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041 甲减病人T4 替代治疗加快乳糜颗粒残体的清除

摘要: [英]/Weintraub M…//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2532~2535 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病人餐后脂蛋白代谢及T4 替代治疗对其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9例自身免疫性甲减病人,8女1男,年龄(62.7±7.6)岁,体重指数(29.5±2.3)kg/m2。所有病人肝肾功能正常,空腹血糖<6.105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2 h血糖<7.77 mmol/L。研究中病人不改变饮食、活动及吸烟等习惯。空腹采血测定血脂及脂蛋白后,行维生素A-脂肪负荷试验,然后给予T4 50~100μg/d行替代治疗并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4(FT4)每3周调整一次剂量。3个月后重复测定血脂、脂蛋白并行维生素A-脂肪负荷试验。负荷试验前及试验后每小时采血测定视黄酰软脂酸(RP)共9次,并绘成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 结果 治疗后3个月,患者FT4 升至正常[由(1.02±0.26)至(1.85±0.52)nmol/L,P=0.0023],TSH降至正常[由(32.2±13.2)至(4.4±4.9)mU/L,P=0.0015];空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12%[由(4.32±0.91)降至(3.54±2.29)mmol/L,P=0.035],而空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G)无变化。维生素A-脂肪负荷试验后8 h的平均全血TG增值较治疗前下降20%(P=0.02),RP的平均非乳糜颗粒片段浓度(sf<1 000)下降11.6%(P=0.049),全血RP及平均乳糜颗粒片段浓度(Sf>1 000)无变化,同时还可发现治疗前后在负荷试验初3 h中,全血BP、非乳糜颗粒片段、乳糜颗粒片段浓度很快上升,而治疗期升高更快,但后5 h平均全血TG比治疗前下降31%,非乳糜颗粒片段下降26%,全血BP也下降明显。虽然乳糜颗粒片段无变化,但其中7例呈下降反应。 结论 血脂正常的甲减病人行T4 替代治疗可加强乳糜颗粒残体的清除。(李绍生 杨 杰摘 杨 新校)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杨春香;顾国浩

    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多数病人中,T2DM的发生有着较多基因的改变,每一个基因都起着部分或累积的作用,而环境因素在加速或延缓T2DM发生方面起重要作用.与T2DM及其相关特征(如肥胖、高血压等)的相关基因的发现,有利于发现更好的治疗方法,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篇综述总结了近来发现的与T2DM发生有关的基因.

  • Müller细胞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曾凯宏;糜漫天;许红霞

    视网膜中含有两种主要的大胶质细胞,即Müller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而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中的主要胶质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时视网膜发微血管病变之前就出现了视?Müller细胞功能的改变,包括谷氨酸代谢异常、胶质细胞反应性增加、Müller细胞凋亡等,这些改变统称视网膜神经变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Müller细胞上,不仅因为Müller细胞的改变发生在糖尿病早期,而且Müller细胞的改变可能是引起随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糖尿病早期Müller细胞的改变及研究Müller细胞的意义.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肾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殷汉;孙子林;王尧

    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激动剂,是一类通过胰岛素增敏作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研究表明,肾脏系膜细胞、肾小管细胞及足细胞上均存在PPART.越来越多的动物及临床证据支持TZDs药物可以通过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和内皮功能、抗糖基化、抑制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多种机制来延缓肾脏衰竭.发挥直接的肾脏保护作用.且不依赖于改善糖、脂代谢,降低高胰岛素血症的全身作用.因此,为糖尿病肾病及其他慢性肾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蛋白质组学在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蒋兰兰;张克勤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系统性研究有机体表达的所有蛋白质的学科,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述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平台,综述了其在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包括垂体、甲状腺、骨代谢疾病以及糖尿病、肥胖症中的应用及进展.

  • 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下丘脑食欲调节

    作者:陈瑶;郗光霞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中枢,也是食欲调节中枢.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胃肠道激素,能够在下丘脑表达并对食欲中枢有调节作用.GLP-1作为一种厌食信号肽,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通路、组胺神经元通路、神经肽和刺鼠相关蛋白(NPY/AgRP)以及前阿片黑皮质素原和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POMC/CART)通路及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介导的摄食负反馈信号通路参与调节摄食活动.针对GLP-1调节摄食作用机制的研究对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防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限食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李春睿;徐书杭;蔡可英;刘超

    饮食疗法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业已证实,限食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及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因此,限食疗法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减重带来的获益、调节糖代谢过程及胰岛素分泌、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及增加脂联素分泌等.

  • AMP活化蛋白激酶与脂肪细胞因子

    作者:宋君;李宏亮;李光伟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细胞重要的能量感受器,能通过增强分解代谢通路,抑制合成代谢通路,调节代谢和能量平衡.近年来研究显示AMPK同样参与了以瘦素、脂联素及抵抗素等为代表的脂肪细胞因子生理作用的发挥,同时AMPK激活亦可影响脂肪细胞因子的分泌,因此脂肪细胞因子与AMPK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治疗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提供新的途径.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1型糖尿病

    作者:庞玉萍;陆颖理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亚群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可组成性表达许多细胞表面分子,包括CD25、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CD122、CD103和转录因子FOXp3,并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特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调节性T细胞的数目、功能以及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的比例失衡有关.多项实验表明,在体内诱生或过继调节性T细胞能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DPP-4抑制剂的肾保护作用

    作者:包薇萍;陈国芳;刘超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作为一类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具有降糖之外的肾保护作用.研究表明,DPP-4抑制剂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都有肾保护作用,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服用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其肾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异常有关.

  • siRNA在内分泌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李连喜;胡仁明

    小干扰RNA(siRNA)是一种序列特异性的、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小RNA(small RNA)分子.实验研究证实,siRNA可有效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内分泌肿瘤以及糖代谢异常、肥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脂代谢异常等代谢性疾病.siRNA药物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代谢性疾病,如siRNA药物bevasiranib已进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Ⅱ期临床试验.

国际内分泌代谢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