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 중국애자병성병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662
- 国内刊号: 11-481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天津市2012-2016年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的行为特点及HIV和梅毒感染状况
目的 了解天津市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行为特点、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变化情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于2012年、2014年、2016年开展三次横断面调查,通过非政府组织和网络招募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行为学和血清学等信息,运用SPSS 21.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次分别招募了840名、730名、645名调查对象.通过互联网/交友软件寻找性伴的MSM分别占30.12%(253人)、75.62%(552人)、91.32%(589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74%(695人)、88.49%(646人)、93.02%(600名).近6个月同性肛交安全套使用频率逐年增高(P<0.001).HIV抗体阳性检出率3年分别为0.95%(8人)、3.15%(23人)、4.03%(26人),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0%(16人)、9.86%(72人)、11.01%(71人),不同年度的HIV和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梅毒初筛阳性是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年学生MSM近年来HIV和梅毒阳性检出率逐年增高,通过互联网/交友软件寻找性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需要探索更加适合该人群的行为干预模式.
-
HIV抗原抗体筛查结合核酸定量补充实验检测策略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对艾滋病病毒(HIV)4代区分抗原抗体试剂筛查结合核酸定量补充实验的HIV检测策略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HIV4代区分抗原抗体试剂筛查有反应的病例样本1 122例,用3代试剂双份复检、蛋白印迹法(WB)抗体确证,抗体不确定或阴性的样本采用核酸定量检测或随访检测.按2015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中区分抗原抗体的抗体诊断策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代试剂早期感染检出能力和HIV核酸定量检测作为补充实验的可行性.结果 1 122例样本中,非性病门诊筛查样本中,有反应的66例,均为Ag-/Ab+;性病门诊筛查样本中,有反应的1 056例,其中4代试剂筛查Ag+/Ab+病例3例,Ag+/Ab-32例.性病门诊的32例Ag+/Ab-病例中,3代试剂Ab-病例13例,占性病门诊初筛有反应病例的1.23%;26例进行了核酸定量检测,核酸检测率占81.3%(26/32);抗体确证结果显示,WB阳性6例,WB阳性率为18.8%(6/32).所有32例病例经WB抗体确证和/或核酸定量检测,结合CD4+T淋巴细胞和流行病史,均诊断为HIV感染.4代试剂筛查单独抗原有反应的,与HIV诊断阳性符合率为100%.按新的策略,共74例需进行核酸定量补充实验或随访检测,对补充实验选用核酸定量和随访的病例人数进行卡方检验,x2=3.28,P=0.07,选择做核酸检测和随访检测的病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区分抗原抗体试剂用作初筛结合核酸定量检测,作为补充实验的检测策略可提高HIV早期感染的检出率,在高危人群中具有推广的可行性,不同实验室宜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对HIV检测策略进行临床评估后选用.
-
克力芝为基础的ART方案对偏于晚期HIV/AIDS病人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基于克力芝(LPV/r)为基础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对治疗起始点偏于晚期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疗效.方法 对来自本院112例治疗起始点偏晚[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200个/μL为基准]的病人,在抗病毒治疗24个月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112例病人中,基于依非韦伦(EFV)一线方案起始治疗91例,在治疗半年后出现治疗失败49例,其中5例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平均CD4细胞为(92±51)个/μL,与21例基于治疗起始点含克力芝为基础的二线ART方案比较,治疗半年后CD4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9例治疗失败后更换基于克力芝为基础的二线方案后治疗成功,24个月后平均CD4细胞为(298±176)个/μL,与21例起始治疗即基于克力芝为基础的ART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起始点偏于晚期的病人,基于克力芝的起始方案更加安全,有效,不容易出现治疗失败.
-
南京市HIV/AIDS病人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制订提高服药依从性相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7-8月在南京市某医院,对参加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进行一对一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418名HIV/AIDS病人,服药依从性均数为86.27%.多因素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治疗时间、抑郁评分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抑郁量表得分越高[β=-0.151,95%可信区间(CI):-0.364~-0.075]、治疗时间>24个月(治疗时间≤24个月:β=-o.144,95%CI:-8.320~-1.757),社会支持越低(β=0.118,95% CI:0.045~0.509)的病人服药依从性较低.结论 南京市HIV/AIDS病人服药依从性较好.应加强对抑郁量表得分较高、治疗时间长、社会支持低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教育,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支持方案,加强随访频率来提高服药依从性.
-
HIV-1急性期感染者肠道归巢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特点
目的 分析Ⅰ型艾滋病病毒(HIV-1)急性期感染者肠道归巢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的变化特点及在HIV-1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共纳入26例HIV-1急性期感染者、31例HIV-1慢性期感染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样本的肠道归巢CD4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并分析HIV-1急性期感染者肠道归巢CD4细胞与CD4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HIV-1急性期感染者肠道归巢CD4细胞的比例(平均值13.5% vs 11.0%,P<0.05)和数量(平均值88.1vs61.9,P<0.01)均显著减少.HIV-1慢性期感染者肠道归巢CD4细胞的比例(平均值11.0% vs 8.1%,P<0.01)和数量(平均值61.9vs11.9,P<0.000 1)均显著低于HIV-1急性期感染者.HIV-1急性期感染者肠道归巢CD4细胞的数量与外周血CD4细胞(r=0.53,P=0.006)和CD4/CD8细胞比例(r=0.51,P=0.009)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浆中HIV-1病毒载量(r=-0.70,P=0.000 6)和机体T细胞免疫活化水平(r=-0.57,P=0.003)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肠道归巢CD4细胞的丢失可能在HIV-1急性期感染的致病机制中起作用.
-
成都市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基于交友软件寻找性伴侣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成都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找寻性伴侣的方式及使用MSM交友软件的现状及特点,探讨影响其使用交友软件寻找性伴侣的因素,为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法及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DS法),对成都高校204名寻找过性伴的学生MSM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 x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数据.结果 204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0.69±0.24)岁,69.6%主要通过交友软件寻找性伴侣.MSM交友软件使用率前3位的为Blued (79.4%)、Aloha (41.2%)、Zank (23.0%).近1个月高危性行为发生率为18.1%,近1年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率为42.2%.经Logistic回归,进入模型的是年龄在18~20岁的学生MSM、使用Blued交友、知晓学校疫情通报制度、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选择检测方式时会考虑费用等因素.结论 交友软件尤其是MSM交友软件已成为学生MSM找寻性伴侣的主要方式,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可结合使用率较高的MSM交友软件对学生MSM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
-
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妇女妊娠率及分娩结局的研究
目的 研究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妇女的妊娠率及分娩结局.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ART的HIV感染妇女,停经≥28周定义为分娩,孕周<28周定义为流产,28周≤孕周<37周定义为早产,37周≤孕周<42周定义为足月产.结果 共收集HIV感染妇女1 089例,年龄分布在16~48岁,平均年龄32岁.有生育要求的497人,其中268人妊娠,妊娠率53.9% (268/497).分娩196人(73.1%)(包括早产11例),流产72人(26.9%),刮宫产(其中双胞胎1例)169入,阴道分娩27入,活产率100%.低出生体重儿7例(3.6%),无1例新生儿畸形率及窒息,新生儿HIV感染率为0.结论 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妇女的妊娠率偏低,分娩结局通常良好,孕期应用抗病毒药物相对安全.生育期HIV感染妇女的治疗应包括生育指导及孕期多学科的联合治疗,才能有效降低HIV的母婴传播,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
长春市HIV感染者病毒基因亚型分布状况及CRF01_AE毒株基因特征
目的 了解长春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病毒基因亚型分布状况及当前主要流行株CRF01_AE毒株的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采集HIV感染者血液标本,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HIV的gag区(HXB2:863~1486)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PhyML3.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HIV database数据库中Entropy、N-Glycosite、VESPA对CRF01_AE毒株两个独立进化簇的氨基酸多态性、糖基化位点、特征性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测得gag序列的97例感染者中,经男男同性传播感染者71例(73.2%);经异性传播感染者13例(13.4%),双向传播感染者1例,12例感染途径未知.基因亚型分析结果显示,CRF01_ AE 73例(75.3%),CRF07-BC 18例(18.6%),B亚型5例(5.2%).URFs1例(0.1%).系统进化树显示CRF01_AE在感染者中形成两个独立的进化簇,其中簇Ⅰ 44株(61.1%),簇Ⅱ28株(38.9%).进一步对CRF01_AE两个进化簇分析显示:这两个独立进化簇有10个特征性氨基酸存在差异,簇Ⅰ糖基化位点多态性大于簇Ⅱ,但氨基酸位点多态性小于簇Ⅱ.结论 长春市HIV感染者主要以男男同性接触感染为主,CRF01 AE已成为本地主要流行株.CRF01_AE毒株流行簇Ⅰ和Ⅱ存在特征性氨基酸,糖基化位点和氨基酸位点存在多态性差异,提示应密切关注本地区HIV的基因变异特征.
-
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脱水淫羊藿素体外抑制猴免疫缺陷病毒复制作用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脱水淫羊藿素体外对猴免疫缺陷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与代谢产物脱水淫羊藿素对CEMx174细胞的毒性;以SWmac251感染CEMx174细胞为模型,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实时套式反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核糖核酸(RNA)相对量和上清中病毒载量三个指标,来评估淫羊藿苷与代谢产物脱水淫羊藿素对SIV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淫羊藿苷和脱水淫羊藿素的大无毒浓度分别是50μg·mL-1,16 μg·mL-1.在细胞内,淫羊藿苷(50,25,12.5 μg·mL-1)和脱水淫羊藿素(16,8,4 μg·mL-1)组SIV RNA相对量都明显比病毒对照组低(P<0.01,P<0.05),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同时在上清中,淫羊藿苷(50,25 μg·mL-1)和脱水淫羊藿素(16,8,4μg·mL-1)组病毒载量明显比病毒对照组低(P<0.01,P<0.05),也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以上药物浓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脱水淫羊藿素均对SIV的复制起到抑制作用,具有深入研究和开发的前景.
-
四川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NGO)状况,分析其现状、人员及工作等情况,为有效提升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能力及自身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四川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进行调查,对问卷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135个社会组织,进行注册备案的63个(46.67%);共有艾防人员696人,其中36.64%(255人)来源于高危人群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2.21%(433人),卫生专业的工作人员占35.20%(245人).工作覆盖范围以所在地的区(县)为主(57.04%),工作对象主要针对大众人群(60.00%)、HIV感染者(51.85%)、流动人口(48.89%),主要工作内容是宣传教育(93.33%)、行为干预(84.44%)、咨询服务(77.04%);主要的需求或困难是在资金(70.37%)和人员方面(69.63%).结论 四川省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组织人员配置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要,但组织成员稳定性、自身硬件设施及服务能力仍需要提高,资金和政策保障仍需要加强.
-
凉山州2011-2014年女性艾滋病报告病例中新发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11-2014年凉山州彝族女性艾滋病新发感染情况,分析传播途径,探讨女性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2014年凉山州各县市卫生医疗机构的病例报告数据,应用BED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进行新发感染检测,计算凉山州女性新发感染率,采用趋势x2检验和二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女性新发感染情况.结果 2011-2014年凉山州接受HIV检测的女性中共发现新近感染者1 246例.各年新发感染率[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21(0.18~0.24)%、0.28(0.25~0.31)%、0.43(0.38~0.47)%和0.46(0.41~0.51)%.女性新发感染者以彝族(91.22%)、已婚者(65.14%)、小学以下文化水平(62.48%)、农民(76.41%)为主.4年间经异性性行为传播感染的百分比分别为31.54%、46.40%、63.45%、80.62%,呈显著上升趋势(x2 =154.737,P<0.005).非固定性伴的性行为发生率同样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7.89%、71.43%、78.57%、79.27%(x2=13.467,P<0.005).结论 凉山州女性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经性接触传播成为主要感染方式,艾滋病疫情亟待有效控制.
-
58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人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的58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人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8例病人中发热占94.8%,咳嗽占70.7%,特征性皮疹占46.6%,腹痛占39.7%,脾大占55.2%,腹腔淋巴结肿大占51.7%,贫血占81.0%.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0个/μL,<50个/μL的占85.7%.血培养马尔尼菲青霉菌阳性47例,阳性率81.0%,其他组织、体液培养和病理阳性11例,占19.0%.GM试验阳性91.7%(44/48),G试验阳性72.0%.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序贯治疗占79.3%.好转出院49例(84.5%),恶化出院9例(15.5%).结论 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好发于CD4细胞<50个/μL的病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依靠病原菌的培养及组织病理,抗真菌治疗效果好.
-
中医药对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干预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中医药干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及病毒载量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反思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现状.方法 由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分别独立检索并筛选1996-2016年现有数据库以及纸质论文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提取资料,进行交叉复核.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分别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用GRADEprofiler3.6软件进行证据质量强度级别评价.结果 初检得到2 676篇文献,经过两次筛选,终纳入16篇文献,总计1 716例HIV感染者.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感染者的CD4细胞计数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D) =56.43,95%可信区间(CI):29.73,83.14,P<0.000 1];中药对HIV病毒载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均数差(SMD) =-0.27,95%CI:-0.60,0.07,P=0.12].两项结局指标的GRADE系统证据证明,质量强度级别分别为低级和中级.除轻度不良反应外,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等安全性事件.结论 中医药有提高或稳定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的潜在效果,对HIV病毒载量的干预效果不显著;相关证据证明质量强度级别不高.
-
温州地区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后耐药基因变异研究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温州地区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体内艾滋病病毒(HIV)毒株的耐药基因的突变发生率,为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指导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方法 收集温州的11个县市区在2010-2015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625例,病毒载量大于1 000拷贝/mL的70例,进行HIV蛋白酶(PR)全长和部分反转录酶(RT)基因的扩增、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亚型鉴定,并与国际HIV耐药数据库比对分析.结果 在68例获得有效序列患者中,其中亚型分布显示,CRF01_AE占52.94%(36/68),B亚型占17.65%(12/68),BC重组占25.00%(17/68),C亚型占4.41%(3/68).抗病毒治疗患者对蛋白酶抑制剂(PI)、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耐药率,分别为0.48%(3/625),7.84%(49/625)和8.32%(52/625),总耐药率为8.80%(55/625).NRTI主要突变位点为M184V,NNRTI主要突变位点为Y181C.结论 通过对抗病毒治疗病人调查发现,温州总体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M184V、Y181C突变位点检出率高,耐药的严重程度依次为NNRTIs>NRTIs>PIs.应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用药.
-
杭州市富阳区男性性工作者相关情况调查
男性性工作者(Male sex workers,MSW),是指通过向男性或者女性提供性服务以获得金钱或物质等报酬的男子,该人群有着比男男性行为者(MSM)更多的易感染艾滋病危险因素.国外有报道:MSW的血清HIV抗体阳性率是其他MSM的8倍[1].国内调查发现[2]:我国的MSW普遍存在诸多不同的高危性行为.而目前,国内外对MSW的了解较少,相关的行为干预与宣传也较少.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地处沿海发达地区,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2016年富阳区流动人口达211 653人(总人口为671 635人).
-
广东省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后天梅毒分期正确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先天(胎传)梅毒两种.其中后天梅毒包括一、二、三期和隐性梅毒.由于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1],检测手段众多[2],病例报告涉及多个临床科室[3],加上报病责任人对梅毒诊断知识的掌握水平不一,不合理的诊断报病时常出现.为准确掌握近年来广东省梅毒诊断的正确率,对广东省6个国家级性病监测点2013-2016年后天梅毒准确性核查数据进行分析,为梅毒疫情负担估计提供科学依据.
-
昆明市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初步研究
梅毒螺旋体(TP)基因分型是研究菌株特点和多样性的重要工具,在梅毒防治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云南省,TP基因分型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所流行的TP菌株的基因型未见报道.为了解云南省昆明市流行的TP的基因型种类,对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到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就诊,被初次诊断为梅毒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哈尔滨市HIV/AIDS病人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推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HIV/AIDS病人的营养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在HIV对机体免疫系统损害的同时,营养不良会进一步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2],合理营养能维持人体器官的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3].为了了解HIV/AIDS病人的食物摄入现状和膳食结构特点,为今后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和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1-4月对哈尔滨市正在接受HAART的HIV/AIDS病人进行了膳食回顾调查.
-
武汉市2016年新报告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交友模式及特征
目的 评估武汉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的交友模式及特征.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由专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现场调查,评估HIV阳性MSM病例的交友模式,并对不同交友模式病例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取武汉市2016年新报告HIV阳性MSM病例290例,其交友模式中网络型占72.76%(211/例),场所型占8.97%(26例),友人型占18.28%(53例);网络型病例的社交工具以blued和QQ(群)使用率高,网络型病例亚硝酸酯类吸入剂(rush)的使用率为42.65% (90/211),其他毒品使用率为7.11%(15/211).结论 武汉市2016年新报告HIV阳性MSM病例的主要交友模式是网络型,移动互联工具是武汉市新报告HIV阳性MSM病例的主要交友途径,blued和QQ(群)是常使用的社交工具.
-
杭州市富阳区高中学生性态度性取向及性行为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高中生性态度、性取向、性行为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富阳区2所普高和1所职高,对校内所有在校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5 796名高中学生性态度较开放,91.34%为异性恋,1.04%为同性恋,4.54%为双性恋,2.71%尚不确定性取向.6.75%的高中生承认有过性行为,男生为10.45%,女生为2.54%.职高就读、高年级、高吸烟频率、经常饮酒、家庭性教育宽松和正在恋爱均是危险因素,未接触过黄色信息是保护因素.结论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引导高中学生性健康发展,学生人群高危性行为预防和干预工作应从中学阶段开始.
-
HIV感染女性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HIV感染女性宫颈癌健康教育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对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门诊就诊的HIV感染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2例HIV感染女性对宫颈癌筛查总体知晓率较低(39.44%).25~45岁、城镇户籍、受过高等教育、高收入组、企事业单位职员的女性认知度分别高于年龄低于25岁、农村户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月收入<5 000元、非企事业单位的女性.性伴侣数≥3个的女性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认知度低于≤2个性伴侣的女性.252例中,有37.30%(94/252)被调查女性对宫颈癌筛查的方法有所了解,33.33%(84例)的女性从未做过任何妇科检查或宫颈癌筛查,32.54%(82/252)主动了解过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82.54%(208/252)的被调查女性非常希望了解更多的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在曾做过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中,53.57%(90/168)是由于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而进行检查.结论 HIV感染女性群体对宫颈癌认知度低,但有很强的需求.医务工作者在宣教、促进HIV感染女进行宫颈筛查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应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大力宣传.
-
成都某大专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大专学生艾滋病(AIDS)防控生活技能的现状,探索艾滋病知识等因素对防控艾滋病生活技能的影响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通过问卷对大专学生进行生活技能的调查.结果 共调查998名学生,取得有效问卷944份.944人中,男生344人(36.44%),女生600人(63.56%);大一学生759人(80.40%),大二学生185人(19.60%);平均年龄(19.54±0.91)岁(17~23岁).风险意识得分(69.79土9.41)分,协商能力得分(60.91±9.22)分,拒绝能力得分(65.55±12.63)分,求助能力得分(65.75±9.93)分.男生的协商能力(62.93±9.29)强于女生(59.75±8.98)(t=5.56,P<0.05),男生拒绝能力(58.60±9.61)弱于女生(69.53±12.44)(t=-14.06,P<0.05),大二学生的拒绝能力(71.22±17.66)强于大一学生(64.17±10.64)(t=-6.98,P<0.05).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的影响因素有艾滋病核心知识、艾滋病感染资讯、性别、参加集体活动(P<0.05).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得分较低,要加强对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具有时效性和地域性的学生AIDS疫情信息,开展有性别、年级侧重点的生活技能培训.
-
2011-2016年常熟市VCT门诊HIV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常熟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情况,为今后艾滋病和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6年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6年共检测3 350人,HIV抗体阳性166人,阳性率为4.96%.离异或丧偶人群、男男性行为者、老年人和小于20岁的青年组HIV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40.28%(29/72)、21.60%(127/588)、9.52%(24/252)、7.84%(4/51).梅毒阳性73人,阳性率2.18%.已婚有配偶和男男性行为者梅毒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23%(63/1 952)、4.08% (24/588).梅毒阳性者HIV抗体阳性率高于阴性者.结论 VCT作为艾滋病防治的重要途径,今后的工作要加强青年学生、离异或丧偶人群以及男男性行为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加强家庭和学校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
HPV致癌与氧化应激的协同作用及Nrf2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尖锐湿疣、宫颈癌、鲍温样丘疹病、肛门生殖器癌和非黑素瘤皮肤癌等有关.HPV的主要致癌蛋白E2、E6、E7等可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诱导脱氧核糖核酸氧化,损伤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参与HPV的致癌过程.Nrf2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抗氧化应激的信号通路,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其激活剂姜黄素、白藜芦醇和茶多酚均被证实可抗HPV致癌.文章对HPV与相关皮肤病、HPV致癌与氧化应激的协同作用、Nrf2信号通路与及其激活剂在HPV致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HIV感染者B细胞的特点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1(HIV-1)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除了进行性的CD4+T淋巴细胞减少,HIV-1感染还造成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改变,这些功能改变极大地影响艾滋病的疾病进展.B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其不但能介导体液免疫,还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然而HIV-1感染会在多个方面造成B细胞的功能缺陷.文章分析了HIV-1感染对B细胞免疫超活化、B细胞亚群组成以及调节性B细胞的影响及这些影响与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关系.
-
2017年11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
一、艾滋病(AIDS)疫情报告情况截至2017年11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754 852例,报告死亡235 626例.现存活HIV感染者437 905例,AIDS病人316 947例.本月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12 397例,既往HIV感染者本月转化为AIDS病人4 042例.本月报告死亡3 507例中,本月死亡1 366例,既往死亡2 141例.本月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HIV感染者男女之比为3.4∶1,AIDS病人男女之比为4.1∶1;15岁以下HIV感染者68例,AIDS病人4例.
关键词: -
贯彻落实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将艾滋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简称《“十三五”行动计划》).这是我国艾滋病防治的第四个五年行动计划,是引领、指导“十三五”时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具体防治措施.做好我国“十三五”期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三五”行动计划》,准确把握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防治主要任务,聚焦防治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攻关克难,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实现“十三五”艾滋病防治目标,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做出大努力.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