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瘫患儿治疗体会

    作者:陈升宏;吕伟

    总结7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胫神经肌支选择性切断术治疗要点,提出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准备和心理护理,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心理护理.使患者家属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及进行系统长期康复训练,达到大程度的生活自理.

  • SPR手术治疗脑瘫患者32例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胡东;张英;张屹;朱发军;吴新淼

    目的 探讨痉挛性脑瘫手术的治疗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痉挛性脑瘫儿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方式为其开展对症治疗.结果 对患者开展12月的随访,发现其痉挛的缓解率能够达到95%,并且髌阵挛与踝阵挛都已经消失,患者的肌张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随访期间1例患者由于手术后不配合康复运动训练造成了复发现象.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疾病的有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手术方式,术后按照规定时期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50例

    作者:赵书安;于新民;徐水养

    我院于1996年5月-2002年3月,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

  • 头针结合康复运动治疗痉挛型脑瘫80例疗效分析

    作者:梅雪蕊;尚清;董纪强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康复运动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取头针配合康复运动治疗.结果 显效63例,占78.75%;进步14例,占17.5%;无效3例,占3.75%,总有效率为96.25%.结论 头针结合康复运动对痉挛性脑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中药熏蒸对小儿痉挛型脑瘫肌张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张小丽;李赵荣;洪恩四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Bobath治疗法,配合正确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比较2组患儿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及肌张力评分),及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GMFM水平较前升高,肌张力评分则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观察组为9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熏蒸配合正确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对于降低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效果明显.

  • 椎针结合推拿治疗肝强脾弱型痉挛性脑瘫60例

    作者:李赵荣;张慧珍;李清;洪恩四

    目的 观察椎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对患儿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组间疗效.结果 在GMFM分值提高方面及从MAS评定肌张力改善方面其即时疗效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 椎针结合推拿治疗痉挛性脑瘫能有效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痉挛指数,显著提高GMFM分值.

  • 脑瘫康胶囊对痉挛性脑瘫大鼠模型细胞因子及肌张力的影响

    作者:韩群英;荆志伟;荆志丽;孟庆法;王新歧

    目的通过观察脑瘫康胶囊对痉挛性脑瘫大鼠模型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肌张力的影响,探讨脑瘫康胶囊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作用机理.方法痉挛性脑瘫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脑瘫康高剂量组、脑瘫康低剂量组、力奥来素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5组.造模成功后均评定肌张力,药物连续灌胃5 d,再评定肌张力,测定血清NOS、TNF-α含量.结果脑瘫康高剂量组血清NOS、TNF-α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力奥来素组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脑瘫康低剂量组血清NOS、TNF-α含量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力奥来素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瘫康高、低剂量组肌张力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与力奥来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瘫康胶囊可以抑制脑损伤后炎性细胞的释放,减轻免疫损伤,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

  • 血清泛素C末端水解酶L1动态变化与痉挛性脑瘫患儿的预后相关性分析

    作者:艾克拜尔·哈里克;逯霞;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许健;闫宝锋;买尔阿芭;许菊芳;栾新平

    目的 分析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动态变化对评估痉挛性脑瘫患儿短期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77例痉挛性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积极临床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1周、第2周、第1月分别检测每位患儿血清UCH-L1水平,同时评估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分析每个时间点血清UCH-L1水平与GMFCS的相关性.随访1年将患儿根据运动功能程度分组,预后良好组(GMFCS Ⅰ~ Ⅱ级)和预后不良组(GMFCS Ⅱ ~Ⅴ级).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1年运动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血清UCH-L1水平对痉挛性脑瘫患儿随访1年GMFCS的预测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增加,两组患儿血清UCH-L1水平进行性下降(P<0.05);而在同一时间点预后良好组患儿的血清UCH-L1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每个时间点的血清UCH-L1水平与GMFCS均为正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UCH-L1水平是随访1年运动功能预后不良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评估血清UCH-L1水平预测随访1年运动功能预后不良有显著预测价值(P<0.05),且判定血清UCH-L1水平切点为28.7ng/mL对预测随访1年运动功能预后不良有85.6%的灵敏度和78.8%的特异性.结论 血清UCH-L1能有效反映痉挛性脑瘫患儿运动障碍程度,随治疗进行而进行性降低,且对患儿预后判断有较高价值.

  • 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护理(附1例报告)

    作者:严凤娇;陈彤春;徐伟;梁悦浓;何翠环

    目的介绍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术前后护理.方法对左上肢痉挛性脑瘫患者术前后出现的情况及护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通过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康复锻炼,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护理重点是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随访分析

    作者:蒙辉能;黄恒良;张旭光;黄荣赐

    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效果.方法:通过复诊、电话、书信的方式对68例接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者,进行术后平均18个月的随访,并对其术后痉挛解除情况,交叉腿、尖足情况,肌力、感觉、站立、行走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及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解除痉挛、降低肌张力等方面是安全可靠、作用持久的,配以适宜的功能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活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 踝关节被动运动仪配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疗效观察

    作者:龙亚君;丁玉莲;王跑球;邓莹;左文敬;廖公平

    小儿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是造成儿童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痉挛性脑瘫占脑瘫总数的60%-70%[1].痉挛型脑瘫在早期若未得到有效的干预治疗,多遗留有尖足、交叉剪刀步态等异常姿势.

  • 目标细化结合游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小燕;陈庆亮;曾丽云;黄伍妹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童发育过程中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痉挛性脑瘫是其常见的类型,约占脑瘫患儿的50%-70%,临床以肌张力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等为特点[1-2].

  • 痉挛性脑瘫患者感觉和运动障碍的特点及其原因

    作者:陈哨军;李继海;刘敦厚

    目的:探讨痉挛性脑瘫患者感觉和运动能力障碍的特点与机制.方法:分析102例痉挛性脑瘫患者临床感觉和运动能力的观察结果,取25例痉挛性脑瘫患者的周围神经标本40个、骨骼肌标本54个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痉挛性脑瘫患者浅感觉(即痛觉)基本正常,深感觉(即关节觉)障碍明显;上肢远端肌肉主动随意活动能力比近端肌肉减退明显,而下肢远近端差异不显著;电镜观察周围神经呈原发性脱髓鞘表现,有髓纤维病变明显于无髓纤维;骨骼肌纤维亚显微结构Ⅰ型纤维表现突出.结论:痉挛性脑瘫有明显的深感觉障碍,而浅感觉基本正常,周围神经有髓纤维的脱髓鞘病变可能是其原因之一;上肢远端运动能力障碍比近端明显与上位中枢的生理特性有关;骨骼肌纤维构型发生变化,以Ⅰ型纤维占优势,影响其收缩特性,也是影响运动能力的原因之一.

  •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18例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

    作者:曹桂华;黄庆玖

    目的:总结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18例患儿术前做好生活护理、防止坠床和行走时跌倒,对卧床患者加强看护,做好手术部位的术前清洁、皮肤准备.术后防止大小便污染腰骶部切口,保持硬膜外引流管通畅,指导和帮助患儿肢体功能训练.结果:治疗效果满意17例.步态无改善1例.结论:采用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 儿童痉挛性脑瘫治疗现状

    作者:戴明

    目前,国内外对于儿童痉挛性脑瘫的治疗存在四项基本认识: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是非进展性的,但异常的肌力和痉挛造成的变形是会进展的.②目前可用的治疗手段只能矫正肌力不平衡及因肌力不平衡导致的骨性畸形,不能解决脑损害的根本问题.③在患者的生长发育中,肌力不平衡及骨性畸形会不断加剧.

  • 498例痉挛性脑瘫所致下肢畸形的康复治疗

    作者:曹春明;李强;杨嵩巍

    目的:探讨痉挛性脑性瘫痪下肢畸形的治疗疗效.方法:对498例痉挛性脑瘫患者,969个下肢畸形,采用“康复训练-手术-再康复训练”,即康复训练和手术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平均随访2.8年,优154例,良266例,差78例,优良率84.3%.结论:针对痉挛性脑瘫所致下肢畸形,采用“康复训练手术-再康复训练”,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小,效果满意.

  • 上田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传东;徐冬梅;王福民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期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患病率为0.2%~0.6%,痉挛性脑瘫占脑性瘫痪的60%~70%.对痉挛性脑瘫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康复手段,包括Bobath手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高压氧疗法加针炙及穴位药物应用.

  • 扭曲痉挛型脑瘫肌力平衡术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周梅

    目的:回顾性总结伴扭曲痉挛型脑瘫肌力平衡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经验、教训,探讨佳的患儿术后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2006年3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的186例扭曲痉挛型脑瘫进行肌力平衡术患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石膏护理及术后症状,并做好记录给与专科护理。结果:186例病人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训练和心理护理以及术后指导肢体及语言的指导性练习,显著地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理想的手术结果。结论:全部手术患儿术前术后采取积极有效、针对性的全程护理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 腰骶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后疗效评估

    作者:李如求;张兰亭;尹彪中;孟国成;何飞平

    自意大地学者Fasano[1]报导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以来,美国医学会组织有关学科专家26人对SPR进行了评估(1990年),认为SPR对解除痉挛性脑瘫(cerebral palsy,CP)患者肌痉挛和改善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在CP治疗与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991年徐林[2]报告此项工作后,10余年来已在我国得到较广泛开展,为上万名患者减轻或解除了痛苦,改善了功能.但目前国内对SPR术后疗效评估还没有固定的内容和统一的标准.我们根据10余年来的临床体会,拟定了评估内容和标准,供同道讨论商榷.

  • 痉挛性脑瘫患儿起步过程步态特征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陈龙伟;王珏;王志敏;李树伟;高琳;李红霞;黄苗

    目的:对痉挛性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起步过程步态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分析,为痉挛性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测力台,运用分析软件采集观察组28例痉挛性脑瘫患儿和对照组24例正常儿童起步过程时一空、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时空参数包括第一步步长、第一步时问、双支撑时间、第一步步速;运动学参数包括膝、踝关节活动度;动力学参数包括向前动量和垂直轴、额状轴及矢状轴地面反力峰值.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1)起步过程中两组时一空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起步过程中两组运动学参数支撑脚踝关节活动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3)除右脚为起步脚的额状轴GRFs峰值外,起步过程中两组其余动力学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步过程的时-空各参数、支撑脚踝关节活动度、动力学各参数的分析对痉挛性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评价有一定参考价值.

152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