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内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夏明华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优越性以及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收治的112例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几分析术后的效果.结果 112例患儿术后均随访3~6个月以上,其中治愈105例(93.75%),好转4例(3.57%),无效3例(2.68%),总有效率为97.32%.结论 通过合理、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疗效、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

  • 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覃继新;刘津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297例OSAH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手术组126例按传统方法行扁桃体剥离术、腺样体刮除术,等离子组171例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 VAS)、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等离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手术组,术后第1天VAS低于传统手术组( 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导致OSAHS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与电动吸引切割器切除腺样体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潘永;范绍翀;李江;严睿成;戴智梅;王露斯;刘绍友;陈瑜金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腺样体的疗效. 方法 腺样体肥大患儿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 对照组采用电动吸引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腺样体. 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术后6个月复查,测定OSA-18量表评分、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95 ±0.78)ml、(17.65 ±2.23)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56 ±4.75)ml、(33.37 ±9.70)min(P<0.05). 术后6个月复查,对照组和观察组OSA-18评分分别为(36.24 ±6.15)分、(39.41 ±4.2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愈率分别为 92.7%(38/41)、94.6%(35/3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腺样体疗效与传统电动吸引切割器切除相当,止血效果确切、稳定,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便.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作者:王雪梅;何晓松;柳友华;凌月福;邓铭

    目的:探讨鼻内镜指导下吸切器切除腺样体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58例并发慢性鼻窦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指导下采用电动吸切器行腺样体切除术,再辅以药物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58例患儿术后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慢性鼻窦炎痊愈.结论:鼻内镜下吸切器行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单纯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作者:杨军;李晓波

    小儿腺样体肥大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发生在4~7岁.小儿腺样体与睡眠呼吸障碍、鼻塞、中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儿腺样体肥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3月对18例因腺样体肥大引起的OSAHS[1]行腺样体切割吸引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108例疗效分析

    作者:庄远岭;沈永华;王敏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7月108例合并慢性鼻窦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后鼻窦炎愈合情况.结果:108例患儿腺样体一次性完全切除,无残留,无出血,鼻塞、流脓涕等鼻窦炎症状消失.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必要的基础治疗手段.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43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辉;钟晓燕;廖艳萍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腺样体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随访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6.0±1.2) d、术中出血量(57.2±3.1) 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5±1.3) d和(72.4±3.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与对照组的8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腺样体肥大复发率为0,腺样体术后残留率为2.3%,对照组腺样体肥大复发率为2.3%,腺样体术后残留率为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临床效果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切割头对腺样体切除术疗效及手术出血的影响

    作者:刘志标;刘收厚;汤晨;马永驰

    目的 分析不同开口切割头对腺样体切除术疗效及术中、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因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29例,其中采用正向开口切割头85例,反向开口切割头44例,对比两种不同开口切割头对手术疗效和术中、术后出血的影响.结果 不同开口切割头对手术疗效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正向开口切割刀头的病例(7.1%)术中出血较反向切割刀头(22.7%)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向切割刀头能很好的把握切割的深度,减少术中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 口鼻联合进路鼻窦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疗效观察

    作者:陈翠芳;陆冬凌;廖天义;张发歧

    目的 观察鼻窦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126例经口鼻联合进路鼻窦内窥镜下吸切割器行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疗效评价根据打鼾、分泌性中耳炎、鼻塞的改善及鼻腔、鼻咽部、耳部检查情况确定.结果 术后全部随访1-36个月,治愈110例(87.3%),好转14例(11.1%),无效2例(1.59%).无一例发生继发性出血,软腭、咽鼓管口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鼻窦内窥镜下吸切割器切除小儿肥大腺样体手术,疗效肯定,口鼻联合进路具有术野暴露良好,操作方便安全,腺样体切除彻底,损伤小,止血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

  •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TNF-α、IL-6和IL-8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植雄;孙凯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进行鼓膜置管术的同时进行腺样体切除术.对两组患儿中耳积液时间、术后中耳积液复发率、感染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TNF-α、IL-6和IL-8以及听力阈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中耳积液时间以及中耳积液复发率、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在各频率上的纯音听阈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样体切除术能够明显降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TNF-α、IL-6和IL-8的水平,患儿的听力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与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研究

    作者:黄超洋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与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6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分为2组,手术组30例患儿采用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消融组32例患儿使用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93.33% vs.9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消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7,P<0.05);手术组术后疼痛程度、咽痛持续时间、恢复正常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消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8、8.453、6.557,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9,P<0.05).结论 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确切,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曲马多用于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手术30例的超前镇痛效应研究

    作者:程惠平;吴城;路建

    目的 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曲马多在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择期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随机均分成曲马多超前镇痛组(T组)与对照组(P组).于麻醉诱导前T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 mg/kg,P组静脉注射0.9%氯化纳注射液5 mL,两组患儿均在靶控输注(TCI)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低浓度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手术.患儿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记录此时点起0,2,4,6,12,24 h患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以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 0~6h各时点内T组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P组(P<0.05),12 ~24 h各时点内两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曲马多可为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提供有效、安全的超前镇痛.

  • 曲马多用于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手术30例的超前镇痛效应研究

    作者:程惠平;吴城;路建

    目的: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曲马多在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择期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随机均分成曲马多超前镇痛组(T组)与对照组(P组)。于麻醉诱导前T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 mg/kg,P组静脉注射0.9%氯化纳注射液5 mL,两组患儿均在靶控输注(TCI)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低浓度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手术。患儿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记录此时点起0,2,4,6,12,24 h患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以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0~6 h各时点内T组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P组( P<0.05),12~24 h各时点内两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曲马多可为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提供有效、安全的超前镇痛。

  • 无肌松药麻醉用于小儿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效果分析

    作者:蔚波;汪涛;李玲;夏勇

    目的 观察无肌松药情况下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用于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在医院小儿外科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无肌松药麻醉组(观察组,48例)和维库溴铵肌松药麻醉组(对照组,36例).静脉注射丙泊酚1 mg/kg,雷米芬太尼1.0~1.5μg/kg,地塞米松1.0~1.5μg/kg,待意识消失后,给予面罩加压给氧,对照组患儿给予肌松药维库溴铵0.1 mg/kg,90 s后辅助气管插管;观察组患儿经面罩吸入纯氧(4 L/min)+8%七氟烷2 min后行气管插管.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吸入1%七氟烷以维持麻醉.监测并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3 min(t2)、气管插管后5 min(t3)及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4)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疼痛反应消失、苏醒及拔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插管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91.67%(P<0.05);在t1,t2,t3时点,两组患儿MAP,SpO2,HR水平均低于t0基础水平(P<0.05),且对照组患儿SpO2和HR水平均低于观察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术后剧烈呛咳、术后躁动和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儿(P<0.05).结论 无肌松药情况下雷米芬太尼、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安全有效,麻醉诱导平稳,插管条件良好.

  • 右美托咪定对鼻内镜下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作者:张华明;王瑞婷;李娟;康芳;马骏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择期行鼻内镜下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于10 min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6 μg/kg后,以0.2 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前5 min;C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5 min(T2)、扁桃体摘除后即刻(T3)、气管导管拔除即刻(T4)、拔管后5 min(T5)记录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忠儿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拔除后15、30、60 min时镇静评分,术后60 min内的躁动情况,以及拔管后躁动的发生率及需要处理的患者百分率.拔管后患儿躁动达4分以上者静脉注射曲马多0.1 mg/kg,记录患儿例数.结果 D组T1~Ts时MAP、HR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清醒时间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较C组短(P<0.05);D组拔管后躁动评分达3分以上者4例(13.3%),C组14例(46.7%);发生躁动给予曲马多处理的患者D组3例(10%),C组9例(30%),D组拔管后躁动发生率及发生躁动给予曲马多处理患儿百分比均低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的躁动,提高患儿恢复期的麻醉安全.

  • 电凝棒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50例

    作者:孙刚

    目的:探讨在电凝棒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手术的优势。方法该院近2年采用电凝棒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手术50例,与腺样体刮除术、微波或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动力系统吸切除术等方法比较,对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复发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用电凝棒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时间缩短,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复发率降低等,优于腺样体刮除术、微波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动力系统吸切术等方法,术后随访6~12个月以上,以临床症状是否消失、术后鼻咽镜检查或鼻咽侧位X线片、鼻咽C T检查有无腺样体增生或残留作为满意度标准,满意率占86%。结论电凝棒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在节省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复发率、提高手术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及基层医院推广。

  • 腺样体肥大与IL-6及耳鼻喉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沈康;李文生;赵征

    目的 探讨腺样体肥大与白细胞介素-6(IL-6)、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的关系,评估腺样体切除术对耳鼻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该院耳鼻喉科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者79例,均行腺样体切除术,在术前、术后1个月作鼻内镜检查鼻咽部、声导抗和电测听测量听力、询问症状改变;依据鼻内镜检查结果将腺样体分为4级,采用ELISA法测量血清和腺样体中的IL-6,比较不同分级腺样体的IL-6水平,术前及术后耳鼻喉并发症情况.结果 腺样体肥大各级间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听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0、10.80、9.85、12.60,P<0.05);腺样体切除后耳鼻咽喉各种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改善;术后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和听力下降的发生显著少于术前(x2=15.30、9.50、13.20、7.90、5.80,P<0.05);腺样体中IL-6水平随分级显著增加(F=16.52,P<0.05);腺样体分级与IL-6、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听力下降呈正相关(r=0.51、0.42、0.46、0.37、0.34,P<0.05).结论 腺样体肥大通过炎症反应和机械性堵塞与耳鼻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切除腺样体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并发症.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患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徐华;赵陶丽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患儿等离子刀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两组的诱导方法和药物相同.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对照组给予异氟醚持续吸入.监测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拔管20 min的清醒程度评分以及拔管后恶心、呕吐、窒息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观察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拔管20 min的清醒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更适合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需求.

  • 30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郁林;梁健刚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诊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OSAHS 30例,全麻下行经口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结果 患儿术后随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6个月内复查PSG表明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等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常见原因,诊断主要依靠PSG.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并能取得良好疗效.

  • 鼓膜置管或鼓膜穿刺对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

    作者:朱珠;郑国玺;李琦;石秋兰;周洪根;方如平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112 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2013 年7 月至2015 年 8 月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分为 3 组,A组38例(68耳)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B组37例(60耳)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术,C组37例(59耳)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加鼓膜切开置管术.观察并比较3组患儿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中耳积液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均较术后1周有所提高(P<0.05),B、C两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其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而C组在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B组(P<0.05).3组患儿术后1年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及ABRⅠ波潜伏期均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B、C组术后1周及术后1年ABR 变化均低于A组(P<0.05).术后C组中耳积液时间与复发率均小于A、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C组(P<0.05).结论 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能有效提高患儿听力,不但能缩短中耳积液时间,还能有效减少复发率.

607 条记录 26/31 页 « 12...23242526272829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