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引导膜的稳定性提高后对其修复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的影响

    作者:王海波

    目的:将带蒂筋膜瓣作为引导膜,研究它的稳定性对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骨诱导活性材料上制备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双侧骨缺损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双侧骨缺损邻近制备一个带有无名血管蒂所属毛细血管网的筋膜瓣(带蒂筋膜瓣),左侧采用单纯带蒂筋膜瓣包裹,设为A组(对照组),右侧采用带蒂筋膜瓣包裹后行微型铁板内固定术,设为B组(实验组).术后对实验动物行一般情况观察,两组均于在第4、8、12、16周后进行实验动物大体形态观察,尺骨X射线检查,修复区组织学检查,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并在12、16周行生物力学测定分析.结果:通过实验动物大体形态观察、X线片、组织学检查、骨形态计量分析检测,发现植骨区骨痴形成、植入物内部骨小梁及软骨组织形成的数量和速度、成熟骨结构的形成、骨干结构的重塑、骨髓腔的再通、植入物的吸收降解,B组均明显优于A组.术后4、8、12、16周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及B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分析显示,术后12、16周两组间比较及同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提高带蒂筋膜瓣的稳定性前后其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证明提高引导膜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超临界骨缺损的修复.

  • MGBR结合多肽生长因子修复颅面骨缺损

    作者:葛成;何黎升

    膜引导性骨再生(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是近10年出现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概念,是生物材料学与临床治疗学有机结合的产物.MGBR利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膜材料植入骨缺损周围,隔绝、保护骨缺损,引导、调动组织自身的愈合能力,通过骨组织再生来修复缺损,属于一种再生性治疗技术,克服了传统的因游离或血管化植骨而致供区人为创伤的缺点,为骨缺损修复开辟出一条全新途径.

  • 带蒂筋膜瓣的稳定性对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海波;杨新明;赵御森

    目的 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将带蒂筋膜瓣作为膜引导材料,研究带蒂筋膜瓣的稳定性提高后对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上制备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双侧骨缺损区,左侧采用单纯带蒂筋膜瓣包裹,设为对照组,右侧采用带蒂筋膜瓣包裹后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设为实验组.术后对实验动物进行一般情况观察,并在第4、8、12、16周后进行标本大体观察,尺骨X射线检查,修复区组织学检查及骨形态计量分析,并在12、16周行生物力学测定分析.结果 实验组一般情况表现优于对照组;大体观察示实验组外骨痂形成的量及速度优于对照组;X射线检查结果示实验组强于对照组;修复区组织学检查新生骨结构形成的数量和速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术后4、8、12、16周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及两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分析显示,术后12、16周两组间比较及同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膜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后,膜下空间及植骨区得到更好的维持,有利于超临界骨缺损的修复.

  • 比较带蒂筋膜瓣与生物膜包绕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超临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御森;杨新明;王海波

    目的 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以带蒂筋膜瓣与生物膜作为膜引导材料,比较二者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方面的疗效.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不限雌雄,制备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 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制备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双侧骨缺损区,左侧骨缺损区采用可吸收医用膜包裹,设为对照组,右侧骨缺损区采用带蒂筋膜瓣包裹,设为实验组.两组术中均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4、8、12、16周行实验动物尺骨X 射线检查、修复区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并在12、16周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实验组动物一般情况表现优于对照组;X射线检查术后16周实验组髓腔完全贯通,对照组髓腔仍封闭,实验组骨缺损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植入物的降解吸收程度强于对照组;大体观察示实验组外骨痂形成的量及速度优于对照组;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骨小梁、软骨组织、成熟骨结构形成的数量和速度、骨干结构的重塑均优于对照组.骨形态计量分析术后4、8、12、16 周两组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及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2、16周两组间比较及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蒂筋膜瓣的膜引导成骨作用显著,其联合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技术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的疗效明显.

  • 膜引导性骨再生治疗骨缺损

    作者:尤少裕

    骨缺损是临床常见而棘手的问题,引导性骨再生是近年来新兴的骨缺损修复手段,是生物材料科学与临床治疗学有机结合的新概念,故做一综述.

  • 聚乳酸膜管复合钙磷陶瓷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雷民;靳安民

    目的:采用可降解的生物活性材料钙磷陶瓷人工骨置于膜管内、骨断端间.观察其引导性骨再生的效果,探讨机理.方法:选用新西兰成年大白兔30只,平均体重2.5 kg.按体重分成5组,每组6只,以双前肢为对象.采用标准的骨缺损模型,12个对象随机分到M+TCP处理,对侧为对照侧.术后1、3、6、9、12周进行大体、组织和影像学观察分析.结果:处理组随时间全部动物骨缺损处有连续性骨痂通过缺损处.钙磷陶瓷逐渐吸收,组织相容性好.而对照组3周后两断端被增生的皮质骨封闭,未能形成有效连接.结论:引导性骨再生可有效地修复骨缺损,钙磷陶瓷的应用有利于骨缺损的修复.

  •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膜引导性骨再生技术中的研究应用

    作者:吴恒煊;江峰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是临床常见而棘手的问题,膜引导性骨再生是近年新兴的骨缺损修复手段,是生物材料科学与临床治疗学有机结合的新概念.1957年[1],Marray用塑料罩(plastic cage)对狗股骨缺损区血凝块保护,获得正常骨愈合.Melcher[2]于1978年将此方法用于牙周病的治疗.1982年Nyman[3]提出了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的概念.至今已有许多学者从组织学研究和临床追踪观察中,证实了引导性骨再生膜在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目前,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动物实验并在临床上进行了初步应用.

  • BMP-CPC-FDDMA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恒烜;邹国耀

    目的:探讨冻干硬脑膜内骨形成蛋白和自固化磷酸钙复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兔12只,均造成兔桡骨中段10mm的骨缺损.12只左侧骨缺损处均植入BMP-CPC-FDDMA作实验组,右侧骨缺损不植入任何材料留作空白对照.于术后第1、2、4、8、12周分别行双侧桡骨X线平片检查和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并对标本进行成骨面积分析.结果:实验组在X线片上的综合评分优于对照组,在组织学成骨面积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术后4、8、12周,P<0.05).结论:①BMP-CPC-FDDMA复合移植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该组硬脑膜膜套发挥了类似膜引导骨再生(MGBR)中膜的屏障作用,复合移植时三者有协同成骨的作用,可望成为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②BMP具有强大的骨诱导作用,在膜内植入复合BMP的CPC后,诱导成骨成为骨再生的主要形式.

  •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膜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段宏;樊瑜波;陈坚;裴福兴;沈彬

    本实验旨在评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于膜引导性骨再生(MGBR)的作用.取4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以聚-DL-乳酸膜建立经典的兔桡骨缺损膜引导性骨再生模型,实验侧膜管内加入游离bFGF40μg/100μl,对照侧膜管内加入100μl的生理盐水.术后2、4、8、12周分别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和图像分析以及骨生物力学检测.术后2周,可见隔膜两端的软组织已覆盖隔膜管,使其形成完全密闭的腔室,术后12周PDLLA膜管仍保持完整的外形.组织学显示:术后2周,bFGF组两骨断端均有较多的新生骨小梁形成,术后12周, bFGF组缺损完全愈合,开始重塑改建.术后2周、4周, bFGF组膜管内新生骨小梁平均面积、直径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术后8周和12周,两组膜管内骨小梁平均面积、直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周时除了破坏挠度值,bFGF组新生骨生物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因此,作者认为外源性bFGF能够促进MGBR及其生物力学性能的恢复.

  • 聚-DL-乳酸膜引导兔桡骨缺损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段宏;樊瑜波;窦均;裴福兴

    本实验旨在观察可降解聚-DL-乳酸膜引导兔桡骨缺损再生的现象,并探讨其作用和机制.取4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双侧桡骨缺损模型.左侧为实验侧,以聚-DL-乳酸膜卷成管状桥接骨缺损;右侧为对照侧,桡骨缺损不做处理.术后2、4、8、12周分别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和骨生物力学检测.实验侧术后2周,可见隔膜管两端已为软组织覆盖,膜管外两端可见多量新生骨痂形成,膜管内骨断端间充满与膜管形状相适应的血肿和纤维骨痂.术后12周膜管颜色明显变白,仍然保持原有外形无塌陷,膜管外骨痂已基本消失,膜管内骨缺损均已骨性愈合.对照侧术后2周骨缺损区被大量的结缔组织充填,12周时无1例愈合,骨断端均已封闭而形成典型的骨不连.对照侧均不能进行力学测试,实验侧12周组新生骨的生物力学指标明显优于8周组(P<0.05).因此,聚-DL-乳酸膜能够成功引导骨再生,可以用于临床治疗骨缺损和骨不连.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