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蒲公英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单胺氧化酶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隋洪玉;赵晓莲;齐淑芳;栾海艳

    蒲公英又称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三七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分布广泛,药食两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利尿通淋之功效[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还具有抗肿瘤、降血脂、免疫调节[2]及抗氧自由基等作用[3],且这些作用已基本得到充分证实,但有关蒲公英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以蒲公英水煎剂为施加因素观察了其对D-gal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内MAO活性及NE、DA、5-HT含量的影响.

  • 百合有效部位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

    目的:观察百合有效部位对抑郁症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百合有效部位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及阳性药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willner的方法,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21 d后,采用HPLC-ESA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的神经递质,DA、NE、5-HIAA、5-HT的含量;结果:抑郁症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不足,DA、NE、5-HT明显减少,5-HIAA明显增高,百合有效部位能提高DA、5-HT的含量.结论:百合皂苷有效部位能提高抑郁症模型大鼠大脑皮层DA、5-HT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

  • 舒肝方对心理应激肝郁大鼠神经生殖内分泌的作用

    作者:黄保民;王希浩;张关亭

    目的:探讨舒肝方(柴胡、芍药、枳壳等)对心理应激肝郁雌性大鼠神经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以夹尾激怒法建立心理应激肝郁证大鼠模型,检测疏肝补肾中药对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清NE、DA、5-HT、HVA、DOPAC、5-HIAA以及血清LH、FSH、E2、T、P、PRL水平.结果: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NE减少,DA、5-HT及5-HIAA含量增加,血清FSH、LH、E2、P降低,NE、DA、5-HT、5-HIAA及T水平升高(P<0.05,P<0.01).舒肝补肾组血清P及LH水平明显升高;舒肝及舒肝补肾方均能升高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NE及血清FSH、E2水平,降低下丘脑垂体DA、5-HT、5-HIAA及血清NE、5-HT、T水平;补肾方亦能抑制下丘脑垂体NE、血清FSH、P水平下降及下丘脑垂体与血清5-HT、血清NE、T水平升高.(P<0.05).结论:心理应激状态下肝郁证雌性大鼠的神经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舒肝补肾中药具有改善神经生殖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 头风胶囊对偏头痛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姚干;胡远;陈明岭;彭成;王一涛

    目的:研究头风胶囊对大鼠脑组织和血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剂,造成大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给予头风胶囊治疗后,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和血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结果:头风胶囊高、中、低剂量能非常明显或明显升高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结果提示,头风胶囊能对抗偏头痛发作时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失常,使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机制得以恢复,改善脑及血管的功能障碍,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

    作者:伦立民;于维林;宋鲁萍;初开秋;姜彩芹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高香草酸(HVA)及多巴柯(DOPAC)7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方法流动相选用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甲醇-离子对试剂-EDTA-Na2混合液(pH 4.2);色谱柱采用30 mm×3 mm C18柱,用电化学检测器检测.结果低检测限为2~30 ng/ml,平均回收率为80.1%~107.3%.分别测定6例正常大鼠及6例帕金森病(PD)模型组大鼠的5种单胺类递质和12名正常人及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3种单胺类递质,结果皆有明显区别和升高.结论此法能满足大鼠PD模型的研究和嗜铬细胞瘤患者实验诊断的需要.

  • 慢性应激对大鼠认知及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蔡亦蕴;施慎逊;王立伟;徐三荣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以及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5只)和慢性应激组(50只),后者以束缚浸水应激方式连续应激21天,每日记录大鼠体重及进食量并进行两组比较,三周后行水迷宫实验、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测定. 结果 (1)应激组大鼠体重的增加、进食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2)水迷宫实验:应激组大鼠的游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 但错误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3)大鼠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ug/L):5-HT、5-HIAA及MHPG的含量应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A、DA及HVA在应激组均为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慢性束缚浸水应激三周使大鼠脑脊液中5-HT、5-HIAA及MHPG的含量降低,但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 盐酸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束缚应激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

    作者:倪贵华;邵蓓;范虹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束缚应激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方法:建立脑卒中后束缚应激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糖水消耗试验、自发性行为改变和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蔗糖水饮用量、旷野实验水平及垂直得分、下丘脑NE、5-HT、DA含量等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减少;帕罗西汀组大鼠糖水饮用量、旷野实验中的得分和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明显增加.结论:盐酸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束缚应激大鼠模型的作用可能与增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 密闭舱室内亚致死性爆炸伤大鼠额叶皮质及血浆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对大鼠旷场行为的影响

    作者:蒋晓江;李训军;赖西南;潘峰

    目的: 观察密闭舱室内亚致死剂量爆炸伤大鼠额叶皮质及血浆内单胺神经递质的变化对大鼠旷场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密闭舱室内亚致死剂量爆炸伤的大鼠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分析大鼠血浆、额叶皮质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变化,用旷场行为观察箱观察大鼠旷场行为.结果: 舱内亚致死剂量爆炸伤大鼠额叶皮质内NE,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DA含量明显降低(P<0.05),5-HT的含量在爆炸后48 h达高峰,随后出现下降,密闭舱室内亚致死剂量爆炸后大鼠旷场行为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舱内爆炸后大鼠的兴奋性明显下降;大鼠旷场行为与舱内爆炸后额叶皮质E浓度呈负相关(r=-0.987,P<0.05),与5-HT浓度呈正相关(r=0.952,P<0.05),大鼠旷场行为与血浆内E浓度呈正相关(r=0.979,P<0.05),而与5一HT的浓度成负相关(r=-0.958,P<0.05).

  • 小鼠磨牙区咀嚼刺激的改变对焦虑情绪的影响

    作者:顾佳妹;苏俭生;韩雯斐;孟博

    目的:建立小鼠磨牙区咀嚼刺激改变的实验模型,并观察小鼠在短期及长期内焦虑情绪的改变以及小鼠皮层和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方法:将2月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磨牙磨除组(磨牙咀嚼刺激减少组)和磨牙拔除组(磨牙咀嚼刺激消除组),分别于处理后1周及2个月时进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小鼠皮层和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结果:磨牙磨除组和磨牙拔除组小鼠在处理后1周及2个月内的自发活动能力都没有改变,并且1周内咀嚼刺激的改变不会对焦虑情绪产生影响,而2个月后咀嚼刺激的改变会增加小鼠的焦虑情绪.磨牙磨除组和磨牙拔除组小鼠海马区的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磨牙拔除组小鼠海马区的5-羟色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鼠磨牙区长期咀嚼刺激的改变会增加小鼠的焦虑情绪并且会增加小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

  • 逍遥散不同提取部位对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崔杰;郭秉荣;任艳玲;秦雪梅;高晓霞

    建立了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逍遥散石油醚部位(1)、95%乙醇部位(2)、1+2及盐酸文拉法辛(阳性药),考察大鼠行为学和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5-羟基吲哚乙酸)的变化.采用旷场试验和糖水消耗试验结果及大鼠体重评价其行为学改变,并以HPLC-电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单用1及1+2联用与阳性药具有相似的抗抑郁效果,对大鼠行为学和3种神经递质的回调均有显著改善;而单用2的疗效不显著,在3种神经递质中仅对去甲肾上腺素有显著的回调作用.

  • 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作者:张海;孙旭;孙森;钱跹;刘敏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光(UV)、HPIC-荧光(FLD)和HPLC-质谱(MS)3种检测方法测定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优劣性,并应用优方法测定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方法 分别采用HPLC仪器搭配UV、FLD和MS检测器建立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采用HPLC-FLD法对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和5-HT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HPLC-UV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 ng/mL、NE 107.5 ng/mL、5-HT 93.6 ng/mL;HPLC-FLD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 ng/mL、NE 10.75 ng/mL、5-HT9.36 ng/mL;HPLC-MS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 ng/mL、NE 32.25 ng/mL、5-HT 9.36 ng/mL.HPLC-FLD和HPLC-MS法对DA和5-HT的测定优于HPLC-UV法,HPLC-FLD法对于NE的测定优于HPLC-MS法,而HPLC-MS法存在较强的基质效应.HPLC-FLD法检测结果示血管性抑郁小鼠海马组织中DA含量低,大脑皮质中5-HT含量低,而不同脑组织中NE含量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与HPLC-UV法和HPLC-MS法相比,HPLC-FLD法更适用于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5-HT)的含量测定.DA和5-HT可以用作血管性抑郁症疾病的诊断标志物.

  • 中医中药对PCPA失眠大鼠模型HPA轴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及激素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思臻;窦丹波

    中医中药治疗失眠历来有良好疗效,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在探索这些方药及针灸取效背后的微观证据.目前中医中药的研究多以PCPA大鼠作为失眠模型,以HPA轴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激素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其中以交泰丸的研究为详尽.文章对PCPA大鼠失眠模型,HPA轴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激素及中医中药干预后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 补肾解郁清心方对更年期抑郁症模型大鼠HPO轴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董莉;吕嵘;洪岩;孟炜

    为研究补肾解郁清心方(主药:熟地黄、淫羊藿、白芍药、钩藤、龙齿、牡蛎)对更年期抑郁症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的干预作用.采用雌性 SD 大鼠卵巢切除与长期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法相结合,建立更年期抑郁症的动物模型.观察该方对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糖水消耗量、生殖激素(E2、FSH、LH)以及神经递质(5-HT、GnRH)的影响相比较.结果:模型鼠经中药21d 治疗后,其水平积分、垂直积分和糖水消耗量均显著改善;血清 FSH、LH,下丘脑5-HT、GnRH 含量的紊乱也有显著纠正,但对 E2未见明显作用.结论:补肾解郁清心方能够有效地改善更年期抑郁症大鼠紊乱的 HPO 轴,同时还能平衡 GnRH 与 5-HT 的含量.这是该方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可能的机理之一.

  • 前脑特异性过表达NR2B基因对小鼠焦虑样行为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世佳;徐敏华;李春霞;周天舒;孟博;梅兵

    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是一种重要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虽然针对该受体的某些拮抗剂和部分激动剂在临床上具有抗焦虑的疗效,但NMDA受体及其各亚基在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明了.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前脑特异性NR2B转基因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在青年、中年及老年阶段焦虑样行为的差异,探讨NMDA受体NR2B亚基对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为揭示NMDA受体在焦虑发生中的作用提供实验资料.结果显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NR2B转基因小鼠在开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这两个行为学实验中都没有表现出焦虑样行为;毛细管电泳实验证实NR2B的高表达也不改变小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这些结果初步提示,前脑区NR2B表达量的提高以及由此导致的NRl与NR2A表达水平的小幅升高对小鼠焦虑样行为无明显影响.

  • 虎斑游蛇醇提物外周镇痛作用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相关性实验研究

    作者:赵文静;张乔;旺建伟

    目的:研讨虎斑游蛇醇提物外周镇痛作用及其镇痛作用机制与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多种实验性外周性疼痛的动物模型,观察虎斑游蛇不同浓度醇提物对多种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镇痛程度:建立伤害性疼痛动物模型,通过化学荧光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五羟色胺(5-HT)、五羟乙哚乙酸(5-HIAA)、前列腺素(NE)含量,观察虎斑游蛇不同浓度醇提物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虎斑游蛇醇提物对多种外用性疼痛模型均具有镇痛作用,且以高荆量组镇痛作用程度显著:虎斑游蛇醇提物对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影响,能够降低5-HT、NE的含量.以高剂量组作用显著,呈量效关系.结论:虎斑游蛇醇提物镇痛作用与其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有关,其作用机理之一与其对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有关,具有外周镇痛作用.

  • 慢性应激对大鼠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蔡亦蕴;施慎逊;徐三荣;孙大裕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以束缚浸水应激方式连续应激21 d, 期间每日大鼠称重及进食量, 3周后检测大鼠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应激组大鼠的体重、食量较对照组明显差异(P<0.05); 大鼠脑脊液中5-HT、 5-HIAA的含量应激组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 MHPG在应激组有降低, NA、 DA及HVA在应激组均为升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5-HT和5-HIAA的含量明显下降,但其它慢性应激变化并不显著.

  • 可达灵对小鼠脑内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惠;卢英俊;郑筱祥

    目的探讨可达灵对正常小鼠脑内单胺类和脑缺血小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在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可达灵后,用HPLC测定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同时采用结扎小鼠双侧颈动脉造成脑缺血,观察可达灵对脑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结果可达灵可以升高脑内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并且能够抑制深度脑缺血时脑内Glu/GABA比例的降低.结论可达灵对小鼠脑缺血引起的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而且有一定镇痛作用.

  • 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宇;裘毅敏

    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目的 介绍POD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提出进一步研究POD的方法及方向.内容从神经递质改变、血脑屏障损害、神经细胞老化、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睡眠觉醒障碍及神经网络连接异常等方面阐述POD的病理生理机制.趋向POD的病理生理机制应该可以归结于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改变及其基因多态性和某一特定神经网络的连接异常,尚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 癫(疒间)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及其关系

    作者:穆俊林;张宁;杨庆南;宋景贵;顾仁骏

    目的 探讨癫(疒间)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50例癫(疒间)患者进行ERP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水平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疒间)组ERP的N2、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明显降低(均P<0.01),血浆NE、DA和5-HT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癫(疒间)组ERP的P3波潜伏期与血浆NE、DA和5-HT水平呈负相关(r=-0.33,r=-0.41,r=-0.46,均P<0.01),P3波幅与其呈正相关(r=0.32,r=0.39,r=0.48,均P<0.01)结论 癫(疒间)患者有ERP异常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并且ERP异常程度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相关.

  •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自主神经功能及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籍玉红;宋景贵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认知功能、自主神经功能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33例PSD患者(PSD组)和33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Pearson多元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D组ERP(P300、N400、CNV及MMN)、 SSR各波潜伏期明显延长(均P<0.01),波幅明显下降(均P<0.01);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PSD组各项指标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0.01).结论 PSD患者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与其认知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

373 条记录 10/19 页 « 12...78910111213...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