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40岁以上不孕妇女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分析

    作者:易艳红;董梅;黄莉

    目的 探讨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82例取卵年龄40岁以上的不孕患者,共进行354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根据不同内膜准备方式分为自然周期组(131个周期)、激素替代周期组(206个周期)和促排卵周期组(17个周期),根据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时期分为D3-FET组(18个周期)、D4-FET组(294个周期)和D5-FET组(42个周期);根据不同来源囊胚移植分为囊胚复苏后移植组(16个周期)和复苏后培养至囊胚移植组(26个周期).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282例患者冻融胚胎复苏后共进行354个冻融周期胚胎移植,移植胚胎数(2.03±0.50)个,临床妊娠率19.77%,胚胎种植率11.84%,流产率48.57%,活产率9.60%,异位妊娠发生率2.86%;自然周期组、激素替代周期组和促排周期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5-FET组平均移植胚胎数[(1.81±0.40)个]低于D3-FET组[(2.01±0.77)个]和D4-FET组[(2.06±0.56)个],临床妊娠率(33.33%)和胚胎种植率(23.68%)高于D3-FET组(11.11%、5.56%)和D4-FET组(18.37%、10.73%) (P<0.05),D3-FET组与D4-F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培养至囊胚移植组临床妊娠率(34.61%)与囊胚复苏后移植组(3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岁以上不孕妇女进行冻融胚胎移植,将胚胎培养至囊胚阶段移植可增加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

  •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艳丽;李君芳;张玉超;申春艳;杨悦;王兴玲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胚胎复苏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 430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研究患者年龄、授精方式、内膜厚度、胚胎冷冻保存时间、胚胎在平衡液中的平衡时间和胚胎质量对冻融周期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年龄(β=-1.029,P<0.001)、胚胎冷冻保存时间(β=-0.101,P<0.05)和胚胎质量(D3胚胎和D5/D6囊胚质量的β分别为-2.824和-2.878,P<0.001)是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相关指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王淑娜;张轶乐;孙婧;孙莹璞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采用三维超声测量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等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226周期。采用三维超声测量胚胎移植日内膜厚度、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相关指数。按照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宫内妊娠组和异位妊娠组。结果:226周期中76周期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临床妊娠率33.6%,3例异位妊娠,异位妊娠率3.9%。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子宫内膜血流指数(FI)[(22.199±5.961) vs (19.813±8.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7,P=0.014);妊娠组内膜容积(4.181±1.899) mL大于未妊娠组的(3.678±1.557) mL(t=2.128,P=0.034);内膜容积<1.5 mL的患者共7例,均未获临床妊娠;2组间内膜厚度、其他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相关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内妊娠组和异位妊娠组相比,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相关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三维超声测量的子宫内膜容积及内膜FI可预测妊娠结局;但三维超声测量指标不能预测妊娠部位。

  • 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东晗;王雪;韩笑;张翠莲

    目的 探讨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24例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根据内膜准备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172例)和对照组(152例).观察组接受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对照组接受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比较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以及宫外孕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早期流产率以及宫外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化妊娠率(63.40%)、临床妊娠率(57.87%)及种植率(41.61%)高于对照组(51.05%、48.54%、3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降调节激素替代周期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值得临床推广.

  • 谈勇教授对难治性PCOS冻融胚胎移植前的处理经验

    作者:王改;谈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谈勇教授工作30余载,秉承国医大师夏桂成的学术思想,根据现代女性生殖内分泌特点,提出了滋阴补阳方序贯法.此法顺应女性生殖生理特点,在进入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前使用滋阴补阳方序贯预处理,临证加减,中西互参,恢复卵巢功能,改善内分泌环境,效果颇佳.

  • 辅助生殖技术单胎活产儿出生缺陷率分析

    作者:张琴;沈金华;田玫;黄艳;黎娟;林戈;李健

    目的:观察不同辅助生殖技术(ART)单胎活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探讨ART单胎活产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ART出生缺陷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长沙市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行ART治疗并获得单胎活产的周期,出生缺陷分类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中Q00~Q99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方法分类,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助孕方式的子代出生缺陷率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多种因素对ART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研究10567例患者资料,其中新鲜胚胎移植组(fET)6381例,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组4795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1586例;冻融胚胎移植组(FET)4186例.共218例ART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率为2.06%.fET组共127例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率为1.99%,FET组出生缺陷儿91例,出生缺陷率为2.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F组出生缺陷儿102例,出生缺陷率为2.13%;ICSI组出生缺陷儿25例,出生缺陷率为1.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周<37周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高于孕周≥37周新生儿(孕周<37周5.87%,孕周≥37周1.77%);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和巨大儿(低出生体重6.50%,正常出生体重1.84%,巨大儿1.98%).结论:不同ART助孕方式不会影响其单胎活产儿的出生缺陷率,早产与低出生体重可能是ART子代出生缺陷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不同方案和移植前激素对移植解冻后生长胚胎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刘芳;赵杰;陈秀娟;托娅;梁琳;王萨仁

    目的 探讨在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周期中,解冻后过夜培养均生长的胚胎在两种内膜准备方案移植,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在该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305例,359个周期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冷冻胚胎解冻后观察胚胎生长情况,其中胚胎均有不同程度生长为生长组(191例),胚胎均未见生长的为未生长组(48例),胚胎既有生长的又含有未生长的为生长混合组(120例).其中生长组按照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将其分类,分为自然周期组(90例)和激素替代治疗周期组(101例).比较各组的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的差别.结果 生长组种植率为26.57%,高于生长混合组的16.78%(x 2=9.135,P=0.002).自然周期组和激素替代治疗周期组移植前雌二醇、孕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92和3.667,P=0.000和0.006).在临床助孕结局方面,自然周期组和激素替代治疗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3.949和5.991,P=0.044和0.020).结论 胚胎解冻后经过夜培养,有卵裂球细胞生长的胚胎能够获得较高的种植率和妊娠率,且移植均生长发育的胚胎在自然周期方案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 3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比较

    作者:王晓兰;刘能辉;李艳萍;刘冬娥;陈仙花

    目的 通过分析3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情况,探讨如何选择恰当的冻融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方法 对该中心243例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和HMG促排卵周期三组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胚胎完整率和优胚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其A型内膜百分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组种植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3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各有优缺点,自然周期是冻融胚胎子宫内膜准备经济有效的首选方案;对于排卵障碍或子宫内膜薄者,激素替代周期及HMG促排卵周期不失为内膜准备的补充措施.临床医生应因人而异选择适宜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

  • 卵泡黄素化周期与自然排卵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比较

    作者:梁新红;许常龙;丘映

    目的 分析比较在卵泡不破裂黄素化(LUF)周期和自然排卵周期中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疗中心1380个自然周期下FET的临床结局.按卵裂期胚胎和囊胚期胚胎分组,比较174个LUF周期和1206个自然排卵周期在同样的黄体支持方案下行FET的患者LUF或排卵前1天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LUF日或排卵日内膜厚度、 胚胎生化妊娠率、 胚胎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卵裂期胚胎LUF组的LH[(33.78±16.20)mIU/ml]与自然排卵组[(39.69±17.18)mI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期胚胎LUF组的LH比自然排卵组低.囊胚期胚胎LUF组的LH[(32.84±17.91)mIU/ml]与自然排卵组的[(40.27±17.28)mI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胚期胚胎LUF组的LH比自然排卵组低.而两组胚胎的LUF组与自然排卵组的内膜厚度、排卵前1天的E2、胚胎生化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T周期中,LUF周期在适当黄体支持下可取得和自然排卵周期相似的妊娠结局.

  •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选择

    作者:陈颖娴;邓伟芬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准备的两种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间在深圳武警医院选择行冻融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准备的7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人工组(n=350)和促排卵组(n=350),对比两组患者冻融胚胎移植效果。结果人工组患者胚胎复苏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妊娠率与促排卵组相比均无差异, P>0.05。结论人工子宫内膜与促排卵内膜效果相似,均可推广运用。

  • 高龄妇女冻融胚胎移植激素替代周期移植日黄体生成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万玉婷;周灿权

    目的 研究高龄妇女冻融胚胎移植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女方年龄>35岁的接受无垂体降调节的激素替代方案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共179个周期,根据移植日血清LH水平分为两组,A组1.51 IU/L0.05).结论 对于大于35岁的高龄妇女采用激素替代周期方案进行内膜准备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适当的LH水平有利于治疗结局.

  • 移植复苏后进一步卵裂胚胎可提高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

    作者:龚绍琼

    目的 探讨复苏后胚胎进一步卵裂情况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间我院生殖中心行的191例FET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于移植前一天下午解冻胚胎,过夜培养,观察卵裂球进一步卵裂情况,然后按每一例FET所移植胚胎的进一步多卵裂个数(nmax,即该患者所移植胚胎中进一步卵裂胚胎数为该数目)分为A组(nmax=0,n=31)、B组(nmax=1,n=58),C组(nmax=2,n=69),D组(nmax=3,n=33),观察不同卵裂球进一步卵裂情况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各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A组29.0%(9/31),B组35.6%(21/58),C组40.6%(28/69),D组45.5%(15/33),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融胚胎移植提前解冻培养、选择进一步卵裂的胚胎进行移植有助于提高FET周期临床妊娠率.

  • 他莫昔芬和来曲唑促排卵在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艳红

    目的:分析比较他莫昔芬和来曲唑促排卵在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中的临床效果,探讨两种促排卵药物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不孕症患者,依照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中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他莫昔芬促排卵,观察组来曲唑促排卵药物治疗,临床观察两组患者在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中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胚胎种植率31.00%与对照组29.00%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排卵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多胎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莫昔芬和来曲唑促排卵在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中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效果相当.

  • 三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斐;罗嘉;周颖荧

    目的:探析冻融胚胎移植(FET)中应用三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康华医院生殖中心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对1280例行FET,将其分为三组,自然周期组(1组)500周期,激素替代组(2组)400周期,降调后激素替代组(3组)380周期,对比三组妊娠结局.结果:三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冻融胚胎移植中,三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均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妊娠结局,其中自然周期方便经济、有效安全以及合理可靠等优势明显,建议在冻融胚胎移植中作为优选子宫内膜准备方案.

  •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内膜转化前血清高雌二醇水平不影响妊娠结局

    作者:邓玲;陈薪;叶德盛;陈士岭

    目的 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血清高雌二醇(E2)水平是否对妊娠结局有负面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8月于本中心行激素替代治疗(HRT)-FET的205个周期,根据内膜转化前E2水平分为高E2组(E2>600 pg/mL,45例)和对照组(E2≤600 pg/mL,160例).比较两组的基本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在对应取卵周期时的年龄、BMI、FET日内膜厚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E2组FET时的年龄小于对照组、雌激素使用天数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及活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控制FET时的年龄和雌激素使用天数等混杂因素后,两组间妊娠结局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RT-FET周期内膜转化前血清高E2水平不影响妊娠结局.

  • 口服地屈孕酮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郭薇;陈薪;叶德盛;何于夏;黎璞;牛静;杨新红;唐妍;陈士岭

    目的 探讨口服地屈孕酮片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进行黄体支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9月于我中心施行的1643例FET周期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患者按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A组为自然周期FET,B组为激素替代周期(HRT)FET.A、B组又按黄体支持用药方案不同各分为两个亚组,其中A(Ⅰ)组使用地屈孕酮片(n=358例),A(Ⅱ)组使用黄体酮(n=634例);B(Ⅰ)组使用地屈孕酮片十补佳乐(n=185例),B(Ⅱ)组使用黄体酮+补佳乐(n=466例).分别比较A、B两组中Ⅰ和Ⅱ方案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1643个FET周期,在A、B两组中Ⅰ和Ⅱ两种黄体支持用药方案中,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FET周期中,应用口服地屈孕酮片进行黄体支持可达到与黄体酮针剂相同的临床结局,在FET的黄体支持中可用地屈孕酮片替代黄体酮针剂.

  • 单核细胞宫腔灌注联合冻融胚胎移植治疗反复着床失败:附3例报道

    作者:陈雷宁;全松;李红;陈思梅;张为青;罗琛;宋亚丽;邢福祺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抽提单核细胞宫腔灌注联合冻融胚胎移植治疗反复着床失败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单核细胞经HCG培养48 h后与新鲜抽提单核细胞共同宫腔灌注并联合冻融胚胎移植治疗3例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进行上述治疗后均获得妊娠并顺利分娩活产儿,母婴追踪至今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外周血单核细胞宫腔灌注联合冻融胚胎移植可试用于反复着床失败患者.

  • 224例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分析

    作者:史哲;陈创奇;黄敏珍

    目的:探讨胚胎冷冻时机对复苏后胚胎发育的可能影响,并分析移植胚胎数量和质量与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果的关系.方法:(1)将224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根据冷冻时间分为第2天(D2组)97例,第3天(D3组)127例两组,回顾比较解冻后两组的胚胎存活率、胚胎完好率和临床妊娠率等.(2)比较了移植不同胚胎个数(3、2、1个)和优质胚胎个数(3、2、1、0个)的临床妊娠率.结果:(1)D2组胚胎完好率为54.28%,显著高于D3组的40.65%(P<0.05),D2组的胚胎存活率、妊娠率、种植率、多胎率和流产率分别为82.57%、26.80%、13.01%、34.62%、11.54%,与D3组(82.17%、37.01%、17.66%、36.17%、17.02%)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移植3、2、1个胚胎分别可获得34.62%、26.47%、12.5%的临床妊娠率,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移植3个或2个优质胚胎的临床妊娠率没有差异,但其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只移植1个或没有优质胚胎组.结论:胚胎冷冻时机对早期分裂胚胎的发育潜能没有影响.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率与移植的优质胚胎数目有关.

  • 慢速冷冻胚胎TET周期当天与解冻后培养1d移植结果分析

    作者:李瑞岐;王文军;麦美琪;欧阳能勇;马芸;陈静华;张宁锋

    [目的]探讨第3天(D3)慢速冷冻胚胎解冻后当天行胚胎移植(ET)和体外培养1d后ET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中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解冻胚胎数≥1,且≤3的552个卵裂期冷冻胚胎TET周期的临床结果,根据解冻后体外培养时间分为A组(当天ET)和B组(培养1d后ET),这两个组再分为自然周期组和人工周期组.[结果]D3冷冻胚胎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A、B两组女方年龄、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评分以及妊娠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中B组种植率较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17.9 vs 12.3,P< 0.05;17.3%vs 8.7%,P< 0.05).[结论]体外培养时间对D2冷冻胚胎临床结局没有影响,而D3冷冻胚胎TET时,解冻后培养1d再进行ET有利于胚胎种植.

  • 全胚冷冻中胚胎移植管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冯淑娴;陈薪;郭萍萍;李雪兰;周星宇;刘玉东;叶德盛;陈士岭

    目的 探索两种胚胎移植管对全胚冷冻后首次胚胎移植的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移植周期,依据使用的移植管分成两组,A组采用COOK-K-JETS-7019-SIVF移植管(200个周期);B组采用Edwarda-Wallace移植管(242个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在对应取卵周期的年龄、BMI、血清bE2、bFSH、bLH、Gn使用量和使用时间、HCG日LH、HCG日E2、获卵数、总受精数、优质胚胎数、移植日内膜厚度及移植胚胎数目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质地柔软、顺应性较好的胚胎移植管可以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273 条记录 11/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