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例初治涂阳病人实施DOTS管理效果分析
摘要: 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中,对肺结核病人实施DOTS管理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经济、有效的结核病控制手段.特别是对初治涂阳病人实施DOTS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控制耐药率产生.下面就将我区267例初治涂阳病人实施DOTS管理远期效果做一回顾性分析.
-
HLA-DR单倍型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HLA-DR基因单倍型在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PCR-SSP技术对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和10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的23个HLA-DR等位基因进行分型,比较两组间DR53-DRB1、DR52-DRB1和DR51-DRB1单倍型频率(H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性(RR).结果 DR16-DR52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1〈P〈0.05),其RR为3.10;DR1-DR53、DR1-DR52、DR13.3-DR53、DR12-DR53、DR13.3-DR52、 DR7-DR52、DR9-DR52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前四者P〈0.01,后三者0.01〈P〈0.05),其RR分别为0.29、0.26、0.38、0.52、0.25、0.10、0.42.结论 DR12-DR53、DR7-DR52、DR9-DR52单倍型的存在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发病有关联,而其它单倍型的差异则可能是因其组成基因的基因频率差异所致.
-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提高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住院并行手术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11月31日入组患者;观察组: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入组患者.观察组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选取2名护士为健康教育护士,与护士长、主管医生成立健康教育团队,通过评估患者入院患者资料,制定健康教育记录单、术后作息时间表、实施系统性个性化健康教育.采用量表形式评定患者术后12周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比较均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分别为(160.26±16.48)分和(115.65±9.31)分,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得分分别为(98.61±5.62)分和(83.21±2.36)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894和12.91,P值均<0.05).结论 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胸腰椎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
高校结核病暴发后非密切接触人群的随访发病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结核病暴发对高校大学生非密切接触人群(简称“非密接人群”)的结核病发病趋势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结核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随访研究的方法,对辽宁省大连市在发生过结核病暴发事件的3所高校进行2010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结核病发病情况随访,观察每个年级非密接人群结核病发病趋势,所有关联发病患者(20例)及密切接触者(1788名)在研究起点即被从随访人群中删除.非密接人群纳入标准为与暴发患者在同一学校,但不在同一教室(包括选修课、兴趣班)、同一楼层、同一寝室的学生,剔除有家庭肺结核患者接触史者.各年级非密接人群观察人数分别为:2010级9397名、2011级10 441名,2012级9123名,2013级10 861名,2014级11 492名,合计51 314名.分别统计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结果,即TST硬结平均直径<5 mm,5 mm≤TST硬结平均直径<15 rnm和TST硬结平均直径≥15 mm 3个区间人群的结核病发病率.观察指标为结核病暴发非密接人群的结核病散发发病率=年度内的散发病例数/年度内非密接人数×10万/10万和TST区间结核发病率=年度内的发病例数/某TST区间观察人数×10万/10万.应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非参数变量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级非密接人群的发病率为219.2/10万(20/9123),明显高于2011级和2010级的86.2/10万(9/10 441)和10.6/10万(1/9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41,P=0.000和x2=5.803,P=0.013);2013级非密接人群的发病率高达128.9/10万(14/10 861),较2010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510,P=0.001);但与2011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8,P-0.231).TST硬结平均直径≥15mm组按2010级至2014级年度发病率依次为170.4/10万(1/587)、69.0/10万(1/1450)、94.3/10万(2/2122)、210.2/10万(6/2855)和55.9/10万(2/3578).结论 高校发生结核病暴发事件后,校园非密接人群的发病率也呈同期波动,尤以同年级表现明显,需要高度关注.不同TST硬结平均直径区间的群体均具有发病机会,不能单独依靠TST硬结平均直径结果进行发病情况干预.
-
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与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以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在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 收集CT扫描图像上以肺间质改变为主,且经过临床或病理证实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范围19~54岁[平均(29±11.4)岁].痰Mtb涂片检查阳性者29例,余经痰Mtb培养阳性、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所有患者均在抗结核治疗前后行多次CT检查,双盲法动态观察CT表现特点及其征象转归.结果 该类型的肺结核好发于两肺上野(30/43),多为节段性分布,呈小片状或大片融合状,多数肺间质病变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楚.CT上肺间质改变主要表现为小叶内细网织线影、微结节、树芽征、磨玻璃样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和气道壁增厚等,检出率分别为100.0%(43/43)、100.0%(43/43)、76.7%(33/43)、62.8%(27/43)、53.5%(23/43)和55.8%(24/43).经抗结核治疗后以上肺间质性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在巩固期末(6个月)后4种征象吸收率均达93%以上.结论 以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继发性肺结核,CT检查能够清晰客观显示该类型肺结核间质改变的特点,有助于该病的提示性诊断并可以观察和评价治疗的预后.
-
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融合蛋白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对小鼠的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 评价表达Mtb Ag85B ESAT-6融合蛋白的莺组耻垢分枝杆菌(Ag85B-ESAT-6-rM.s)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 6周龄BALB/c小鼠经背部皮下注射1×106 CFU(colony-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的Ag85B-ESAT-6-rM.s,同时设M.s免疫组(10只)、B[CG免疫组(10只)、Ag85B-ESAT-6融合蛋白免疫组(10只)和生理盐水组(10只).接种免疫后1~6周,尾静脉采血,检测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所占百分比;免疫后6周,MTS[ 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 )-2 H-tetrazolium,inner sal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脾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Ag85B-ESAT-6-rM.s免疫小鼠后能够明显刺激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的产生,其所占百分比[(59.6±1.5)%]明显高于BCG免疫组[(48.8±2.3)%](t=12.252,P<0.05)和原始M.s免疫组[(45.7±1.6)%](t=20.166,P<0.05).Ag85B- ESAT-6-rM.s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3.23±0.31)与BCG免疫刺激的增殖指数(2.95±0.36)相当(t=1.864,P>0.05),但其诱生IFN-γ的能力[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SFC)][(167.5±36.6)SFC/106]明显高于BCG[(98.5±26.9)SFC/106](t=4.804,P<0.05).结论 Ag85B-ESAT-6融合蛋白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表达能够明显提高M.s的免疫原性,并能够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有利于抗Mtb感染的免疫反应,作为TB新型候选疫苗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
-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与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联合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就诊的156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1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先后进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和外周血T-SPOT.TB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外周血T-SPOT.TB检测、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9.13%(91/115)、89.57%(103/115)、95.65%(110/115),联合诊断与各单项诊断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是6.11、4.47,P值均<0.05).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外周血T-SPOT.TB检测、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100.00%(41/41)、85.37%(35/41)、100.00%(41/41),联合诊断与外周血TSPOT TB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2,P=0.028).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外周血T-SPOT.TB检测、联合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1/91)、94.50%(103/109)、100.00%(110/110),联合诊断与外周血T-SPOT.TB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35).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外周血T-SPOT.TB检测、联合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08%(41/65)、74.47%(35/47)、89.13%(41/46),联合诊断与各单项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是9.42、4.87,P值均<0.05).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外周血T-SPOT.TB检测、联合诊断的的诊断率分别为84.62%(132/156)、88.46%(138/156)、96.79%(151/156),联合诊断与各单项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是4.29、4.07,P值均<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联合外周血T-SPCT.TB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缺少医疗服务肺结核病人的经济地理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新涂阳结核病人中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例和经济地理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干预措施意见,以减少缺少医疗服务病人的比例.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6个县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例,同时与人均GDP、结防机构医疗服务半径、地形特征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人均GDP的各组中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例构成无显著性差异(χ2=1,P>0.2).不同医疗服务半径的各组中其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构成有显著性差异(χ2=8.236,P<0.002);30 km以上组比25~30km组其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例高(χ2=7.063,P<0.05);30km以上组比小于25km组其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例高(χ2=7.469,P<0.05).不同地形的3组中其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例的构成有显著性差异(χ2=8.800,P<0.001);山区组比丘陵组其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例高(χ2=6.085,P<0.05);山区组比平原组其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例高(χ2=4.5,P<0.05).结论 不同人均GDP的地区其缺少医疗服务比例之间没有差异;医疗服务半径越大的地区其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例越大;缺少医疗服务病人比例山区组高于丘陵组和平原组.在现有各项活动资金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适当给予病人一定的激励.首先考虑面积大,山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其次再考虑经济人口等别的因素.
-
BACTEC960培养阳性530株分枝杆菌的形态学特征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枝杆菌在BACTEC960中的生长特点和涂片抗酸染色形态特征,为菌群鉴定提供初步意见.方法 收集福州肺科医院临床标本经BACTEC960培养阳性530例,进行直接涂片抗酸染色、菌群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在MGIT培养管中呈絮状沉淀生长,镜检呈绳索状排列.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呈混浊生长,镜检呈散在、团粒状、块状、碎片状和松疏束状等不规则排列.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在BACTEC960中培养形成有特点的缠结,在显微镜下很容易识别,对鉴定分枝杆菌有初筛作用.
-
四种血清细胞因子检测诊断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价值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6及IL-37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本院患有糖尿病及肺结核的患者,分为3个组(每组40例):分别为糖尿病组(实验1组)、肺结核组(实验2组)、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实验3组);再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40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上述4组人群血清中的TNF-α、IFN-γ、IL-6及IL-37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1、2、3组患者的TNF-α、IFN-γ、IL-6及IL-37在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实验1组分别为(0.39±0.11)、(0.23±0.09)、(11.20±4.32)、(6.64±2.99) g/L;实验2组分别为(0.65±0.13)、(0.27±0.08)、(17.80±4.10)、(8.75±3.52) g/L;实验3组分别为(0.99±0.14)、(0.38±0.07)、(25.80±5.29)、(9.87±3.95) g/L]的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27±0.12)、(0.20±0.05)、(5.71±3.97)、(4.32±2.18) g/L](实验1组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20.785、0.367、27.659、3.984.除IFN-γ以外,P值均<0.05;实验2组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65.818、1.039、13.682、5.440,P值均<0.05;实验3组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115.997、2.736、18.849、5.292,P值均<0.05);且病情越重细胞因子水平越高,即实验3组的4个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1、2组患者(实验1组与实验3组比较,t值分别为-51.961、-8.544、-14.977、-6.158,P值均<0.05;实验2组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65.818、1.039、13.682、5.440,P值均<0.05),而实验2组的4个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实验1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t值分别为-22.517、-5.081、-28.844、-7.938,P值均<0.05);在实验3组患者中,有空洞者的IL-37水平为(10.85±4.19) g/L,明显高于无空洞者[(4.98±2.38) g/L](t=9.124,P<0.05).结论 TNF-α、IFN-γ、IL-6及IL-37的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反应有密切的相关性,这4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病情相关.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结核 肺 细胞因子类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
肌瓣填塞术治疗慢性脓胸
目的探讨慢性脓胸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采用肌瓣填塞术治疗8例慢性脓胸.结果 6例治愈,1例未愈,1例复发.结论肌瓣填塞术是治疗慢性脓胸的有效方法,具有胸廓形状不改变或轻度改变的特点.对肌瓣不能填满脓腔者应附加胸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