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mit.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坤成 姜玉新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超声诊断胎儿后尿道瓣膜病1例

    作者:罗朵朵;董刚

    孕妇,28岁,孕17周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颅骨光环,脑中线居中,胎儿双顶径32 mm,脊柱连续性好,排列整齐;胎心搏动好,四腔心可见;股骨长22 mm,胎儿腹腔内可见一囊性包块,大小约5.4 cm×4.1 cm×7.1 cm,主要位于下腹部,边界清楚,内透声好,可见一直径约7 mm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移动.

  • 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并冠状动脉瘤1例

    作者:曹殿波;杨思睿;孙明莉

    患者男,45岁.劳累后心悸、气短9个月,近1周逐渐出现咳嗽、夜间不能平卧及颜面浮肿.查体:一般状态尚可,血压110/160 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

  • 痛性眼肌麻痹1例

    作者:马天璇;张德智;刘静

    患者男,55岁.以"左眶上区疼痛,伴左眼球后痛显著"为主诉就诊.该患者3天前无明确诱因自感左侧头痛,几小时后明确在左眶上区及左眼球后疼痛明显,呈持续性.

  • 子宫内膜癌宫颈淋巴转移1例

    作者:王茜;张丹

    患者女,46岁,主因"阴道不规则出血4个月伴有下腹坠痛"于2006年4月入院.妇科检查发现宫口组织物,活检病理示子宫内膜样腺癌.

  • 肋骨多发性应力骨折1例

    作者:王丽君

    患者男,19岁.近2个月来反复发作左肩部不适,隐痛,近2周加重就诊.X线检查:颈椎三位片(图1)显示左侧第一后肋肋骨骨质完全中断,断端稍有移位.

    关键词: 应力性骨折 肋骨
  • 右主支气管软骨瘤1例

    作者:张涛;甘露;周福良;耿海;李林坤

    患者男,56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嗽以清晨起床后及剧烈活动后明显,咳嗽时伴有胸闷,白色黏痰,量不多,咳出后胸闷感减轻.无发热、盗汗、胸痛及咳血史.

  • 粟粒性脑结核病1例

    作者:陆朝晖;杜宝库

    患者男,17岁.发热、头痛2周,复视,呕吐1天.查体:体温38.7℃,左眼外展位,右眼内收受限,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手指鼻不准,脑膜刺激征阴性,胸部听诊:左肺呼吸音减弱.

    关键词: 结核瘤 颅内
  • 左心室及心包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作者:代妮娜;刘燕娜

    患者男,24岁,因发热,上腹部不适9天,胸闷、气促5天来诊.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MRI检查:升主动脉右侧心包内占位;双侧胸腔积液.

  • 少儿胆石症自溶1例

    作者:李子志;杜伟征;米红光;李春擎;王峥

    患儿女,4岁,因不规律腹痛行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纹理清,无占位.

  • 超声微泡介导尼卡地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钟原;江跃全;王志刚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介导尼卡地平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空白对照、假手术、缺血再灌注、尼卡地平、超声微泡、超声微泡介导尼卡地平六组.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在体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TUNEL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尼卡地平可减少其发生,上调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基因表达,超声微泡介导可进一步减少凋亡发生.结论 尼卡地平可上调Bcl-2并下调Bax基因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通过超声微泡介导,可增强尼卡地平抗凋亡作用.

  • 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评价

    作者:洪国斌;崔力扬;沈君;梁碧玲

    目的 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模型并利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32只SD大鼠,对其中20只进行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测量,以确定针刺深度;另12只使用21 G 微量穿刺针对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行部分或全层针刺,术前及术后4周、8周行X线及MRI检查,然后行椎间盘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测量大鼠腰椎间盘纤维环厚度后,确定适用于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部分及全层针刺的深度分别为1.5 mm和2.3 mm.X线检查纤维环部分及全层针刺组可见不同程度的腰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唇缘样增生,脊柱生理弯曲异常等改变,其中以纤维环全层针刺组为明显;而正常对照组未见椎间隙变窄、椎体前缘骨质增生等征象.MRI检查纤维环全层针刺4周、部分针刺8周后椎间盘信号在 T2WI 上信号强度不同程度的降低、椎间盘膨出甚至突出、硬膜囊受压等征象,正常对照组的椎间盘未见信号改变及膨出或突出征象.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纤维环部分针刺组及全层针刺组椎间盘于术后4周时即发生退变,而全层针刺组退变较严重.结论 利用针刺纤维环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其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创伤小;影像学方法可对椎间盘退变进行早期精确、动态评估,评价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否.

  • 超声心动图评价容量负荷心脏肥大大鼠模型

    作者:张敏莉;李昭屏;白燕;ZHANG You-yi;张幼怡

    目的 用动静脉造瘘方法制备容量负荷型心脏肥大大鼠模型,探索以超声心动图方法评价筛选成功模型.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瘘法制作容量负荷心脏肥大大鼠模型,在术后1周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方法检测心脏结构;采用多普勒超声探测瘘口处血流来筛选成功模型,将模型分为对照组、手术成功组及手术失败组;动静脉瘘口处显示五色镶嵌的彩色血流,并且连续多普勒在此处可探及高速连续的湍流频谱者定为手术成功,否则为手术失败;比较各组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心肌重量以及尸检的心脏称重,以检测该超声筛选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与手术失败组及假手术组相比较,手术成功组的左室内径及容积均增大,右心室和全心重量增加;手术失败组和假手术组之间超声心动图参数以及尸检的心脏称重无差异.结论 多普勒超声可在早期、无创、准确地用于动静脉瘘造成心脏容量超负荷心脏肥大大鼠模型的筛选和评价.

  • 大鼠骨骼肌脂肪含量的1H-MRS定量分析和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刘再毅;梁长虹;刘于宝;王秋实;郑君惠

    目的 研究1H-MRS在肌肉脂肪含量的定量分析中的价值及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GE 1.5 T MR扫描机及正交birdcage动物线圈(50 mm),对28只成年Wistar大鼠左侧后肢比目鱼肌进行1H-MRS采集.采集到的波谱使用SAGE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细胞内脂肪和细胞外脂肪含量.使用电镜观察肌肉细胞内的脂滴含量.结果 全部大鼠均成功采集肌肉波谱.所有谱线均可以解析位于3.02~3.05 ppm处的总胆碱,1.3 ppm处的肌肉细胞内脂肪和1.5 ppm处的肌肉细胞外脂肪.大鼠肌肉细胞内脂肪含量/总胆碱比值为0.58~5.72,与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内脂肪的含量呈正比(r=0.952,P<0.001).结论 使用1H-MRS可以准确、无创测量肌肉细胞内的脂肪含量,且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

  • 64排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洪生;赵佩林;孙晓峰;刘洪泉;吕国士;王德韧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例自发性SAH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层厚0.625 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容积显示重建(VR)、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并对照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64排螺旋CTA共发现46例48个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14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静脉窦栓塞1例,阴性4例.64排螺旋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的空间关系;能清晰显示AVM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及引流静脉.结论 64排螺旋CTA微创、快捷、可靠性高,可作为自发性SAH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

  • 脑磁图SAM分析法定位皮质运动功能初步探讨

    作者:吴婷;刘宏毅;张锐;向敬;刘文

    目的 利用脑磁图SAM分析法研究健康受试者运动皮质反应及其磁源影像定位价值.方法 10例右利手健康受试者给予tone音刺激,受试者听到声音后右手食指触压按键感应器.以运动触发为基点进行平均,选择触发点前后的波形分别用等价电流偶极子(ECD)和合成孔径磁场测量(SAM)进行分析,终形成三维的脑功能影像图.结果 所有10例受试SAM法均定位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运动皮层解剖位置一致,ECD法7例定位于中央前回运动中枢,3例定位偏差.结论 脑磁图SAM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显示皮质运动反应并能对皮层运动功能进行成功定位.

  • PROSET序列对腰骶神经根变异的诊断价值

    作者:冉鹏程;柴晓明;李松柏;李琳

    目的 观察和探讨PROSET序列对腰骶部神经根变异(LSNRA)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应影像表现.方法 采用常规MRI序列和3D PROSET序列扫描108例腰腿痛患者,所得PROSET序列图像均行3D MIP后处理;结合原始图像及3D MIP图像观察双侧腰骶神经根的分布情况.结果 该组病例中有105例的图像达到诊断要求,图像优良率为97.22%;常规MRI序列和PROSET序列各发现LSNRA 3例和14例,显示率分别为2.86%、13.33%,两者存在显著差异(x2=6.367,P=0.007);在14例变异中,Ⅱ型变异为10例,占71.43%;其中Ⅱ-1型4例,占28.57%;Ⅱ-2、Ⅱ-3、Ⅱ-4型各2例,各占14.29%;Ⅲ型及Ⅵ型变异各2例,亦各占14.29%.结论 PROSET序列清晰、直观地显示硬膜囊外腰骶神经根的走行及形态;为硬膜外腰骶神经根变异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 肝储备功能定量评估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苏中振;单鸿

    综述肝储备功能定量评估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有利于降低肝脏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或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和早期移植物功能不良的发生率.

  • 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李萍;申宝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突然发生的神经症状和体症,24 h内恢复正常.以往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诊断.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发现大多数TIA患者有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持续存在,提示有必要对TIA的本质重新加以认识,对进行及时、准确治疗TIA,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以及影像学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 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研究进展

    作者:李蔓;吴青青;王嵬

    目的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成为目前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产前超声筛查是干预胎儿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之一.产科超声的发展和高清晰度彩色超声诊断仪的应用使得胎儿畸形的发现时间大大提前.发达国家已制定了妊娠期的标准化检查方案和超声筛查指南,这对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围产期质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显示"双管征"的意义

    作者:王晓燕;靳二虎

    目的 探讨"双管征"在诊断壶腹周围癌及胰腺良恶性病变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53例病人进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并显示"双管征".分析每一例病人的MRCP、轴位T1WI及T2WI,测量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肠腔至胆胰管梗阻端的距离,胆胰管末端间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观察胆总管末端形态,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胰管形态,比较不同胰胆管疾病时"双管征"的差异.结果 在胰头癌和慢性胰腺炎组"双管征",胆胰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腔至胆胰管狭窄段距离及胰管直径较非胰头壶腹周围癌组大,差异有显著意义. "四节征"(13/27)和狭窄段侧支胰管扩张(6/27)多见于胰头癌.胰管粗细不均匀(9/10),边界不光滑,串珠状改变多见于慢性胰腺炎,这些征象与胰头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45,P<0.05).3例(3/10)慢性胰腺炎伴有假囊肿,5例(5/10)伴有胰管结石.此外,与胰头癌组比较,慢性胰腺炎组的肝内胆管扩张较轻,胆总管末端以鼠尾状狭窄多见.结论 在MRCP图像识别"双管征"的不同表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胰胆管疾病.

  • MRCP结合常规MRI诊断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

    作者:殷信道;王利伟;卢玲铨;张林;张太生;吴前芝;顾建平

    目的 研究MRCP结合MRI对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46例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分析不同部位胆管梗阻恶性肿瘤的MRI、MRCP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 结果 46例患者,4例MRCP仅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病理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MRCP肝门"空虚征"、肝内胆管枯树枝状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7例,病理诊断胆管癌6例,胆囊癌4例;32例胆总管截断或狭窄,近段胆管、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稍高信号14例,病理诊断胆管癌12例、胆囊癌3例、胰头癌6例、壶腹癌5例、十二指肠腺癌及乳头腺癌6例. 结论 常规MRI和MRCP联合应用有利于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

  • 64排螺旋CT在肾脏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颖;徐荣天;李明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相结合对肾脏移植术后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接受肾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其中1例接受肝肾移植联合移植,行64排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并同时对所得图像数据不同期像进行特定的三维重建.结果 12例患者中1例患者显示移植肾门水平可见软组织密度包块;1例显示移植肾盂肾盏扩张积液;2例显示移植肾脏功能不良,1例显示移植肾肾盂输尿管管壁增厚;1例显示盆腔积液;1例显示动脉期皮髓质界限分界欠清晰,经临床分析考虑轻度排斥反应;其余6例肾脏强化程度正常,肾血管无狭窄,肾脏排泄功能正常.结论 64排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及后处理相结合可对移植肾脏功能进行初步评价,对血管源性及排斥反应可提高一定程度的检出率.

  • 胰腺癌瘤体强化程度与其恶性度的对照分析

    作者:朱玉春;周伟;张怀信;王建良;沈纪芳

    目的 探讨胰腺癌瘤体CT强化程度与其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42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定为30 s(胰腺实质期)、70 s(门脉期)和180 s(延迟期),以2.5~3.0 ml/s速度团注对比剂100 ml,观察胰腺癌胰实质期瘤体强化的程度和形式,结合胰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对胰腺癌胰腺实质期的CT强化情况和病理级别作对照分析.结果 胰腺高分化腺癌14例,平均胰腺-瘤体CT值差为(9.64±2.84) Hu,中分化腺癌16例,平均胰腺-瘤体CT值差(31.44±5.98) Hu,低分化腺癌12例,平均胰腺-瘤体CT值差(44.08 ±5.33) Hu,胰腺实质期病灶基本呈等密度强化13例,稍低密度强化15例,低密度强化伴小囊样改变9例,低密度强化伴大片坏死5例.胰腺癌实质期强化程度和形式与其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其秩相关检验结果为r=0.664(P<0.001).结论 胰腺癌实质期可以得到肿瘤的大胰腺-瘤体密度差值,其瘤体强化程度和形式与其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即胰腺癌恶性度与其瘤体强化程度成反比.

  • MRI在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伟峰;陈敏;杨正汉;王文超;蔡葵;李飒英;周诚

    目的 探讨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的MRI典型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MRI诊断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病人12例,除常规序列外,加扫化学位移成像序列,观察同、反相位图像组织信号变化情况,以确定有无脂肪浸润改变.所有病例MRI检查前均经CT平扫和/或增强扫描,因CT表现缺少特异性,不能明确低密度病灶性质而建议进一步检查,所有病例经随访5~36个月(平均16个月)无明显变化.结果 12例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主要累及胰头和钩突前部,5例合并不同程度胰腺颈、体、尾部脂肪浸润,但仍以胰头和钩突前部脂肪浸润明显.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区域在常规压脂T1WI、T2WI上9例未见明显异常信号,3例与周围正常胰腺对比呈稍低信号;在化学位移成像序列中,局灶性脂肪浸润区域在同相位上与周围正常胰腺对比呈等或稍高信号,而在反相位上局灶性脂肪浸润区域则较同相位上出现中度到明显不均匀信号下降,从而确立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诊断.结论 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主要累及胰头和钩突前部或以此区域更明显,MRI化学位移成像具有典型表现,对胰腺局灶性脂肪浸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能量多普勒检测乳腺肿瘤血管的准确性及误差原因分析

    作者:李文英;陈亚青;吴松松;张惠箴;何萍青

    目的 探讨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肿瘤血管的准确性及误差原因分析.方法 对73例灰阶超声诊断为乳腺肿瘤的患者行能量多普勒检查,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肿瘤区域内的彩色像素密度,与病理血管密度对照.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患者年龄、肿瘤的大小、距乳头距离以及后方回声衰减等对相关性研究的影响.结果 ①乳腺肿瘤彩色像素密度与病理小血管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55(P<0.01).②后方回声衰减是影响相关性的主要因素(P=0.007),年龄次之(P=0.011), 肿瘤大小和距乳头距离无显著影响(P值均大于0.05).③校正后的彩色像素密度与病理小血管密度相关系数为0.75(P<0.01).结论 能量多普勒检测乳腺肿瘤血管的准确性主要受肿瘤后方回声衰减的影响,如以浅表部的彩色像素密度代表整个肿瘤的彩色像素密度,可以提高其准确性.

  • 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多排螺旋CT征象的演变

    作者:关文华;韩铭钧;李坤炜;秦培鑫;刘小彬

    目的 探讨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多排螺旋CT征象的演变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MSCT基本征象的变化,并与44例中青年肺结核随访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老年组肺叶/肺段实变和腺泡实变融合的发生率72.2%和88.9%高于对照组(22.7%,45.5%)(P<0.05),吸收多发生在4~12个月,对照组吸收多发生在1~6个月.老年组树芽征发生率5.6%低于对照组(43.2%)(P<0.05),5个月吸收;对照组多在3~9个月吸收.老年组空洞性病变20%完全吸收,对照组50%完全吸收.②老年组治疗过程中矛盾反应发生率44.4%高于对照组的9.1%(P<0.05),可出现在治疗后1~9个月;对照组多出现在3个月以内. 结论 老年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征象吸收缓慢,并且容易发生治疗后矛盾反应,熟悉这些转归特征有利于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并且判断其疗效.

  • 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动态演变规律

    作者:李家开;蔡祖龙;杨立;肖越勇;赵红;赵绍宏;聂永康;蔡剑鸣

    目的 探讨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的动态发展演变规律,提高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6例病理学证实的并属于影像学分型炎症型的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系列CT随访图像,总结不同时间的CT表现特征及其动态演变规律,探索CT诊断的典型影像学征象.结果 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相对典型的CT征象有:①毛玻璃征象背景上合并腺泡结节样实变;②无典型分布特征的大小不等的边缘模糊的叶段性实变;③实变基础上的病理性空气支气管充气征;④动态演变特点包括范围逐渐扩大、形态逐渐多样、密度逐渐密实.结论 CT特别是两次以上不同时期的随访CT检查是炎症型支气管肺泡癌的理想诊断手段.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开颜;蒋涛;王钺;翟仁友

    目的 研究乳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代谢特征,判断其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明确病理结果的57例乳腺病变(恶性32例,良性25例)及12例正常腺体的1H-MRS的代谢特征. 结果 32例恶性病变中有15例于3.23 ppm处出现Cho峰(SNR≥2),12例Cho峰为阴性,有5例采集失败,不能确定有无Cho峰.25例良性病变中,有2例在3.23 ppm处出现Cho峰(SNR<2),3例采集失败,另外20例良性病变及12例正常腺体中均未探及Cho峰.以Cho峰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平均敏感性为55.6 %±7.1%,特异性为100%,准确性75.5%±6.1%,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4.7%±6.8%.Kappa=0.529±0.104,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H-MRS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目前敏感性较低,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 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左室短轴局部心肌运动速度的评价

    作者:李蕾;李越;张筠;柴亮;赵双俏

    目的 了解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局部心肌运动速度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40例正常人和2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对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三个水平的前间隔和后壁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的峰值速度(即S峰、E峰、A峰)分别进行采集和测量.并在组织多普勒超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模式(QTVI)下,分别检测相应的峰值速度,比较两种技术在测量相同部位和时相峰值速度的差异及相关性.同时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技术对短轴同一平面(乳头肌水平)各个节段局部心肌的三个时相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再由两个检测者应用此技术在双盲条件下,对乳头肌水平部分峰值速度进行重复性检验.结果 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测值与组织多普勒测值较接近,但前者多数略高于后者.一致性检验显示,在正常组和DCM心衰组有部分数据两种技术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技术检测结果相关性好.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技术对同一平面各个节段局部心肌运动速度进行比较,仅在小部分峰值速度略有差异.两个检测者的重复性检验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在评价心肌局部运动方面是一种可行的、有待开发完善的新技术.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半自动边界探测技术评价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袁莉;王新房;谢明星;吕清;贺林;刘夏天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结合半自动边界探测技术测量正常和异常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 健康自愿者20例,冠心病患者25例纳入统计,应用Philips iE33成像系统采集三维数据,使用Tomtec 4D LV-Analysis CAP2.5软件脱机测量左室容积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的双平面Simpson's法测值比较.结果 ①正常组和冠心病组中,RT-3DE与Simpson's法所测EDV、ESV、SV和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一致性好(P>0.05).②两组中,两法所测EDV、ESV、SV和EF高度相关,但冠心病组相关系数均较正常组相应测值有所降低.③两法的观察者间变异在正常组中均小,冠心病组较正常组有所增加,且冠心病组中Simpson's法的观察者间变异增加更为明显,大于RT-3DE法的观察者间变异.结论 RT-3DE结合半自动边界探测技术测量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方法简便、可行、准确、重复性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阵发性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后左房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作者:朱文晖;唐水娟;肖际东;何炜;李瑞珍

    目的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联合应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前后左房、左心耳结构和功能的评价. 方法 4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组接受TTE和TEE检查,测量左房内径指数(LADI)、左房面积指数(LAAI)、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射血力(LA-EF)、左心耳内径指数(LAADI)、左心耳大面积指数(LAAmaxI)、左心耳小面积指数(LAAminI)、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左心耳大排空血流速度(LAA-P)和左心耳大充盈血流速度(LAA-F)及有无血栓征象.41例确诊无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的患者行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术后6个月以上对其中39例患者随访行TTE和TEE复查. 结果 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组、术后随访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左房结构、功能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三组间左心耳的结构和功能亦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左心耳结构与其功能的变化呈线性负相关. 结论 TTE和TEE联合应用为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的结构、功能以及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前病例的筛选、术后疗效的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 心脾综合征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作者:沈蓉;张玉奇;蔡及明;朱俊学;张志芳;陈笋;姚莉萍;吴兰平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脾综合征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漏诊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本文总结了190例心脾综合征患儿肺静脉回流情况的超声检测结果,并与其心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190例心脾综合征患儿中,无脾综合征159例,其中61例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占38.3%),多脾综合征31例,其中5例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占16.1%).66例患儿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超声诊断符合者17例(占25.7%),漏误诊49例(占74.3%);66例肺静脉回流异常患儿中,伴有明显异常回流途径者17例,超声诊断15例(占88.2%). 结论 无脾综合征患儿常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诊断心脾综合征伴有明显异常回流途径的肺静脉异位引流,其他类型肺静脉回流异常检出的准确率尚待进一步提高.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MSCT肺灌注成像与心功能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作者:宋建华;缪競陶;解学乾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功不全(CCI)患者MSCT肺灌注成像(MSCT-PPI)与临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住院治疗的CCI患者24例为CCI组,其中心功能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9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共28例.对所有对象的上下两个肺野行MDCT-PPI扫描,在胸膜下肺野12个区域设置兴趣区,获得兴趣区首过期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取强化峰值(PE)、强化增量(PEI)、强化起始时间(TTE)、达峰时间(TTP)、首过时间(TFP)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 肺实质灌注量化参数PE、PEI在24例CCI组三个级别间及其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肺实质灌注时相参数TTE、TTP、TFP在CCI组三个级别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TTP在心功能不全组三个级别分别为(17.3±1.0)s、(20.6±2.0)s、(23.8±2.7)s,三个级别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正常组为(18.6±1.6) s,Ⅱ、Ⅲ级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Ⅰ级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组时相参数数据均与CCI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24例行MSCT-PPI表明,肺实质血流灌注时相延迟与心功能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有助于心功能异常诊断及分级.肺血流灌注量变化对本研究中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判断无显著意义.

  • 头臂静脉的CT解剖学研究

    作者:吕发金;罗天友;谢鹏;牟君;张志伟;肖智博;方维东

    目的 探讨左右侧头臂静脉的CT解剖结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纵隔、锁骨上及腋窝病变的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60例,观察左右侧头臂静脉的形态,测量左侧头臂静脉横过主动脉弓或右侧头臂动脉处的短径,右侧头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前段短径,记录静脉注射侧别、有无静脉反流.结果 右侧头臂静脉短直,直行向下汇入上腔静脉(100%,60/60);左侧头臂静脉较长,跨过右侧头臂动脉前方者(Ⅰ型)占86.7%(52/60),跨过主动脉弓前方者(Ⅱ型)占13.3%(8/60).左侧头臂静脉管径明显小于右侧,26.7%出现管腔狭窄,经左侧肘前静脉注射时,8.3%出现明显的静脉反流;右侧头臂静脉管径大于左侧,未发现静脉反流病例.结论 右侧头臂静脉形态短直,管径明显大于左侧,未发现静脉反流,在CT增强时采用右侧上肢静脉注射,能达到较好的对比剂强化效应.

  • 心肌桥的双源CT四维电影显示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作者: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目的 利用双源CT四维电影模式观察心肌桥(MB)在整个心动周期的变化,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探讨其诊断MB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06年12月到2007年3月,共有15例患者行双源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显示为MB的患者同时进行了CAG.15例患者的DSCTCA和CAG数据分别以4D电影模式重组和回放,对照分析两者显示MB的价值.在4D影像上分别测量MB处在收缩期(40%)和舒张期(70%)的管径,计算其在收缩期的狭窄率及其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的关系. 结果 15例MB患者,CAG提示4处MB,DSCTCA显示20处MB,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15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存在不同程度的"挤牛奶效应".与DSCTCA的MPR显示的χ2检验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31);与CAG相比,4D电影更多地检出了MB的这种典型征象,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MB在收缩期狭窄的程度与"挤牛奶效应"出现率有关(r=0.640,P=0.006). 结论 双源CT四维电影模式可较CAG更生动地再现CAG上的"挤牛奶效应",结合常规的后处理技术可作为MB诊断的有用技术.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晓冰;任卫东;唐力;陈昕;马春燕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4例正常人、8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和9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行心脏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三维数据库进行定量评价,检测节段射血分数(REF)和节段-整体射血分数(R-GEF).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收缩期室壁增厚率(△T%).对受检者进行了重复测量,以评价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心肌梗死组部分节段REF和R-GEF明显减低(P<0.05).两组心梗组间比较,部分节段的REF和R-GEF存在明显差异(P<0.05).REF与△T%呈高度相关(r=0.76,P<0.01).两次重复测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客观的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高血压对左室心肌扭转-位移环的影响

    作者:韩伟;谢明星;张丽;王静;吕清

    目的 运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构建左室心肌扭转-径向位移环(Loop),探讨心动周期中高血压对心室扭转-位移环的影响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早期改变.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和正常人24例,经胸采集心尖水平和心底水平二维图像,运用超声工作站行定量分析,构建左室心肌扭转-径向位移环(Loop),计算心肌扭转角度,径向位移.分析心动周期中扭转与径向位移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的扭转峰值、二尖瓣开放时间点(MVO)扭转值、解旋率、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径向位移,同时分析Loop各形态参数.结果 ①与正常人比较,高血压患者左室扭转峰值增大(18.26±4.2 vs 13.82±2.7, P<0.001),解旋率减小[(34±7.0)%/ms vs (44±11.9)%/ms,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左室收缩期扭转与径向位移显著线性相关(r=0.97,P<0.05),高血压较正常组Loop收缩期斜率增大(P<0.05).舒张早期心室解旋约40%,此期径向位移相对较小,二者呈线性相关(r=0.94,P<0.05),Loop图上舒张早期斜率较正常组大(P<0.05).结论 利用STI可以无创性的构建左室扭转-径向位移环.通过分析环的各形态参数,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功能变化.

  • 斑点追踪评价正常成人右室长轴心肌形变能力

    作者:童春;黎春雷;宋家琳;刘红云;邓又斌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正常成人右室局域心肌形变能力,并探讨年龄对形变能力的影响. 方法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75例健康成人的右室游离壁各节段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在二维应变的模式下于心尖四腔观上勾画右室心内膜面,测量并记录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及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与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的比值(SRe/SRa),比较各节段间变化规律及各指标随年龄增加的变化规律. 结果 右室基底段ε、SRs、SRe、SRa显著高于心尖段,SRs、SRe高于中段,SRe/SRa各节段间无差异.SRe随年龄增长而轻度减低,与年龄呈负相关(r=-0.229~-0.301,P<0.05),SRa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438~0.525,P<0.01),SRe/SRa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减低,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466~-0.614,P<0.01). 结论 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客观的评估右室长轴心肌收缩期、舒张期形变的能力.右室舒张期形变能力随年龄增加而减低.

  • Tei指数对妊娠早中期胎儿心室功能的评估

    作者:黄晶晶;桂永浩;常才;孙莉

    目的 测量妊娠早中期胚胎/胎儿心脏的Tei指数,观察与胎龄的关系,初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胎龄为7~15周胚胎/胎儿165例,胎龄小于12周的胚胎/胎儿采用阴道超声,胎龄大于12周的胎儿采用阴道超声或腹部超声,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获取左室流入、流出道血流流速频谱,分别测量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射血时间(ET),根据公式计算Tei指数,分析Tei指数与胎龄之间的关系.结果 妊娠早期,Tei指数随胎龄增大而减小,妊娠9周流出道流速波形变为双峰(a峰出现),Tei指数明显较前缩短;妊娠中期Tei指数的变化与胎龄无关.结论 妊娠早期胎儿心脏的整体功能随胎龄的增大明显改善,妊娠中期胎儿心脏整体功能相对稳定;Tei指数测量方法简单,快捷、可靠,是评价妊娠早中期胎儿心功能的理想指标.

  •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世亮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能量显像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健康体格检查或临床怀疑宫颈癌患者,进行经腹、经阴道以及三维血管能量显像检查.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宫颈癌的符合率为61.9%,经阴道三维血管能量显像对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达87.3%.结论 经阴道三维血管能量显像能直观、清晰地显示新生血管的分布,提高对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是诊断宫颈癌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 胸部DR图像对比度的变化对肋骨骨折诊断的影响

    作者:姜荣;贺文;王克扬

    目的 探讨胸部数字化影像(DR)细节对比功能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胸部外伤且放射科首诊怀疑肋骨骨折的病例,对胸部正位DR肋骨图像进行细节对比后处理,得到标准图像及高对比图像两组,由3名放射医师进行评价,结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对肋骨骨折诊断准确性.结果 标准组及高对比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076和0.844±0.059(P<0.05),与标准图像比,细节对比后处理图像诊断准确率更高、假阳性率更低.结论 DR正位肋骨图像经细节对比后处理能提高骨折诊断的准确性.

  • 胸部DR影像后处理对肺结节检出的影响

    作者:王克扬;贺文;何茜;王涛;赵丽琴;李晓强;李晨;李辉;肖国文

    目的 评价DR影像多频域后处理方式对肺内结节检出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胸部CT证实的50例有肺内结节和50例正常者的DR正位胸片,采用多频域后处理得到标准、高通过及低通过3组图像,由低、中、高年资医师各2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受试着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标准、高通过及低通过3组图像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0.019、0.697±0.020、0.789±0.017(P<0.05),三组中,低通过组结节检出率高,高通过组结节检出率低、假阴性率高,标准组假阳性率高. 结论 DR影像多频域后处理对肺结节的检出有影响,低频增强处理可以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高频增强处理漏诊率增加.

  • 小儿皮肤皮下血管瘤的超声诊断:增生期或退化期的判断

    作者:彭格红;俞松;曹永政;陶文鸿

    目的 探讨婴幼儿皮肤软组织增生期和退化期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 对32例(37个肿瘤)经病理证实为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Ki-67免疫组化结果分为增生期和退化期血管瘤,比较二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ASV)、阻力指数(RI).结果 增生期血管瘤(24个):声像图表现为混合回声团块,血流通过静脉网、或小动静脉瘘时形成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探查为动静脉血流信号,动脉血流频谱为低阻力型;PASV=(64.31±27.80) cm/s,RI=0.54±0.11.退化期血管瘤(13个):有较多的纤维化、钙化成分导致血管腔隙闭合,声像图主要表现为高回声型,彩色血流信号较稀疏;PASV=(39.23±22.18) cm/s,RI=0.69±0.12.增生期血管瘤PASV、RI和退化期血管瘤比较,P<0.01.结论 增生期血管瘤和退化期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有一定差异,对婴幼儿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诊断与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邱逦;苏白海;罗燕;彭玉兰

    目的 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超声表现及其价值.方法 通过高频超声观察10个正常对照组(20个正常髋关节)与不同Ficat分期ANFH病人(30例病人,48个患髋)的超声表现,并将ANFH病人超声表现、X线平片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FicatⅡ~Ⅳ期的ANFH病人在高频超声下有不同的表现,超声相对于X线平片在观察髋关节积液、软骨病变及滑膜病变上有优势,但对股骨头骨质增生及囊性变没有帮助.结论 超声能观察FicatⅡ~Ⅳ期ANFH的病变,并提供一些X线平片不能提供的影像学表现.

  •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和MR诊断

    作者:周建军;周康荣;曾蒙苏;王建华;丁建国;纪元

    目的 本文分析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和MR平扫和增强特征,探讨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例,术前经MR检查9例,CT检查3例.MR检查序列包括SE T1WI、FSE T2WI、STIR、SPGR平扫和多期的MR动态增强.所有病例影像资料均经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分别确定病变浸润范围、信号特征和强化程度等,并与手术病理对照. 结果 12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例中,腹部外7例(颈部2,肩1,四肢4),腹壁型3例(腹壁肌肉),腹内型2例(肠系膜1,腹膜后1).肿瘤直径3.7~21.8 cm,<5 cm 3例,5~10 cm 7例,>10 cm 2例,平均7.2 cm.浸润性生长9例,膨胀生长3例.密度或信号相对均匀5例,不均匀7例.9例MR检查病例中,SE T1WI呈等信号5例,略高信号4例.所有病例T2WI信号略高于肌肉,STIR为高信号,各序列常见低信号致密胶原纤维成分.无论肿瘤大小,STIR都清楚显示肿瘤边缘和境界.5例MR动态增强病例中,动脉期明显强化4例,显著强化1例;门脉期强化程度与动脉期相仿,强化趋于均匀.3例CT检查病例,肿瘤密度与肌肉相仿,密度均匀,形态不规则,境界欠清楚.1例病灶内可见形态正常的血管影. 结论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形态多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境界模糊不清,MRT2WI为略高信号,STIR为高信号,强化显著,病灶内常见致密胶原纤维形成低信号.CT和MR特征明显,多数病变术前可以诊断.

  • 脊髓造影后64排螺旋CT诊断臂丛神经节前损伤

    作者:李娜;屈辉;白荣杰;张景秀;王树锋

    目的 探讨脊髓造影后64排螺旋CT扫描对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22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脊髓造影后,采用东芝Aquilin 64排CT扫描机薄层螺旋扫描.分析CTM图像,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直接征象包括神经根缺失、神经根断裂、神经根部分根丝断裂;间接征象包括创伤性脊膜囊肿、硬膜囊变形、脊髓表面部分裸露等.本组患者CTM检查共检出异常神经根73个.计算CTM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4%、93.3%和93.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3%和84.8%.结论 64排螺旋CT在扫描层厚与曲面重建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特异度,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表现

    作者:俞清;徐智章;王文平;毛枫;黄备建

    目的 探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表现.方法 分析158例(211个病灶)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弹性图表现,将图像分为0~Ⅳ级,并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 良性病变组弹性分级80.3%(139/173)为0~Ⅱ级,而恶性病变中86.6%(33/38)为Ⅲ~Ⅳ级.两组病变的弹性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 不同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弹性图像具有一些特征性表现.

  • 超声造影剂灌注曲线斜率与流速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路晶;周翔;谢明星;王新房;吕清

    目的 探讨超声Flash-replenishment成像技术中超声造影剂灌注曲线斜率与流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制动力泵-超滤纤维系统模拟器官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建立微循环血流模型.连续输注20 ml造影剂SonoVue(1∶3稀释),应用FR成像技术,分别测定微循环流速为0.25 mm/s、0.5 mm/s、1 mm/s、2 mm/s、4 mm/s、8 mm/s时造影剂的再灌注曲线斜率β,对β值与实际流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微循环流速为2~8 mm/s时β值与实际流速相关性良好,r=0.97;微循环流速为0.25~1 mm/s,二者相关性较差,r=0.44.结论 微循环流速低于1 mm/s以下时,造影剂再灌注曲线的β值与实际流速相关性差,故低流速状态下造影剂的灌注定量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 同轴X射线位相衬度成像实验研究

    作者:蒋诗平;陈阳;李妹芳;陈亮;熊壮;余永强

    目的 研究利用类点光源的同轴X射线位相衬度成像技术.方法 在北京同步光源4W1A光束线上,分别利用白光束X射线和14 keV单色X射线,采用同轴方式开展生物样品的位相衬度成像实验.结果 位相衬度图像比吸收衬度的图像分辨率更高、衬度更好.结论 对于X射线吸收很弱的样品,位相衬度成像能够得到更好衬度和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利用类点源X射线同轴相位衬度成像技术相对比较容易地被用于临床.

  • 基于多尺度Retinex的医学图像增强方法研究

    作者:张甲杰;陈树越;刘瑞剑;杨敏

    目的 增强医学图像中的暗区信息和图像对比度,压缩医学图像的动态范围.方法 提出并改进了基于多尺度Retinex方法的医学图像增强处理方法,在3种标准偏差下,求得高斯环境函数;然后使用3种不同的误差函数对医学图像进行卷积操作,将3种标准偏差尺度下得到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后将输出灰度值进行修正,得到可用于显示的结果.结果 改进的MSR算法既可实现低对比度的医学图像增强,又能实现图像的动态范围压缩,能够显著提高暗区医学图像的信息.结论 改进MSR算法能够显著提高暗区图像的信息量,其增强后的信息熵是原图像的2倍多,该方法克服了常规医学增强方法的不足,能够满足医生临床诊断的要求.

  • 育龄妇女盆腔18F-FDG PET/CT高代谢灶中生理性的和良性的原因

    作者:秦朝军;黄盛才;颜李梅;韦小林;马加强

    目的 了解育龄期健康妇女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显像中盆腔内18F-FDG高摄取灶中生理性的和良性的原因.方法 对87例健康育龄妇女[33~50岁,(43.46±4.88)岁]随机进行18F-FDG PET/CT盆腔显像.结果 有18例(20.69%)盆腔内共发现18F-FDG摄取增高灶21个,其中的原因顺位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成熟卵泡(或黄体前期)11灶(10人,11.49%),宫颈炎和子宫内膜炎7灶(5人,5.75%),月经期子宫内膜损伤2灶(2人,2.30%),子宫肌瘤并发包膜炎症1灶(1人,1.15%).11灶成熟卵泡(或黄体前期)高代谢灶三维的大径均值分别是(13.36±3.32) mm,(11.64±2.50) mm和(14.27±2.69) mm,SUVmax均值是6.16±1.88.结论 育龄妇女成熟卵泡(或黄体前期)、月经期子宫内膜损伤等生理性改变,及宫颈炎和子宫内膜炎症等良性改变也可以导致18F-FDG摄取增高.

  • 18F-FDG PET/CT综合分析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欣;于丽娟

    目的 探讨利用CT良性征象校正FDG假阳性的PET/CT综合分析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胰腺原发良恶性疾患40例,其中胰腺癌27例(手术6例,临床随访21例),急、慢性胰腺炎13例(腹腔镜2例,临床随访11例).分别用单纯SUV测量法和PET与CT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胰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SUV测量法以病灶SUVmax值大于2.5为恶性病变诊断指征,反之为良性.PET/CT综合分析法以PET为主导,CT具有否决权,利用PET/CT融合图像的精确对位,当浓聚热点相应CT表现为明显的良性病变征象时,无论FDG浓聚程度如何,均诊断为良性病变. 结果 综合分析法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是100%;单纯SUV测量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3%、76.9%、90.0%. 结论 CT的良性征象,尤其是炎性渗出征象,对FDG假阳性有校正作用,通过这种校正能够提高PET/CT在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 不同腺苷输注时间的负荷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评价的比较

    作者:江素芳;彭旭兰;梁宏伟;刘炯;高桂珠

    目的 评价4 min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传统6 min负荷试验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合并症等进行配对,分为4 min腺苷负荷组(4 min组)和6 min腺苷负荷组(6 min组),每组32例.两组病例均经肘静脉用注射泵持续注入腺苷,剂量为0.14 mg·kg-1·min-1,用药时间为4 min和6 min,于注射腺苷3 min末,分别从肘静脉注入99Tcm-MIBI 740 MBq.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注射显像剂后1.5 h进行,隔日进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①4 min组和6 min组腺苷负荷心肌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9%、80%、88%和92%、83%、91%,两组比较P均>0.05.②4 min组和6 min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分别为78%和88%,两率及组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4 min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达到6 min腺苷负荷试验的诊断效能;且因用药时间短,患者易耐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