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消化内镜杂志

中国消化内镜

中国消化内镜杂志

Digestive Disease and Endoscopy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消化内镜》杂志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679
  • 国内刊号: 11-554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0-56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消化内镜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陆星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Barrett食管诊断标准问题的探讨

    作者:熊理守;崔毅;王锦萍;王锦辉;薛玲;胡品津;陈旻湖

    目的 目前关于Barrett食管(BE)的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标准存在不同的观点,本研究旨在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定义BE,从而探讨国人中BE的诊断标准问题.方法 以内镜下疑似B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研究前统一内镜下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和胃食管结合处内镜检查标志的判断标准.内镜下疑似BE是指胃食管结合处的近端出现橘红色柱状上皮,即鳞柱状上皮交界处与胃食管结合处分离.食道粘膜活枪取材使用四象限话检法,病理标本使用H&E染色,观察柱状细胞和特殊肠化上皮,同时观察BE的不典型增生情况.结果 共收集到内镜下疑似BE者共209例,其中长段BE 4例、短段BE 205例;在209例内镜下疑似BE者中,食管远端共检出存在柱状上皮化生者171例;同时检出特殊肠上皮化生即病理发现杯状细胞者21例,检出率为10.0%(21/209);在21例特殊肠上皮化生患者中,长段BE 1例、短段BE 20例;仅1例发现不典型增生.结论 BE的诊断需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可能以组织学上发现特殊肠化上皮为准更合适.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诊断 内镜
  • 英夫利昔治疗瘘管性克罗恩病二例

    作者:陈欢;孙洁;林军

    目的 探讨瘘管性克罗恩病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二例瘘管性克罗恩病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二例患者经英夫利昔诱导缓解治疗后,瘘管完全愈合.结论 对于瘘管性克罗恩病患者,英夫利昔具有诱导和维持缓解的良好疗效及使用的安全性.

  • 内镜下结扎治疗食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傅燕;李俊;刘国彬;李新华;黄华

    目的 对86例内镜下食道隆起性病变结扎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内镜下结扎治疗食道隆起性病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三年来胃镜下见食管固定的粘膜下隆起或粘膜隆起,诊断为间质瘤、脂肪瘤或息肉,应用套扎器行结扎治疗,术后观察隆起性病变的脱落情况.结果 本组86例患者结扎治疗两周后脱落率98.99%,四周后脱落率100%.结论 对诊断明确且较大的食道隆起性病变采取结扎治疗,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且成功率高.

  • 22例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并发出血的急诊内镜处理

    作者:赖亚栋;陈俊杰;许向农;林淑惠;刘麒樱

    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后并发出血的急诊内镜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于我院行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1 563例,并发出血22例,其中早发性出血(EPPB)15例,迟发性出血7例,(DPPB)通过急诊肠镜并进行止血处理.结果 22例均通过急诊肠镜检查并成功进行止血,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后并发出血,急诊肠镜检查并进行止血是可行,有效的方法 .

  • 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卓;徐红;张建广;王丽波;李星花;孙岩

    目的 总结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法 ,肠镜下征象及临床表现特征,探讨内镜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外科术后病理证实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资料及文献复习.结果 术前3例均行肠镜检查并活检,病理回报为炎症.1例施行外科开腹手术,2例腹腔镜手术术中见病变广泛粘连、难以分离,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 内镜、超声内镜(EUS)、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可做为一种微创、敏感确切的诊断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

  •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辉;赵奎;陈虹彬;蒋明德;曾维政;郑淑梅;秦建平;吴晓玲

    目的 评价经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其中12例急性出血,18例为近期出血.依据Satin分型,11例为GOV1(I)型,19例为GOV2(Ⅱ)型,多数患者为重度曲张(F2或F3,30例).注射步骤:Lipidol充填注射针→快速注入组织胶→Lipidol 1~2 ml快速注射→拔针、完成注射.每点注射组织胶1~2ml,每次注射1~3点.30例患者中,随访25例,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7.5个月.结果 12例急性出血者全部止血(急诊止血率100%);18例近期出血全部止血,复发出血4例(13%),1例由于肝癌,1例由于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GV不仅可控制急性活动性出血,还可预防再出血,其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GV出血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镜下乳头切开术的应用

    作者:陈安平;赵聪;索运生;肖宏;陈先林;刘安;王征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镜下乳头切开术的手术方法 和适应证.方法 斑马导丝引导下的胆管逐级扩张导管或球囊导管对乳头狭窄扩张后,针式刀经胆管镜钳道在胆管逐级扩张导管指引下对乳头狭窄行切开术.结果 86例中65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不成功的21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在有条件的单位,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镜下乳头切开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90例内镜诊断分析

    作者:李绍琼;覃颖鲜;简春晴

    目的 探讨9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的内镜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近一年有食道反流及一系列消化道症状且无手术史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仔细现察胃底胃体黏膜糊颜色及附壁黏液颜色,根据胃液颜色及胆汁反流的程度进行分级,分别于胃体胃窦取黏膜做病理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将BRG与同期非BRG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用SPSS软件行x<'2>检验.结果 本组90例BRG占同期内镜检查402例胃炎总人数的21.1%,其中男女比例1:3:1,平均年龄39岁.按反流的轻重程度1级反流24例,2级反流27例,3级反流39例.并发十二指肠溃疡7例,十二指肠球炎38例,其中2级反流并发十二指肠球炎11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3级反流并发十二指肠球炎27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十二指肠溃疡和炎症与反流的级别有显著差异(P<0.01).90例BRGHP阳性率38.9%,明显低于同期312例非BRG阳性率67.2%(P<0.01).结论 BRG形成的原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BRG的发病机制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炎症有关,伴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炎症者,反流愈严重.因为胆汁酸能抑制HP的生长,胃内胆汁浓度与HP受抑制程度呈正相关.

  • 超细胃镜在乳头切开后进入胆道的应用探讨

    作者:郭慧丽;胡立霞;郭彩霞;金大庆;张永潮

    目的 探讨在乳头切开(EST)后超细胃镜进入胆道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EST后试图将超细胃镜经切开的乳头插入胆道进行观察和治疗5例.结果 本组成功插入胆道4例,失败1例.结论 超细胃镜在EST后可以直接插入胆道进行观察,对X线下难以确定的结石,难治性结石,胆道肿瘤活检及放置支架可能有较大的帮助,但要方便的进入胆道并有效的开展治疗还需要改进.

    关键词: 超细胃镜 EST 胆道
  • 高原结肠囊样积气症内镜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杨永耿;熊元治;兰生梅;杜娟;李英存

    目的 总结结肠囊样积气症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 与效果.方法 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确诊的14例结肠囊样积气症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内镜及临床特征.结果 14例结肠囊样积气症患者以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肠镜下均呈黏膜下多发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透明或半透明状隆起,质软.弹性感明显,部分表面充血糜烂.内镜超声在病灶处黏膜下层内可见多发和固定的线状或不规则形高回声区,其后伴声影;2例合并巨大息肉癌变和2例造成降结肠不全梗阻者均行外科手术,随访3~6年无复发.10例行高压氧与内镜下联合治疗,其中8例囊肿基本消失,2例部分消失,部分隆起病变缩小,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结肠囊样积气症临床缺乏特异性,结肠镜是检出其的的主要方法 ,内镜超声具有确诊价值.对无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结肠囊样积气症行高压氧与内镜下联合治疗是有效的.

  • 影响胃镜检查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李芳伟;张军;左爱丽;李雪荣

    目的 调查反应胃镜检查质量的多项指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式,将调查对象分为口头干预组、书面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三组检查前后的生理指标、紧张不适程度和满意度,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在检查后收缩压、检查中紧张不适程度和总体满意度方面.口头干预组与对照组、书面干预组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此外,女性、年轻受检者的紧张不适程度高(P<0.05,P<0.01),满意度较低(P<0.05,P<0.01).文化程度高的紧张不适程度高(P<0.05).体型偏瘦者的收缩压升高幅度和紧张不适程度均偏高(P<0.01,P<0.01).结论 口头干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干预方式,可从多方面提高胃镜检查质量,女性、年轻、文化程度高和体型偏瘦者的胃镜检查整体质量较差,应给予积极主动的干预.

  • 87株幽门螺旋杆菌VacA等位基因的分析

    作者:王晶桐;刘玉兰

    目的 以研究方法 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 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 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 (1)87位患者以sl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l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 胃MALT淋巴瘤中PTEN、P13K、pAkt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金良;章明放;姜葵;王邦茂

    目的 探讨胃MALT淋巴瘤中P1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2例存档病理切片中PTEN、P13K、Akt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TEN蛋白在胃MALT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31.25%,P13K和pAkt分别为75.00%和71.88%.PTEN和P13K表达呈负相关;PTEN和pAkt呈负相关;P13K和pAkt呈正相关.结论 P13K/Akt通路的异常激活参与了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

  • 消化道重复癌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白莲梅;白高潮;王清莲

    重复癌临床相对少见,较易发生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多发癌与重复癌的临床报告在国内已见增多,但有些报告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

    关键词:
  • 2009年《中国消化内镜》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中国消化内镜分期目录
期数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