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隔药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自身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采用隔药灸疗法;对照组48例,服月月舒冲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有效率分别为87.5%,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2%、83.3%;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经血的前列腺素含量和经期血浆催产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隔药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异常的前列腺素及血浆催产素水平而发挥疗效.
-
电针配合隔药饼灸治疗网球肘对照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网球肘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合谷、太冲穴,加患肘阿是穴、手三里穴隔药饼灸;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1 mL加醋酸泼尼松龙25 mg常规封闭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6%和93.7%,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5.0%和78.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隔药饼灸是治疗网球肘的有效方法.
-
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面瘫急性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拔罐在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急性期内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除予相同的西药治疗外,在急性期内治疗组采用患侧面部、耳后乳突周围、颈项部酸痛处梅花针叩刺拔罐后TDP照射局部,对照组则只在患侧面部、耳后乳突周围采用TDP照射.进入稳定期和恢复期后两组均采用患侧针刺治疗,疗程相同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1.2%,对照组痊愈率68.7%,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患侧梅花针叩刺拔罐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痊愈率,缩短疗程.
-
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佳针刺组穴配方.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腹针组及体针组各30例,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腹针组患者痉挛得到明显改善,相关指标有统计学意义,体针组患者痉挛也有改善,相关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腹针组疗效优于体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腹针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通关开窍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失语症观察
目的:观察通关开窍针法对缺血性中风早期失语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中风早期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通关开窍针刺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规范药物治疗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通关开窍针刺法,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30天进行西部失语症AQ指数评价及对比.结果:观察组见效快、疗效好,经统计对比15天(P<0.05),30天(P<0.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关开窍针法结合规范用药及康复指导可发挥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规范用药及康复指导组.
-
阿是穴四花刺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是穴四花刺法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08例),分别给予阿是穴四花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79.0%,优于对照组的65.7%(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功能障碍、总积分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或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更快,达痊愈时间更短(P<0.05或P<0.01).结论:阿是穴四花刺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安全有效.
-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以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以西替利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0.7%,对照组有效率76.7%,两者均具有良好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出现嗜睡、头痛、口干等不良反应.结论: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与西替利嗪相当,但无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为安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理想方法之一.
-
针刺照海申脉为主治疗不寐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照海、申脉穴为主治疗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不寐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补照海、泻申脉为主配合辨证分型取穴治疗,对照组单纯按辨证分型取穴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分别为31.6%和68.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照海、申脉为主治疗不寐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
腹针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脊柱错位引起的多汗症
出汗异常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过去人们大都是以药物及神经节阻滞对其进行治疗,而脊柱错位刺激交感神经节引起多汗已渐渐被人们认识,通过调节脊柱治疗本病未见报道.我科采用推拿配合腹针治疗因脊柱错位引起的多汗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通便散敷脐治疗小儿实证便秘128例
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科观察通便散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实证便秘12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针药配合神灯照射治疗骨化性肌炎20例
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沉积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足趾畸形的一种疾病.该病全部为散发病例,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全身肌肉均可累及.其典型表现为皮下组织和肌肉内有与肌筋膜走向平行的骨化形成;X线检查可见肌肉内有羽毛状钙化;肌电图(EMG)常见肌源性损害,血清肌酸肌酶(CK)常升高,故属肌病之一.临床多累及颈、躯干和大腿的肌肉,可见皮下组织肿胀、僵硬,如发生在关节附近,还可以造成关节畸形.笔者于1987年以来运用针药及神灯照射治疗骨化性肌炎20例,收到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
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复发率高,药物不易控制.笔者使用针刺与耳穴贴压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32例,取得显著效果,现阐述如下.
-
温针灸治疗儿童心律失常15例
我院儿科在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的关娴清针灸主任医师传授下,于2003年1月-2005年3月应用温针灸技术治疗儿童心律失常1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电针治疗偏头痛兼幽门螺杆菌感染21例
临床许多偏头痛病人在头痛发作时伴有消化道症状,过分饥饿或饱餐后及食用刺激性食物后出现偏头痛发作,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直接原因,与胃溃疡和胃癌密切相关,因此偏头痛与Hp感染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笔者采用电针治疗Hp感染的偏头痛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罕见特应性湿疹案
Monika,女,44岁,丹麦人,2003年9月10日初诊.自诉约1岁时全身皮肤起红色痒疹,20岁后,瘙痒不断加重,皮损日益加重,冬春季尤甚,夏季稍缓解.月经期全身皮肤瘙痒加重,皮肤伴有发冷发热感.近2年来,急性发作时,红疹处皮肤可见淡黄色液体渗出,结痂呈鳞片状,皮肤干燥、皲裂,关节处皮肤较明显.当地医院已确诊为特应性湿疹,曾用激素治疗,症状有改善,但停药后即刻复发加重.既住有多年"支气管哮喘"病史.
-
针刺内关穴对机体不同功能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的影响
目的:观察机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针刺同一穴位时fMRI脑功能成像的变化,探讨内关穴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老年健康人(正常组)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进行电针刺激内关穴,同时运用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两组被试者脑部的fMRI功能像数据,通过SPM99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正常组和AD组脑内不同区域的功能活动图像.结果:正常组两侧额叶及颞叶均被不同程度激活,AD组表现在额叶、颞叶和扣带回、小脑等部位不同程度的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针刺内关穴对正常组和AD组的脑功能活动激活区域表现不同,说明针刺内关穴对机体不同功能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影响不同.
-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CRH、IL-2、β-EP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比较"大椎""命门"穴与非穴间的作用差异.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大椎"组、电针"命门"组、电针非穴组.观察电针对关节炎症局部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穴位间的作用差异.结果:电针"大椎"组下丘脑CRH的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电针各组下丘脑β-EP、IL-2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下丘脑CRH含量与IL-2含量,下丘脑IL-2含量与β-EP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γ=0.886,γ=0.946)."大椎"组、"命门"组足爪肿胀率较非穴组低 (P<0.05).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下丘脑CRH、IL-2、β-EP等因素的相互调节,起到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大椎""命门"抗炎作用优于非穴处.
-
艾灸"肺俞""膏肓"影响BLMA5诱导肺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针灸阻抑肺纤维化的效应机制,为针灸介入肺纤维化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泼尼松组,每组35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7 d开始治疗,以5 mg艾绒灸其双侧"肺俞""膏肓",每穴3壮,每天1次,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处死动物,采用PCR检测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结果:肺组织TGF-β1mRNA表达分别为:空白组1.0258±0.0057,模型组2.8104±0.2905,艾灸组1.6174±0.1136,泼尼松组1.7176±0.1079.艾灸组、泼尼松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艾灸组与泼尼松组比较,P>0.05.结论:艾灸"肺俞""膏肓"与泼尼松治疗均能显著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表达.
-
火针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之疗效.方法:将630例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火针点刺穴位放血20 mL、40 mL、60 mL.结果: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88.1%、92.8%、97.6%,C组疗效好;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血疗法是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多者疗效好.
-
不同电针刺激频率对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的影响
目的:寻找治疗脑卒中的适宜电针刺激频率.方法:47例脑卒中患者电针头皮运动区,根据其频率分为2 Hz、2/15 Hz、100 Hz组,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观察3组患者电针前和电针中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的变化.结果:三种不同的电针刺激频率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功能活动,2/15 Hz和100 Hz组较2 Hz组为强.结论:在刺激强度固定的条件下,2/15 Hz、100 Hz的刺激频率治疗脑卒中疗效较好.
-
临床基础一体化的针刺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临床与基础形成紧密互动性研究的有效途径.方法:从临床基础一体化的研究思路,试图提炼针刺临床的基本规律.结果:从古典经络理论和大量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神经解剖生理的基础研究,提出针刺临床的若干规律.结论:针刺临床的对称对应规律、节段支配规律、中枢中轴规律、远肢优势规律、浅深关联规律和局部反馈规律,与古典经络理论及临床经验相吻合,在神经解剖学上也有可以解释的理论基础,值得分别立题进一步证实或证伪.
-
张家维教授临床运用素髎穴经验撷要
素(骨戮)为督脉第25个腧穴,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鼻疾.张家维教授根据古代医籍有关素髎功效的记载,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扩大了素髎穴的临床运用,并配合独特的飞针疗法,治疗小儿多动症、面部三病症及一些下焦病症,应手取效.
-
艾灸关元穴配合凯格氏锻炼治疗子宫脱垂14例
笔者自1999-2001年期间采用艾灸关元穴配合凯格氏锻炼治疗子宫脱垂14例,疗效显著,方法便捷,现报道如下.
-
针刺第2掌骨侧腰穴治疗急性肠梗阻36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第2掌骨侧腰穴治疗急性肠梗阻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针刺攒竹穴治疗踝关节扭伤18例
踝关节扭伤,一般药物难以控制,患者往往痛苦不堪.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攒竹穴治疗踝关节扭伤18例,方法简单,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
经络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国内对经络和腧穴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现状,为科研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综合相关文献29篇,分别从电、热、声、光、磁和同位素等方面筛选并介绍了近10年来的研究状况.结果:经络和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已经在不同方面得到了一定的证实,经络和腧穴客观存在.结论:经络和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
刃针疗法(10)--刃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临床采用手术治疗的比例越来越大.以刃针治疗为主,配合药物等疗法的非手术治疗,适合治疗相当多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而且有理想的疗效.
-
美国针灸执照考试介绍
介绍美国针灸执照考试的程序和内容.考试内容有3部分,一是考核洁针技术;二是穴位定位考试;三是综合考试,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辨证、诊断及常见病的治疗等,并举例说明.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4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95年1月-2004年12月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5进行Meta-分析.结果:1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2 15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与单纯针刺或西药比较,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5.58,95%CI(3.41,9.13),P<0.00001及OR 5.53,95%CI(3.47,8.19),P<0.00001].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有效,安全性较高,但还非常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
舌针为主治疗中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观察组以舌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体针治疗.结果:舌针为主治疗中风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舌针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
艾灸治疗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治疗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未服过调脂药物的血脂异常患者,经饮食治疗3个月后,血脂仍然异常者,按血脂异常不同类型,分为4组.在每组中选出40例患者,再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艾灸手三里、足三里、神阙治疗,对照组只进行饮食治疗,经90天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各个血脂异常不同类型的组别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艾灸手三里、足三里、神阙治疗血脂异常有较好疗效.
-
子午流注开穴对中风病人心肌缺血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对中风病人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风病人中的心肌缺血患者30例,按子午流注纳子法采用心经"补母泻子法"择时开穴,对照组30例针刺光明穴,通过心电监护仪观察记录心电图针刺前后的变化.结果: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后30分钟,ST-T段抬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络气血存在着与时间节律相关的盛衰变化,子午流注针法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
针刺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减肥的机理及优化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别设立饮食控制运动组(对照组)60例和针刺、耳穴贴压、TDP照射组(治疗组)143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及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BS)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有效率为28.3%.结论:针刺、耳穴贴压、TDP照射结合饮食控制及运动,是目前较优化的减肥方案.降低食欲、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是针刺减肥的机理.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