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중국전과의학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2.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572
- 国内刊号: 13-122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脏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OSAHS患者58例.给予12周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停止治疗后观察1周.观察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12周、停止治疗1周睡眠呼吸相关指标、心脏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 OSAHS患者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SpO2<89%占睡眠时间百分比、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全身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6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桡动脉PWV、SVR、PVR较治疗前降低,治疗12周SpO2较治疗前升高,治疗12周SpO2<89%占睡眠时间百分比、E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桡动脉PWV、SVR、PVR较治疗前降低(P<0.05);停止治疗1周SpO2、SpO2<89%占睡眠时间百分比、ES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桡动脉PWV、SVR、PV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给予气道正压通气治疗12周后可以降低动脉压力、改善睡眠呼吸相关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但停止治疗1周后疗效很快消失.
-
膝骨关节炎患者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病程、体质指数(BMI)、疼痛程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积分与静态平衡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社区招募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KOA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WOMAC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Pro-Kin 254P型平衡测试系统评价睁眼、闭眼静态平衡能力.结果 KOA患者病程与睁眼静态平衡指标前后方向标准偏差、横向标准偏差、前后方向平均运动速度、横向平均运动速度、运动椭圆面积、运动长度呈正相关(P<0.05);BMI与闭眼静态平衡指标横向标准偏差、运动椭圆面积呈正相关(P<0.05);VAS与睁眼静态平衡指标y轴平均压力中心呈正相关,与罗伯长度呈负相关(P<0.05);WOMAC量表日常功能活动积分与闭眼静态平衡指标y轴平均压力中心呈正相关(P<0.05).结论 KOA患者病程、BMI、疼痛程度、日常功能活动能力与静态平衡指标有关,患者静态平衡能力对视觉的依赖较大.
-
血清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β以及维生素A与原发性肝癌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3种维生素(维生素E、胡萝卜素β以及维生素A)参与调控氧化应激损伤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就诊的初发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198例.随访3年,根据随访结束时生存结果,分为存活组(n=101)和死亡组(n=97).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检测血清维生素E、胡萝卜素β、维生素A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包括总抗氧化态(TAS)、总氧化态(TOS)和氧化应激指数(OSI)以及其变化差值.结果 死亡组术后3个月维生素E水平、维生素E变化差值、维生素A变化差值均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术后3个月TAS水平、TAS变化差值、TOS变化差值、OSI变化差值均低于存活组,术后3个月TOS水平、OSI高于存活组(P<0.05).术后3个月维生素E水平和维生素E变化差值预测肝癌术后3年死亡事件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95%CI(0.716,0.894)〕、0.894〔95%CI(0.735,0.934)〕.术后3个月维生素E水平与术后3个月TAS水平呈正相关(r=0.521,P<0.05),与死亡率呈负相关(r=-0.611,P<0.05);维生素E变化差值与死亡率呈负相关(r=-0.65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维生素E>10.1 μmol/L〔OR=0.78,95%CI(0.40,0.98)〕和维生素E变化差值>0.6 μmol/L〔OR=0.89,95%CI(0.49,0.99)〕是肝癌术后3年死亡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3个月维生素E水平是肝癌术后3年死亡事件发生的潜在预测因子.
-
未接受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监测随访研究
目的 分析未接受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7年随访前后睡眠监测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2年承德市社区人群OSAHS流行病学调查筛选的OSAHS,2009年获得完整随访,且未经手术、呼吸机等治疗的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基线年龄,分为中年组(年龄<60岁,63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36例).记录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并发症;分别于2002年、2009年进行睡眠监测,并采用Epworth嗜睡评估表(ESS)评价患者日间嗜睡程度.结果 老年组憋醒发生率低于中年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检出率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2002年41例轻度OSAHS患者中,21例进展为中度,2例进展为重度;13例中度OSAHS患者中,6例进展为重度.老年组2002年10例轻度OSAHS患者中,3例进展为中度;12例中度OSAHS患者中,3例进展为重度.中年组2009年体质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ESS评分高于2002年,睡眠期间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 SaO2)低于2002年(P<0.05).老年组2002年与2009年BMI、AHI、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L SaO2低于2002年(P<0.05).中年组7年期间L SaO2、AHI变化值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 未接受治疗的中年OSAHS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障碍的程度逐渐加重;而未接受治疗的老年OSAHS患者随着病程延长,睡眠障碍进展趋势有所减缓,但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明显增多.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调控平滑肌细胞钙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调控其受体促进人股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的机制.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3月,将股动脉中膜平滑肌层剪成1~2 mm组织块培养,选取3~8代平滑肌细胞用于实验.将平滑肌细胞分为4组,A组单纯于DMEM培养基中培养,B组于含10 mmol/L β磷酸甘油钠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C、D组分别于含10 mmol/L β磷酸甘油钠的DMEM培养基中加入20、40 mg/L AGEs,各组平滑肌细胞干预培养96 h.合成3对随机AGEs受体(RAGE)siRNA,以50 nmol/L转染C组平滑肌细胞,24 h后进行siRNA沉默效果检测,选取转染效率较高的序列用于实验.分别取转染前后平滑肌细胞,采用Von Kossa染色实验观察平滑肌细胞内钙沉积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GE、β-catenin、骨保护素(OPG)表达水平.结果 未转染的平滑肌细胞中,A组无钙化斑块形成,B组可见明显的钙化斑块;C、D组细胞质、细胞核呈现粉红色的数量增加,钙化斑块明显增多.经转染后,C组平滑肌细胞细胞质、细胞核呈现粉红色的数量较未转染细胞减少,钙化斑块形成受到抑制.未转染的各组平滑肌细胞RAGE、β-catenin、OPG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平滑肌细胞RAGE、β-catenin、OPG表达水平高于B组,D组平滑肌细胞RAGE、β-catenin、OPG表达水平高于B、C组(P<0.05).C组平滑肌细胞转染后RAGE、β-catenin、OPG表达水平均低于转染前(P<0.01).结论 AGEs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介导平滑肌细胞钙化,其机制可能为RAGE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使β-catenin下游蛋白OPG表达水平升高.
-
学龄前儿童尿促性腺激素参考范围社区调查
目的 建立学龄前儿童(3~7岁)尿黄体生成素(ULH)和尿促卵泡素(UFSH)参考范围,观察其性别、年龄特点.方法 于2015年5-7月,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社区3~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生长发育标准,分别计算儿童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和年龄别体质指数(BMI)Z评分(BAZ),3种指标均在-2SD~2SD为符合本调研入组的体格发育标准.睡前排空膀胱,留取过夜晨尿,记录留尿时段,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ULH和UFSH,同时检测肌酐(Cr).结果 共纳入1 105例研究对象,其中3岁90例、4岁390例、5岁373例、6~7岁252例.男、女童ULH检出率分别为5.30%(31/585)和11.54%(60/520),UFSH检出率分别为99.83%(584/585)和99.04%(515/520).男童和女童ULH、U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55,P<0.001;Z=-19.644,P<0.001).不同年龄女童UF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岁、6~7岁UFSH水平均分别低于3岁、4岁(P<0.05).1 105例学龄前儿童中,-2SD
-
南昌市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社会资本现况及其对生存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南昌市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PLWHA)社会资本现况及对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5年1-6月,选取南昌市东湖区和青云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并确诊的PLWHA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PLWHA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职业、感染途径、感染身份暴露情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个人社会资本量表测量PLWHA的社会资本,简体中文版HIV感染者生存质量量表(MOS-HIV)测量PLWHA生存质量.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230例,有效问卷225份,有效应答率为97.8%.PLWHA纽带社会资本得分、桥梁社会资本得分和社会资本总分分别为(14.1±3.4)、(9.5±3.4)、(23.6±5.6)分,均低于常模(P<0.05).PLWHA简体中文版MOS-HIV生理健康得分为(51.9±7.0)分,心理健康得分为(49.3±6.6)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资本各条目中,对网络成员的信任度、网络成员的支持帮助、网络成员所拥有的资源、团体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是PLWHA生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网络成员的数量、与网络成员的日常联系、对网络成员的信任度、网络成员所拥有的资源是PLWHA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南昌市PLWHA社会资本较低,纽带社会资本对PLWHA生存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是典型、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之一,线粒体疾病常累及多个需高能代谢的组织和器官,尤以神经系统显著,其次也累及心肌、骨骼肌等.随着对LHON心血管并发症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相继有关于心脏的神经系统受累、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等心血管异常的报道,LHON的不同器官组织受累和外显发病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LHON患者应常规进行心血管方面检查,同时也表明线粒体DNA突变致病的复杂性.
-
精神运动统合治疗在精神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精神运动统合治疗是将躯体运动与心理改变相融合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是有效、低成本、无不良反应、易操作的精神康复方法,在发达国家已越来越广泛地被融合于精神障碍的整体治疗方案中.本文针对精神运动统合治疗的概念、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为我国的精神康复工作提供借鉴.
-
糖尿病肾病治疗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尽管肾素-血管紧张素(RAS)拮抗剂、降压、降糖等治疗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速度,但目前尚缺乏针对其发病机制的有效治疗,部分患者仍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为了给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本文就近期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述.
-
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明确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探索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对AMI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传统常规组(30例)、传统强化组(30例)和新型优化组(30例).传统常规组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国PCI术后心脏康复程序中急症PCI术后1周康复程序制定,以步行等简单的方式作为主要运动形式;传统强化组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国PCI术后心脏康复程序中择期PCI术后康复程序制定,基础活动量和总活动量强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在传统常规康复模式基础上,综合荷兰Avans大学、UMC St RAdboud医学院及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接受的新心脏康复理念,为患者提供早期、个体化和精确定量的新型心脏康复方案.3组均为期6个月.各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后即刻(康复前)和心脏康复干预6个月后(康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观察患者心脏康复干预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猝死发生情况.结果 康复前3组患者LVEF、LVESV、LVEDV、WMSI、TNF-α、NO、ET-1、s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传统强化组WMSI低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LVEF高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WMSI低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P<0.05).3组康复后LVEF较康复前升高(P<0.05).康复后传统强化组TNF-α、ET-1、sVCAM-1水平低于传统常规组,NO水平高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TNF-α、ET-1、sVCAM-1水平低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NO水平高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P<0.05).3组康复后TNF-α、ET-1、sVCAM-1水平较康复前降低,NO水平较康复前升高(P<0.05).3组患者心脏康复干预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猝死发生.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AMI 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有明显改善,新型康复模式有效实现康复模式的个体化、人性化,大限度地保护AMI患者的心功能,切实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
心脏康复的管理与服务
心脏康复是一项全面长期的计划,其目的在于限制心血管疾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猝死的风险,控制心脏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使患者重回社会.尽管心脏康复的获益已被证实,但目前参与心脏康复的人数仍然较少.本文回顾了心脏康复的发展历史,总结国内现有心脏康复创新模式,分析心脏康复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期推动心脏康复的有效管理和全面服务,让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摇头试验分析
目的 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摇头试验的结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1月于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眩晕门诊就诊或住院的HC-BPPV患者56例,其中向地性眼震型35例,离地性眼震型21例.向地性眼震型翻滚试验时眼震相对较强烈一侧为患侧,离地性眼震型翻滚试验时眼震相对较弱一侧为患侧.患者端坐位行摇头试验,频率3 Hz,水平方向摇头30次,左、右范围均为30°.裸眼观察1 min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眼震及眼震方向.结果 56例患者摇头试验阳性19例,离地性眼震型患者摇头试验阳性率为71.4%(15/21),高于向地性眼震型患者的11.4%(4/35)(P<0.05).离地性眼震型患者摇头试验阳性15例,其中14例朝向健侧,1例朝向患侧;向地性眼震型患者摇头试验阳性4例,其中2例朝向患侧,2例朝向健侧.结论 离地性眼震型HC-BPPV患者摇头试验诱发的眼震常见且多朝向健侧,向地性眼震型HC-BPPV患者摇头试验诱发的眼震少见且可以朝向健侧或患侧.
-
不典型肺结节病的CT表现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节病误诊的不典型CT表现,提高对肺结节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4例CT误诊,后经病理证实,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进行治疗的肺结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 24例肺结节病患者中,23例(95.8%)表现为不同程度肺部症状(咳嗽、咳痰,胸闷、气促,胸痛);8例(33.3%)同时伴全身非特异性症状(发热、乏力,体质量下降);4例(16.7%)伴有肺外表现(皮肤结节性红斑,双髋关节痛,神经性耳聋);1例(4.2%)无明显临床症状.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率为47.6%(10/21);C反应蛋白升高率为52.3%(11/21);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率为1/9;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CD4/CD8比值升高率为8/18.CT表现:淋巴结增大不典型表现12例(50.0%),其中纵隔伴单侧肺门淋巴结增大5例(20.8%),单纯纵隔淋巴结增大5例(20.8%),淋巴结未见增大2例(8.3%);淋巴结融合8例(33.3%).肺内不典型表现:磨玻璃密度影10例(41.7%),粟粒样结节影7例(29.2%),索条网状阴影6例(25.0%),类似树芽征表现5例(20.8%),结节及团块影4例(16.7%);胸膜病变10例(41.7%),其中增厚、钙化及胸腔积液2例(8.3%).CT误诊的疾病包括:肺结核5例(20.8%)、淋巴瘤4例(16.7%)、肺间质纤维化4例(16.7%)、肺部感染3例(12.6%)、纵隔占位2例(8.3%)、肺转移瘤2例(8.3%)、肺癌2例(8.3%)、间质性肺炎2例(8.3%).结论 肺结节病的不典型CT表现较多,不具有特征性,充分认识肺结节病的不典型CT表现并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995-2014年艾滋病母婴传播问题的中外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对国内外1995-2014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做初步评析,旨在揭示国内外艾滋病母婴传播研究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于2016年4-6月,全球文献采用SCI的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国内文献采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CBM Web)进行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文献发表的年份、地域、机构、期刊、作者以及主题词等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索到外文文献3 348篇,中文文献1 041篇.总体上外文文献量呈平稳中递减,中文文献量呈波浪式增长.外文文献侧重于基础医学、流行病学和药学领域的研究,而中文文献则侧重于诊断学、妇产科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管理学领域.中文文献的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发文机构被引频次、发文期刊影响因子、发文作者被引频次等方面均落后于外文文献.结论 艾滋病母婴传播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文献量发展较快,但不同国家及地区发展不平衡,中文文献质量有待提高.
-
2005-2015年我国移动医疗研究现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掌握我国移动医疗的研究动态,了解国内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方法 以中国知网为搜索平台,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文献数量、关键词、来源期刊、研究机构4个方面对2005-2015年收录的国内移动医疗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61篇文献纳入研究,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于2005-2009年保持在较低区间,从2010年开始呈快速增长态势;按照关键词出现频次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出现频次≥10次的关键词,共32个;根据关键词可将文献分为移动医疗技术研究、移动医疗应用研究和移动医疗评述类3个研究主题,根据趋势推断,3个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占比将逐渐趋于一致;来源期刊共197种,其中载文数量≥5篇的期刊15种,发表文献总计199篇,占文献总量的43.17%(199/461);移动医疗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和各大附属医院.结论移动医疗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研究机构较为分散、研究质量不高等问题.
-
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及综合管理:基于病例的学习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全科医生应具备符合指南的标准化诊治及结合患者自身特征的个体化治疗和综合管理能力.基于病例的学习是全科医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以1例具有代表性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基础,结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以期拓宽全科思维,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
不同就诊模式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了解目前上海浦东城郊结合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情况,比较不同就诊模式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2014年度纳入上海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册管理对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为上海浦东中部城郊结合社区的固定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固定就诊组496例)和自由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由就诊组46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住院治疗次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生理健康评分〔采用糖尿病控制症状量表(CSSD70)评价〕.结果 固定就诊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率、HbA1c达标率高于自由就诊组,住院治疗次数少于自由就诊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习惯、治疗情况、生存技能、治疗目标、疾病知识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就诊组患者自觉症状得分高于自由就诊组(P<0.05).结论 固定就诊组即社区首诊,有序就诊、转诊模式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明显优于自由就诊模式,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住院治疗次数、提高HbA1c达标率.
-
厦门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与慢性病管理模式介绍
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对未来几年慢性病的防控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如促进医防协同,实现全流程健康管理,强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建立健康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1].当前,全国各地区针对慢性病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2],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厦门市自2012年开始探索慢性病一体化管理,2014年基本形成"三师共管"模式."三师共管"已成为厦门市的一个标签,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三师共管"对慢性病的管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等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对厦门市慢性病管理的"三师共管"模式进行介绍,为促进分级诊疗、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