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Bone and Joint Surgery 중국골여관절외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316/R
  • 国内刊号: 翁习生 郝晓健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单三条9号
  • 曾用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前后路手术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后凸畸形

    作者:周春光;宋跃明;刘立岷;刘浩;龚全;李涛;曾建成;孔清泉

    目的 探讨前后路手术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手术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后凸畸形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6~15岁,平均11岁;脊柱结核病程2~13年,平均81个月.病变部位为T6~L3,其中累及1个椎体2例,2个椎体3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2例,5个椎体2例.所有患者确诊脊柱结核后均行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1年以上,均无低热、盗汗等症状,血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均未行病灶清除等手术治疗.其中4例有神经损害表现,表现为双下肢的麻木、乏力,尚可行走;其余12例表现为背部后凸畸形,尚无其他不适.手术方式为前路松解、减压、支撑植骨、内固定术及后路截骨、后凸矫形、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通过观察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外观变化、后凸及侧凸角度变化、神经功能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年,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均融合良好,无一例发生假关节及内固定失败,患者外观改善明显,4例有神经损害的患者均恢复正常.术前后凸Cobb角为40°~68°,平均55.8°,术后后凸Cobb角为-4°~49°,平均21.7°,随访时后凸Cobb角为-4°~52°,平均23.2°,矫正丢失0°~5°,平均1.5°;术前侧凸Cobb角为0°~22°,平均6.9°,术后侧凸Cobb角为0°~6°,平均0.8°,随访时侧凸Cobb角为0°~8°,平均0.9°,矫正丢失0°~2°,平均0.1°.无一例发生神经并发症,1例发生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2周后愈合.结论 采用前后路手术治疗儿童静止期脊柱结核后凸畸形,既可矫正后凸畸形,又可预防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畸形的进一步加重.

  • 急诊与择期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唐新;刘雷;杨天府;裴福兴;屠重棋;王光林;方跃;张晖

    目的 比较急诊与择期微创内固定系统(1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采用急诊LISS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4-59岁,平均44.50岁.骨折按AO分型:B型6例,C型14例;开放性骨折8例,按照Gustilo分度:Ⅰ度2例,Ⅱ度5例,Ⅲa度1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 h内安排手术.择期LISS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4~58岁,平均44.20岁.骨折按AO分型:B型7例,C型13例;开放性骨折9例,按照Gustilo分度,Ⅰ度2例,Ⅱ度6例,Ⅲa度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牵引治疗3~5 d后安排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日、手术时间(从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包括术中透视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包括贫血及低蛋白血症)、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24个月,平均16.7个月.急诊组与择期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日分别为12.95 h和98.20 h、住院天数分别为4.20 d和8.3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费用分别为19507元和22249元、早期(术后4周)功能康复HSS评分分别为81.25分和76.65分、术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4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别为44.50岁和44.20岁、性别比(男/女)分别为12/8和13/7、骨折的AO分型(B/C)分别为14/6和13/7、开放骨折百分比分别为40%和45%、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和0%、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00周和14.10周、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分别为92.05分和91.40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急诊LISS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对局部血供破坏少,有利于骨折愈合.与择期LISS手术治疗相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前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

  • 锁骨钩钢板加张力带和加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比较研究

    作者:钟刚;黄富国;岑石强;项舟;易敏

    目的 比较采用锁骨钩钢板加张力带重建和加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加不同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2例,其中A组26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加张力带重建喙锁韧带,男16例,女10例;年龄19-45岁,平均28.7岁;Rockwood分型Ⅲ型12例,Ⅳ型8例,Ⅴ型6例.B组16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加锚钉重建喙锁韧带,男10例,女6例;年龄18-43岁,平均25.8岁;Roekwood分型Ⅲ型8例、Ⅳ型5例、Ⅴ型3例.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前、术后Lazzcano评分情况.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1.6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3周和4.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Lazzcano评分优2例、良9例、差15例,术后优18例、良8例、差0例,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Lazzcano评分优1例、良5例、差10例,术后评分优11例、良5例、差0例,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出现伤口感染2例,B组出现伤口感染1例,均无螺钉松动脱落和断裂.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加张力带或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都是可靠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 壤塘县藏区成人大骨节病多个大关节受累与分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周宗科;沈彬;裴福兴;康鹏德;李箭;杨静;刘纲;唐六一;刘剑平;张晖;陈永涛;郝鹏;胡丹;朱建辛;王跃;袁国华;石应康

    目的 研究阿坝州壤塘县藏区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多个大关节受累与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索成人大骨节病的合理分级标准,指导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由骨科、风湿免疫科和地方病专家联合研究组设计专用调查表,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法,包括一般情况、关节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等,随机调查阿坝州壤塘县6个村24~93岁藏族成人大骨节病患者81例,按我国关于成人大骨节病分度标准:Ⅰ度30例,Ⅱ度30例,Ⅲ度21例.大关节定义为肩、肘、腕、髋、膝、踝共12个关节,其中任何一个关节出现疼痛、畸形或功能障碍即为大关节受累.分别统计Ⅰ、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大关节受累关节数和VAS评分.结果 伞部患者均存在2个以上大关节受累,其中肘关节和膝关节受累多见,9-12个大关节受累在成人大骨节病Ⅱ度患者中比例高,肘关节和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在成人大骨节病Ⅱ度患者中高,踝关节受累和疼痛在Ⅲ度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中重,肩、腕、髋关节受累及VAS评分在Ⅰ、Ⅱ、Ⅲ度成人大骨节病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4个以上大关节受累人数在Ⅰ、Ⅱ、Ⅲ度成人大骨节病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壤塘县藏区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常存在多个大关节受累,大关节受累的比例和程度与目前大骨节病分度之间无统一性;有必要对目前成人大骨节病分度进行合理的修订或改进、完善,使之更符合临床诊治并合理指导成人大骨节病的临床治疗.

  • 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中期肿瘤学预后及假体功能评估

    作者:陈铭;段宏;刘洋;闵理;屠重棋;裴福兴;刘关键

    目的 明确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的中期肿瘤学预后,评估患肢功能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行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膝关节肿瘤假体置换术的54例中获得随访的37例患者,男21例,女16例;年龄14~65岁,平均31.0岁.术后随访肿瘤学预后、患肢功能及两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功能评分采用1993年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STS),并对功能评分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比较.结果 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年,平均49.4个月.随访中存活26例(70.3%),其中无瘤生存24例(64.9%),带瘤生存2例(5.4%);局部复发4例(10.8%),截肢3例(8.1%).其中18例骨肉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为66.7%(12/18),其五年、七年生存率均为59.83%;24例ⅡB期肿瘤患者的总生存率为58.3%(14/24),其五年、七年生存率均为50.97%;24例ⅡB期肿瘤患者的中期肿瘤学预后较非ⅡB期肿瘤患者差(P=0.0215).24例存活且未截肢患者的MSTS得分为(26.3±3.0)分,功能优秀率为87.5%;股骨下段恶性肿瘤患者中无病理性骨折患者保肢术后功能得分为(27.1±2.4)分,优于有病理性骨折患者的(23.8±3.5)分(P=0.027).结论 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假体保肢术具有较好的肿瘤学预后和术后功能;影响股骨肿瘤膝关节保肢术肿瘤学预后的重要因素是肿瘤的Enneking分期及肿瘤对化疗的敏感程度;导致股骨肿瘤膝关节MSTS功能评分的危险因素是术前病理性骨折,患者年龄、股骨截骨长度和肿瘤假体类型对术后功能无影响.

  • 关节镜诊治膝关节十字韧带区囊肿7例报道

    作者:李棋;李智尧;李箭;沈彬;杨静;周宗科

    目的 回顾性总结并探讨7例膝关节十字韧带区囊肿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膝关节十字韧带区囊肿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7岁~46岁,平均34岁;左膝4例,右膝3例.所有患者均通过MR检查确诊,并行关节镜检查及治疗.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和手术后疗效评定的Glasgow评定法对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十字韧带区囊肿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3.6个月.7例患者均无复发,患者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屈膝疼痛,均达到完全治愈.手术前Lysholm评分为(78.5±7.1)分,手术后3个月提高至(92±2.5)分(P<0.01).7例患者Glasgow疗效评定均为优.结论 膝关节十字韧带区囊肿的典型特点:膝关节屈伸运动到某一固定角度突发膝关节疼痛.MR检查和关节镜检查对于诊断膝关节十字韧带区囊肿具特异性.关节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可同时镜下行手术切除治疗,首选治疗方式为关节镜下膝关节十字韧带区囊肿切除.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体支撑体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修鹏;刘立岷;宋跃明;王祥;张凌汉;龚全;李涛;曾建成;孔清泉;刘浩;陈日高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椎体支撑体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中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以n-HA/PA66椎体支撑体支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44~72岁,平均58.6岁.随访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 Orthopaedic Assoetiation,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复查X线片及三维CT评估支撑植骨融合情况,包括椎间高度、生理弧度及支撑体下沉.结果 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以及支撑体的安放固定,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9个月,平均5.6个月,所有患者的术前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3、6、9个月的JOA改善率分别为78.8%、83.4%、83.3%.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患者植骨融合,颈椎序列、椎间高度、颈椎稳定性以及支撑体的位置维持良好,人工椎体无下沉、移位.结论 n-HA/PA66椎体支撑体具有早期支撑稳定功能,可有效维持颈椎生理序列和椎间高度;术后植骨融合率高且便于X线片观察,是进行颈椎退变前路手术植骨的理想支撑材料,但长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修复肢体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作者:段宏;张开伟;闵理;刘跃辉;刘洋;屠重棋;裴福兴

    目的 初步评估和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初步确定其适应证.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应用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45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骨巨细胞瘤16例,骨囊肿8例,纤维结构不良8例,软骨母细胞瘤13例;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7例,胫骨近端15例,肱骨近端4例,跟骨2例,尺骨、桡骨、掌骨、指骨、距骨各1例;肿瘤刮除、灭活及人工骨植入25例,14例加用内固定,6例加用异体骨板和内同定.肿瘤范围为1.0 cm×1.0 cm×1.5 cm-9.0 cm×3.0 cm×3.0 cm,骨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2.0 cm~11.0 cm×3.5 cm×3.5 cm.结果 除5例失随访外,4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7.2个月.伤口均I/甲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和免疫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病灶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瘤壁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病灶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与自体骨结合处模糊,开始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从颗粒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2~6个月,平均2.8个月,愈合率为94.5%.结论 n-HA/PA66骨填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和非特异炎症反应,修复囊性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效果良好.

  • 针锯微创截骨矫形的临床应用

    作者:韦冰丹;蒋卫平;刘剑伟

    目的 总结应用针锯微创截骨矫正肢体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1980年2月至2008年8月应用针锯对1247例肢体畸形患者行截骨矫形手术的完整资料,男742例,505例;年龄2~67岁,平均18岁.截骨部位:股骨髁上865例,胫骨近端358例,胫骨远端4例,第1掌骨基底部13例,肱骨上段1例,股骨中段1例,胫骨中段5例.截骨后行骨延长377例,截骨矫正肢体畸形870例.分析针锯的截骨原理和方法、手术后处理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6个月.截骨矫形区骨愈合时间6~8周,平均7周;截骨延长区骨愈合时间6~8个月,平均7个月;全部患者截骨处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患者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骨不愈合,截骨部位术后第2周出现骨生长现象,截骨延长,截骨处邻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针锯微创截骨矫形损伤小,安全可靠,无需开放手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截骨矫形方法.

    关键词: 针锯 截骨 矫形
  •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25例中期随访

    作者:沈彬;黄强;杨静;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TUN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THRA治疗DDH患者25例,女18例,男7例;30~59岁,平均48岁;双髋1例,共26髋.根据Hartofilakidis分型,半脱位22髋,低位脱位4髋.采用Conservc-plus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髋臼假体为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头假体采用低黏骨水泥固定.临床随访采用Harris评分,测量髋臼外展角、垂直距离、水平距离、股骨柄干角、髋臼假体覆盖率;记录髋臼和股骨假体周围透亮线及骨溶解;以各种原因所致翻修或影像学松动为随访终点.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平均随访3.5年.截至随访终点无翻修或影像学松动.患者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2.1分,26髋均为优.术后轻度跛行2例,所有患者均无迟发感染、术后股骨颈骨折、术后残余股骨头坏死、术后假体松动、脱位、术后异位骨化.髋关节活动度:屈曲由97.5°增加至127.5°,外展由19.3°增加至40°,外旋由23.2°增加至42.5°,内旋由4.2°增加至28.5°.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常,髋臼假体平均外展角为41.6°,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平均下移6.2 mm、内移15 mm,股骨柄干角平均146.4°.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94.4%,1例宿主骨与臼杯界面在2区出现透亮线,宿主骨与股骨假体柄界面无一例出现透亮线.结论 THRA治疗成人半脱位型及低位脱位型DDH继发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中期疗效,熟练的手术技术和正确的适应证选择是降低中远期并发症的关键.

  • BMI-1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闵理;吴志宏;王以朋

    BMI-1(B-cell-specific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tegration site-1)基因属PcG家族的一员,由荷兰癌症中心于1991年在癌细胞中发现.BMI-1是一个与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相关的基因,它是维持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生长所必需的.本文对该基因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BMI-1 肿瘤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分析报告

    作者:高兴华;侯之启;郑民庆;刘永轶;陈铭;余存泰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原因,为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死亡率和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自制死亡病例调查表,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主要是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多数患者在骨折前已并发多种内科疾病.死亡原因主要是肺炎并呼吸衰竭,其次是心脑血管意外,同时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病增加了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 肺炎并呼吸衰竭等内科疾病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致死原因,骨折使内科疾病加重,终导致死亡.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从而降低死亡率及住院费用,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存质量.

  • C型肱骨髁间骨折32例治疗分析

    作者:杨峰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C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18~70岁,平均39.8岁.结果 32例患者术后X线片示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全部愈合,平均4.8个月,均无尺神经损伤.结论 开展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 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58例治疗分析

    作者:徐伟;沙磊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载药人工骨或者载药自体骨植入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66例,将骨折固定分为钢板、髓内针、外固定架固定,其中58例资料完整,男31例,女27例;年龄9~72岁,平均36.4岁.分别采用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入(甲组)37例、自体骨伴抗生素植入(乙组)17例、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关闭伤口和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入(丙组)4例,伤口闭合直接缝合、减张缝合加游离植皮、Ⅱ期缝合游离植皮、皮瓣转移、带血管髂骨瓣修.结果 58例获得随访,随访1.2~6年,平均1.6年.甲组优23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乙组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丙组优O例,良1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25%.结论 采用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入或自体骨伴抗生素植入治疗骨缺损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载药自固化磷酸钙无生物活性,骨质生长较自体骨植入慢,且价格较贵.自体骨植入多取自髂骨,骨折生长快、效果好,但同时增加新损伤和感染的可能,而且受到骨量的限制.

  • -1997G/T位点多态性对COLIA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与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勇;沈彬;杨静;曹飞;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目的 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COLIAI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对该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以及与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COLI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析COLI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对COLIA1基因mRNA的表达量的影响,并检测股骨头负重区松质骨的大载荷、极限应力、极限应变和弹性模量.结果 GG、GT、TT基因型组的COLIA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1.2、3.2±1.2和1.7±0.2;GG、GT、TT基因型组的股骨头负重区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分别为:大载荷(218.88±79.02)N、(240.47+76.27)N、(204.51±69.58)N,极限应力(5.34 ±1.70)Mpa、(5.88 ±1.86)Mpa、(5.00 ±1.93)Mpa,极限应变10.65%±4.01%、10.27%±4.67%、11.23%±5.67%,弹性模量(53.35 ±26.15)Mpa、(61.26±31.47)Mpa、(47.69±28.64)Mpa.股骨头负重区松质骨COLIA1基因mRNA表达量与该部位松质骨大载荷、极限应力和极限应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0.425和-0.343(P<0.05).结论 COLI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与该基因mRNA表达量相关,突变的TT纯合子表达量下调;股骨头负重区松质骨COLIA1基因mRNA表达量与该部位松质骨抗压缩力学性能相关.

  • 四川阿坝大骨节病病区粮食和T2毒素对大鼠骨关节发育的影响

    作者:康鹏德;颜登鲁;姚运峰;李兴波;杨静;沈彬;周宗科;裴福兴

    目的 探讨四川阿坝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病区粮食(病粮)和T2毒素干预对大鼠骨关节发育的影响.方法 78只断乳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60~65 g.随机分为3组:A组(24只)为病粮饲料喂养;B组(30只)为普通饲料+T2毒素喂养;C组(24只)为普通饲料喂养.分组喂养4周后,组织标本行HE和Masson染色.结果 A组和C组在喂养中无死亡,B组有12只死亡.A组大鼠毛发色泽暗,活动较少,体重每周增加8~12g,平均(10.3±2.1)g;B组大鼠毛发色泽暗,活动少,体重每周增加12~16g,平均(14.3±2.1)g;C组大鼠毛发色泽光亮,活动如常,体重每周增加15~20 g,平均(17.7±3.5)g.A组体重增加较B组和C组少(P<0.05);B组体重增加较C组少(P<0.05).第1周时,A组和B组的骺板在骺板各细胞带均无坏死;第2周时,A组有1只、B组有2只出现肥大细胞带灶状坏死;第4周时,A组有7只、B组有6只出现肥大细胞带灶状坏死和片状坏死,其中A组有2只、B组有3只出现增殖细胞带灶状坏死.C组在第1~4周均未出现坏死.A组和B组骺板胶原Masson染色较C组明显减弱,染色不均匀,软骨细胞坏死区胶原染色消失.第1、2周时,各组大鼠干骺端骨小梁排列整齐,无明显差异;第4周时,C组干骺端骨小梁排列整齐、紧密,B组和A组干骺端均出现较多的成纤维细胞,骨化线不整齐,A组较B组明显.结论 病粮和T2毒素干预下大鼠骺板软骨细胞出现灶状及片状坏死,干骺端均出现较多的成纤维细胞,骨化线不整齐;且病粮较T2毒素干预明显,提示病粮中有其他致病因素存在.

  • 钻孔与锚钉缝线修复肩关节Bankart损伤后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作者:郑华伟;黄富国

    目的 对钻孔与锚钉缝线修复肩关节Bankart损伤后进行生物力学对比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新鲜成人上肢标本12只制成肩关节-骨韧带标本,男9只,女3只;年龄22~35岁,平均28岁;右侧10只,左侧2只.将其随机分为钻孔组和锚钉组,每组6只,每组又分为0°和90°两个亚组,各3只标本.给予肩关节50 N由后向前的负荷,分别测量各个标本完整时、Bankart损伤后和修复后的位移值.结果 (1)完整时和Bankart损伤后的肩关节前方位移分别为(9.45±2.69)mm和(13.18±3.94)mm,有统计学差异(P=0.000);(2)钻孔组修复后肩关节的前方位移为(11.06±2.98)mm,与相应Bankart损伤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8);(3)锚钉组修复后肩关节的前方位移为(8.47±2.88)mm,与相应Bankart损伤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5);(4)将钻孔组修复后肩关节前方位移与相应损伤后位移的差值和锚钉组的相应差值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认为处理方法与肩关节外展角度无交互作用(F=0.161,P:0.699),钻孔组和锚钉组修复后的位移改变与损伤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F=0.095,P=0.766);(5)将钻孔组修复后的肩关节前方位移与完整时位移的差值的绝对值和锚钉组相应差值的绝对值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认为处理方法与肩关节外展角度无交互作用(F=0.858,P=0.381),钻孔组和锚钉组修复后的位移改变与完整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F=0.00008,P=0.993).结论 (1)Bankart损伤后肩关节前方稳定性明显下降;(2)将Bankart损伤进行钻孔与锚钉缝线修复均能显著提高肩关节前方稳定性;(3)钻孔与锚钉缝线修复Bankan损伤对肩关节前方稳定性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 硫酸软骨素酶ABC置管灌注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丁永利;宋跃明;李慧英;刘立岷;袁海峰

    目的 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ase ABC,ChABC)置管灌注治疗对大鼠脊髓完全性横断伤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胸段(T7-8)脊髓完全横断损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6)、假手术组n=6)、单纯脊髓横断组(n=10)、ChABC置管灌注组(n=10).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处理;假手术组只切除T7-8椎板,不损伤硬脊膜;在横断节段下方蛛网膜下腔放置PE-10导管灌注,单纯脊髓横断组给予生理盐水10 μl/d灌注,连续10 d;ChABC置管灌注组给予ChABC 6 μl/次灌注,隔日1次,共5次.大鼠脊髓损伤术后1~8周,1周1次,12~24周,2周1次,进行行为学评估;24周时行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1)行为学评估:损伤后3周内,评分均在8分左右[单纯脊髓损伤组为(6.5±1.14)分,ChABC置管灌注组为(9.0±2.20分)],3周后ChABC置管灌注组的评分有明显提高,并于14~16周达到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22~24周时稳定在10周时的水平.单纯脊髓横断组的高评分为(11.0±1.47)分,ChABC置管灌注组的高评分为(30.0±4.55)分,正常组的评分为53.5分.假手术组术后2周时的评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4周后ChABC置管灌注组的评分高于单纯脊髓横断组(P<0.05).(2)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检测:术后24周时,所有脊髓横断组中均未记录到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SEP)波形.结论 ChABC置管灌注治疗后,改善脊髓损伤区及两端的神经细胞功能,促进轴突再生,促进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动物行为学评分有明显提高.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