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伴正常体重的代谢性肥胖患者体脂成分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评估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伴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ONW)患者的有效性,以及对体脂成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单用二甲双胍12周但血糖控制不佳的、18.5≤BMI< 24kg/m2的T2DM患者197例,且均符合MONW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沙格列汀组100例和格列吡嗪组97例.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观察体脂率(BF),糖脂代谢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变化. 结果 两组HbA1c较治疗前降低[沙格列汀(8.37±0.75)% vs (7.25±0.62)%,格列吡嗪(8.42±0.78)%vs(7.27±0.72)%,P<0.05];沙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格列吡嗪组(3.0% vs29.9%,P<0.01).沙格列汀组WC[男(85.84±4.07)vs(84.08±4.53)cm,女(81.53±5.93) vs (79.09±4.91)cm]和BF[男(28.71±4.22)% vs (27.47±5.66)%,女(37.18±6.52)%vs (36.06±6.30)%]较治疗前降低(P<0.05);沙格列汀组治疗后WC[男(86.94±4.20) vs (84.08±4.53)cm,女(83.48±5.51) vs (79.09±4.91) cm]和BF[男(30.70±5.72)% vs (27.47±5.66)%,女(39.36±7.23)% vs(36.06±6.30)%]均较格列吡嗪组降低(P<0.01).沙格列汀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25(1.68~6.11) vs2.88(1.48~5.52)]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67(0.51~3.97) vs 1.51 (0.44~4.63) mg/L]较治疗前降低(P<0.05). 结论 沙格列汀在有效控制T2DM伴MONW患者血糖的同时,可降低其BF,减轻IR,改善患者慢性炎症状态.
-
2型糖尿病家系膜糖蛋白PC-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膜糖蛋白PC-1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IR)特征和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 方法选择T2DM家系中的T2DM患者(216例)、非DM一级亲属(133例),运用PCR-RFLP技术进行PC-1基因编码区K121Q多态性研究,同时检测临床和生化指标,并与正常人(106名)相比较. 结果 (1)T2DM患者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携带Q等位基因的DM患者,收缩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等较后者明显增高.(2)非DM一级亲属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携带KQ基因型者虽然其体质指数明显低于KK基因型者,但前者舒张压、TG、TC、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Ins)、空腹血浆C肽(FCP)水平等显著高于后者.(3)合并高血压的DM患者(84例)和无高血压的DM患者(132例)比较,QQ基因型只见于前者. 结论 (1)T2DM患者、非DM一级亲属和正常人中该多态性分布没有明显差异.(2)PC-1基因Q121K基因型与家族性T2DM家系成员的IR表型相关.(3)PC-1基因Q121K基因多态性与T2DM患者的高血压无关.
-
昆明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启动子区59029G/A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启动子区59029G/A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 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昆明地区汉族人中对16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正常白蛋白尿(DN0)组53例,微量白蛋白尿(DN1)组64例,临床白蛋白尿(DN2)组46例]和60例健康对照者(NC组)的CCR5基因启动子区59029GA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 DN组(DN1+DN2)的GA、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DN0组(P<0.01).DN1和DN2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0组与NC组间基因型频率不同,但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CR5基因启动子区59029 G/A多态性、病程与DN显著相关,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GA和AA基因型相对于GG基因型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DN患者中,病程>5年是DN2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在昆明地区汉族人中,CCR5基因启动子区59029A阳性基因型可能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病程>5年可能是DN进展的危险因素.
-
OGTT 1小时切点血糖在筛查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负荷后1小时血糖(1hPG)筛查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病(DM)的切点值及其与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4731名受试者行OGTT试验,应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1hPG的切点值,按此切点分组后进行各组HOMA-IR、HOMA-β、胰岛素生成指数、形态指数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由ROC曲线得出筛查DM佳的1hPG切点值为12.935mmol/L,灵敏度为81.52%,特异度为86.94%;筛查IGR佳的1hPG切点值为9.815mmol/L,灵敏度为74.96%,特异度为77.86%.将整个人群按1hPG分为三组,各组间的胰岛素生成指数、形态指数、HOMA-IR、HOMA-β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且1hPG与胰岛素生成指数和HOMA-β负相关,与形态指数、HOMA-IR正相关(P均<0.01).结论 筛查DM的1hPG切点值为12.935mmol/L,筛查IGR的1hPG切点值为9.815mmol/L,且1hPG可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程度.
-
Microalbustix试纸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评价
用Microalbustix试纸测定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分别为89%,96%和100%.这与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白蛋白尿 Microalbustix试纸法 -
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因子分析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聚集特征.方法研究对象483人,无已知糖尿病(DM)史,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查出DM患者203例,对其胰岛素、血糖、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显示肥胖、胰岛素抵抗(IR)、高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血压等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24%,肥胖因子的方差贡献率高,为29.75%,肥胖因子与血脂异常因子通过C反应蛋白联结,血脂异常因子与胰岛素抵抗、高血糖因子联结,高血压及TC、LDL-C独立于其他因子存在.结论肥胖是MS重要的因子,MS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不能单独用IR解释,可能是肥胖、IR、炎症反应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
调脂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观察伴血脂异常的初诊2型糖尿病调脂治疗对血糖的影响及糖脂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或格列美脲治疗12周后,检测BMI、FPG、HbA_1c、TC、TG、HDL、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选择其中血脂仍异常的患者98例,在原降糖药物剂量不变的基础上,根据血脂水平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或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隔日交替治疗8周,治疗后复测上述指标. 结果调脂治疗后三组血脂成分明显改善,FPG、HbA_1c均明显下降(P<0.01).经Bivariate-correlate分析,HbA_1c的下降与TC、TG、LDL的下降呈正相关;HbA_1C的下降与ApoA呈负相关. 结论 调脂治疗伴有血脂异常的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血脂的同时,还有利于血糖的进一步控制.
-
高血糖状态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葡萄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观察11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不同血糖状态下,胰岛β细胞分泌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GST)的反应能力. 结果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在OGTT随空腹血糖的升高而下降(P<0.01);在GST随血糖升高而增强,达9 mmol/L以上时维持在高水平.OGTT胰岛素释放倍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0.01),GST胰岛素释放倍数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正相关(P<0.01). 结论葡萄糖毒性干扰胰岛β细胞功能的判断,血糖过高抑制OGTT时的胰岛素释放,GST受此影响小,能较客观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医疗费用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大城市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控制情况,以及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因素. 方法对国内11个大城市的T2DM患者抽样调查,收集其疾病控制和治疗费用数据,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调查的1111例T2DM患者中,门诊658例,住院453例,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患者的HbA1c和PG控制情况,用多因素模型分析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68%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没有得到很好控制(>7.0 mmol/L),42%的HbA1c控制效果不佳(>7.5%).门诊医疗费用的多因素分析中医院级别(P<0.001)、并发症(P<0.001)和末次空腹静脉血糖控制水平(P<0.05)是影响患者就诊费用的主要因素.住院医疗费用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P<0.001)、医院级别、并发症(P<0.001)、家庭人均收入是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中国大城市中50%左右T2DM患者按照(2002年的治疗情况)PG和HbA1c控制效果不佳,并发症和PG控制效果不好是T2DM患者医疗费增多的显著因素.
-
解偶联蛋白3基因与肥胖或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UCP)3基因G304A多态性,外显子6剪接位点Ggt→Gat多态性和C427T突变与北方汉族人肥胖或肥胖伴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系. 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肥胖患者(BMI:34.3±9.6 kg/m2),其中60例伴有T2DM,另选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这3种基因变异. 结果 140例研究对象均不存在G304A多态性或外显子6剪接位点多态性,但发现1例肥胖伴T2DM患者存在C427T杂合突变. 结论 UCP-3基因G304A或外显子6剪接位点GGT→GAT变异以及C427T突变可能不与我国北方汉族肥胖或肥胖伴T2DM的发病相关.
-
高胰岛素血症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低钾周期性麻痹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胰岛素(Ins)水平与低钾周期性麻痹的关系. 方法选择1998~2001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232例Graves病患者,均予检测血钾、糖化血红蛋白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浆Ins、C肽释放试验,并与43名健康成人比较. 结果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低钾周期性麻痹的患者全部为男性.(2)甲亢患者有葡萄糖耐量受损和高胰岛素血症,表现为OGTT中2h血糖不能达到正常水平,有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为明显,为(10±3) mmol/L.甲亢伴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胰岛素和C肽释放分别为(中位数):18.05、67.80、95.50、119.00、75.00 mU/L和2.97、6.00、7.60、11.80、6.90 μg/L,明显高于健康成人和无低钾周期性麻痹的甲亢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甲亢伴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葡萄糖耐量异常,血清钾下降与血浆胰岛素增高、血钾向细胞内转移有关.预防和治疗高胰岛素血症也是预防和治疗甲亢伴低钾周期性麻痹的又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