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华;金松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56例.结果:本组术后面神经损伤5例,耳垂麻木37例,术后1~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涎瘘及积液2例,经抽液加压包扎后消失;Frey综合征阳性2例.本组随访5~57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按压术侧腺体均可见导管口有清亮液体溢出.术后局部凹陷不明显,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4 cm)效果满意,未增加肿瘤术后复发率,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保留了残余腺体功能.

  • 内镜辅助下美容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

    作者:杨信阳

    腮腺切除术是头颈部的常见手术,一般采用传统"S"形大切口、大翻瓣以方便安全解剖面神经,这种术式造成损伤大、并发症多和明显的瘢痕影响外观.但发生在腮腺的肿块80%是良性肿瘤[1],故对现行大切口的做法有改良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仪器和设备的发展,使内镜由体腔内扩展到体腔外,使腮腺肿瘤切除在内镜辅助下进行变为可行,可以借助内镜长距离操作和放大优势,达到减少损伤和满足美容需要.笔者在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对我院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的11例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选择美容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以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 腮腺良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其并发症分析

    作者:罗志恒;陈金伟;黄敏晖;林小霞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方法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旨在完善手术治疗方式,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了解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患者中未发现永久性面瘫情况,但存在暂时性面瘫的可能性.不同手术方法在面瘫人数上存在差异性.并发症方面,少数患者出现涎瘘状况.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效果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性.采用浅叶切除术并发症较多但疗效好,区域性切除术并发症少但适应证严格,全腮切除方式面瘫的发生率高.外科手术应根据患者腮腺肿瘤位置选取适合的手术方法,尽可能将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降至低.

  • 腮腺良性肿瘤的术式分析

    作者:潘斌;韦曙平;刘文琴;李冠强

    目的 研究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129例,选择3种不同术式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3年,比较肿瘤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行腮腺区域切除术45例,发生暂时性面瘫6例(13.33%);局部积液5例(11.11%).腮腺浅叶切除术76例,发生暂时性面瘫19例(25.00%);局部积液23例(30.26%);2例涎瘘.全腮腺切除术8例,发生暂时性面瘫5例(62.5%).复发1例为全腮腺切除术者(0.78%).结论 选择适当腮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控制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

  • 51例腮腺良性肿瘤的二维声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黄向红;王小燕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以及与病理组织结构的关系,并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报告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1例腮腺良性肿瘤进行超声检查,对各种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对病灶的检出率为100%,腮腺混合瘤的诊断符合率63%,腺淋巴瘤的诊断符合率45%.而彩超检查对二者的血流检出率为85%及84.6%,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腮腺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应以二维图像为主,结合 CDFI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 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分析

    作者:张林;曹海鹏

    腮腺良性肿瘤的常规术式是采用腮腺腺叶切除或区域腺体切除,术后遗留较大的组织缺损,如果不进行修复,颌面部会出现明显的凹陷畸形.

  • 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附30例分析)

    作者:张林;曹海鹏

    腮腺良性肿瘤常规的术式采用腮腺腺叶切除或区域腺体切除,术后遗留较大的组织缺损,如果不进行修复,颌面部会出现明显的凹陷畸形.约60%腮腺手术的病人术后出现味觉性出汗情况,对病人的心理、生活、社交带来负面的影响.

  • 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超声表现1例

    作者:王丽伟;杨丽春

    患者男,58岁。20年前发现于右耳下无明显诱因肿块,约蚕豆大小,未行任何特殊诊疗,病程中肿块增至20 cm×10 cm大小,为进一步治疗入院。超声检查:右侧腮腺区域至右侧颈部中上段见一巨大外生性肿块,上界至耳垂水平,下界达甲状软骨水平,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内部为混合性回声,分布不均质,其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后方回声无变化;CDFI:肿块实质部分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右侧腮腺区域至右侧颈部中上段混合性占位病变,性质待查,考虑来源于腮腺。CT平扫与增强提示:右侧腮腺区肿块,腮腺良性肿瘤恶变可能。术中所见:肿块大小25 cm×15 cm×10 cm,质中,界清,包膜完整。腮腺周围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标本送术中冰冻示:良性。病理大体标本(肉眼所见):大小15 cm×9 cm×7 cm右腮腺叶灰红色包块,带皮肤,皮肤面积16 cm×10 cm,切面呈灰白灰红,质地嫩脆。病理诊断:(右腮腺叶肿块)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癌成分倾向涎腺导管癌(图2)。

  • 腮腺区域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从厚;杨军;张从纪

    手术切除是腮腺良性肿瘤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典术式为了减少肿瘤的复发[1],手术范围大,面神经损伤明显,面部凹陷畸形明显,同时忽略了手术对患者的社会心理的影响.

  • 应用分段式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

    作者:廖伟;金君;高军;杨磊

    由于多数涎腺肿瘤,即使是良性肿瘤其包膜都不完整,采用单纯沿包膜剥离方法常有复发,故手术原则应从包膜外正常组织中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1].我科遵循这一基本原则,自1996-2002年采用分段式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 腮腺良性肿瘤不同手术方法临床分析

    作者:金明勋

    目的 比较腮腺区域性切除术与腮腺肿物及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优缺点,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05~2010年行腮腺肿物及局部切除术患者48例,1998~2004年行腮腺肿瘤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51例,腮腺肿物直径均小于3.5 cm,术后分析比较.结果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患者在面部外形满意度、暂时性面瘫、耳垂区麻木方面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涎瘘及肿瘤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病变范围较小的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相对于浅叶全部摘除有显著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术式.

  •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改良

    作者:李万辉;黄晓悫;吕志刚

    在腮腺良性肿瘤中,混合瘤占50%~80%,因其为交界性肿瘤,大约40%混合瘤包膜不完整,单纯肿瘤切除可致肿瘤残留或种植,复发率高达20%-40%.而复发后常呈多中心的表现,手术保留面神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 腮腺良性肿瘤超声造影定性诊断及术式改良的研究进展

    作者:粟荔;费伟

    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术式常出现不同的术后并发症,近年来关于腮腺部分切除、功能性手术的报道众多。施行腮腺部分切除术,术前定性诊断十分重要。腮腺肿瘤的术前辅助诊断手段较多,但无创且准确的诊断是医患双方力求达到的目标,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已广泛应用在腮腺肿瘤的术前诊断中。本文将对腮腺良性肿瘤术式改良方面以及超声造影对腮腺肿瘤术前定性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38例腮腺良性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胡春梅;何刚;李彬

    目的 探索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对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联合使用超声刀和生物修复膜,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为(70.5±10.2) min,术中出血量为(60.6±25.5) mL.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和永久性面瘫出现;3例患者有短暂性耳垂麻木,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患者未出现明显进食时皮肤潮红和出汗等味觉出汗综合征表现;未出现明显面部凹陷畸形.结论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联合使用超声刀和生物修复膜治疗腮腺良性肿瘤,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还能减少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 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

    作者:孙德平

    目的 评价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2007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9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采用改良术式治疗组(试验组,24例)和传统术式治疗组(对照组,25例),术后进行2个月~2年的随访,对术后并发症(面神经麻痹、味觉出汗综合征、局部畸形、涎瘘)、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49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1年都得到随访;术后2年,试验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复发.试验组无暂时性面神经麻痹发生,对照组发生暂时性面神经麻痹5例(20.0%).两组均无永久性面神经麻痹发生.试验组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4.2%),对照组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4例(16.0%).试验组24例患者术后双侧面部基本对称,无凹陷畸形;对照组术侧面部凹陷畸形4例,其中轻度凹陷畸形3例,明显凹陷畸形1例,发生率为16.0%.试验组发生涎瘘1例(4.2%),对照组发生涎瘘5例(24.0%).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术式能有效减少腮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侧多灶性Warthin's瘤2例

    作者:李文;杨立;谭敏

    Warthin's瘤主要发生于腮腺浅叶后下极,是仅次于多形性腺瘤而居第二位的腮腺良性肿瘤,主要好发于老年男性,近年来在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 改良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

    作者:王珍艳;聂舒靖;罗浩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优缺点,以期寻找更适合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方法.方法:将3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术式A组与改良术式B组,对两者的手术方式和术后的涎瘘、面瘫、面部畸形、Frey' s综合征(味觉出汗综合征)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涎瘘、面部畸形、Frey's综合征A组高于B组;术后2周及3个月时,面瘫发生率A组高于B组,但1年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发生.

  • 美容切口联合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美学效果分析

    作者:陈红生;张祖斌;奂忠平

    目的:探讨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中运用美容切口及胸锁乳突肌瓣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模式的手术切口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美容切口以及胸锁乳突肌瓣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复发情况以及美学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学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美学满意度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腮腺良性肿瘤,采用手术治疗时,美容切口联合胸锁乳突肌瓣的手术方式疗效良好,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不会增加,且美学效果改善明显.

  • 完整保留腮腺筋膜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龚正林;张瑞智;杨甜甜;张萍;邓茂丹;余波

    目的:探讨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保留腮腺筋膜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症的效果.方法:对10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肿切除术,实验组68例保留了腮腺筋膜,对照组32例不保留了腮腺筋膜,术后随访15d ~6个月.结果:实验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主观评价发生率为4.4%,客观评价发生率为5.7%;对照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主观评价发生率为53%,客观评价发生率为63%.结论:完整保留腮腺筋膜对减少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金波涛;郑卫卫;于洁;曹岩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1月~ 2011年6月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医用生物蛋白胶组(n=24)和对照组(n=26),术后从术区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区有无感染、面瘫、涎瘘及Frey综合征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医用蛋白胶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总引流量均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蛋白胶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术后创口的愈合.

134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