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纽扣缝线系统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分析

    作者:巩文庆;郑曙翘

    目的 比较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纽扣缝线系统治疗与螺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0例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纽扣缝线系统治疗12例,采用螺钉固定治疗18例,根据标准的踝足评分标准及X线测量结果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4.7个月,两组在术后踝关节功能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纽扣缝线系统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理想手术方法,具有可允许下胫腓有微动存在和早期负重,更符合生理特点,不存在植入物疲劳断裂,复位效果不会丢失,无合并症,不需常规取出等多项优点,其治疗效果与传统的螺钉固定方式相当.

  • Endobutton钢板与皮质骨螺钉治疗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比较

    作者:于振;窦强兵;袁先发;王启伟;李行星;吕建军

    目的 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病例.其中31例接受Endobutton钢板治疗,35例接受皮质骨螺钉治疗.首先将两种疗法与术前指标作为自变量,治疗结果作为因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再分别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术后1年下胫腓联合间隙(TBCS)、术后1年胫腓重叠影(TBOL)、AOFAS评分及并发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性别为影响治疗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不同治疗方法与结果并无明显相关性.两组资料术中出血量(t=0.543,P=0.589)、术后1年TBCS(t=0.025,P=0.980)、术后1年TBOL(t=0.711,P=0.480)、AOFAS评分(t=0.577,P=0.566)及术后并发症(χ2=0.020,P=0.8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t=2.203,P=0.031)Endobutton钢板组较长,但术后负重时间(t=-18.459,P<0.001)Endobutton钢板组较短,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ndobutton钢板与皮质骨螺钉治疗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基本不需二次手术取出,术前应综合考虑,慎重选择内固定.

  •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胡磊;胡召云;周骏武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骨折之一,是一种关节内骨折,治疗上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及坚强的内固定,以确保关节尽可能早期活动及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自2000~2009年共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约80例,对其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总结.

  •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陈宗文;杨旭东;张智勇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1998年4月~2003年4月34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病人中,按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17例,旋前外旋10例,旋后外旋7例,均手术内固定治疗,必要时固定下胫腓联合,注意恢复腓骨的长度,随访8个月~3年.结果功能满意31例,达90.9%.结论坚强内固定同时,注意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及腓骨长度的恢复.

  • 微创技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

    作者:陈远武;马楚平;李康养;王锡三;易伟宏;胡培贤;林阳

    应用微创技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患者的下胫腓联合稳定、踝穴正常,无距骨倾斜.是一种简单、有效、创伤小的好方法.

  • 下胫腓螺钉固定在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圣星;王隆辉;王运楷

    目的 探讨下胫腓螺钉固定在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采用内固定方法对后踝、外踝、内踝解剖位置进行整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下胫腓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下胫腓间隙及下胫腓重叠距离、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65±2.44)周,对照组为(13.92±2.04)周,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2组下胫腓间隙及下胫腓重叠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和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8.26%、71.7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过程中修复后踝、外踝、内踝后是否进行下胫腓固定对骨愈合与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影响不大.

  • Maisonneuve骨折的诊治(附3例报告)

    作者:冯献礼;赵景才;徐辉;唐绍奇

    Maisonneuve骨折是踝关节骨折脱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它是指踝关节内侧结构损伤、下胫腓联合发生分离伴随腓骨上1/4部位螺旋形骨折[1].此类骨折易被漏诊、误诊.我院自2001年8月~2004年5月共遇到3例Maisonneunve骨折病人,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复杂踝关节骨折

    作者:李建鹏;陈玉宏;尹梦帆;王松;张田宇;高翔

    [目的]比较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 TightRope)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伴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本科收治33例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患者.依照下胫腓固定方法,15例采用TightRope固定,18例采用3枚皮质螺钉固定.采用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术侧与健侧踝关节活动度平均差值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随访12~ 15个月,平均(13.62±1.46)个月.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的AOFAS评分均显著增加,各组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6、12个月时,两组间AOF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的双侧踝关节活动度差值均显著减少,各组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时,TightRope组双侧踝关节活动度差值均显著小于螺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螺钉固定组出现断钉1例,改行TightRope固定,至末次随访时,下胫腓联合无分离,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锁扣带袢钢板与螺钉均可有效固定下胫腓联合.相比之下,锁扣带袢钢板具有患者可早期负重锻炼、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术后无需常规取出内置物的优势.

  • Suture Button装置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初步报告

    作者:秦煜;Henry DeGroot Ⅲ

    [目的] 探讨Suture Button装置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截止于2007年9月利用Suture Button装置固定的下胫腓联合急、慢性损伤的13例病人进行连续随访观察,通过术后X线片数字化测量和标准的踝足功能评分,评估其疗效并探讨临床应用前景.[结果] 除1例病人因术后短期再次创伤意外,行2次手术更换为传统螺钉内固定外,其余病人均在术后6周开始部分负重功能锻炼,术后第3个月功能平均评分达到满意,术后第6、12个月功能平均评分达到优良,X线片未发现内固定失效.[结论] Suture Button装置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具有技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内固定器物理特性符合人体正常解剖生理、固定强度足够、无需2次手术取出等多项优势,可能成为下胫腓联合损伤新的治疗标准.

  • 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作者:李凡;勘武生;黄珩;方真华;谢鸣

    [目的]分析治疗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对18例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行腓骨内同定,后踝固定或未固定,三角韧带修复术,未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2个月.[结果]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8例,良8例,可2例.未见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时,往往同时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腓骨,修复三角韧带,就能够恢复踝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和稳定性,这时即使不固定下胫腓联合,也可以获得下胫腓联合的稳定.固定腓骨和下胫腓联合,而不修复三角韧带,虽然仍能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但三角韧带会愈合不佳、韧带松弛及功能不良,终仍会导致创伤性踝关节炎.

  • 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体会

    作者:李丹;卡索;刘成

    [目的]探讨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按照一定分型标准的合理治疗方案及手术体会.[方法]从1997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126例中,I型、Ⅱ型损伤3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Ⅲ型损伤88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Ⅰ型、Ⅱ型损伤优良率100%,Ⅲ型损伤优良74例,可11例,差3例.[结论]Ⅰ型、Ⅱ型损伤不必手术,保守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Ⅲ型损伤应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疗效较好.

  • 慢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进展

    作者:郭浩;徐海林;姜保国

    慢性下胫腓联合损伤是急性损伤诊治不当而迁延不愈的结果.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通常合并踝关节骨折,当骨折开始愈合后,慢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症状逐渐表现出来,此时结合其体征、X线片,必要时拍摄外旋或外翻应力位X线片、踝关节CT或MRI,其诊断稍显复杂但并不困难.踝关节镜检查为诊断慢性下胫腓联合损伤提供直接证据.由于认识不足,其治疗手段五花八门,目前尚无金标准.下胫腓韧带重建术与下胫腓融合术是两大类理念不同的治疗方法,尽管从短期随访来看,二者都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结果,但后者仍颇具争议.本文将系统阐述慢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方法,并通过文献综述,批判性地总结现有的治疗理念.

  •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进展

    作者:曹红彬;梁军;辛景义

    下胫腓联合又称下胫腓关节,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有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和骨间韧带组成.临床上下胫腓联合损伤多合并踝部的骨折,其占踝部损伤的1% ~11%,有时也可单发生.在受伤早期,如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造成踝关节的不稳定、疼痛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对下胫腓联合损伤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 Maisonneuve 骨折的诊断特点及手术治疗

    作者:石博文;舒衡生;曾宪铁;王佳;梅晓龙

    [目的]探讨Maisonneuve骨折的诊断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自2006年6月~2010年10月本科收治Maisonneuve骨折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3 ~ 55岁,平均3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0例,跌倒扭伤6例,运动损伤4例,均为闭合性损伤,X线显示均存在高位腓骨骨折及下胫腓联合分离,13例伴有内踝骨折.手术均采用切开复位,逆骨折发生顺序进行复位,按照下胫腓联合-后踝-内踝的复位顺序复位.[结果] 20例患者中,7例在本次入院前出现漏诊,漏诊率35%.本组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 ~24个月,平均17.5个月,20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5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踝关节的疼痛、步态、功能、活动度、影像学表现进行评定;85~ 100分15例,75 ~85分4例,60 ~75分l例,低于60分0例.[结论]在临床中遇到旋前外旋损伤机制的踝部骨折患者,要考虑Maisonneuve的可能,重视临床查体和小腿全长X线检查,手术治疗骨折的同时,要重视内侧结构、下胫腓关节及踝穴的重建.

  • 下胫腓联合损伤对踝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毕刚;陈大伟;李春光;李兵;杨云峰;张东升;俞光荣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对踝关节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用6例新鲜尸体标本,制作踝关节旋前外旋损伤模型,逐步离断下胫腓联合各韧带、骨间膜和三角韧带.对标本进行600 N轴向加载,同时对踝关节施加扭矩为5 Nm的外旋力.测量下胫腓联合不同程度损伤情况下,下胫腓联合的相对位移和踝关节外旋扭转角度.[结果]随着下胫腓联合韧带和三角韧带的序贯性离断,下胫腓联合的远端腓骨相对内外位移、前后位移、腓骨转角以及踝关节扭转角度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下胫腓联合韧带维持踝关节稳定.在旋转稳定性方面,下胫腓后韧带的作用为突出.下胫腓联合韧带离断后,再离断三角韧带,踝关节的稳定性进一步丢失.

  • 基于CT图像的下胫腓联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

    作者:柏广富;张焱;张美超;骆宇春;李坤;陈斌;吴伟峰

    [目的] 构建下胫腓联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其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平台.[方法] 对一健康成年男性的右足进行螺旋CT扫描,获取CT图像后利用Mimics软件重建足部骨骼及外周软组织的三维结构,再经FreeForm雕刻软件处理后导入ANSYS软件,进而建立下胫腓联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有效性进行加载与验证.[结果] 下胫腓联合三维有限元模型经加载后与自身验证相应数据对比,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建立了下胫腓联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较客观地反映了其解剖结构和力学特性,可为下胫腓联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良好平台.

  • 皮质螺钉固定治疗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

    作者:林栋

    目的:观察应用皮质螺钉治疗下胫腓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林效果。方法:对采用皮质螺钉治疗的32例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15例中Ⅱ型3例,Ⅲ型7例,Ⅳ型5例;旋前外旋型11例中Ⅲ型5例,Ⅳ型6例;旋前外展型6例中Ⅱ型2例,Ⅲ型4例。术前均根据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采用Baird-Jackson评分标准及踝关节活动度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6月,中位数18个月。术后未见创口感染、骨不愈合、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等并发症发生。Baird-Jackson评分显示为75~99分,中位数92分,其中优17例,良9例,可5例,差1例(I度骨性关节炎,采用理疗及关节腔注射治疗后情况好转),优良率81.25%。结论:皮质螺钉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有效手段,明确的诊断,良好的手术操作,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及时随访复查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 Dupuytren骨折脱位89例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黄性贵;李磊;司道领

    自1992年6月~2004年12月,作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先后收治Dupuytren骨折脱位89例,为总结经验现对其疗效作回顾性比较分析如下.

  • 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 CT 研究

    作者:鲁建作;林央央;杨杰;董晓敏

    目的:探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对下胫腓联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14例。年龄28~64岁,中位数43.5岁。左侧14例,右侧18例。按照 Danis -Weber 分型,B 型12例、C 型20例。腓骨骨折合并后踝和内踝(或三角韧带)损伤11例,腓骨骨折合并内踝(或三角韧带)损伤21例。所有患者均摄健、患侧下胫腓骨横断位 CT 片,在 CT 片上测量胫腓骨适合角、胫骨腓切迹与腓骨的相对外移距离和相对后移距离,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侧胫腓骨适合角、胫骨腓切迹与腓骨的相对外移距离均小于健侧[68.66°±9.28°,79.49°±14.66°,t =2.998,P =0.025;(5.65±1.79)mm,(7.66±2.05)mm,t =2.131,P =0.012],而胫骨腓切迹与腓骨的相对后移距离大于健侧[(4.94±1.49)mm,(1.90±3.34)mm,t =14.089,P =0.002]。结论: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后,患侧下胫腓联合较健侧有向前内侧旋转的趋势。

  • 三踝骨折62例内固定治疗

    作者:付超;丁建伟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复位顺序及下胫腓关节分离的合理固定.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2年,其治疗效果优良率96.7%.结论: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时行内、外侧2个切口即可,其内固定顺序依次为内踝、后踝、外踝,后固定下胫腓联合;手术疗效可靠,操作简便.

121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