镇静评分、母婴血气等.结果 与C组比较,R2、R3、R4组的镇静评分,R3、R4组的抑制牵拉反应,R2、R3、R4组母婴血气结果pH、二氧化碳分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4组心律T1比T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8分.均无肌僵,心动过缓,无明显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均≥98%.结论 应用靶控输注1.5~2.0 μg/L瑞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行剖宫产术,可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抑制术中牵拉反应,对产妇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无明显呼吸抑制,对母婴是安全的.

  • 曼月乐节育环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红艳;董金菊;王玉婷

    目的:探讨曼月乐避孕作用及对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保守手术后减少复发的疗效观察。方法:对于正常健康要求避孕的妇女1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要求避孕及治疗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小于3cm )要求避孕及治疗11例,子宫腺肌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要求避孕及减少复发的分别为10例,适时放置曼月乐,定期随访及复查,观察避孕、月经及痛经情况,子宫及卵巢囊肿大小变化。结果:曼月乐带器妊娠率为0%,放置曼月乐后12个月,所有妇女的月经量均较放置前明显较少,子宫腺肌症患者及内异症患者痛经明显缓解,子宫缩小,CA125水平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曼月乐在避孕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保守手术后减少复发方面有一定疗效。

281 条记录 9/15 页 « 12...6789101112...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