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在老年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张舜欣;李俊来;刘萃;谭国娟;曹晓林;王节

摘要: 目的 评价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D-dimer)结合临床风险评估在老年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对疑患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5岁)进行Wells评分、分组(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及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分别使用传统临界值(500μg/L)及年龄校正临界值[(年龄×10)μg/L]进行统计.除Wells评分<2且D-二聚体为阴性的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计算D-二聚体不同临界值结合风险评估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准确性,低风险组中假阴性率及95%可信区间,各年龄组排除率的差异 结果 在624例患者中,326例(52.2%)评估为低风险,298例(47.8%)为高风险使用传统临界值和年龄校正临界值诊断或排除血栓的敏感性,两者无明显差异(低风险组:95.5%与95.5%,高风险组:89.9%与89.2%),而特异性年龄校正临界值则显著优于传统临界值(低风险组:61.0%与 40.4%,高风险组:89.3%与67.3%).低风险组,使用传统临界值约116例患者D-二聚体为阴性,使用年龄校正临界值则有174例患者为阴性,两组假阴性率均为0.6%(95%可信区间0.07%~2.20%).各年龄组中,使用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深静脉血栓排除率(14.3%~23.1%)不同程度的高于使用传统临界值,特别是> 85岁的高龄组.结论 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临界值结合临床风险评估可以有效提高低风险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排除率.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中华心血管病

CSCD核心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