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的目的与作用
摘要:
目的:利用<药品不良反应(ADR)信息通报>,进一步发挥药物警戒与干预的作用,有效避免或减少ADR.方法:收集国家ADR监测中心自2001年11月~2009年5月发布的共22期
-
天然药物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目的:综述天然药物基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为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NF-κB""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类风湿性关节炎""Natural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th-nomedicine""Rheumatoid arthriti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3年1月-2018年11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lser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组方制剂、单味药材提取物、中药活性成分三个方面总结天然药物基于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45篇,其中有效文献54篇.组方制剂如双藤痹痛酊、仙方活命饮、二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龙钻通痹方、金乌健骨汤,单味药材如龙须藤、类叶牡丹、黑骨藤、天麻,中药活性成分如雷公藤红素、青藤碱、姜黄素、黄芩苷、芍药苷等均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如NF-κB蛋白、NF-κB抑制蛋白(IκB)]和酶[如IκB激酶(IKK)]的表达,阻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改善炎症反应,进而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由于天然药物成分复杂,其药理活性一般是多种活性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通过实验明确天然药物基于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药效基础,为研发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型药物提供新的思路与实验依据.
-
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治疗肝纤维化分子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治疗肝纤维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肝纤维化""信号通路""Chinese herbal medicine""Flavonoids""Hepatic fibrosis""Signaling pathway"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2年1月-2018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治疗肝纤维化分子信号通路[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Wnt/β-联蛋白(β-catenin)、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9篇,其中有效文献47篇.肝纤维化是肝星状细胞活化导致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的结果,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受多个分子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柚皮素、槲皮素、荔枝核总黄酮、白杨素、葛根素等黄酮类化合物能干预与肝纤维化发生密切相关的TGF-β/Smad、Wnt/β-catenin、TLR4/NF-κB、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该类化合物治疗肝纤维化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环节的特点,同一化合物可影响多个信号通路.今后应对黄酮类化合物对分子信号通路介导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
藏药红景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藏药红景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红景天""药理作用""机制"等的中英文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限设置为2007-2017年.结果共获得文献15027篇,并筛选出835篇文献作为基础数据,就红景天对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典以大花红景天为红景天的基源植物.红景天及其活性单体(以红景天苷为主)具有改善心肌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重度抑郁症、创伤性颅脑损伤及缺血性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能治疗肺动脉高压、肺组织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还具有护肝、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其机制多与抗氧化应激、抗炎及抑制凋亡等有关,涉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相关的线粒体信号通路、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un氮端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信号通路、细胞核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3通路、腺苷受体A2a相关的线粒体通路、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等的调控.但目前对红景天及其活性成分的体内生物学过程及在各组织、靶器官中的分布等尚缺乏研究数据,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应集中关注其优势病种,尤其是缺氧诱发的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等)进行机制研究,找出红景天或其主要单体成分的关键调控靶标等,为其治疗高原缺氧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确切的分子机制.
-
阿托品滴眼液用于减缓儿童近视的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的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阿托品滴眼液用于减缓儿童近视的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阿托品""滴眼液""近视""儿童""Atropine""Eyedrops""Myopia""Children"等为检索词,在PubMed、同方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发表于2000年-2018年4月的相关文献,对阿托品滴眼液用于减缓儿童近视的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的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27篇,其中有效文献22篇.阿托品滴眼液可有效减缓儿童近视的进展,控制其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阿托品滴眼液用于减缓儿童近视进展的疗效可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低浓度(低于0.02%)时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低,且停药后反弹现象较高浓度时不明显.由于阿托品滴眼液用于减缓儿童近视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且部分不良反应尚未明确,故后续仍需更多大样本、基于严格设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
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在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中的作用,为MDT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肿瘤""临床药师""药师""多学科协作""Tumor""Cancer""Pharmacist""Clinical pharmacist""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等为检索词,对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进行组合检索,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18年1月.就国内外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参与肿瘤MDT诊疗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2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在MDT诊疗模式中,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借助自身药学专业优势,通过药学干预、个体化用药等方式参与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通过药物重整、用药教育、协助开展肿瘤姑息治疗门诊、口服化疗药物管理等方式参与院外患者的药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肿瘤专科临床药师还通过参与建立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参与制订和推广院内相关标准/指南、参与细胞免疫治疗临床试验、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等方式来提高处方审核的效率以及用药的合理性.
-
小柴胡汤与化学药联合应用及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
目的:了解小柴胡汤与化学药联合应用及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现况,为其临床用药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小柴胡汤""化学药""药-药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药动学""药效学""Xiaochaihu decoction""Xiaochaihu Tang""Sho-saiko-to""Chemical drugs""Herb-drug interactions""Drug-metabolizing enzymes""Cytochrome""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98年1月-2018年7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小柴胡汤联合化学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免疫相关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用药情况及其对联用化学药吸收及代谢的影响进行论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337篇,其中有效文献49篇.其中,关于小柴胡汤与化学药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观察较多,且小柴胡汤分别与雷贝拉唑、单硝酸异山梨酯、恩替卡韦等化学药联用在消化、心脑血管、免疫等系统疾病中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有关两者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则较为有限,只有少量文献报道小柴胡汤可通过影响联用化学药的吸收与代谢等体内过程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结论:临床上小柴胡汤与化学药联用广泛,大多联用的治疗效果优于化学药的单用,两药联用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药效,今后可以从小柴胡汤对肝药酶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加强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肉苁蓉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肉苁蓉提供参考.方法:以"肉苁蓉""产地加工""采收加工""炮制方法""Cistanche deserticola""Processing in production place""Harvesting processing""Processing method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8年1月-2018年9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肉苁蓉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2篇,其中有效文献33篇.目前肉苁蓉多采用先蒸制后晾晒的产地加工方法,而利用冷冻干燥技术、气体射流冲击技术、超声真空干燥技术等干燥新技术,可提高干燥效率,提升药材品质;同时,不同的采收期、蒸制时间、初加工工艺等都会影响肉苁蓉的品质;肉苁蓉的炮制主要以酒制为主,酒的酒精度和种类对肉苁蓉品质的影响极大,常用的辅料酒有米酒、黄酒和白酒,而以米酒炮制的肉苁蓉品质佳,黄酒次之.目前,肉苁蓉的产地加工研究多集中在蒸制对有效成分的变化上,炮制研究多集中在酒制对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的变化上,今后应加强炮制品活性成分的转化及作用机制研究.
-
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综述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骨质疏松症机制""锶""骨细胞""雷奈酸锶""Osteoporosis""Strontium""Strontium Ranelate"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5-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及含锶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978篇,其中有效文献38篇.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包括结合钙离子敏感受体、上调转化生长因子水平、调节成骨相关标志物表达等促进骨细胞形成;调节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调节κB抑制蛋白α(IκBα)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表达成骨相关基因、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MSCs成骨分化;改善骨的微观结构,增强骨强度.临床常用含锶药物为雷奈酸锶,其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与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相比,雷奈酸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银屑病治疗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银屑病治疗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为其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银屑病""生物""靶向治疗""Psoriasis""Biological""Targeted therap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2018年10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Else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银屑病治疗药物的作用靶点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913篇,其中有效文献48篇.目前,银屑病治疗靶向药物主要是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抑制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T细胞靶向治疗药、细胞信号传导小分子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此外,随着银屑病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也发现了很多新的作用靶点,如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抑制剂、转录激活因子抑制剂等可作用于新的靶点,均可能在银屑病中发挥治疗作用,这些靶点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具体研究点等提供新思路.
-
代谢组学技术在抗结核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MTB)代谢物及代谢途径检测的研究情况,为开发治疗耐药MTB感染的安全新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代谢组学""药物靶点""药物研发"等的中英文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2012年-2018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并从抗结核药物的新靶点(包括MTB脂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miRNA等途径)、新抗菌化合物的筛选(主要是抑制MTB呼吸链的抗菌化合物)及抗结核新药的临床前评价等3个方面总结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抗结核新药研发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获得相关文献948篇,其中有效文献40篇.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发现,干扰脂代谢途径的相关酶或基因等(如分枝菌酸、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酰辅酶A合成酶、泛酸等),干扰能量代谢的异柠檬酸裂解酶,抑制氨基酸代谢途径中的色氨酸合成代谢途径、β-碳酸酐酶合成途径、丙酮酸激酶相关途径,抑制miRNA调控途径等均可作为抗结核药物研发的新作用靶点.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已经发现细胞色素bc1复合物QcrB的抑制剂Q203、QOAS,腺苷三磷酸合酶FoF1-ATP抑制剂,细胞色素AtpE抑制剂BDQ,二芳基喹啉(DARQS)等呼吸链抑制化合物,以及腺苷酸合成酶MbtA抑制剂、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Ⅱ抑制剂、蛋白酶ClpP和膜蛋白复合体3的抑制剂、脂肪酰基-腺苷一磷酸(AMP)连接酶FadD32和聚酮合成酶的抑制剂等抗菌化合物.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药物作用后机体的代谢变化,可为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安全性、疗效等评价提供技术手段.但目前对于代谢组学技术所获数据的处理方法尚不完善,数据分析模型尚需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此外,国内对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抗结核药物研发的研究范围较窄,且易漏掉对不稳定的小分子和大分子代谢物的分析,因此需结合蛋白质组学或转录组学以更高效、准确地为抗结核新药研发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