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器官移植杂志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杂志

Organ Transplantation 기관이식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7445
  • 国内刊号: 44-166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期刊中心《器官移植》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规划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肺移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进展概况

    作者:周鸿敏

    肺直接与外界接触,吸入的烟尘、毒物和微生物均可触发局部炎症,启动排斥反应,因此,肺移植的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移植后第1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约为54%,而肾移植只有17%[1].

  • 浅谈器官移植实验研究的发展

    作者:程颖;刘永锋

    实验是临床发展的基础,自18世纪开始,就陆续出现了移植实验研究的雏形,如羚羊异体角膜移植等.19世纪出现了游离组织的移植如皮肤、角膜、甲状腺、胰岛等.20世纪初,现代血管吻合技术的建立真正引领了现代器官移植实验的开展,建立了大量的动物移植模型,从而促进了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近30年来,器官移植及实验研究取得了迅猛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诸多支持学科的发展,使得器官移植实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外科实验,从动物移植模型的模拟转而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开展机制研究,在器官保存、免疫耐受、异种移植、器官克隆等方面有了深入进展.下面就这些方面研究的内容作概略评述.

  • 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中皮质肾单位及间质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聂海波;于立新;胡卫列

    目的 研究腹腔镜猪活体供肾切取术中气腹高压、超声刀声热效应、机械挤压对皮质肾单位及肾间质的影响.方法 将26只猪分成3组:腹腔镜下行左侧活体供肾切取术20只(腹腔镜组),采用14 mmHg CO2气腹压,根据手术时间长短又分为两组,其中手术时间300~360 min 的10只设为A组,手术时间60~120 min的10只设为B组;余6只为C组(对照组),行开放手术切取左肾,手术时间60~120 min.手术结束时切除每只猪右肾保留左肾.三组均于开始手术时、手术结束时、术后30 d穿刺取左肾肾皮质组织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组织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并比较三组间术后1 d、15 d、30 d血清肌酐水平.结果手术结束时A组、B组、C组每高倍视野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中位数分别为3.5个、0、0.5个(H=13.475,P<0.01);术后30 d 分别为0.5个、0、0(H=0.325,P>0.05).手术结束时A组、B组、C组肾小管与肾间质有病变的猪只数分别为8只、2只、1只和8只、1只、0.电镜观察A组有阳性病变的肾组织: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血管腔扩张、其内有大量的红细胞,上皮细胞足突肿胀;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模糊断裂、空泡化;间质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肾小球及肾小管基底膜均完好.术后30 d 均恢复正常.A组、B组、C组血清肌酐值在不同时间分别为术后1 d:(159±21)μmol/L、(110±10)μmol/L、(98±5)μmol/L(P<0.05);术后15 d:(121±15)μmol/L、(101±8)μmol/L、(96±11)μmol/L(P<0.05);术后30 d:(98±20)μmol/L、(112±12)μmol/L、(94±10)μmol/L(P>0.05).结论 长时间(300~360 min)CO2高压气腹、超声刀声热效应、机械挤压可引起皮质肾单位轻微损伤,间质水肿、炎性浸润,上述损伤在无热、冷缺血及免疫因素影响时可自行修复逆转.

  • 温度对犬肺灌注保存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真榕;刘德若

    目的 评价不同温度灌注和保存犬肺对肺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4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供、受体各6只.实验组以23℃低钾右旋糖酐(LPD)液灌注后切取右肺保存于10℃LPD液,对照组以4℃LPD液灌注后切取右肺保存于4℃LPD液,其后两组均行左肺移植术.比较两组供体肺组织不同时间段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湿/干重量比(W/D),比较两组受体犬移植前后不同时间肺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并比较病理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肺组织灌注后各时间段的MPO活性、丙二醛含量及W/D较低(P<0.05).实验组受体犬移植后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较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水肿及损伤等病理变化较对照组减轻.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与4℃灌注+4℃保存相比,23℃灌注+10℃保存的温度对犬肺具有较好的保存效果,更适用于实验肺移植.

  • 肾移植早期快速激素减量安全性分析

    作者:马斌斌;徐达;王祥慧;周佩军;邵琨

    目的 观察肾移植受者早期快速激素减量的安全性.方法 108例肾移植受者,在含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的常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基础上,分别接受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或抗CD25单抗诱导治疗,于肾移植术后1个月末泼尼松减量至5~10 mg/d.统计术后1、2和3年人/肾存活率,术后1年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后感染发生率;记录术后1、6、12个月泼尼松的用量及环孢素(CsA)、他克莫司(FK506)、麦考酚吗乙酯(MMF)的用量,随访期间监测血压、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受者术后1、2和3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8%/95%、96%/96%和93%/93%.术后1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3%,移植后感染发生率为13.9%.术后12个月内,肾移植受者CsA、FK506、MMF平均用量呈下降趋势.术后1、3、6、12个月泼尼松用量分别为(9.26±2.11) mg/d、(7.42±2.20) mg/d、(6.15±1.94) mg/d、(6.24±2.18)mg/d.术后1年血清肌酐水平为(100±23)μmol/L,收缩压为(127±10) mmHg,舒张压为(81±6)mmHg,空腹血糖水平为(5.35±1.44)mmol/L.结论 在小剂量抗体诱导、保证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目标浓度,保证机体处于足量免疫抑制的情况下,肾移植术后 1个月内快速减少激素至5~10 mg /d,移植肾功能正常稳定,同时有助于减少激素不良反应,减少移植后近期感染风险,安全性良好.

  •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处理(附40例次报道)

    作者:李传云;刘源;赖威;曾道炳;郭庆良;林栋栋;武聚山;王孟龙;卢实春;李宁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382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10例次为二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40例次胆道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2例次原位肝移植中恶性肿瘤占150例次,良性肝病232例次,其中40例次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分别为缺血性胆道损伤25例次(轻度5例次,中、重度20例次)、吻合口狭窄8例次、胆漏4例次、返流性胆道炎2例次、Oddis括约肌失弛缓1例次.40例次患者中行胆道手术探查处理25例次(63%),治愈及好转28例次,10例次需行二次肝移植(其中3例次死亡),共死亡5例次(13%).结论 部分轻度胆道并发症可经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而中、重度病例及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再次手术胆道探查是较为确实可靠的治疗手段,对于部分严重缺血性胆道损伤导致移植物失功的病例,二次肝移植是唯一的选择.

  • 体外膜肺氧合在边缘供心移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孟旭;GURBANOV Emin;崔永强;韩杰;曾文;贾一新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用于长时间冷缺血(long cold ischemic time,LCIT)供心心脏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11例患者[ECMO环路(intraoperative ECMO,i-ECMO)组]接受LCIT 超过7 h的供心移植,手术采用i-ECMO 进行心肺分流术,术毕直接转为ECMO辅助.同期有11例患者[心肺分流术(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bypass,s-CPB)组,s-CPB组]行冷缺血少于7 h的心脏移植手术,术中常规s-CPB,术后接受了ECMO辅助.比较两组的ECMO的总体撤机率、ICU停留时间、浓缩红细胞输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费用、围手术期生存率、术后1年生存率,并了解ECMO相关并发症.结果 i-ECMO组和s-CPB组供心缺血时间分别为422~485(平均448) min、110~400(平均218)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ECMO组中10例患者(91%)成功撤离ECMO并无出院前死亡,1例死于术中大出血(与ECMO无关),s-CPB组中9例(82%)成功撤离ECMO.心脏移植应用ECMO的总体撤机率为86%.两组术后30 d(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和82%、73% 和6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ECMO组的ICU停留时间、浓缩红细胞输注量以及住院花费均显著低于对s-CPB组(均为P<0.05).i-ECMO组的入院和出院LVEF分别为0.23±0.06、0.65±0.12,s-CPB组相应为0.25±0.10、0.66±0.06,两组出院时LVEF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MO相关并发症及处理:5例患者(23%)因低心排量而应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其中3例为成功撤离ECMO的病人,2例为未能撤离ECMO者;6例(27%)患者由于肾功能不全接受了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其中2例为成功撤离ECMO,4例为未能撤离ECMO者.结论 用边缘供心进行心脏移植术时,术中利用i-ECMO、术毕转为ECMO辅助可以为LCIT的供心提供早期、持续和有效的循环支持,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改善此类边缘供心的移植成功率.同时,该研究方法 还具有ICU停留时间短,浓缩红细胞输注量低和显著节省费用的优点.

  • 亲属活体肾移植64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利忠;刘致中;李建新

    目的 观察亲属供肾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4例亲属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供者无手术并发症,术后5~12 d内出院,术后1周血清肌酐(Scr)(91±25)μmol/L,术后2周供者肾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受者术后1周平均Scr 142 μmol/L.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8例,给予甲泼尼龙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冲击治疗后逆转.移植肾功能正常者55 例,移植肾失功行规律血液透析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结核性脑膜炎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移植后肝衰竭1例,因经济原因不规则服药发生慢性排斥反应死亡1例.结论 亲属活体供肾对供者来说短期内肾功能及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短期内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肾源紧缺问题.

  • 小鼠肝动脉重建对长时间冷保存移植肝存活率的影响

    作者:王国栋

    目的 研究小鼠肝动脉重建(hepatic arterial reconstruction,HAR)对长时间冷保存移植肝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同系雄性C57BL/6小鼠68只,分为冷保存时间(cold preservation time,CPT) 1 h组、CPT 4 h组、CPT 8 h组、CPT 16 h组、CPT 16 h+HAR组(供、受体小鼠各一半).小鼠供肝经门静脉灌注4℃ UW液后保存.肝脏移植采用缝合法(肝上下腔静脉)和袖套法 (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 吻合,胆管采用内支架管重建法.小鼠HAR采用含供体肝动脉的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的方法.观察术后5组受体小鼠移植肝的存活时间,用组织学检查肝细胞损伤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细胞再生功能.结果 CPT 1 h、4 h、8 h组受体术后12 d移植物的存活率分别为7/7、10/10、9/9.CPT 16 h组除1例小鼠存活外,其余均在移植术后36 h内死亡,存活率为10%(1/10),CPT 16 h+HAR组受体90%(9/10)存活,两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T 1 h、4 h组的移植物组织损伤程度轻,CPT 8 h 组的移植物组织损伤程度较前两组严重,但肝细胞再生活跃.CRT 16 h组的移植肝组织表现为广泛肝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不明显.CPT 16 h+HAR组仅有轻度的肝窦淤血,肝细胞空泡变性、坏死改变,肝细胞再生活跃.结论 HAR可提高长时间冷保存移植肝的存活率.

  • 肝脏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军;公伟;杨凤辉;许世峰;周旭;于光圣;徐延田;卢俊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疗效.方法 对2例AIH肝硬化患者行肝脏移植手术(1例行经典原位肝脏移植术,1例行背驮式肝脏移植术),其中1例患者术中同时行脾切除术.术后应用他克莫司+麦考酚吗乙酯+甲泼尼龙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结果 2例手术顺利,行脾切除术的患者术后19 d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1周后缓解.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及其它并发症,出院时肝功能恢复正常,抗核抗体(ANA)转阴.随访至投稿日,两例已分别健康存活68个月及20个月,没有复发表现.结论 肝移植术可作为治疗终末期AIH的有效手段,并可获得良好的长期效果.

  • 急性细胞性排斥伴补体裂解片断C4d沉积对移植肾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仁定;王慧萍;吴建永;王逸民;张建国;王苏娅;黄洪锋;何强;陈江华

    目的 探讨急性细胞性排斥伴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补体裂解片断(C4d)沉积对移植肾预后的影响.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急性细胞性排斥肾移植患者 145 例,根据病理表现有否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C4d沉积,将其分为细胞性排斥+C4d阳性组(C4d阳性组)64例,单纯细胞性排斥组(C4d阴性组)81例.比较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排斥反应发病情况、抗排斥治疗、移植肾失功率及移植肾存活率.结果两组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4d阳性组的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明显早于C4d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nff 分型Ⅰ型与Ⅱ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C4d阳性组有22例(34%)移植肾失功,明显高于C4d阴性组的11例(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C4d阳性组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低于C4d阴性组(P<0.01),移植肾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9%.结论 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伴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C4d沉积的肾移植患者,术后较早发生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效果较差,移植肾存活率低.

  •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验证及再思考

    作者:樊嘉;杨广顺;傅志仁;彭志海;夏强;彭承宏;钱建民;周俭;徐泱;邱双健;钟林;周光文;张建军

    目的 对不同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进行评价与验证.方法 2001年至2007年上海七家肝移植中心施行的肝癌肝移植病例共948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符合米兰标准、加利福尼亚标准和上海复旦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的术后4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并作比较.结果符合米兰标准(369例)、加利福尼亚标准(470例)和上海复旦标准(554例)的患者的术后4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5.8%和74.1%、66.0%和73.6%、63.9%和70.4%.三种标准的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符合米兰标准的病例相比,超出米兰标准但符合上海复旦标准的185例,其术后4年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1.5%、65.0%,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上海复旦标准适度扩大了肝癌肝移植适应证范围且生存率满意,可能更符合中国国情.

  • 肝移植围手术期出凝血功能的变化

    作者:季学闻;张金辉;赵晋明;邰沁文;阿依甫汗·阿汗;温浩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出凝血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 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实施34例原位肝移植.对术前、术中开腹后10 min、无肝期30 min和新肝植入后30 min(新肝植入早期),关腹前10 min和术后48 h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进行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本组受体在无肝期30 min出现血小板明显减少(P<0.05),PT、APTT、INR延长(P<0.05),Fg增加(P<0.05),于新肝植入早期变化显著.随着新肝植入,在术后48 h 时PT、APTT、Fg及INR接近正常范围.结论 肝移植术中出凝血功能变化幅度较大,无肝期凝血功能障碍明显,术后凝血功能恢复较快,可接近正常范围.

  • 肝移植治疗肝脏广泛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

    作者:朱楠;张海斌;杨宁;董辉;付雍;杨广顺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无恶变趋势,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而肝脏广泛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更是罕见,严重者可致肝脏失功.2008年7月,我们为1例肝脏广泛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伴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实施了原位肝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器官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