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哮喘(电子版)杂志

中华哮喘(电子版)

中华哮喘(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sthma(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효천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3911
  • 国内刊号: 11-929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0006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林江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变应原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陈德晖;孙宝清;林育能;潘小安;钟帼钰;陈庆宜;陈福雄;李靖;钟南山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常见变应原,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变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符合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简称鼻炎)的广州地区5岁以上患儿183例,其中男132例,年龄(8.2±0.2)岁;女51例,年龄(7.8±0.4)岁;哮喘并鼻炎者105例,哮喘患儿58例,仅鼻炎患儿20例.所有对象均进行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SPT)及血清总IgE、特异性IgE和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 在入选的183例患儿中,SPT阳性(≥1个变应原阳性)157例(85.8%),各变应原阳性率为5.5%~75.4%,变应原中以屋尘螨致敏的阳性率高,达79.8%,其次为粉尘螨与热带螨,分别为72.7%与65.0%,其余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狗毛48.6%,美洲大蠊47.0%,猫毛34.4%,德国小蠊29.5%,霉菌类19.7%,花粉类15.9%,艾蒿7.7%,豚草5.5%.螨过敏阳性患儿有146例,常合并其他一种或多种变应原阳性(115例,78.8%),而螨过敏阴性患儿(37例,20.2%)中仅有11例(29.7%)合并其他一种或多种变应原阳性(χ2=33.09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发病率特点:高龄组(>7岁)SPT阳性率为82.3%,高于低龄组(≤7岁)(79.3%),两组间SP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入变应原种类的比较中,高龄组在螨类过敏阳性率、猫毛与狗毛阳性率、蟑螂阳性率均高于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霉菌类及花草类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并鼻炎、哮喘、鼻炎3组患儿均以螨类过敏为常见,3组间除蟑螂SP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螨类、动物皮毛类、霉菌及花草类的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敏性因素是儿童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在广州地区哮喘和(或)鼻炎儿童可以通过SPT检查明确过敏原,常见的变应原是屋尘螨、粉尘螨及热带螨.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鼻炎、哮喘、哮喘并鼻炎患儿有共同的变应原.研究不同年龄段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特征,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 白介素17在实验性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化生和黏液分泌中的作用

    作者:魏然;刘剑波

    目的 观察经鼻滴入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表达Muc5ac黏蛋白的影响,探讨IL-17与哮喘黏液分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哮喘组、IL-17组及抗IL-17组肺组织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及应用AB-PAS染色观察支气管壁杯状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 Muc5ac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均主要位于气道上皮,细胞胞浆呈棕黄色.与哮喘组相比,IL-17组黏蛋白Muc5ac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抗IL-17组表达显著减少(P<0.01).AB-PAS染色结果同上.结论 IL-17具有增强哮喘小鼠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

  • 辽宁地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变应原分布特征

    作者:林小平;宋薇薇;高军;冯晓娟;吕智慧;刘艳真

    目的 了解辽宁地区2003至2007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变应原的种类、分布和反应强度.方法 应用12种标准化变应原(Alutard(R))对2003至2007年我院变态反应免疫治疗中心的辽宁地区哮喘初诊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 5年哮喘患者SPT阳性率为25.24%(1 817/7 200).每年SPT阳性率分别为16.52%(95/575)、18.07%(229/1 267)、27.30%(519/1 901) 、28.87%(507/1 756)和27.45%(467/1 701).SPT变应原阳性率分布前5位的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蒿草、豚草和动物毛变应原,其次为树木、蟑螂、霉菌、向日葵、葎草和牧草.变应原SPT反应强度分布:+504例(11.25%)、++1 895例(42.29%)、+++1 665例(37.16%)、++++417例(9.31%),以++、+++等级为主.结论 尘螨为辽宁地区过敏性哮喘的占绝对优势的变应原;蒿草、豚草花粉分别居第二位、第三位,亦为季节性哮喘伴鼻炎的主要变应原.SPT变应原反应强度以++和+++为主.

  • 神经生长因子在实验性支气管哮喘小鼠发病中上调磷脂酶C-γ表达

    作者:王巧玲;陈金龙;齐金萍;方秀斌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下呼吸道及内脏感觉传入部位磷脂酶C-γ(PLC-γ)的表达,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PLC-γ在上述部位的调节作用,探讨NGF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BABL/C 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及NGF阻断组.利用AniRes2005肺功能仪测BABL/C小鼠气道阻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PLC-γ在哮喘小鼠下呼吸道及内脏感觉传入部位的表达及NGF被阻断后PLC-γ表达水平的变化,Metamoph图象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气道阻力检测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较正常对照组气道阻力明显增高(P<0.01),NGF阻断组气道阻力均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LC在NGF阻断组小鼠肺组织(0.273±0.018),C7~T5段脊神经节(0.158±0.012),以及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内(0.168±0.022)表达明显低于哮喘组(0.423±0.023,0.351±0.018,0.368±0.014)(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NGF阻断组肺(0.921±0.014)及C7~T5节段脊髓(0.835±0.023) PLC-γ MOD值与β-actin MOD值的比值明显低于哮喘组(1.476±0.017,1.251±0.019)(P<0.01).结论 PLC-γ在哮喘小鼠肺、C7~T5节段脊神经节及相应的脊髓后角过表达,NGF上调哮喘上述部位PLC-γ的表达,提示NGF可通过调节肺内及内脏传入部位PLC的表达参与哮喘发病过程.

  •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经济学研究

    作者:李明华;田涛;刘颖慧;张迎俊

    目的 明确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这一新的医学诊断术语.从临床经济学角度出发,对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对CARAS联合治疗与传统的采用鼻喷雾剂和口喷雾剂分别治疗的成本/效果比(C/E)进行研究比较.方法 哮喘门诊中随机选择CARAS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联合治疗组,采用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喷雾剂进行治疗;另一组为传统治疗组,采用鼻喷雾剂和口喷雾剂分别进行治疗,疗程3个月.分别计算两组治疗的总费用(C),治疗后鼻部症状改善总评分(E1)、胸部症状改善总评分(E2)和PEFR增加值(E3),分别计算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的C/E1,C/E2和C/E3.结果 C/E1,联合组为8.194,传统组为17.499;C/E2,联合组为9.001,传统组为15.432;C/E3,联合组为8.489,传统组为15.867.结论 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联合治疗组3个指标的C/E都远远低于传统治疗组的C/E,联合治疗这一新的治疗方式更具有临床经济学意义.

  •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与骨密度观察

    作者:冯益真;李颖;李瑞峰;董琰;潘恒明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儿童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商品名舒利迭)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与骨密度变化.方法 随机、自身对照法观察500例[男288例,女212例,平均年龄(9.5±4.8)岁],轻、中、重度各62例、278例和98例]哮喘儿童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100 μg),每次一吸,轻、中度2次/d,重度2次/d+辅舒酮125 μg,按需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每2~8周评估1次病情控制情况,240例患儿由专人观察记录患儿自身治疗前后的早、晚PEF%(实测值/预计值),日、夜间症状评分,β2受体激动剂应用揿数,医师综合疗效评价,急诊、住院次数及骨密度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肺功能、日、夜间症状评分,医师对疗效的评价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有显著好转或改善,而β2受体激动剂用量和急诊、住院次数则显著减少,骨密度原降低者均恢复正常或显著改善,原正常者均正常.偶有声哑等轻微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能显著改善哮喘儿童肺功能,控制哮喘日、夜间症状,减少β2受体激动剂用量和急诊或住院次数,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当前理想的哮喘治疗药物.

  • 应对策略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情绪改善中的作用

    作者:孙宏伟;王艳郁;宋玉萍;庄娜;李萍

    目的 探讨应对策略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情绪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74例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228例)及对照组(146例),实验组除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外,配合以系统的心理干预方法.选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医用应对问卷(MCMQ)对干预前后的情绪状况、应对策略进行测量.结果 干预后,在POMS-SF总分和各负性情绪维度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得分都有所下降,但实验组的下降程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在正性情绪精力维度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得分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组的提高程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应对策略方面,在回避应对上,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有所降低,但实验组的降低程度要显著小于对照组,在屈服应对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也都有所降低,但实验组的降低程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屈服的降低能够显著预测"第二次测查-第一次测查" POMS-SF总分、紧张-焦虑、抑郁-沮丧以及迷惑-混乱的降低;面对的差值是紧张-焦虑以及精力差值的重要预测变量;而回避的差值则可显著地预测紧张-焦虑以及疲乏的差值.结论 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的情绪改善及有效应对方式的建立有着积极的作用,应对策略是影响哮喘心理干预效果的重要中介变量.

  • 内源性硫化氢和胱硫醚-β-合成酶mRNA在支气管哮喘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方丽;李昌崇;童夏生;王华芳;王招定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mRNA及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的表达变化,探讨CBS与H2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哮喘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哮喘组、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H2S含量,RT-PCR 法检测肺组织CB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血浆中H2S含量哮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CBS mRNA的表达水平哮喘组、地塞米松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显著高于哮喘组.肺组织CBS mRNA和血浆中H2S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哮喘大鼠血浆中H2S的含量和肺组织CBS mRNA的表达下降,两者呈正相关,提示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症过程.地塞米松改善哮喘炎症可能部分通过H2S/CBS 体系而起作用.

  • 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反应性无创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李斌恺;赖克方;洪燕华;王法霞;陈如冲;林少建;钟南山

    目的 目前国内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的评价多数仅立足于气道炎性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本所率先从国外引进了小动物无创检测和有创检测肺功能仪.无创法检测时小鼠不必麻醉,而且每次可以同时检测多只小鼠,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能否取代有创法尚需更多的数据.本研究旨在建立无创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检测方法,并与有创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根据动物模型和气道反应性检测方法不同,动物分为:①无创哮喘组;②无创对照组;③有创哮喘组;④有创对照组.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用无创和有创的方法测定气道反应性.哮喘动物雾化吸入0.2~50 g/L倍增浓度的乙酰甲胆碱(Mch),测定相应浓度下的增强呼气间歇(Penh)值或气道阻力(RL)值等指标.将小鼠吸入Mch后RL或Penh增加2倍的激发浓度以PC100来表示.所有动物都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涂片染色后分类计数.结果 无创哮喘组PC100均≤6.25 g/L,对照组PC100均≥12.5 g/L.其Log2(10PC100)值(5.36±0.84)显著低于对照组(7.97±0.82)(P<0.01).无创哮喘组从Mch浓度3.12 g/L开始,其Pen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创哮喘组RL值从Mch浓度0.39 g/L开始就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无创组与有创组的气道反应性相关系数R=0.96(P<0.01).无创哮喘组和有创哮喘组的嗜酸粒细胞分别为(54.00±5.96)%,(55.93±5.92)%,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的(0.38±0.52)%,(0.63±0.74)%(P<0.01).结论 本研究表明以Penh为主要测定指标的无创方法,可以成功检测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

  • 抗CD3单克隆抗体对支气管哮喘患者CD4+CD25+T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作者:邬伟明;尹柯;张群英

    目的 探讨抗CD3单克隆抗体对分离培养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凋亡和自噬及其分泌的代表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尼龙棉柱法分离32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及30名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磁性细胞分离器分离得到CD4+CD25+T细胞,分别利用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抗CD3单克隆抗体干预72 h的细胞凋亡率、自噬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GF-β的水平.结果 抗CD3单克隆抗体干预72 h后两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凋亡率、自噬率及TGF-β均增加(P值均<0.01),但哮喘组凋亡率、自噬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1);两组间TGF-β水平无显著差异(P>0.01).哮喘组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在CD3单克隆抗体的干预下自噬与TGF-β的分泌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1).结论 抗CD3单克隆抗体可促进CD4+CD25+T细胞凋亡和自噬及TGF-β分泌.

  • 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研究现状

    作者:朱艳芬;宋泽庆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用小鼠实验模型进行哮喘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哮喘免疫发病机制特别是相关的细胞因子的研究以及药物疗效等.成功的小鼠哮喘模型的建立在哮喘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模型的复制涉及到分类、诱导物及其发展等各方面,理想的小鼠哮喘模型建立至今仍有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 哮喘 小鼠模型 实验
  •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分子标记物与支气管哮喘

    作者:马祥;毛辉;梁宗安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以免疫抑制和免疫无能为特征的淋巴细胞群,FOXP3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一个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外周表达和功能维持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并影响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调节性T细胞或其相关基因的干预也许会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向.

  • 影响支气管哮喘Th1/Th2失衡的因素及治疗的新视点

    作者:周虹;文富强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近来研究发现Th1/Th2失衡是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Th1/Th2失衡与哮喘的关系,Th1/Th2平衡的调节及其在哮喘治疗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关键词: 哮喘 Th1/Th2 治疗
  • 气道平滑肌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研究进展

    作者:白燕;熊瑛

    气道平滑肌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发生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生物物理学改变,细胞表面离子通道、细胞内钙信号转导的变化,神经调控的特点,以及增殖分泌效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体受体γ及糖皮质激素与支气管哮喘

    作者:杨海华;余荣环;向旭东;王琼;陈弘群;黄运平;胡斌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促进Th2细胞优势分化和调节嗜酸粒细胞参与气道炎症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体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可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释放及炎症细胞的功能,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并抑制气道重塑等.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有效的药物,它可降低哮喘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近年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与PPAR-γ之间有协同抗炎作用,增强抗炎效应,且两者均可对STAT6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STAT6在哮喘炎症中的作用及PPAR-γ和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的影响,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探讨新的思路.

  • 钙/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信号通路与T细胞活化及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彩苹;杜永成;许建英

    钙/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信号通路作为T细胞内重要的生物信号转导通路,在T细胞活化中起到调节枢纽的作用,与Th细胞的分化及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密切关系;而T细胞的浸润和活化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钙/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信号通路可能与哮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在哮喘T细胞活化机制中的研究对于揭示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 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殷凯生

    一、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的药理学特点ICS局部抗炎作用强;通过吸气过程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药物的大部分被肝脏灭活,因此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口咽部局部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吸药后及时用清水漱口、选用干粉吸入剂或加用储雾罐可减少上述不良反应.ICS的全身不良反应的大小与药物剂量、抗炎活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代谢率及全身吸收药物的半衰期等因素有关.目前上市的ICS中丙酸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中华哮喘(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