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两例患者临床与ATM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江泓;唐北沙;胡正茂;夏昆;许波;汤建光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的临床特征和ATM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DNA直接测序方法对2例临床诊断AT的患者及其父母ATM基因全编码区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2例AT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儿童期起病的进行性发展的小脑性共济失调,眼、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以及免疫缺陷导致的反复感染;血清甲胎蛋白高于正常,免疫球蛋白IgA、IgG值低于正常;头颅MRI显示小脑萎缩,脑SPECT显示小脑局部脑血流(rCBF)灌注减少.共发现3种碱基变异.在1例患者中发现外显子11G1346C的错义突变,为一种纯合突变;在另1例患者中发现外显子6G610T的无义突变和外显子47C6679T的错义突变,为一种复合性杂合突变.突变位点均位于ATM基因功能域.结论作出了2例AT患者的基因诊断.报道了3种新的ATM基因突变.

  •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四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郑岚;刘晓黎;曹立

    目的 报道4例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结合文献总结该病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采集3个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共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进行ATM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4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均表现为儿童期发病的进行性进展的小脑共济失调、球结膜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免疫缺陷导致反复感染,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头部MRI显示小脑萎缩.ATM基因检测显示,例1和例2存在已知复合杂合突变c.8287C> T(p.Arg2763X)和c.9139C> T(p.Arg3047X),均为无义突变;例3存在2种未报道的复合杂合突变,包括无义突变c.8911C> T(p.Gln2971X)和缺失突变c.7141_715 1delAATGGAAAAAT(p.Asn2381GlufsX18);例4存在纯合突变c.1402_1403delAA (p.Lys468 GlufsX 18).结论 4例患者具有典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临床表现.变异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神经系统受累较轻,头部MRI通常正常,神经系统以外受累少见,明确诊断仍依靠ATM基因检测.

  • ATM基因与AT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芳;王芳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AT)是由突变型AT(ATM)基因所引起,其突出特点是AT细胞辐射高敏感性.AT临床症状、ATM基因的定位、结构与功能已基本明确,近年来人们对ATM基因突变与AT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已引起广泛重视,使其成为研究辐射增敏的一个重要的契入点.

  • 血红素加氧酶-1对氧糖剥夺海马神经元CDK5-ATM-P5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邵建林;万晓红;曾卫军;龙茹华;王雁;赵国良;龚小红

    目的 评价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氧糖剥夺神经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CDK5)-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P5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培养7d的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培养组(C组)、氧糖剥夺组(D组)、氧糖剥夺+血晶素(HO-1诱导剂)组(D+H组)和氧糖剥夺+血晶素+锌原卟啉(HO-1抑制剂)组(D+H+T组).C组采用正常培养方法培养.D组神经元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D+H组神经元用10μmol/L血晶素处理24h后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D+H+T组神经元同时用10μmol/L血晶素和10 μmol/L锌原卟啉处理24h后进行缺糖、缺氧后复糖、复氧处理.培养24h后,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情况,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RT- PCR法检测HO-1 mRNA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HO-1、CDK5、ATM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D组神经元HO-1 mRNA、HO-1、CDK5、ATM和P53蛋白表达上调,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1);与D组比较,D+H组神经元HO-1 mRNA和HO-1蛋白表达上调,CDK5、ATM和P53蛋白表达下调,神经元存活率升高,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1);与D+H组比较,D+H+T组神经元HO-1 mRNA和HO-1蛋白表达下调,CDK5、ATM和P53蛋白表达上调,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1).结论 HO-1可通过阻断氧糖剥夺海马神经元CDK5- ATM-P5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

  • ATM对辐射后AT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盛方军;曹建平;朱巍;冯爽;宋建元;李翀;黄晓菲;王小强;樊赛军;F. Eckardt-Schupp

    目的:探讨ATM对电离辐射照射的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ataxia 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细胞(AT5BIVA)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细胞(GM0639)为对照,应用基于PCR的端粒重复扩增技术(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al,TRAP)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定量分析细胞分别经0、1、3、5 Gy60Coγ射线照射后以及经3 Gy60Coγ射线照射后继续培养2、24、48、72 h,AT、空载体AT、ATM+-AT和GM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未照射时,除GM细胞外,AT、空载体AT、ATM+-AT细胞均呈现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表达,但ATM+AT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AT和空载体AT细胞的端粒酶活性(P<0.01),而后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电离辐射照射后,AT、空载体AT、ATM+-AT和GM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均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增强,且在相同剂量点与时间点,ATM+-AT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高于GM细胞(P<0.01)(除5 Gy计量点外),但低于AT和空载体AT细胞(P<0.01),而后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并且细胞端粒酶活性水平随剂量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ATM可下调AT细胞端粒酶活性水平.推测端粒酶参与电离辐射诱导DNA损伤的修复.

  • ATM基因辐射防护功能研究

    作者:罗加林;曹建平;邓清华;朱远

    [目的]研究ATM基因对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高辐射敏感性的纠正情况,以评价ATM基因的辐射防护功能.[方法]利用电穿孔技术,将含有ATM基因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EBS7-YZ5转染到AT细胞,用潮霉素筛选以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RT-PCR检测ATM cDNA的转录以进一步验证;用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法,在PEBS7-YZ5-AT细胞、PEBS7-AT细胞和未转染AT细胞经60Coγ射线0、1、2、3、4Gy照射后,观察比较三者间染色体畸变率(CAF)的差异.[结果]PEBS7-YZ5成功转进AT细胞,RT-PCR检测到ATM cDNA片段,在0、1、2、3、4Gv剂量下,PEBS7-YZ5-AT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低于AT细胞,其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而PEBS7-AT细胞和AT细胞间无明显差别(P>0.05),三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随受照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患者AT细胞高辐射敏感性被ATM基因纠正,ATM基因具有辐射防护功能,有望成为辐射防护剂.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