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微生物与感染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Journal of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미생물여감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6184
  • 国内刊号: 31-1966/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4-34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微物生与感染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闻玉梅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在下呼吸道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赵焕英;薛冰;方霄;陈瑛;郭伟

    为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HRM)技术在检测呼吸道菌群中的应用,本研究用支气管镜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下呼吸道采集分泌液,提取细菌总DNA ,以16S通用引物27F/1492R扩增16S rDNA全长,PCR产物经电泳、纯化后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上,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然后以16S rDNA V3区通用引物338F/518R扩增克隆文库,V3区PCR‐HRM分析在罗氏LightCycler 480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中进行,采用HRM基因扫描软件分析数据。根据不同 HRM图型,挑选克隆株测序并鉴定菌株。结果显示,PCR‐HRM技术可灵敏区分下呼吸道不同细菌16S rDNA V3区,根据 HRM图谱可极大减少克隆菌株测序样本,提示PCR‐HRM技术可作为一种快速、高通量、敏感、经济的菌群多样性检测方法。

  •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表面去污染消毒剂杀菌效果的研究

    作者:韩文东;孙志平;丁悦娜;瞿涤

    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对实验室环境去污染非常重要,这也是避免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发生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针对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应用滤膜过滤悬液定量杀菌实验进行消毒剂验证,其中75.0%乙醇、含有效氯1000 mg/L的次氯酸钠及Safespore消毒剂可高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37.5%乙醇作用延长至10 min也可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这为选择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表面消毒剂提供了依据。

  • 人巨细胞病毒在华中地区孕妇和住院儿童群体中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婷;段歌红;陈茂才;冀恒涛;崔会玲

    对华中地区孕妇和住院儿童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 )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乳汁、尿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MV DNA载量对临床的诊断价值。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HCM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母亲乳汁、尿液和PBMC中 HCMV DNA水平。孕妇和儿童的IgM阳性率分别为1.16%和8.13%(新生儿2.06%,早产儿3.50%),而IgG阳性率分别为96.59%和79.98%(新生儿83.84%,早产儿94.59%)。住院儿童尿液的 HCMV DNA阳性率为57.25%,而PBMC的HCMV DNA阳性率仅为7.97%( P<0.001)。母亲乳汁的 HCMV DNA阳性率为44.61%,而PBMC的HCMV DNA阳性率仅为0.77%( P<0.001)。结果表明,孕妇 HCMV感染率很高,同时 HCMV是住院儿童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且早产儿比足月儿对 HCMV更具易感性。在住院儿童中,尿液标本用于检测HCMV DNA比 PBMC标本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而哺乳母亲乳汁的 HCMV DNA 阳性率显著高于PBMC ,表明HCMV在乳汁中载量较高,因此哺乳是HCMV的重要母婴传播途径。

  • 电击介导新型结核分枝杆菌 DNA 疫苗的免疫效果初探

    作者:梁姗姗;裴杰灵;杨恩卓;王洪海;沈洪波

    为提高DNA疫苗的体内转化效率,增强抗原的体内表达,本研究选用慢病毒来源的表达载体pFUW构建新型重组DNA质粒pFUW‐Ag85B‐Rv3425。用重组质粒DNA对C57BL/6小鼠进行肌内免疫后,立即利用电脉冲核酸药物导入仪在DNA免疫部位施以电压的免疫策略,于第3次免疫2周后检测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新型重组DNA质粒pFUW‐Ag85B‐Rv3425在电击介导下能刺激机体产生更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倾向于Th1型,显著增强CD8+ T细胞和CD27+ B细胞增殖。研究表明,电击介导重组DNA质粒pFUW‐Ag85B‐Rv3425免疫小鼠能增强免疫效果,有望成为新型的结核分枝杆菌疫苗免疫策略。

  • 上海地区住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中艰难梭菌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金鑫;钱雪琴;胡绿荫;李昕;沈芳

    为了解上海地区住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中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发生率、临床特征、药敏及分型情况,收集250例住院HIV感染腹泻患者的粪便,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艰难梭菌和一般肠道致病菌分离;用E‐Test法测定艰难梭菌对甲硝唑、万古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的敏感度;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法(MLST)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基因类型及细菌毒素基因 tcdA和tcdB。结果共检出29株(11.6%)艰难梭菌,均对甲硝唑、万古霉素敏感,对莫西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1.0%和69.0%。MLST分型共检出12种ST型别(ST‐2、‐3、‐7、‐8、‐26、‐35、‐37、‐38、‐39、‐54、‐81和‐124),其中ST‐54(6/29,20.7%)和ST‐39(5/29,17.2%)是主要流行亚型;毒素基因 tcdA+/tcdB+17株(17/29,58.6%),毒素基因tcdA -/tcdB-12株(12/29,41.4%),未检出毒素基因 tcdA -/tcdB+菌株。结果提示,上海地区住院HIV感染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的分离率较高,需严密监控以防暴发流行。

  • 基因组编辑技术为彻底清除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带来曙光

    作者:魏民;邵一鸣

    迄今为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在全球仍是非常严重的传染病,没有彻底治愈的疗法。抗病毒疗法可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但不能彻底清除潜藏在人基因组中的 HIV基因组序列。近,基因组编辑技术如锌指核酸酶(ZFN)技术、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技术和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技术被发现可成功破坏整合在人基因组中的 HIV基因组序列,并成功诱导HIV辅助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缺失突变,而这种突变可抵抗 HIV进入细胞。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为治愈AIDS带来曙光。

  • 《微生物与感染》稿约

    作者:《微生物与感染》编辑部

    本刊重点介绍国内外微生物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主要内容涉及与人类、动物和植物感染有关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等的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技术以及临床感染等方面的研究。

  • 微小 RNA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生物标记及抗病毒治疗

    作者:廖启彬;朱凌燕;张晓燕;徐建青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 ,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可结合mRNA的3′非翻译区,发挥着重要的转录后调控作用。miRNA涉及人类多种疾病的形成,因此迅速成为疾病诊断、预后评价的新一代生物标记及新型治疗靶点。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疾病进展过程中,宿主miRNA可能通过直接干预病毒复制或免疫应答而影响宿主的临床转归。本文主要综述宿主miRNA作为HIV‐1感染疾病进展预测标记和抗病毒治疗潜在靶标的研究进展。

  •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作者:沈银忠;卢洪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尽管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临床广泛应用,IFI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死亡原因。艾滋病患者中常见的 IFI有口腔及食管假丝酵母(又称念珠菌)病、肺孢子菌肺炎、隐球菌脑膜炎和马尔尼菲青霉病等。艾滋病合并IFI的诊断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临床上需结合患者免疫状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真菌学检测结果来综合分析,不能将用于一般患者的诊断思维简单地应用于艾滋病患者,一些诊断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须在艾滋病患者中重新评价。艾滋病合并IFI的治疗包括抗真菌和抗病毒治疗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但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IFI治愈或完成治疗疗程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维持抗真菌治疗以减少 IFI复发。对于免疫功能极低的艾滋病患者,须根据病情预防性抗真菌治疗以预防某些IFI发生。艾滋病合并 IFI的早期诊断技术与优化治疗策略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分析及预测治愈艾滋病的策略

    作者:李浩洋;曲玉晨;王茜;姜世勃;陆路

    抗反转录病毒联合疗法(cART)虽然能控制艾滋病病程,延长患者生命,但需长期用药,停药后会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反弹。体内HIV潜伏库细胞是造成病毒反弹的主要因素,围绕该潜伏库的研究发展出了多种艾滋病治愈的概念和策略。本文聚焦当前国际前沿,介绍一些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艾滋病治愈策略,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柯萨奇病毒 A6型手足口病所致全身性疱疹并累及颈髓1例

    作者:李华君;宋志刚;蔡康;龚莹靓;俞慧菊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是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VA16),而CVA6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相对少见。现报道1例由CVA6型手足口病致全身性疱疹并累及颈髓的病例。一般手足口病皮疹多发于手足心、臀部、膝关节和肘关节,而该患儿发病后短期内发展为全身性疱疹,并伴有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显著增高和颈髓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改变。经过抗炎、抗病毒、抗感染及支持疗法等治疗后,患儿皮疹消退,痊愈出院。C V A6型手足口病所致全身性疱疹并发颈髓损害较为罕见,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微生物与感染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