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腺样体切除术在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张星煜;黄春龙;张丕华;周兵

    目的 研究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0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12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手术组给予药物联合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两组药物使用相同.随访观察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jtys疗效与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手术组疗效(VAS和鼻内镜量化评分)、治疗后生活质量(RP、BP、MH、RE、GH五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药物疗法相比,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疗效更佳,患儿生活质量更高,值得推广.

  • 国产低温等离子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叶刚;周林路;刘世喜;陈炜;罗文广;黄刚

    目的 探讨国产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式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共202例,其中107例行动力系统腺样体切除术(A组),95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B组),分析两组手术方式在术中术后出血及手术时间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动力系统腺样体切除术(A组)与等离子手术组(B组)在术中出血量上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上所用的平均时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种术式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鼻内镜引导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较动力系统腺样体切除术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减少,价格较进口便宜,值得推广.

  • 儿童腺样体肥大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作者:顾兴智;阿不都·如苏力;程秀琴;尤乐都斯·克尤木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分析我科自2005年以来在我科因腺样体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患者15例,均行术中鼻内镜检查,并分析其复发原因.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有腺体残留,4例单侧肥大扁桃体切除术,3例因鼻窦炎导致复发.结论 术中腺体残留、切除单侧肥大扁桃体、鼻-鼻窦炎局部刺激是常见的腺样体术后复发原因.

  • 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海;陈贤明;甄泽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经口对26例小儿腺样体肥大病人进行腺样体切除术.结果:26例病人腺样体均切除干净,无残留,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鼻内镜下电动吸割器经口行腺样体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病变切除彻底以及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鼻入路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吸切术15例报告

    作者:黄录琼;薛康

    目的:观察经鼻入路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吸切术的疗效.方法:在腺样体周围浸润麻醉后,自一侧鼻腔导入广角0°,另一侧鼻腔导入直形和弯形吸切器刀头,在电视监视下完整切除肥大的腺样体.个别出血稍多者再用微波对创面行热凝止血治疗.术毕双侧鼻腔各置入高膨胀止血海绵直达手术创面区填塞止血,并予抗感染治疗.结果:15例患者全部1次治愈.结论:本手术术式疗效好,操作简单,避免了咽鼓管口的损伤和腺样体的残留,值得推广应用.

  • 鼻内镜直视下刮除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

    作者:张群;李谨;罗四维;朱普堂;任泽海;戴润芝

    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增生肥大引起相应症状者称为腺样体肥大,为一病理现象.本病多发生在3~5岁儿童,成年人少见.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和鼾症的主要原因.不予治疗可导致颌面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听力,所以一经确诊应尽早实施腺样体切除术[1].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由于手术位置隐蔽,属盲目操作,术后效果较差且并发症较多.2002年3月~2005年6月采取鼻内镜直视下行腺样体刮除术21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两种方法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及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分析

    作者:万明;林世龙;赵晓

    目的 通过对分别施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和动力系统腺样体切除术的二组腺样体肥大患儿病例分析,了解二组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出血部位,分析儿童腺样体切除术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消融腺样体在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方面的优势.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共153例,其中85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68例行动力系统腺样体切除术,统计两种不同术式的术中出血量,出血部位,分析两组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继发出血,以及疗效方面有无差异.结果动力系统腺样体切除术组(A组)与等离子手术组(B组)治愈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力系统腺样体切除术(A组)与等离子手术组(B组)在术中出血量上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二种术式术后恢复情况(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鼻内镜引导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较动力系统腺样体切除术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减少,值得推广.

  • 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庄强尔;邹凤;杜虹;赵筱扬

    目的 观察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与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可有效缓解病情,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林如雄;张雪莲

    探讨单侧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OSAILS儿童78例,采用全麻或局麻下单侧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刮除术,观察手术疗效.结果:随访半年到五年,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后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低血氧饱和度和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均比手术前有明显好转.结论:扁桃体与腺样体肥大是儿童OSAHS的主要原因,切除单侧肥大的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刮除是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方法,且保留了另侧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林如雄;张雪莲

    探讨单侧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OSAHS儿童78例,采用全麻或局麻下单侧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刮除术,观察手术疗效.结果:随访半年到五年,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后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低血氧饱和度和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均比手术前有明显好转.结论:扁桃体与腺样体肥大是儿童OSAHS的主要原因,切除单侧肥大的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刮除是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方法,且保留了另侧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 鼻内镜下同步完成腺样体切除及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刘忠意;侯杰

    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2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行鼓膜置管术,实验组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总并发症发病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中耳积液时间为(8.29±1.45)d、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阈为(15.26±7.34) dB、复发3例(5.00%),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可以提高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缩短中耳积液时间,降低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阈和复发率,并发症较少.

  • 儿童腺样体肥大120例临床分析

    作者:谷彬;张立坤;王东海;何晓光

    目的 比较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症状及心理行为改善情况.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腺样体刮除术;观察组采用鼻内镜辅助下经口动力系统腺样体切除术.评估2组术后3个月鼻塞、鼻漏、夜间打鼾及听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和2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儿童心理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术后3个月临床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术后3个月2组心理行为总粗分及检出率较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辅助下经口动力系统腺样体切除术为理想的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经口径路间接喉镜直视下儿童腺样体切除术

    作者:黄瑛;颜昌艳;刘骥;刘毅;李江波

    腺样体是儿童时期重要的免疫器官,位于鼻咽顶后壁交界处,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作为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腺样体在儿童期间较易增生肥大,从而易诱发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腺样体肥大已成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发生的重要基础因素之一[1].患儿有睡眠打鼾,易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常伴有鼻窦炎,出现鼻塞、流脓涕.长期不治还可导致颌面发育障碍-腺样体面容,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听力损害,一经确诊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2].

  • 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温巾雅

    腺样体为淋巴组织,3~12岁儿童腺样体往往处于增殖活跃期,加上可能伴有鼻腔及局部的慢性炎症,在其刺激下出现更明显的病理性增生.腺样体肥大多同时伴有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从而导致儿童呼吸异常、睡眠打鼾等,亦可引起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及气管炎等并发症.因此对于有症状的腺样体肥大均应尽早手术切除.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已成为了腺样体切除手术的主流.然而由于患儿自身心理发育的特点及鼻内镜手术的影响,儿童心理问题及术后鼻腔粘连、出血、鼻塞等并发症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在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瑾;李幼瑾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应用于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人和对照组45人.对照组使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观察组则应用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炎性积液及并发症情况,按显效、有效和无效来评价患儿临床疗效,记录并统计参与试验患儿中耳炎性积液时间和听力损失、鼓膜穿孔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7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31,P<0.05).观察组患儿中耳积液时间为7.63±1.27天短于对照组的11.78±1.7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81,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耳炎复发的比例(2.22%)比对照组(42.2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65,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8%和40.00%,患儿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和听力损失等方面较对照组发生数明显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86,P<0.05).结论 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能够有效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腺样体切除术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陈云阁

    目的 分析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收治的180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进行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成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分别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听力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儿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73.72%,P<0.05.结论 对于存在明显腺样体手术指征的患儿应尽早进行腺样体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提高听力功能,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 经口内窥镜下腺样体吸切术97例

    作者:李明兰;蒋晋安

    我科自2008年3月开始在鼻内窥镜的基础上,应用经口内窥镜及电动吸切器治疗腺样体肥大97例,报道如下.

  • 耳窥镜配合动力系统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应用

    作者:叶刚;李登敏;罗文广;邹杨;周林路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配合动力系统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可行性及优于传统方法特点.方法:对56例、年龄3~7岁、确诊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在耳内镜明视下由鼻腔插入,配合动力系统进过鼻腔及口腔切除肥大腺样体组织.结果:56例患儿腺样体完整切除,12到24小时后取出膨胀海绵,均未见活动性出血.所有患儿术后5d治愈出院.术后5~10d检查,鼻咽部无腺样体残留、假膜生长好,鼻咽部宽敞,咽鼓管圆枕、咽口及鼻咽顶部无受损伤.术后全部患儿鼻塞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小儿鼾症症状大部分减轻或者消失.9例中耳炎患儿中耳腔内积液流出逐渐减少,听力提高.出院随访半年以上,伴有鼻窦炎患儿大部分症状改善,流涕减少,通气好,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听力改善,腺样体肥大患儿无1例复发.讨论:耳内镜下配合动力系统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因完全在明视下探作;镜体细小,经过鼻腔时对于鼻腔损伤小;病灶切除范围准确,并发症少;术后效果良好,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理想方法.

  • 全身麻醉复合表面麻醉在小儿咽喉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大志;吕建瑞

    目的:探讨小儿咽喉部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表面麻醉,对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择期行腺样体刮除及扁桃体摘除患儿40例,随机分为A组(复合表面麻醉组)、B组(常规全身麻醉组)两组;检测两组各时间点HR、SBP、DBP、SaO2、ETCO2(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时T3,置入开口器T4,刮除腺样体T5,剥离扁桃体T6).测量入室(T1)、刮除腺样体时(T5)、术毕(T7)血糖浓度及血乳酸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儿在插管时、置入开口器、刮除腺样体、剥离扁桃体时HR、MAP与诱导时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B组于相应时段均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儿血糖、血乳酸浓度于刮除腺样体及术毕明显高于入室及A组.结论:小儿咽喉部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表面麻醉可有效消除手术所导致的应激,保持循环稳定和代谢正常,不失为一种操作简便效果确切的麻醉方法.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160例治疗分析

    作者:刘峰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例160例234耳,鼻内镜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50例76耳,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56例78耳,鼻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加同期腺样体切除术54例80耳.结果:鼓膜切开置管术组有效率82.89%,并发症发生率30.26%;腺样体切除术组有效率82.05%,并发症发生率30.77%,联合组有效率95.00%,并发症发生率15.00%.联合组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与单纯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鼻内镜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符合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基本原则,疗效确切.

607 条记录 28/31 页 « 12...23242526272829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