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与实践

    作者:李晨辉;周小虎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将溶液处于低湿、温情况下冷冻成固态,随而通过真空情况使其中的水分不经液态随即升华至气态,后使得其得以脱水而达到干燥的过程.近阶段,能够符合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处理的食品分门别类种类繁多,包括黄瓜等蔬菜类,苹果等瓜果类,牛肉等肉禽类,鱿鱼等水产类,豆制品等加工类以及中西药等等,在今后的发展也会更迅速,更快、更深入、更广泛.

  • 不同干燥方法和贮存时间对长春花三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作者:董志超;何际婵;王建荣;晏小霞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和贮藏时间对长春花三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长春花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比较55℃烘干、阴干和晒干3种干燥方式以及贮存时间对长春碱、文多灵和长春质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烘干和阴干的长春花所含长春碱和长春质碱含量高,晒干的长春花所含长春碱和长春质碱低.干燥后的长春花其长春碱和长春质碱分别在贮存2月后和3月后含量急剧降低.干燥方式和贮存时间对文多灵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长春花适合的干燥方式为55℃烘干或阴干,干燥后的长春花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个月.

  • 集中空调内表面积尘量采样材料干燥方法的探讨

    作者:湛恩泽;熊进;杜少平;林秋霞;陈婷婷;许冰琳

    目的 研究各种干燥方法 对集中空调内表面积尘量不同采样材料质量的影响.方法 模拟实际采样情况,对材质分别为化妆棉与无纺布的采样材料进行干燥并称重,确定不同的干燥方法 、干燥时间对采样材料质量的影响.结果 使用t检验,置信上限为99%,得出的结果 :干燥器干燥法与恒温箱干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样材料和密封袋一起干燥与分别干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妆棉干燥时间为24 h与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纺布干燥时间为24 h与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燥器干燥法与恒温箱干燥之间对采样材料的质量影响不明显;采样材料和密封袋一起干燥与分别干燥之间对采样材料的质量影响明显;同样干燥时间不同的采样材料对质量的影响不同.

  • 枫香脂鲜料干燥方式的研究

    作者:龙小艳;吕盼;聂晶;陈莹;向阳;黄志军

    目的:研究并选定枫香脂鲜料的干燥方式.方法:对枫香脂鲜料分别采用60 ℃烘干法、阴干法、冷冻干燥法、加辅料分散干燥法、蒸馏干燥法5种方法进行干燥,基于水蒸气蒸馏-气质联用( SD-GC-MS)技术,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制备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标准中对枫香脂质量标准的要求,对不同干燥方法制备的样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蒸馏干燥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多;不同干燥方法制备的样品挥发性成分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蒸馏干燥方法样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提示蒸馏干燥方法工艺稳定,易于大生产,值得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推广.

  • 不同干燥方法对祛湿化瘀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药效学的影响

    作者:冯琴;张钰泉;张宁;李红山;李琦;许丽莉;彭景华;刘平;胡义扬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祛湿化瘀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药效学的影响.方法:祛湿化瘀方中5味药物分别醇提、水提醇沉后合并,制备成生药含量为0.93 g·mL-1的药液,再按不同干燥方法制得浸膏、70℃真空负压干燥药物、40 ℃真空负压干燥药物、冷冻干燥药物、喷雾干燥药物.采用Wistar雄性大鼠,以四氯化碳(CCI<,4>)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造模2周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未干燥组、浸膏组、70℃真空负压干燥组、40℃真空负压干燥组、冷冻干燥组、喷雾干燥组,每组灌以相应药物2周.取材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变化.并对各个药物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LT,AST,GGT活性,肝组织TG,FFA含量显著升高.未干燥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ALT,AST,GGT及肝组织TG,FFA显著下降;浸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GGT,ALT,肝组织TG,FFA显著下降;70℃和40℃真空干燥组除血清ALT活性显著降低外,其余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冷冻干燥组除肝组织TG显著低于模型组,其余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喷雾干燥组除血清GGT显著低于模型组,其余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未干燥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其他各组.运用指纹图谱对各组药物进行分析,色谱图有相应的谱峰信息综合表达有差异.结论:"祛湿化瘀方"经不同干燥方法后对实验性脂肪肝药效均有所下降,不同方法干燥后部分有效物质丢失,可能是导致药效差异的主要原因.

  • 不同干燥方法对川芎不同部位丁苯酞含量的影响

    作者:余昕;张丹;欧丽兰;袁叶飞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川芎不同部位丁苯酞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的川芎不同部位中丁苯酞的含量.结果:丁苯酞在进样量0.515 2 ~5.152 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定量限为5.515 2 mg·L-1,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 1.10% (n =9);川芎不同部位丁苯酞的含量从高到低为根茎>茎>叶;不同干燥方法对川芎不同部位丁苯酞含量有一定影响.结论:川芎不同部位的丁苯酞含量不同,川芎全株宜选用晒后烘干的干燥方法.

  • 不同干燥方法对川芎不同部位阿魏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余昕;朱烨;张春;袁叶飞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川芎不同部位阿魏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的川芎不同部位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阿魏酸在进样量0.005 74 ~0.918 4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定量限为0.114 8 mg·L-1,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 1.07% (n =9).川芎不同部位阿魏酸的含量从高到低为根茎>茎>叶.不同干燥方法对川芎不同部位阿魏酸含量影响不同.结论:川芎不同部位的阿魏酸含量不同;川芎根茎不宜选用自然晒干的干燥方式,全株宜选用晒后烘干的干燥方式.

  • 不同干燥方法对当归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作者:唐文文;李国琴;晋小军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当归挥发油成分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晒干、阴干、40℃烘干和60℃烘干4种方法干燥当归药材,运用GC-MS分析当归挥发油成分.结果:阴干和40℃烘干的当归中挥发油含量高,分别为1.165%,1.074%;不同方法干燥的当归中挥发油组分分析共鉴定出40种成分;不同干燥方法的当归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各成分含量比例差异极大.结论:不同干燥方法对当归挥发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显著,当归干燥方式宜采用40℃恒温烘干.

  • 不同干燥方法对黄芩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朱俊霖;闫永红;张学文;徐亮;韩玉;邹慧琴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黄芩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优选黄芩的佳干燥方式.方法:以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为指标,比较自然晒干、自然阴干、60℃烘干、真空干燥、远红外干燥及微波干燥6种方法处理黄芩药材的优劣.结果:采用远红外干燥方法时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的质量分数高,平均为14.43%;从成本和成分含量及实用性综合分析黄芩应采用自然晒干方法.结论:优选的干燥方法稳定,可控性高.

  • 不同加工方法对猪苓药材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天媛;张飞飞;任跃英;李嘉丰;许嘉;宫丽婷;吕东明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猪苓药材质量的影响,为建立该药材的合理产地加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共10种加工方法处理猪苓药材,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水分、折干率、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利用苯酚-硫酸法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625 nm)测定猪苓总多糖含量;运用HPLC测定麦角甾醇的含量,流动相甲醇,检测波长283 nm.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猪苓药材性状差异较小,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40℃以上烘干处理获得的猪苓折干率较大,水分含量较小;40,50℃烘干处理时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较低,麦角甾醇和总多糖含量较高.结论:综合分析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生产成本等因素,猪苓产地加工方法以低温40,50℃烘干法为宜.

  • 不同干燥方法对菊花含量的影响

    作者:马桂云;马艳玲;吕洁;崔晓;苏会霞

    目的 通过对菊花不同干燥方法进行含量测定,为中成药生产所用菊花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三批菊花药材用不同方法干燥,然后我们用HPLC法进行绿原酸、木犀草苷、奎宁酸含量检测,试验数据显示该三种成分含量的差别.结果 菊花中所含的三种化学成分,因干燥方法不同,其含量有所不同,其中烘干的绿原酸高;阴干的木犀草苷高,木犀草苷这一成分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降低的越多;奎宁酸均较高,晒干的略低.结论 不同干燥方法对菊花的三种成分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对菊花质量的评价不能以单一成分含量的高低作为依据.中药企业在选用菊花时,应根据成品质量中所控制指标,来选用干燥方法的菊花.

  • 不同干燥方法对滇重楼总皂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静;丁博;张华;祁俊生;沈昱翔;周浓;陈秀红;杨冬梅

    目的:研究9种不同干燥方法对滇重楼根茎中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及抗氧化性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滇重楼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通过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法、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其皂苷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不同干燥方法滇重楼根茎中总皂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35℃烘干样品的总皂苷含量高,为17.557 mg/g,其次为自然阴干样品13.740 mg/g。综合2种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不同干燥方法滇重楼皂苷提取物均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35℃烘干样品抗氧化能力强,均表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结论35℃烘干干燥处理是获得高品质和高活性滇重楼药材的较好方法。

  • 不同干燥方法对香茅挥发油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欧阳婷;杨琼梁;黄星雨;颜红;刘东艳;刘诗琪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香茅挥发油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优选佳干燥方式。方法通过晒干、阴干和40℃烘干干燥香茅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茅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挥发油成分,亚铁还原能力实验测定香茅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新鲜、晒干、阴干和40℃烘干的香茅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25%、1.21%、1.19%和1.17%;不同干燥方法的香茅挥发油主要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基本相同。结论不同干燥方法对香茅挥发油主要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影响不大,香茅宜采用40℃恒温烘干。

  • 不同干燥方法对川麦冬甾体皂苷和高异黄酮的影响

    作者:王菲;尚展鹏;马志国;刘思燚;王子健;张加余;卢建秋

    该研究以川麦冬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麦冬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取新鲜川麦冬块根粗粉,分别采用50℃烘干干燥、80℃烘干干燥、-70 ℃冷冻干燥3种方法进行干燥处理,应用HPLC-DAD-ELSD-MSn多检测器串联技术,筛选鉴定干燥过程中变化显著的高异黄酮类和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与新鲜麦冬药材的HPLC图相比,50℃烘干干燥能保持药材固有化学成分;80℃烘干干燥、-70℃冷冻干燥方法则对化学成分影响较大;结合HPLC-HRMS“数据,终筛选了36个差异性成分,并鉴定了其中24个差异性成分(11个甾体皂苷和13个高异黄酮)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对川麦冬中甾体皂苷和高异黄酮有明显影响;从成本、成分含量和实用性综合分析,50℃烘干干燥更有利于川麦冬药材中固有成分的保留,可以为川麦冬药材的产地干燥加工提供借鉴.

  • 干燥方法对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志梅;杨太新;翟志席;郭玉海

    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Angelica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及杭白芷A.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是常用中药材[1].白芷根较粗大,自然晒干需要的时间较长,遇阴雨天常常发生腐烂;有的白芷干燥采用硫磺熏干方法,但导致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显著降低[2,3 ].本试验采用室内阴干、户外风干、不同温度烘干和硫磺熏干方法对白芷进行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及不同烘干温度对白芷外观性状和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山东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作者:赵志刚;郜舒蕊;侯俊玲;王文全;许振光;宋嬿;张现明;李军

    该文采用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及“发汗”处理加工丹参药材,并对切段样品和整体样品进行了晒干和阴干处理,通过测定药材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考察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及不同形式药材干燥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晒干样品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及迷迭香酸损失明显,但整体药材优于切段;烘干对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影响较大,高温(80 ~ 100℃)易造成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大量损失;丹参经“发汗”后,迷迭香酸含量降低,丹酚酸B无明显变化,而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显著升高;阴干及低温烘干(40 ~60℃)有利于丹参中活性成分的保留,且阴干处理的切段样品与整体样品各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从各活性成分含量、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丹参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以阴干或低温(40 ~60℃)烘干为宜.

  • 不同干燥加工方法及其条件对杭白芷中香豆素及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影响

    作者:刘培;陈京;周冰;许源;钱大玮;段金廒

    探索药材初加工过程中不同干燥方法对杭白芷中香豆素及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以优化和建立适宜的干燥加工方法及其条件.杭白芷鲜品洗净,经烘干、晒干、阴干、硫薰后晒干、石灰掩埋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等不同干燥方法处理后,粉碎,过60目筛,得24组样品.UHPLC-PAD同时测定其中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含量,GC-MS测定其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含量.将24个不同干燥加工方法处理样品的分析结果标准化处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经主成分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杭白芷药材中香豆素和挥发油类成分含量综合评分依次为:带皮石灰掩埋干燥>带皮热风(100℃)干燥>带皮(40℃)干燥>去皮红外干燥>去皮热风(60℃)干燥>去皮热风(40℃)干燥>去皮晒干>带皮热风(60℃)干燥>去皮热风(100℃)干燥>去皮微波干燥>去皮热风(80℃)干燥>带皮晒干>带皮硫熏干燥>去皮硫熏干燥>带皮热风(120℃)干燥>带皮冷冻干燥>带皮红外干燥>去皮热风(120℃)干燥>去皮冷冻干燥>去皮石灰掩埋干燥>带皮热风(80℃)干燥>去皮阴干>带皮阴干>带皮微波干燥.不同干燥加工方法对杭白芷药材中香豆素和挥发油类化学成分有一定影响,杭白芷产地初加工方法以传统带皮石灰掩埋干燥处理为宜,次之为带皮热风(100℃)干燥方法.

  • 不同干燥方法对薄荷药材中多元功效成分的影响与评价

    作者:朱邵晴;朱振华;郭盛;赵玉洋;鲁学军;沙秀秀;钱大玮;段金廒

    采用GC-MS和UPLC-TQ-MS技术分析评价不同干燥方法对薄荷药材中2种单萜类、4种酚酸类、5种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变化,考察干燥方法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利用TOPSIS综合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为薄荷药材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干燥方法对薄荷醇、咖啡酸、迷迭香酸含量影响大,其次为绿原酸、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同温度下,热风干燥对活性成分的保留作用优于微波干燥与红外干燥;低温(40 ~ 45℃)干燥对活性成分总量的保留显著高于高温(60 ~70℃)干燥;微波杀青处理样品酚酸类化学成分总量显著高于未杀青样品,表现出一定的杀酶作用;TOPSIS评价结果显示,薄荷药材产地加工适干燥方法为热风变温45 ~60℃干燥.该研究为薄荷药材产地适宜干燥加工方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也为富含挥发油药材的产地加工共性技术形成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 不同干燥方法对黑果枸杞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霞;张芳;高晓娟;雍婧姣;张文华;赵建军;王汉卿

    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黑果枸杞的外观性状、口感、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指导黑果枸杞生产实践.分别将冷冻干燥、低温干燥和自然烘干的黑果枸杞用福林酚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消光系数法和DPPH法、FRAP法测定总多酚、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干燥方法对黑果枸杞的性状、口感、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冷冻干燥后黑果枸杞外观性状及口感均佳,水分含量低,总多酚、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低于自然晾干者,但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自然晾干者外观形状及口感较差,水分含量高,但其3种活性成分含量高,FRAP法测得的抗氧化活性强.因此应综合考虑性状、口感、抗氧化活性及生产成本选择黑果枸杞的干燥方法.

  • 基于多元功效成分的当归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研究

    作者:朱邵晴;郭盛;钱大玮;沙秀秀;鲁学军;严辉;朱振华;蒋颖;段金廒

    为建立当归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体系,该研究以3种酚酸(酯)类、6种苯酞类及多糖类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干燥后样品外观性状等指标,对经不同干燥加工方法所得当归药材样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经控温控湿、中短波红外及微波真空干燥法加工后的当归药材所含绿原酸、阿魏酸显著高于新鲜样品及产地传统干燥方法加工样品;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控温控湿干燥法加工样品,其整体化学特征与产地传统干燥方法加工样品较为近似,可作为当归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的适宜方法.以产地传统干燥加工方法所得当归药材样品为参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当归药材控温控湿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综合考虑能耗、干燥时间等其他参数,终确定当归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适宜工艺为:采用控温控湿干燥法,第一阶段干燥温度40~45℃,相对湿度25%以下,干燥目标水分50%,缓苏时间12~24 h,第二阶段干燥温度60 ~65℃,相对湿度20%以下,风速35~40 Hz.该研究为当归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的选择以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支撑,也为根及根茎类药材产地加工共性技术的形成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126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