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治面瘫:一周内外有区别

    作者:卓缘圆

    面瘫,西医称作“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 “贝尔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发病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

  • 春风拂面,提防“面瘫”造访

    作者:张薇

    春季乍暖还寒,除了常见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老问题”,面瘫也成了易发疾病.武警总医院中西医康复理疗科副主任医师王梅康表示,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易中招.面瘫的“小信号”面瘫,就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多发疾病,具体表现有:早上洗脸、刷牙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漏水;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撅嘴等正常面部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偏歪.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头痛、患侧耳后疼痛、类似感冒症状等.

  • 脑卒中的康复医疗

    作者:王茂斌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后,大多会程度不同地留下某些功能障碍(残疾),如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言语或交流障碍(如失语或构音障碍等)、认识和知觉功能障碍(如记忆障碍、失认、忽略、体象障碍等)、情感和心理障碍(如强迫症、抑郁、焦虑等)、吞咽障碍,二便控制障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等.

  • 传统康复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398例临床观察

    作者:温晓刚;王翠香

    痉挛型脑瘫是指由于受损伤的脑所支配部位的肌肉紧张性增高,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对脑瘫患儿的康复影响较大,直接决定患儿回归社会的能力.为寻找有效的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方法,我科对39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小儿重症脑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作者:田静瑜

    在临床上,小儿重症脑炎是儿科中危害性较高的疾病类型,而重症脑炎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儿的成长发育,还会减低患儿的生活质量.在重症脑炎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中加强对康复护理的应用,可以提高重症脑炎运动功能障碍患儿的治愈率,降低了患儿的致残率,有利于提高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对临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对小儿重症脑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还阐述了康复护理的方法.

  • 行为护理在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丽娟

    目的:探究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用行为护理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7月的160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资料,按照护理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行为护理,对比两组具体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效果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两组护理后 FMA 与各项精神症状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 <0.05)。结论: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用行为护理的价值显著。

  • 科学认识和治疗脊髓空洞症

    作者:刘勇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根据大宗病例研究表明,该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脊髓变性疾病,起病隐潜,病程进展极缓慢,病人数年甚至十几年都毫无察觉,确诊时常常已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多以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的病人身心长期受病痛煎熬,哀叹脊髓空洞症是不死的癌症!

  • 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探讨

    作者:黄金亚

    目的:为了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观察和探究针灸治疗法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脑瘫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正常的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以针灸治疗,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对照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其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法对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作者:范信南;黄保国;王琳;吴甜甜;朱琴琴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每组治疗前后简易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测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后各组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经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FMA、iEMG和BI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 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作者:魏小青;杨淑霞

    目的 探究行为护理的应用对促进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出2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FMA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的FMA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行为护理强化了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锻炼,促进运动功能重建,值得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

    作者:邓红阳

    资料与方法2003年4月~2008年6月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30~72岁,平均55.1岁;病程1~10年,平均16个月.临床表现:①主观症状: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特征,早期双侧或单侧下肢、疼痛或僵硬感,上肢麻木、无力,伴行走不稳或踩棉花感;②神经体征:本组均有运动功能障碍,25例均有步态蹒跚,下肢肌力Ⅱ~Ⅳ级,手握力Ⅰ~Ⅳ级;③感觉及反射功能:躯体感觉减退62例,均有上肢感觉减弱或麻木等症状,61例腱反射亢进、Hoffmann征,髋阵挛、踝阵挛阳性;④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部不适不明显.

  • 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65例早期康复护理

    作者:石云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神经系统缺损体征不再进展后24~48小时内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康复训练3个月后肌力达到Ⅳ~Ⅴ者占53.8%,肌力达到Ⅲ~Ⅳ者占35.4%,肌力为0~Ⅱ级或无恢复者7例占10.8%.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很好地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 双胎与脑性瘫痪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

    脑性瘫痪(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是脊髓灰质炎被控制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身体残疾的主要病因。低出生体重和窒息(胎儿宫内窒息和新生儿窒息)是目前公认的主要的脑瘫危险因素。由于双胎妊娠发生率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呈显著上升趋势,双胎又与低出生体重密切关联,这使得双胎与脑瘫关系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近由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妇婴保健中心刘建蒙博士、李竹教授和林庆教授等撰写的“中国脑性瘫痪与多胎妊娠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cerebral palsy and multiple births in China)发表于英国《国际流行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00,29∶292-299)。这是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96-904-06-03)资助的“脑瘫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的子课题,这也是继“中国脑瘫的流行病学研究”(prevalence of cerebral palsy in China)之后在该杂志发表的第二篇论文。  作者于1997年5~6月在长江下游江苏省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苏州、吴县、吴江、昆山、太仓、锡山和江阴7个市(县)进行了0~6岁小儿脑瘫的流行病学调查。脑瘫的诊断标准是:①1周岁以内出现中枢性运动障碍的症状;②肌张力异常;③静止或运动时有姿势异常。同时具备①和②或③,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即可诊断脑瘫。论文报道,中国双胎儿脑瘫患病率为9.74‰(95%可信限:6.15‰~13.33‰),是单胎儿脑瘫患病率1.60‰的6.4倍。如果按出生体重的实际测量值进行分组,则低出生体重双胎儿的脑瘫患病率低于相同出生体重组别的单胎儿,而正常出生体重双胎儿的脑瘫患病率却高于相应的单胎儿;如果按标准正态离差进行分组,则双胎儿脑瘫患病危险性亦大于单胎儿。作者认为:①就出生体重而言,双胎儿与单胎儿是两个不同质的总体。按出生体重的实际测量值分组来比较双胎儿与单胎儿的脑瘫患病率有欠妥之处;②低出生体重可能是双胎妊娠的结局,双胎儿可能通过“双胎-低出生体重-脑瘫”因果链导致脑瘫;③双胎导致脑瘫的危险性随着胎儿的生长而呈增长趋势;④双胎导致脑瘫的可能途径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双胎妊娠使胎儿发生各种不利情况的危险性增加,包括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盘血管异常分流和双胎之一死亡等;二是“子宫膨胀学说”,即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膨胀及子宫内拥挤所引发的各种产前和产时不利情况;⑤脑瘫可能的发病机理除了脑部缺血缺氧以外,可能还包括脑部的发育畸形或缺陷。

  • 康复期:护理有多重要

    作者:百合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等.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通常患者可有某些未加注意的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少数患者病前曾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 中风偏瘫的简易康复训练法

    作者:王炎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人体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出现了运动功能障碍.病情较轻的偏瘫患者尚有较好的站立和行走能力,但在行走时可出现偏瘫步态(其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患侧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病情较重的偏瘫患者则常会因一侧肢体失去运动能力而卧床不起.

  • 针灸用于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康复疗效分析

    作者:杜晓燕;苏振军

    目的 探究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运用针灸治疗在康复中所存在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治疗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针灸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肢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各指标得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运用针灸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生存质量,改善患儿上肢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 头针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汪军;傅勤慧;裴建

    综合近10年来头针在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从头针刺激区的选择、针刺方法、留针时间等方面系统总结头针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现状,归纳针刺治疗规律,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差异,为今后提高针刺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 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诊疗特点分析

    作者:王佳;翟炎冰;赵世同;程延君;刘志顺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诊疗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97-2015年)、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1997-2015年)、维普数据库(VIP Date,1997-2015年)、PUBMED(1997-2015年)中关于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文献,总结具体的干预措施、治疗介入时机、辨证及选穴特点、治疗频次、总治疗时间、疗效及其评价指标、随访及其安全性.结果: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导致的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以单纯电针为主,占40.82%(20/49),介入时机多在发病3个月以内;其辨证特点以辨病结合辨主症为主,占81.63% (40/49);膀胱功能障碍以下腹部和腰骶部的任脉和膀胱经的中极、关元、肾俞、次髎及损伤部位夹脊穴为主;肠道功能障碍以下肢部和腹部的胃经和任脉的天枢、关元、上巨虚及损伤部位的夹脊穴、督脉穴为主;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以四肢部和背部的膀胱经、大肠经和胆经的阳陵泉、曲池、合谷、环跳、委中及损伤部位夹脊穴等为主;治疗频次以1次/d,1周5~6次为多,占63.27%(31/49);总治疗时间处于1~29周不等,以4周为常见.针灸治疗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疗效为75.0% ~96.7%,随访示有一定远期疗效,未出现不良反应报道.结论: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多数是非随机对照文献,且其疗效标准不一,故确切疗效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安全性较高.

  • 陆氏针灸治疗42例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宋毅;裴建;沈维娜;顾敏珏;汪军;傅勤慧;陈宇杰

    目的:分析陆氏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该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2014-2015年收治的发病后2周到6个月内的84例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陆氏针灸组、康复对照组,每组42例,均实施基础康复治疗,陆氏针灸组加用陆氏针灸,疗程持续4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观察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量表上下肢运动功能总评分、平衡评分、感觉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肌张力均显著升高,中风中医症候积分、NIH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陆氏针灸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各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危及性命的严重不良事件,陆氏针灸组治疗期间亦未发生晕针、断针等与针刺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陆氏针灸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更为有效地促进中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广泛推广.

  • 电(鍉)丛针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观察电鍉丛针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电鍉丛针治疗的优越性.方法:164例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电鍉丛针组(84例)与头穴丛刺组(80例),均按照于氏头部腧穴分区法--七区划分法选取穴位(顶区、顶前区).头穴丛刺组向前或向后透刺,留针6 h;电鍉丛针组用自制的电鍉丛针连接电针仪,每次通电30 min;各组每周均治疗6次休息1 d,连续观察4周.治疗前后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生活能力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两组的疗效评定.结果:各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3项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鍉丛针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在治疗形式上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679 条记录 1/34 页 « 12345678...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