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采收与产地加工不良现象综述

    作者:董百惠;林志健;李丽玉;王红坡;张冰

    中药的采收与产地加工过程,是炮制和制剂前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饮片或中成药的质量和用药安全.当前存在采收时间不当、产地区分不明、采收的药材掺杂使假,以及产地加工时净选不当、干燥不规范等问题.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来源,以“药材”“采收”“产地加工”“掺伪”“不良反应”为检索词,收集国内2009-2014年关于中药采收与产地加工的文献,对中药采收与产地加工的不良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导致不良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 浅析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产地加工因素

    作者:赵京春;孙宏伟;张继

    中药材饮片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和制剂的疗效,从而也影响到中医中药的发展和固有声誉.近年来中药材饮片质量问题十分突出,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药材来源、产地、栽培年限、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炮制方法和贮藏等等,其中产地加工是中药饮片质量优劣的基本因素之一.近年来,跟随导师金世元先生到全国重点药材专业市场和药材产地实践学习,对此有所了解.现仅就药材产地加工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 刍议青黛的产地加工方法*

    作者:康帅;陈立亚;陈鼎雄;肖新月

    近年来,中药青黛的质量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探究其原因,本文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对青黛的古今记载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发现青黛传统加工方法需要“浸泡发酵-搅拌打靛-淘花阴干”的过程,而现在使用的青黛多由“粗靛”分离纯化而来,青黛的现代制作工艺与传统加工方法有所背离。此外,本文还对青黛的质量标准制定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认为现有标准对青黛的性状描述已偏离青黛的传统形态特征,应进一步调研和澄清。因此,本研究将为青黛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督检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 苦参饮片产地加工方法探讨

    作者:麻印莲;李丽;张村;于定荣;黄文倩;肖永庆

    目的:探讨苦参饮片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不同干燥状态下苦参药用部位的含水量,并进行饮片的炮制加工,以<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不同方法炮制加工的苦参饮片进行浸出物及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比较.结果:苦参药用部位含水量在45%~40%时,炮制加工的饮片中有效成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与传统饮片较接近,可作为饮片产地加工工艺参数.结论:产地加工方法不仅解决了苦参饮片炮制加工过程中软化时间过长的问题,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饮片质量的稳定,是一种适于饮片生产企业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的新型炮制方法.

    关键词: 苦参 饮片 产地加工
  • 川芎饮片产地加工可行性探索

    作者:李丽;张村;肖永庆;陈东东;田国芳;王云

    目的:对川芎药用部位不同干燥状态切制饮片的方法进行考察,并与传统方法炮制的饮片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饮片产地加工的可行性.方法:以药典水分测定第二法,对不同干燥状态的川芎药材进行水分测定,制备产地加工饮片.以HPLC法对产地加工饮片及传统炮制饮片进行藁本内酯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结果:川芎药材趁鲜切制时,有效成分藁本内酯的含量高;当含水量降至22%~38%时,不仅适宜切制饮片,而且有效成分含量与传统饮片相近.结论:对药材进行适当的干燥再进行饮片切制的产地加工方法,不仅简化饮片生产流程,而且能更有效的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保证饮片质量.

    关键词: 川芎 饮片 产地加工
  • 黄芩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研究

    作者:李丽;张村;肖永庆;于定荣;麻印莲;田国芳;王云;黄文倩

    目的:对黄岑不同于燥状态切制的方法进行考察,并与传统饮片进行比较,探讨黄岑产地加工的可行性.方法:测定黄芩的含水量并切制饮片,HPLC比较测定各饮片中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药材含水量在28%~42%时,不仅易于直接切制饮片,且饮片无变绿现象,浸出物及黄岑苷、黄芩素含量与传统方法炮制的黄芩饮片相近,可以作为黄芩饮片产地加工炮制的工艺条件.结论:产地加工炮制方法可简化饮片生产流程,有效地避免因黄芩苷水解导致的饮片变绿现象,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保证饮片质量.

    关键词: 黄芩 饮片 产地加工
  • 泽泻的采收、产地加工、炮制及质量评价研究概况

    作者:刘德文;龚千锋;刘强;苏萍;王锦玉;钟凌云;张金莲;郝光磊;于欢;王云

    本文主要归纳泽泻采收、产地加工、炮制及质量评价方面的文献,对该药材及其饮片在以上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进行展望与分析,以解决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泽泻的优质饮片生产、炮制机制分析、质控体系建立等提供参考.

  •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何首乌饮片质量的影响

    作者:苏晓;冯伟红;李娆娆;刘晓谦;李春;王智民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何首乌饮片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该饮片产地加工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将新鲜何首乌药材分别切成5,10,12 mm的片,或者8 mm3和12 mm3的方块,经晒干或60,70,80℃烘干处理制成不同何首乌饮片.采用UPLC测定不同何首乌饮片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的含量,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何首乌饮片质量的影响,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4.5 min,10% ~ 35%A,4.5 ~6.5 min,35% ~ 100%A),检测波长280 nm,流速0.6 mL·min-1,进样量1 μL.结果:二苯乙烯苷、大黄素8-O-B-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进样量分别在0.187 2~2.34,0.007 72 ~0.096 5,0.001 688 ~0.021 1,0.008 28 ~ 0.103 5,0.002 976 ~0.037 2μg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线性关系.5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9%,100.70%,98.22%,98.12%和97.90%,RSD分别为1.7%,1.0%,1.8%,1.0%和2.7%.不同加工方法的何首乌中待测成分的含量有一定规律性,干燥温度相同,饮片厚度增大,待测成分含量趋向增高.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均以8 mm3块80℃烘干品质量分数高,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以12 mm厚片80℃烘干品含量高,大黄素甲醚-8-O-B-D-葡萄糖苷以10 mm厚片晒干品含量高.结论:不同加工方法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大,而且切制方式和规格对待测成分含量的影响大于干燥方式和干燥温度,为何首乌产地加工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土茯苓产地加工过程中去皮的合理性分析

    作者:杨俊杰;张艳玲;王峥涛;陆兔林

    目的:探讨土茯苓产地加工过程中去皮的合理性,为该药材的产地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新鲜土茯苓分成去皮组、不去皮组、皮组3组,用阴干,晒干和35,55,80℃烘干5种方法干燥加工,利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检测波长500 nm;利用HPLC测定落新妇苷、白藜芦醇、花旗松素含量,检测波长分别为291,306,289 nm;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铜、铅、镉、汞、砷5种有害重金属含量,比较各成分含量的差异性.结果:土茯苓皮组中总黄酮、落新妇苷、白藜芦醇、花旗松素均远高于去皮组和不去皮组,且不去皮组中上述成分大多高于去皮组;土茯苓皮组中铜和砷远高于去皮组和不去皮组,土茯苓皮组和不去皮组中铅含量远高于去皮组,三者中各元素含量均低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限量.结论:土茯苓的有效成分和重金属均富集在表皮部分,建议作药用时,不需要去皮;作食用时,为了避免重金属蓄积,可选择去皮.

  • 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对苦参饮片主要功效的影响

    作者:岳琳;王岚;刘颖;殷小杰;肖永庆;梁日欣;于定荣;麻印莲;李丽

    目的:比较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与传统方式加工苦参饮片的抗炎与解热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观察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的抗炎消肿作用;采用酵母致热大鼠模型,比较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的解热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均可降低小鼠耳肿胀度,但以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的抗炎消肿作用更为显著,各剂量组抑制率均>40%.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3个剂量均能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且作用时间可持续4h,解热作用优于传统加工的苦参饮片.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中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等5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传统方式加工的苦参饮片,其总量约为传统苦参饮片的1.3倍.结论:一体化加工与传统加工方式生产的苦参饮片在抗炎及解热等主要功效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而且一体化加工方式从源头规范了苦参的饮片生产,在确保饮片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生产周期,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中药饮片生产模式.

  • 不同加工方法对猪苓药材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天媛;张飞飞;任跃英;李嘉丰;许嘉;宫丽婷;吕东明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猪苓药材质量的影响,为建立该药材的合理产地加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共10种加工方法处理猪苓药材,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水分、折干率、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利用苯酚-硫酸法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625 nm)测定猪苓总多糖含量;运用HPLC测定麦角甾醇的含量,流动相甲醇,检测波长283 nm.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猪苓药材性状差异较小,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40℃以上烘干处理获得的猪苓折干率较大,水分含量较小;40,50℃烘干处理时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较低,麦角甾醇和总多糖含量较高.结论:综合分析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生产成本等因素,猪苓产地加工方法以低温40,50℃烘干法为宜.

  • 晋产道地药材资源及其种植、产地加工与质量标准研究概况

    作者:高建平;刘春生;秦雪梅;张立伟;孙海峰;李建宽;田洪岭;李科;李石飞;张福生

    梳理并分析山西代表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研究现状,以期较为客观地概述晋产道地药材生产与质量标准研究现状,服务于晋药生产、研发与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研究山西代表性道地药材潞党参、恒山黄芪等资源概况、生态种植(野生抚育)技术、采收加工技术及质量标准研究现状.结果发现晋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采用现代农业栽培、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技术.采收方法包括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2种.药材加工多沿用传统加工方法.中药材合作社多采用传统仓储方式,大型中药材及饮片生产企业采用气调贮藏技术.晋产道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先进,拟订标准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标准,并体现了山西道地药材特色与优势.具代表性的几种晋产道地药材栽培方式体现了生态种植特点,产地加工保留了道地药材传统加工技术特色;晋产道地药材质量优良并且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浙贝母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杜伟锋;岳显可;朱涛;顾超;葛卫红;蔡宝昌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加工方法浙贝母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的指纹图谱,并进行成分分析和鉴别.方法:液相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mm×250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溶剂A(10mmol/L甲酸铵溶液)和溶剂B(乙腈),梯度洗脱:0-45min,20%B;45-65min,20%-70%B;65-85min,70%-90%B;85-120min,90%B.柱温:30℃;流速:0.8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全扫描检测;通过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进行分类鉴别.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加工方法浙贝母的HPLC-ESI-MS指纹图谱,分别得到38、31、31个共有峰,均推断出了17个化合物;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均能很好地对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浙贝母进行分类.结论:所建立的HPLC-ESI-MS指纹图谱,为合理评价和鉴别浙贝母这3种不同产地加工方法提供了可靠手段,为全面控制浙贝母饮片的质量奠定基础.

  • 中药炮制的现状及出现的新问题

    作者:张志国;杨磊;张琴;蔡嘉洛;邓桂明;欧阳琳;吴萍

    文章分析了中药炮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炮制的水平与质量.通过对中药炮制继承、发展水平的现状及作者工作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浅析及总结积累的经验,阐述中药炮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药炮制的各种要求提出解决方法.中药炮制净制、切制、炮炙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应注重经验总结与实践操作、加强对中药炮制人员的培养与传承、加强炮制工艺的规范及建立饮片质量标准等重点问题的研究.提高中药炮制的水平与质量,利于促进中药炮制的健康发展.

  • 不同加工方法对北沙参多糖免疫调节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荣立新;鲁爽;刘咏梅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制得的北沙参中粗多耱(Polysaccharide of Radix Glehnia,GLP)对阴虚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北沙参加工过程中去皮和不去皮的意义.方法:采用去皮和不去皮2种方法加工北沙参,分别提取去皮北沙参中的粗多糖(GLP1)和未去皮北沙参中的粗多糖(GLP2);制备阴虚小鼠模型,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检测脾脏NK细胞杀伤活力、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小鼠血清抗绵羊红细胞抗体IgM含量.结果:GLP1和GLP2均可使阴虚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显著增强甲亢型阴虚小鼠脾脏NK细胞杀伤率(P<0.05)和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P <0.01,P<0.05),提高血清IgM含量;且两种北沙参粗多糖(GLP1、G LP2)各相同剂量组之间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北沙参粗多糖GLP1和GLP2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北沙参可以不去皮应用,为改进北沙参的传统加工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 硫磺熏蒸对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吴晓毅;巢志茂;王梦缘;王淳;孙文

    目的:研究硫磺熏蒸对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产地采收白芷的新鲜样品,每份样品均一半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硫磺熏蒸,另一半切片后自然晾干(非硫磺熏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选择210~800 nm范围内的大绘图。结果收集了29批新鲜白芷的根,非硫磺熏蒸和硫磺熏蒸加工获得的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02%、0.120%;与非硫磺熏蒸比较,硫磺熏蒸加工获得的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下降了6.77%~77.56%,平均下降39.86%。结论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经硫磺熏蒸后明显下降,提示白芷的生产和加工不宜采用硫磺熏蒸技术。

  • 不同产地加工法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晓阁;龙全江;周宙;赵悦;周田田

    目的:考察产地不同加工法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HC-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89∶11∶0.1∶0.05),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测定产地不同加工法样品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结果4种不同加工法制备的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分别为0.86%、0.93%、1.29%、1.47%,表明产地不同加工法对宣木瓜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结论本研究为宣木瓜药材的产地加工提供了试验依据。

  • 杜仲不同加工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圣金;吴德康;狄留庆;宋燕

    目的 研究杜仲的不同加工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杜仲粗皮占杜仲干燥树皮的质量分数及去粗皮前后浸出率的比较,粗皮与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的比较,新鲜树皮发汗前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的比较等进行研究.结果 粗皮占杜仲干燥树皮质量分数为12.7%(n=3);去粗皮前后的醇溶性浸出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水溶性浸出率比未去粗皮高11.26%(P<0.05,n=5);粗皮残留有害物质较高而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较少(0.0504%,n=3);发汗前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未发汗生品>未沸水浸发汗样品>沸水浸发汗样品,三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5).结论 杜仲在原产地加工中"去粗皮"是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发汗"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却下降.

  • 论中药材采收与产地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教育

    作者:龙全江

    中药材加工(采收与产地加工)是中药材生产阶段为中药饮片炮制、药剂生产提供商品药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一门独特的传统技术,又称中药材产地加工.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作为中药材来源的药用植物、动物、矿物进行采收、产地加工处理的技术.早期文献称之为“采造”、“采治”、“采取”,现代文献一般称之为“采制”、“采集”、“加工”.

  • 党参产地加工研究进展

    作者:戴海蓉;李芸;张立军

    产地加工是保证党参药材品质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党参的传统、现代加工方法及加工对党参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党参产地加工研究现状,提出应重视产地加工环节,大力开展其规范化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揭示“揉搓”加工机制、加强相关设备的研制,并展望了产地加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党参产地加工规范化、质量控制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

162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