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研究PDCA循环在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信息系统筛选出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PDCA管理前病例360例(对照组),另随机抽取2015年4~12月PDCA管理后PDCA管理后病例(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病例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品种选择、持续给药时间以及给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73.3% (264/360)、90.3% (325/360)、91.7% (330/3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0% (126/360)、70.6% (254/360)、46.7% (168/360).观察组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当及溶剂选择不恰当率分别为1.7% (6/360)、1.9% (7/360)、0.3% (1/36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8% (165/360)、62.8%.(226/360)、74.4% (268/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DCA循环在外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中效果显著,明显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
HPLC测定定晕宁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
采用HPLC法,选用Symmetry-C18柱和甲醇:水(25:75),乙酸调pH4.2.测定定晕宁颗粒中葛根素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1.77x-0.2813,r=0.999(n=5),线性范围为0.614~6.14μg,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为3.98%.
-
应用活性碳吸附法降低L-苹果酸中富马酸含量研究
本文利用活性碳对富马酸的吸附作用,用于降低L-苹果酸成品中的富马酸含量.并对活性碳的型号、溶液的流速、交换量等进行了选择.
-
气相色谱法测定丁香及其制剂中丁香酚的含量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丁香及其制剂中丁香酚的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6.4%,RSD为1.83%
-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可行性探讨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为临床上常用药且需做热原检测,笔者根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
直接滴定法测定乙酰水杨酸肠溶片的含量均匀度
加有糊精辅料的小剂量乙酰水杨酸肠溶片的含量均匀度采用加碱水解后用酸返滴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时,其测定结果偏高许多.本文经试验寻找偏高的原因,并改用直接滴定法,同时进行了回收率试验.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脊舒锭含量
脊舒锭是作用于脊椎的骨骼肌松弛剂、镇静剂[1].其主要成分为巴氯酚即(消旋)-(氨基甲基)-4-氯苯丙酸.原检验标准[2]中巴氯酚与水杨醛作用呈黄色,静置45 min后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由于显色反应影响因素较多,显色剂、温度、时间等因素都影响测定结果.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氯酚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规定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的热原检查法为家兔法.美国药典1995年23版[1]已将其热原检查改为细菌内毒素检查,并规定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5 EU/mg.本文参考美国药典的限值对其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了研究.
-
碳酸氢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本文利用自配的盐酸溶液(浓盐酸:水=5:100)与碳酸氢钠注射液等体积混合,排除了样品对鲎试剂的抑制作用,使得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碳酸氢钠注射液的热原检查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干糖浆含量
阿莫西林干糖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广谱抗生素.其抗菌谱和氨苄青霉素相仿,杀菌作用较强.其穿透细菌细胞壁的能力较强,主要作用于细菌的糖肽酶,使细胞壁的合成受到抑制.本品特点为耐酸.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高.制剂干糖浆尤其适合儿童服用.目前国内标准[1]含量测定按<中国药典>[2],采用以咪唑为催化剂的硫醇汞盐分光光度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干糖浆的含量,取得良好结果,其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
白芨胶剂、三白羹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Bletill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主要含白芨胶(为粘液质),是清热生肌、收敛止血的良药.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主要含三七皂甙甲、三七皂甙乙等.具有止血化瘀的功效.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用白芨和三七二药,配合临床制备的白芨胶剂和三白羹,由于其对治疗溃疡病出血效果良好,研制使用迄今已有20余年,效果尚佳,现将白芨胶剂、三白羹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