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 중국공업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221X
- 国内刊号: 21-126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急性汞中毒引起造血功能停滞1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1例急性汞中毒致造血功能停滞病例的临床分析,进一步认识汞中毒对机体靶器官,特别是造血系统的影响.
-
一起百草枯群体中毒事件救治体会
总结一起63人百草枯暴露事件的救活体会.其中,诊断为急性百草枯接触24例、轻度中毒23例、中度中毒14例、重度中毒2例;中毒患者3周内均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无后遗症发生.对低剂量、多次百草枯暴露患者的诊治应结合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
某2,4-二硝基苯甲醚生产线工人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选择2,4-二硝基苯甲醚(DNAN)生产线34名工人作为接触组,并选择15名与接触组年龄、性别等相近的其它岗位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接触组人员造血、内分泌功能异常,尤其是白细胞、淋巴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天津市染料行业联苯胺作业人群膀胱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以历史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探讨了天津市染化行业联苯胺作业人群膀胱癌的发病、死亡情况及流行特征.该人群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职业性膀胱癌初诊发病年龄较一般人群提前,潜隐期长,膀胱癌恶性程度低,生存期长.本研究结果为加强职业性膀胱癌的预防、治疗及管理提供依据.
-
劳务派遣工职业卫生服务享受情况调查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劳务派遣工职业卫生服务享受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职业卫生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及实施、职业卫生知识与服务知晓等方面,与同车间工作的合同制工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签订劳动合同及告知接触职业病危害、缴纳工伤保险、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组织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劳务派遣工享受职业卫生服务情况低于合同制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劳务派遣公司依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到位,相关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
-
玻璃纤维企业职工皮肤损伤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采用统一制订的调查表格,对南京市两家大型玻璃纤维企业的588名生产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由皮肤病专科医师检查皮肤损伤情况;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本市某车辆制造厂总装车间作业工人237名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9.86%,对照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0,P<0.01);接触玻璃纤维7d内出现皮肤损伤症状的占48.28%;与玻璃纤维粉尘污染点在同一车间内工作,未采取隔离板分开的作业人员皮肤损伤率为11.84%,采取了隔离板措施的作业人员皮肤损伤率为3.17%,与玻璃纤维粉尘污染点在不同车间内工作的工人皮肤损伤率为2.83%,不同组之间的皮肤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3,P<0.005);卷绕机、浸润剂、胶水配制岗位的作业人员皮肤损伤率为50.00%,拉丝、引丝、并丝、烘丝岗位的作业人员皮肤损伤率为20.37%,其它岗位作业人员的皮肤损伤率为6.22%,不同岗位之间作业人员的皮肤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84,P<0.005).提示玻璃纤维粉尘的污染状况、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作业人员的皮肤损伤有一定影响.
-
机械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水平分析
对6家机械与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场所进行调查、检测,对4 908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显示,作业场所噪声声级62.8~ 115.7 dB (A)、平均89.6dB(A);作业工人双耳纯音听阈P50分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耳各频率纯音听阈分布不同,随着噪声声级增大、工龄增加,听力损失呈增大趋势.提示机械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影响较大,可能导致职业禁忌证和噪声聋.采用纯音听阈测试水平评价更有利于预防.
-
淄博地区中小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调查
以淄博地区职业病疾病谱及发病情况为背景,对部分中小企业员工职业卫生及健康需求等进行调查,对某小型化工企业实施完善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WHP)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共报告职业病2 120例,有9大类28个病种,尘肺病1 676例(79.1%);劳动者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膳食平衡等相关服务和健康知识需求较高;试点单位实施干预后,劳动合同签订率、参加工伤保险率、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达到100%,建立了规范的工作场所WHP管理机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限值要求,未检出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本研究探索出的WHP模式,可以改善中小企业作业人员劳动条件、改变职工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病伤,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地域特色,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
-
2006-2016年大连市急性职业中毒特征分析
2006-2016年大连市报告急性职业中毒137例,死亡6例.中毒的化学物质以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氨、混合性气体为主,主要分布于制造业.提示强化管理是预防控制急性职业中毒的重要环节.
-
α-突触核蛋白在锰诱导神经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锰诱导神经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方法 将野生型和α-Syn基因敲除(α-Syn-/-)型C57小鼠各24只,均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即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和低、中、高剂量染锰组(分别腹腔注射50、100和200μmol/kg氯化锰),注射容量为5 ml/kg,每周5次,共4周.而后处死小鼠,切取脑纹状体组织,检测锰含量、细胞凋亡率以及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信号分子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锰暴露剂量的增加,野生型和α-Syn-/-型小鼠纹状体锰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均不断升高;高剂量染锰组α-Syn-/-型小鼠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锰组野生型小鼠PERK和eIF2α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湿升高,ATF4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IRE1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中、高剂量染锰组,α-Syn-/-型小鼠PERK和eIF2α蛋白表达升高,而磷酸化水平相对下降,IRE1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高剂量组的总XBP-1及割裂的XBP-1基因表达升高,ATF6蛋白表达升高,野生型和α-Syn-/-型小鼠CHOP和割裂的Caspase12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IRE1磷酸化水平、CHOP和割裂的Caspase12蛋白表达则均明显高于野生型.结论 α-Syn与锰诱导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而且α-Syn对锰诱导的细胞凋亡在一定程度上有保护作用.
-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女性生育力问题比较及干预策略
目的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女性的生育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生育力下降的职业相关因素,探讨妇女生育保护的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东部、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选择医药卫生、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冶金、铁路、教育和金融行业18~65岁的妇女开展本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6.16±7.87)岁,平均不孕率高达25.44%.其中,工作中长时间坐姿的女工不孕率高于其他工作模式的女工,轮班作业(尤其是夜间轮班)与妇女不孕率存在相关性;1年不孕率地区排序:西部>中部>北部>东部,2~3年不孕率排序:西部>中部>东部>北部;金融、餐饮家政、冶金、石油化工、铁路行业不孕率较高,分别为29.50%、28.00%、27.41%、27.01%、26.90%;公务员、技术员、教师、一线工人不孕率依次为26.57%、26.24%、25.70%、25.32%.结论 妇女生育力受多种职业相关因素的影响,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促进妇女身心健康.
-
氟对软骨的损伤作用研究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长期过量摄入可引起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高氟对软骨造成损伤,如软骨细胞坏死、软骨基质合成异常、酶活性降低等.本文从信号通路、氧自由基、细胞凋亡等方面,阐述氟对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为氟中毒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
矽尘对小鼠外周血免疫相关基因PD-1和PD-L1mRNA表达的影响
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染尘2h、4h、8h组以及对照组,共染尘30 d.染尘结束后,立即称量小鼠体重及肺脏、胸腺、脾脏重量,计算各脏器系数.提取外周血总RNA,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免疫相关基因PD-1和PD-L1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染尘时间组小鼠体重增长速度减慢,肺脏系数升高,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降低(P均<0.05),PD-L1 mRNA相对含量均升高(P<0.05),4h和8 h染尘组PD-1 mRNA相对含量升高(P<0.05).提示矽尘可导致小鼠免疫力损伤,该损伤可能与矽尘上调外周血PD-1和PD-L1 mRNA表达有关.
-
亚慢性1,2-二氯乙烷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为探讨亚慢性1,2-二氯乙烷(1,2-DCE)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1,2-DCE低、中、高剂量染毒组(0.225、0.45、0.9g/m3),每组5只.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4周,染毒3.5 h/d.末次染毒结束后次日立即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处死小鼠,取大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脑组织中谷氨酸(G1u)、天冬氨酸(Asp)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从训练第3天起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训练第5天,中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游泳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间探索实验中,各染毒组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GAB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各组间G1u和As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亚慢性1,2-DCE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能力的抑制性作用,可能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升高有关.
-
工作场所空气中硝基苯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的改进
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硝基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改进,以乙醇正己烷替代甲醇苯进行标准溶液配制和样品处理,FFAP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实验改进后,硝基苯在0.004~2.0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解吸效率>90%,相对标准偏差<10%.本法所选试剂毒性低且用量少,适合工作场所空气中硝基苯的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工作场所其他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提供了参考依据.
-
广西不同地区健康成人尿汞正常参考值调查
2015至2016年,在广西各地区按年龄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尿相对密度合格且资料信息齐全的尿样,用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进行尿汞含量测定.共采集广西14个地市共1 533份正常人尿样,相对密度合格尿样1 417份,尿汞正常值单侧估计95%上限为2.90 μg/L.经常摄食海鲜的人群尿汞P50(1.36 μg/L)高于不摄食海鲜人群P50(0.70 μg/L)(Z=-9.306,P<0.01);经常使用美白产品的人群尿汞P50(0.38μg/L)低于不使用美白产品人群的尿汞P50 (0.81 μg/L)(Z=-3.15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广西正常人群尿汞参考值0.10~2.90 μg/L,不同地区尿汞水平存在差异,与生活习惯有关.
-
情景模拟视频在纯音听阈测试中的应用
噪声导致的听觉损害主要有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和噪声性耳聋[1].《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规定,纯音听阈测试(以下简称纯音测听)是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必检项目之一,是医生判断职业劳动者能否从事噪声作业、继续在岗、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依据.在纯音测听检查中,受检者的配合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2].检查前,工作人员向受检者讲解纯音测听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进行检查,若测试结果偏高(高频段3、4、6 kHz双耳平均听阈值≥40dB),医生会要求受检者脱离噪声环境48 h后复查.部分受检者首次测试听阈值偏高,复查时结果正常,即初次检查结果为假阳性.为降低假阳性率,我们录制了纯音听阈测试情景模拟视频,受检者先观看视频再行测听检查,以提高对测听方法的理解.
-
青藏铁路人员轮休制度与血红蛋白异常率分析
慢性高原病是长期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高原的世居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1].长期慢性低压缺氧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虽然增多的血红蛋白有助于提高高海拔条件下血液的携氧能力,但是过度的红细胞会导致慢性高原病的发生[2].为预防慢性高原病,青藏铁路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3,4].其中轮休是对高原铁路工作人群采取的特有制度.现就轮休方式与高原作业职工血红蛋白异常率的关系作一探讨.
-
2014-2016年某妇幼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为了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现特对2014-2016年柳州市某妇幼机构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2014-2016年柳州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发生职业暴露上报的医务人员90名,对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职业、年龄、性别、暴露场所、暴露方式、操作环节、暴露源感染情况、预防性用药和血清学检测情况等进行调查.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将调查结果数据录入Excel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刮研作业健康监护探讨
刮研是指用带柄刮刀以人工方法修整工件的表面形状、粗糙度等,刮研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工种,在机床生产、精密加工和维修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位置.目前从事手工刮研作业工人约占行业一线工人的5%,粗略估计全国目前该作业仍有10万余名从业人员.钳工在刮研操作时,将平面刮刀刀柄顶住腹股沟部位,双手握住刀具,使平面刮刀与被刮表面形成一定的切削角度,并对刀头施加压力,使平面刮刀刀刃吃紧平面.由于刮研工用髂骨和腰部给刀柄以推力,腹股沟长期顶压刮刀致静脉血管回流不畅、下肢瘀血、压力增高、组织缺氧,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及淋巴管闭塞症,相关的疾病主要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外周血管疾病.
-
2006-2017年南通市职业性中暑发病病例分析
由于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等原因导致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因高温作业环境引发中暑及其他相关疾病已逐渐成为公共卫生热点事件而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对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17年受理诊断的职业性中暑病例进行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17年12月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受理24例职业性中暑诊断申请,其中2017年多(8例),其次为2013年(7例).根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诊断重症中暑14例(其中10例热射病、3例热衰竭、1例混合型),轻症中暑1例,中暑先兆8例,非职业性中暑1例.
-
儿童百草枯中毒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3岁,因口服百草枯约18 h入院.患者于2016年9月5日6时左右口服农药百草枯约5 ml,出现咽喉部烧灼疼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于当地医院补液对症处理后转入我院,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9月6日血常规示Hb 125 g/L,WBC 11.09× 109/L,N 89.5%;凝血功能、心肌酶谱、生化、肝功、胸片正常.9月8日凝血四项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51.5 s,凝血酶时间(TT) 45.0 s;白蛋白(ALB) 31.59 g/L,BUN 14.53 mmol/L,Cr 176.3 μmol/L,血Ca2+ 1.93 mmol/L,C1-94.0 mmol/L,K+3.19 mmol/L;球蛋白19.81 g/L,乳酸脱氢酶(LDH) 336 U/L,总蛋白(TP) 51.40 g/L,α-羟丁酸脱氢酶259 U/L.9月9日胸部CT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9月14日胸部CT示双肺少许感染,双侧胸腔积液.9月19日血常规Hb 86 g/L,WBC16.94×109/L,N 81.2%;ALT 60 U/L,BUN 11.16 mmol/L,血K+ 3.33 mmol/L,TP 54.37 g/L;凝血四项示APTT 29.2 s.
-
2015-2017年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收集并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2015-2017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总超标率为6.42%,有降低趋势(P<0.01);电焊烟尘、噪声、甲醛、锰及其化合物、二甲苯超标率依次为12.50%、10.04%、8.33%、6.78%、4.88%;噪声超标率2015年高,为26.26%.应加强工程防护,督促工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
某二苄基甲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调查某二苄基甲苯生产厂职业卫生状况,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煤尘、矽尘)、化学有害因素(甲苯、苄基氯、氯化氢、氢氧化钠、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物理因素(高温、噪声、工频电场).除噪声8h等效声级有2个工种接触强度超标外,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该厂在个人使用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方面仍需加强管理.
-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伴我成长三十载——贺《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经历三十年风雨,《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已经从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成长为亭亭如盖的大树.三十年,对于一棵树,足够枝繁叶茂;对于一个人,从婴儿到盛年;对于一本专业期刊,正当厚积薄发.《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年,正是我国卫生体制经历改革的三十年,是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从行政管理走向法治管理并不断完善的三十年,也是我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携手同行的三十年.早在1987年,我就与职业卫生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那一年,我们在著名劳动卫生学家张国高教授的带领下,深入湖北省黄石市的部分大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开展劳动卫生现场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执笔撰写的《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及劳动卫生管理的调查》获得了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88年我大学毕业不久,就与创刊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识相知,并伴随我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整整三十年仍历久弥新.如今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早已跻身于中文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等精品期刊之列,成为广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工作者进行学术和工作经验交流的圣地,得到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可.
关键词: -
贴近基层助力行业职业卫生发展——祝贺《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回忆《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年历经风雨的光辉历程,备感真切.重新浏览曾经查找的文献,翻阅曾刊登的文章,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快乐.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几十年,深感《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是我们中国石油职业卫生工作者的良师益友.1 汲取职业病防治相关信息 杂志贴近基层,科学实用,指导实践.多年来,中国石油职业病防治工作者从期刊中不断汲取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领域和新进展,获得新提高,杂志适合基层职业卫生工作者的需要,推动了石油系统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
墨香飘远 润物无声——感恩良师《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不知不觉中,深受众多职业卫生工作者和我喜爱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迎来了她创刊三十周年.三十而立,当立于世!经过三十年的磨砺,她已在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领域确立了品牌和地位,形成了稳健的办刊方向和成熟的期刊风格.自2002年我从事职业卫生工作以来,便与杂志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从杂志的读者、作者并有幸成为审稿人.作为读者,我会细细品读杂志刊登的职业卫生、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展及成果,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作为作者,我会悉心寻味杂志编辑老师和审稿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及时回复并总结自己在论文设计和撰写过程中的得与失.作为审稿人,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了解当前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关注的热点,拓展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认真负责地为每一篇论文提出审稿意见.在此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从书本中无法获取的知识,感恩于杂志作为指引我和同学、同事们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学术方向的良师!
关键词: -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伴我前行——祝贺《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十个春秋悄悄划过.与此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往事,让我们慢慢咀嚼,轻轻回味.在这金秋时节,迎来了《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的喜庆时刻,我怀着感激之心和崇敬之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祝福!这三十年来,她给我带来了无数感动的故事和美好的回忆.每当我翻开已经泛黄的杂志时,画面就如蒙太奇一般,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的闪过,这已不仅仅是回忆,更是我职业生涯的启蒙和见证,是她鼓励和陪伴我在职业卫生和中毒临床工作中砥砺前行.
关键词: -
惜缘——纪念《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有人说起所谓的“缘”是什么,就是于彼此相遇与相约的时刻,为彼此而驻足,留下一声问候、一抹微笑、一个痕迹,且彼此能为这一问一笑一痕而学会珍惜.按照这个定义,我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确实是有缘的.1985年,我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分配到天津化工劳动卫生研究所工作,从此开启了与职业卫生的结缘之路,这期间又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遇、相约,也因此结缘二十几年.《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就像一位老朋友陪伴着我,记录着我的成长之路,从尝试在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应用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方法开始,指引我探讨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学术之路.一路走来,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系列研究的文章几乎尽数发表于此,至今我也在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方向上有所成就,被杂志聘为常务编委,继续着我们的缘份.
关键词: -
探索与创新 始终与学科发展相伴——《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山东特约编辑部十四年工作回顾
2004年的金秋十月,在位于济南市城乡接合部的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礼堂里《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山东特约编辑部召开了成立大会,至今已经过了14个年头,几番风雨、几度春秋,硕果和荣誉背后是年复一年的努力和追求.值此《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之际,徐徐回眸,往事如昨,心存感恩,执着前行.
关键词: -
欣于所遇 感于所为——《中国工业医学杂志》而立之年有感
周末时光,办公楼难得的清静,打开走廊通往菱角湖公园的那扇门,一湖镜水、波纹荡漾.坐在临湖的桌子前,听着《秘密花园》略显忧伤但又优美的旋律,记忆的蔓条便顺着时光攀援而上,带我回到了从前,回到了29年前,回到了1989年的那个夏天.那年夏天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某企业防病中心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始了我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也与我的朋友——《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遇.
关键词: -
我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的不解之缘——献礼《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在单位的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分外醒目的橙红色封面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开始了我与她难以割舍的情缘.对于当年像我这样一个初入职业卫生与职业病临床的职场新手,有这种兼具指导性、可读性和实用性的杂志相伴,使我无论在科研创新、进修学习、临床工作,还是在职称晋升上都能够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关键词: -
信任 信心 信念——庆祝《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基于“讨论问题、互通情报、交流经验、培养人才”的目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于1988年10月正式创刊.在其步入而立之年时,杂志已经逐渐成为国内职业病领域重要的学术期刊,被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在职业病相关领域能够有这样优秀的期刊作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是广大职业病防治工作者的幸事.学术刊物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出版物,内容真实、严谨是保持生命力的根本.医学类学术刊物对医务人员不仅具有指引的作用,更关系到患者的健康,责任尤为重大.《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将求实作为宗旨,为学术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然记得第一次向杂志投稿时,审稿专家和编辑们提出的修改意见体现出他们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令我对杂志编辑部保障学术质量的办刊原则有了深刻的认识.编辑部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是浸润在杂志的每一期、每一篇的编校之中.
关键词: -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研制的探讨
在当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背景下,政府加强了保护和促进职业人群健康各项措施,对社会和谐、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2013年3月国家卫计委对《职业病分类与目录》进行了修订,根据前期的实证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参考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相关文件[1],将我国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原目录中职业性化学中毒只针对急性中毒诊断设置开放性条款,现取消了“急性”限定,即意味着对慢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也是开放的.本文对慢性化学物中毒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分析,针对外源性化学物发展和应用现状、职业病诊断标准体系建设需求和实践证据,探讨我国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研制的必要性,并对标准研制的研究内容、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
结缘相伴三十载 唯有真情释满怀——写在《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之际
1988年11月,在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业学术会议上,我偶然得到一本新创刊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第1卷第1期),庄重洁白的封面,王世俊先生题写的红色清秀的刊名,著名职业卫生学家刘世杰教授、顾学箕教授的贺词,首任主编何凤生、赵金铎的发刊词,还有丁茂柏、王移兰、张寿林、张国高、顾祖维、吴植恩、丁训杰、赵金垣、张基美、游全程等众多职业卫生学术权威的精彩笔墨,像一股送爽的秋风,吹进广大职业病防治工作者的心坎;像一位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老师,谆谆教导着和我这样的职业病防治战线的新兵.杂志中一篇篇思路敏锐、数据严谨、结论清晰、循循善诱的学术文章强烈地吸引着我,我像一株干渴的幼苗不断汲取着这本新杂志的营养,并开始了我职业医学生涯中与她难以割舍的情缘.
关键词: -
学术交流的平台 引领科技的先锋——纪念《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三十而立,立足职业医学事业兢兢业业;岁月如金,助力职业医学人才再创辉煌!重温《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三十年的创刊历程,1988年创刊时,正值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遭受冲击,面临挑战之时,杂志的成立给鏖战中的职业病防治队伍增添了信心,起到了鼓舞支援的作用.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增加,职业医学科研能力的增强,职业医学科技队伍的壮大,《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担当起为职业医学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的重任,成为引领职业医学科技的先锋力量.
关键词: -
三十而立展鹏程 职卫杏林满芳华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中国工业医学杂志》自1988年创刊以来,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屡创佳绩.近年来,贵刊先后被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收录,并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奖及中华预防医学会先进编辑部、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等荣誉称号,极大地提升了杂志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至今,《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已走过三十年的奋斗历程,在此向杂志的各位领导和编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关键词: -
我国妇女职业健康研究七十载回顾与展望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保毓书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妇女劳动卫生研究.2001年,保教授在75岁高龄时深情回顾妇女劳动卫生研究的50多年历史,并满怀信心地展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宏图[1].同期,还有多位杰出的妇女劳动卫生专家学者为此呕心沥血、全心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如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王簃兰教授、北京医科大学公卫学院的周树森和赵树芬教授、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的蔡世雄研究员等等.其中王移兰教授先后发表了相关论文200多篇[2],周树森教授主持研究制订了《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1990),将我国妇女劳动卫生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 -
不忘初心得始终 直挂云帆济沧海——祝贺《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有感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前夕,恰逢我国医学学术刊物的新秀——《中国工业医学杂志》诞生三十周年.回首那一步一坎的艰苦历程,浏览这悦心悦目的辉煌成绩,更是往事如潮、感慨万千!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子进而释义:“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余不仅参与了杂志创建过程,且一直协助稿件审理,并担任英文编审至今,对杂志含有特殊感情,在受邀撰写贺词之际,心头别有一番滋味,往事更是泛滥如昨.
关键词: -
我国职业健康发展历程与思考
1 历史沿革我国职业健康工作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卫生部第三届卫生行政会议提出“开展工业卫生工作,是当前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同年“中央劳动卫生研究所”成立,承担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相关工作.随后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建立起国家、省、地市级的职业病防治机构,部分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县以及化工、矿山、冶金等重点行业也结合地区、行业特点建立了相应的专业机构.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从大专院校和综合医院调配到职业病防治机构,使得我国职业病预防、诊断及治疗工作在此高起点上得以迅速展开.相对完善的职业病防治体系有效地遏制了建国初期及之后相当长阶段内职业病危害的蔓延.
关键词: -
2002-2016年中国接触矽尘人群矽肺患病率的Meta分析
系统检索数据库,收集我国2002-2016年关于接触矽尘职业人群矽肺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随机模型进行合并分析,采用Egger法检验发表性偏倚.结果共纳入23篇关于矽肺患病率的调查研究,累计接触矽尘人数为48 113人,矽肺患病人数为3 182人,总患病率12.7% (95%CI:10.8%~14.6%).
-
苯乙烯职业暴露对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双核微核率影响的Meta分析
为探讨苯乙烯职业暴露导致作业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和染色体损伤,检索1990-2018年有关职业接触苯乙烯与淋巴细胞微核的文献,利用分析软件RevMan5.3对苯乙烯职业暴露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研究文献8篇、11个职业暴露组,苯乙烯职业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微核率的加权均差(mean difference,MD)为2.26‰,95% CI为(1.00‰,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苯乙烯可引起职业暴露人群遗传毒性损伤,利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可作为苯乙烯遗传毒性早期筛查的生物监测手段,提供CB-MNT在苯乙烯职业暴露人群基因生物检测的理论支持.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