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药杂志

中国医药

中国医药杂志

China Medicine 중국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777
  • 国内刊号: 11-545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52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秋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回旋支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春梅;朱小玲;张丽;艾辉;李响;刘子军

    目的 分析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不同特点,观察30 d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抢救中心住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共62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梗死相关动脉情况分为2组,右冠状动脉组515例,回旋支组106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PCI术中特点,分析2组患者预后.结果 右冠状动脉组与回旋支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舒张压、发病至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右冠状动脉组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比例、ST段抬高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回旋支组[29.3% (151/515)比4.7% (5/106),(11.0±2.8) mm比(9.8±3.3) mm,(57±12)%比(55±10)%],入院时收缩压、肌钙蛋白Ⅰ峰值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30 d病死率则明显低于回旋支组[(119±29)mm Hg(1 mm Hg=0.133 kPa)比(126±31)mm Hg,(47±30) μg/L比(55±33)μg/L,(160±71)U/L(176±73)U/L,3.9%(20/515)比8.5%(9/106)],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0级血流率、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手术操作时间、就诊距血管再通时间、术后TIMI 3级血流率、术中应用主动脉内气囊泵支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4.5% (332/515)比57.5%(61/106),51,7%(266/515)比49.1% (52/106),(50±22) min比(55±27) min,(77±13) min比(79±12)m in,93.4%(481/515)比92.5%(98/106),8.2% (42/515)比7.5% (8/106),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回旋支闭塞是30 d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67,95% CI:0.992~1.963,P=0.033).结论 回旋支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不典型,30 d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大家系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3基因突变筛查

    作者:冯建忠;潘齐川;王兵;徐潮;马修云;孙逊;潘春明;赵双霞;苏斌;宋怀东

    目的 研究一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家系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 收集到一规模较大的FHCM家系,共5代89位成员,采集到67份血样.用primerexperss 2.0软件设计引物扩增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3( MyBPC3)基因的各外显子及相邻内含子区,产物纯化后应用美国ABI PRISM 3700 DNA自动测序仪进行测序,用Autoassembler 2.0软件将测序结果与MyBPC3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该家系共14例患者(4例已去世,其中2例是年轻时猝死),在世的10例患者左心室壁厚度均超过13 mm.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经突变筛查,发现2处碱基改变,经检索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这些碱基改变均为多态性.结论 MyBPC3基因不是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反映了肥厚型心肌病的遗传异质性,需对其他可能的候选致病基因进行筛查.

  • 卵巢肿瘤蒂扭转致肠梗阻临床分析并文献回顾

    作者:王焕英;张军;李斌

    目的 分析卵巢肿瘤蒂扭转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致肠梗阻病例,分析其年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并对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年龄68 ~ 77岁.4例有慢性腹痛.3例有便秘习惯.4例首诊外科;1例首诊妇科.4例首诊外科患者诊断肠梗阻,1例急诊手术;3例行保守治疗未愈,其中1例盆腔超声发现卵巢肿瘤转妇科手术,余未发现明确病因行剖腹探查.1例首诊妇科患者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肠梗阻,急诊手术.术中证实5例均为一侧卵巢肿瘤蒂扭转,直径8~20 cm,嵌入子宫直肠窝,蒂部扭转360.~720..术后肠梗阻症状解除.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出现肠梗阻症状前有隐匿性腹痛病史,未查到明确病因时应考虑有卵巢肿瘤的可能性.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杜宏伟;何耀

    导致冠心病和中风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它包括两个阶段: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临床前期病变(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终末期即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用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无创影像学技术有超声、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冠状动脉造影和磁共振成像.其中,超声和CT获得广泛的研究,因为它们可提供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和发展程度的证据.颈动脉超声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研究综述CIMT的测量及其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 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致血尿一例

    作者:董崇林;孙铭晓;于海燕

    患儿女,4岁,因发热、咳嗽3d于2010年6月11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0℃,脉搏96次/min,呼吸22 次/min,血压100/60 mm Hg(1 mm Hg =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心脏及腹部正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71213)10 ml,静脉滴注,30滴/min.给药75 ml时,患儿腰部剧烈疼痛,即排尿1次,约80 ml,为红褐色,似血样尿,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查尿常规:尿蛋白(++),偶见管型,红细胞(++),白细胞1~3个/HP.静脉肾盂造影排除了可能发生血尿的其他因素,并给予止血治疗,1周后复查尿常规正常.

  • 应用纵隔重建术治疗前纵隔巨大黏液表皮样癌一例

    作者:王黎明;许顺;杨春鹿;刘宏旭;崔肃;沈启明;李厚文

    患者女,45岁.因胸闷气短20 d,发现纵隔肿物5d入院.患者入院前20 d出现胸闷气短,夜间偶有喘憋,入院前5d胸闷症状进行性加重,肺CT扫描示:前纵隔巨大占位性病变,经胸腔穿刺活组织检查示:(纵隔)黏液表皮样癌,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既往健康.体格检查:T 36.1℃,P80 次∥min,R 16次/min,BP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口唇无发绀,未触及浅表肿大淋巴结.胸廓饱满,距锁骨中线1 cm第1~5肋间范围叩诊呈实音,相应部位呼吸音消失,余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心音遥远,心音听诊区向左下方移位,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辅助检查:①胸部数字射线摄影片示前纵隔内见不规则巨大团块影,大部突入右侧肺野,纵隔明显增宽;②肺部CT平扫+增强示前上纵隔可见巨块型致密影,向右侧肺野突出明显,大小约16.67 cm×9.89 cm,其内密度不均匀,大部分病灶CT值42 Hu,其内密度不均,低密度区CT值15 Hu,高密度区CT值达150 Hu,边缘有切迹,分叶征阳性,部分边缘尚光滑,增强后大部分病变较均匀强化,平均CT值67 Hu,低密度区及高密度区未见强化.右肺上叶膨胀不良,纵隔内血管明显受压,移位、变形,界限尚清晰;③活组织检查为(纵隔)黏液表皮样癌.诊断为纵隔巨大黏液表皮样癌.

  • 冠心病合并焦虑症一例

    作者:胡莉华

    患者女,70岁,主因"反复心慌、胸闷10余年,加重半个月"于2011年1月入院.患者2001年起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反复出现心慌、胸闷,有时伴大汗,无胸痛,每次持续15~20 min,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症状可逐渐缓解,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阿司匹林等药物对症治疗.2010年1月患者再次发作心慌、胸闷,在外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冠状动脉在前降支(LAD)近中段30%狭窄,左回旋支(LCX)中远段20%狭窄,OM1开口处95%狭窄,OM2近段20% ~ 30%狭窄,RCA开口轻度狭窄,结论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考虑OM支供血范围较小,冠状动脉主干狭窄不严重,未给予支架置入,出院后给予抗凝、扩张冠状动脉等对症治疗,病情较稳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 红霉素眼膏外用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一例

    作者:曲增君;曲志敏

    患儿男,6岁,因周身红斑、水疱伴痒痛2d于2011年9月13日就诊于我科.入院前2d前患儿在当地医院行包皮粘连剥离术,术后局部涂抹红霉素服膏,第2天包皮、龟头、阴囊红肿及渗出,伴瘙痒,当地医院予以头孢曲松钠1 g/d静脉滴注治疗,未见好转.红斑、水疱渐累及周身,表皮出现剥脱伴疼痛.既往有"依托红霉素"过敏史.各系统体格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周身以颈部、四肢皱褶等处为主多数暗红至灰色斑,表面散在多数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可见多处表皮剥脱后糜烂面,无脓性分泌物,触痛明显.包皮、龟头、阴囊及口、鼻、眼黏膜均出现红肿、渗出及糜烂、结痂等.诊断: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治疗: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d入液静脉滴注,氯雷他定5 mg/d口服抗炎、抗过敏,1∶2000黄连素外敷及油纱保护创面、防止感染.1周后水疱干涸,糜烂面均已干燥,多数结痂脱落.

  • 血清腺苷脱氨酶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评估及中药干预治疗

    作者:万柏松;马宝贵;张晓文;闫春青;刘玉秀

    为了解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病情评估的价值,并探索中药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新途径、新思路,我院对80例患者进行了ADA、ALT、肝脏组织病理检查,并对其中40例患者进行中药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5年7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HBV携带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1~49岁.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0 ~5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2]中慢性HBV携带者的诊断标准,排除长期大量饮酒史及药物服用史者,排除已抗病毒治疗患者和有其他病原重叠感染病例.

  • 医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茅建辉;吴广通;李雯;宋阳

    处方是患者用药治疗的真实记录,其书写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医师的业务素质和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上的意义[1].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将我院2011年第3季度处方点评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从我院2011年第3季度的76088张处方中,完全随机抽取600张,进行调查分析.

  • 超声检查诊断腹膜后纤维化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张雪珂

    腹膜后纤维化是由腹膜后纤维脂肪组织增生引起的非特异性非化脓性慢性炎症.现将我院收治的11例经组织细胞学或药物治疗证实的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总结我院2001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1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男:女为2.7:1,年龄为38 ~72岁,中位年龄55岁;病程5~21个月,平均9.8个月.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第2版).临床表现为腰腹部疼痛,自觉乏力,不适(7例);少尿、无尿甚至出现血尿(4例),其中伴下肢浮肿1例.11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中经手术后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证实者7例,经穿刺活检免疫组化证实者2例,经临床药物治疗随访证实者2例.

  • 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统计分析

    作者:吕经兰;季荣星;安琪

    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日渐增多,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为了解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趋势,我们就近2年来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做一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从本院数据库中调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药注射剂的出库数据,统计出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量和金额.每种药品的价格按当年的价格计算.限定日剂量(DDD)参照第15版《新编药物学》[1]、《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临床用药须知》中主要适应证剂量确定,新药则根据药品说明书确定,其他药品采用我院临床常用剂量.用药频度(DDDs)=每个品种的年应用数量(片)×规格/DDD值.采用用药金额和DDDs排序法进行统计分析[2].

  • 血管内超声研究生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吴小凡;王京;李培璟

    心血管影像学是借助现代影像成像技术来揭示心血管疾病病理改变,并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一门新兴、充满前景的学科,包括普通X线诊断、CT、MRI、超声、介入放射学等,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医学中运用高科技手段多、发展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1].20世纪90年代以来,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开始应用于医学领域,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病学的快速发展,血管内超声在心血管病学尤其是介人心脏病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冠心病早期诊断、治疗和评价的重要手段[2-3].

  • 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在影像医学教学中的意义

    作者:马晓海;赵蕾;张兆琪

    影像医学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1].转化医学是当前世界医学研究一个新的起步点和着力点.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体系存在着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等缺陷.要改革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转化医学无疑是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有效的途径之一[2].本研究拟通过对转化医学的概述,简要介绍其在影像医学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意义.

  • 信息化手段在医疗保险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廖威;刘宗明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如何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运行,是摆在医疗保险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医院是医疗卫生行为的主体,医疗保险管理效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水平.因此,提高和改进各医疗保险办公室信息管理服务质量是适应未来医疗保险业务发展的需要.

  • 信息化时代医学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必要性

    作者:张梅;罗荣庆;刘桂玲;祝茜;周娟;穆晓倩

    在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图书馆广泛应用,医学图书馆作为传递医学信息的文献资源中心,需要在收集、整合、保管不同资源的同时向读者提供医学方面的知识,也兼具学科建设领航员的角色,担负为政府制订卫生政策提供决策参考的重任[1],其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方式面临巨大挑战.如何积极适应众多不同层次读者的多元化需求,更好地进行管理工作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 鼻咽癌首次误诊原因探讨

    作者:陈爱民;吴俊华;洪志聪

    鼻咽癌在我国南方地区是常见恶性肿瘤,因鼻咽癌临床表现多样,如何减少误诊率,如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每个耳鼻咽喉科医师首要任务.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确诊鼻咽癌863例,其中177例首次被误诊,误诊率20.5%.本研究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1临床资料1.1对象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确诊鼻咽癌863例,177例首次被误诊,误诊率20.5%.其中,男95例,女82例,年龄16 ~ 78岁,平均56.4岁.误诊时间0.5~10个月,平均3.6个月.

  • 老年肺结核误漏诊原因探讨

    作者:梁淑云;高晋鲜;郭春苗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误漏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老年肺结核患者210例,对其中发生误漏诊的4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210例其中误漏诊48例,误漏诊率为22.9%.误诊为间质性肺炎6例,尘肺2例,肺部感染21例,肺肿瘤13例,肺脓肿3例;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1例漏诊肺结核;并发冠心病的2例按肺水肿处理,漏诊肺结核.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易造成漏诊、误诊.

中国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