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与全静脉麻醉对术后炎性反应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比较

吴永健

摘要: 炎性反应是机体对创伤或感染等刺激的反应,但是过度炎性反应会造成机体损害,甚至会带来严重后果[1].手术创伤可导致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异常,是引起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甚至死亡[2].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是一种新型麻醉方式[3],本研究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纤溶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腹部手术的麻醉选择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 ~ 12月义乌市中医医院普外科6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进入试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2.5±13.2)岁;体质量(59.6±6.5)kg;手术时间(132.2±32.1) min;ASA分级:Ⅱ级18例,Ⅲ级12例;手术类型:胃大部切除术4例、胆结石胆囊切除术16例、肾积水肾切除术5例、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4.2±12.5)岁;体质量(61.3±5.2)kg;手术时间(128.6±26.5) min;ASA分级:Ⅱ级16例,Ⅲ级14例;手术类型:胃大部切除术3例、胆结石胆囊切除术14例、肾积水肾切除术8例、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ASA分级、手术类型具有可比性.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于手术前30 min分别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100 mg.观察组患者用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成功后用咪达唑仑2mg+丙泊酚1 mg/kg+芬太尼3~5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进行麻醉诱导,以丙泊酚6~10 mg·kg-1 h-1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用咪达唑仑2mg+丙泊酚1 mg/kg+芬太尼3 ~5 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进行麻醉诱导,以丙泊酚2~8 mg·kg-1·h-1维持麻醉.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和术后48 h(T4)抽取静脉血15 ml,室温下静置凝血后进行离心得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F)用Olympus2007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