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卵双生子共患肥厚性心肌病一例报告
摘要: 肥厚性心肌病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通常具有家族性,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评价患肥厚性心肌病的单卵双生子的机会极其难得.查阅文献发现1972-2003年关于双生子患该病的报道仅9篇.现在报道一对男性单卵双生子共患肥厚性心肌病.
-
低镁血症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90天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低镁血症和老年急性心力衰竭( AHF)患者90 d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3 年1 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医院急诊科AHF患者150例,根据入院后90 d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56例和非预后不良组94例,随访90 d终点事件为患者全因死亡或再次因AHF入院,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90 d内终点事件发生率37.3%(56/150),其中因AHF再入院31.3%(47/150),死亡发生率6%(9/150).预后不良组血镁水平明显低于非预后不良组[(0.70 ±0.05) vs (0.80 ±0.0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镁水平降低[OR=30.631,95%CI 5.943~157.881;P=0.000]、呼吸频率增快[OR=1.354,95%CI 1.112~1.648;P =0.003]、临床床旁分级重型[OR =3.316,95%CI 1.169 ~9.403;P =0.024]、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升高[OR =3.960,95%CI 1.318 ~11.892;P =0.014]为影响 AHF 患者90 d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镁血症是老年AHF患者90 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其价值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BDE)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入选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ERAS组给予加速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镇痛效果.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ERAS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9.62±2.35)vs(22.51±3.32)h]、排气时间[(22.13±5.12)vs(37.51±6.43)h]、进食时间[(18.75±3.28)vs(34.69±4.47)h]、住院天数[(9.73±1.48)vs(14.73±2.92)d]明显提前,住院费用降低[(1.68±0.23)×104 vs(2.47±0.32)×104 RMB¥],肺部感染[5.00%(3/60)vs 13.33%(8/60)]、尿路感染[3.33%(2/60)vs 11.67%(7/60)]、腹胀发生率[8.33%(5/60)vs 20.00%(12/60)]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术后镇痛达到优者占81.67%(4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3%(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在ERAS原则下行LCBDE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对老年肱骨干骨折患者脑氧饱和度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肱骨干骨折患者麻醉后脑氧饱和度及早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因肱骨干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272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全麻)和对照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每组136例,比较2组患者入室(T1)、麻醉准备(T2)、手术30 min(T3)、手术结束(T4)4个时间点脑氧饱和度,以及治疗前1 d、治疗后1 d和3 d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各指标得分.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 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睁眼时间、苏醒评分、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以及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时点脑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4,P=0.11),研究组不同时点脑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7,P=0.00).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患者T2[(64.82±9.87)%vs(72.56±9.80)%]、T3[(62.03±11.05)%vs(70.23±11.25)%]和T4[(69.20±9.47)%vs(72.47±9.88)%]时间点脑氧饱和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后1 d和3 d的常识、领悟、算术、相似、数字广度、填图、木块图、图片排列、图形拼凑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降低患者认知功能和脑氧饱和度的时限较短,具备一定的用药安全性,可用于老年肱骨干骨折患者,术中应密切观察并稳定患者的脑氧饱和度.
-
经皮微创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经皮微创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入选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245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微创手术组(n=126)和传统手术组(n=119).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切口长度等围术期参数.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和矢状位指数.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与传统手术组患者相比,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5.2 ±16.3) vs (126.5 ±39.0)min]和住院时间[(10.8 ±4.0) vs (22.5 ±13.6)d]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82.7 ±39.9) vs (327.2 ±143.1)ml]、术后引流量[(33.5 ±15.8) vs (301.5 ±110.8)ml]、住院费用[(5.1 ±0.3)×104vs (5.7 ±0.2)×104RMB yuan]和切口长度[(9.3 ±0.6) vs (12.8 ±1.9)cm]也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手术前相比,2组患者手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微创手术组:(11.2 ±7.3) vs (20.1 ±3.3)mm;传统手术组:(12.2 ±7.6) vs (21.7 ±2.4)mm]、Cobb角[微创手术组:(14.0 ±6.8)°vs (4.3 ±1.8)°;传统手术组:(14.8 ±7.0)°vs (4.6 ±2.8)°]和矢状位指数[微创手术组:(64.5 ±12.6)% vs (93.8 ±13.9)%;传统手术组:(63.8 ±13.8)% vs (95.0 ±9.6)%]均得到显著改善(均 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相比,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确切,且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和住院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心力衰竭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年龄≥70岁)患者329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将329例患者分为2组:发生心力衰竭组(n=53)和未发生心力衰竭组(n=276),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性别、手术时机、手术类型、高血压、2型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偏大、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冠心病、贫血、术中输血多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易发生心力衰竭(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贫血(OR=3.030,95%CI 1.325~6.932;P=0.009)、认知功能障碍(OR=5.707,95%CI 1.346~24.097;P=0.018)和并发冠心病(OR=3.653,95%CI 1.444~9.241;P=0.006)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贫血、认知功能障碍和并发冠心病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80例中老年男性患者,根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和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骨质疏松(OP)组40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组40例.分别测定受试者的骨转换标志物、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25OHD)及糖代谢等相关指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分别进行t检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相比,L1-4[(0.960±0.281)vs(0.970±0.126)g/cm2,P=0.22]、股骨颈[(0.895±0.162)vs(0.895±0.119)g/cm2,P=0.99)]和全髋部[(0.784±0.143)vs(0.748±0.112)g/cm2,P=0.85)]骨密度均无明显差异.与OP组相比,DOP组骨钙素(OC)[(16.69±8.91)vs(22.71±13.12)ng/ml,P=0.019]、P1NP[(43.04±20.29)vs(53.64±24.08)ng/ml,P=0.037]、25OHD[(12.80±5.5)vs(16.58±8.00)ng/ml,P=0.044)]降低,CTX[(0.64±0.22)vs(0.49±0.30)ng/ml,P=0.013]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OC、P1NP均与HbA1c、病程呈负相关,CTX与HbA1c、病程呈正相关,与全髋部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HbA1c是OC、P1NP的独立相关因素,CTX除受HbA1c的影响外,还受全髋部骨密度的影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增加,且随着血糖的恶化、病程的进展逐步加重.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严重.
-
行走功能状态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行走功能状态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消化科住院期间行结肠镜检查的153例老年患者.检查前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行走功能,并根据行走是否独立将患者分为行走正常组82例及行走困难组71例.2组患者采取相同的肠道准备方法,记录肠道清洁完成情况并计算清洁有效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 与行走困难组比较,行走正常组患者完整服用肠道清洁剂的比例显著升高[87.8%(72/82)vs 63.4%(45/71),P<0.01].而在未完整服用肠道清洁剂的患者中,与行走困难组比较,行走正常组患者因不能忍受频繁排便的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4%(7/82)vs 30.99%(22/71),P=0.001],但因不良反应导致未完整服用肠道清洁剂的比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6%(3/82)vs 5.63%(4/71),P=0.7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行走功能状态与肠道准备清洁质量呈正相关(r=0.333,P<0.01).结论 老年患者行走功能状态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相关,行走困难影响患者肠道准备质量.
-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多巴胺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盐酸多巴胺5~20μg/( kg? min)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0.05~2.0μg/(kg? min),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治疗24 h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乳酸水平以及用药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相比去甲肾上腺素组,多巴胺组重症医学科( ICU)死亡率、治疗24 h后的HR水平和用药期间心房颤动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随访28 d、6个月、1年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MAP和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有效降低ICU死亡率,减慢心率,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但不降低长期死亡率。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对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
龄<65岁者(P=0.000).结论 炎症因子CRP、TNF-α、IL-6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增龄是血清Hs-CRP水平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
老年临终患者并发贫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临终患者并发贫血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合理防治.方法 回顾性地调查北京老年医院内科临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86例并发贫血病例(试验组)与224例未并发贫血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恶性肿瘤[相对危险度(OR):4.936;95%可信区间(CI):1.769~13.769]、心脑疾病(OR:3.445;95%CI:1.267~9.368)、抗生素的应用(OR:3.433;95%CI:2.049~5.752)、低蛋白血症(OR:3.385;95%CI:1.378~8.315)、糖尿病(OR:3.064;95%CI:1.233~7.611)、年龄(OR:1.172;95%CI:1.105~1.244)、住院时间(OR:1.033;95%CI:1.021~1.045)、营养支持方法(OR:0.488;95%CI:0.267~0.892)是老年临终患者并发贫血的相关因素.结论 贫血是老年临终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长、年龄较大以及伴有慢性基础病(心脑疾病、糖尿病)是老年临终患者并发贫血的危险因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可预防老年临终患者贫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