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沙尘与非沙尘PM2.5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间通讯的影响

    作者:王菲菲;郑灿军;郭新彪

    目的探讨沙尘与非沙尘PM2.5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间通讯的影响.方法使用沙尘与非沙尘PM25的全颗粒、无机提取物和有机提取物,按它们在PM25中的质量比例,确定各自的染毒浓度.受试物处理细胞24小时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并用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法测定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水平.结果在按上述确定的染毒浓度范围,沙尘和非沙尘全颗粒、沙尘无机提取物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有剂量-反应关系,且沙尘全颗粒的毒性大.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沙尘和非沙尘PM2.5的全颗粒及其提取物均可抑制细胞间荧光扩散,抑制作用随剂量增高而增强,且有机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强,其次是全颗粒,再次为无机提取物.结论颗粒物的来源和成分是影响其毒性的重要因素;沙尘与非沙尘PM25都能抑制细胞间通讯,GJIC可能为颗粒物的毒性机制之一.

  • 癌平口服液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陈华;杨守峰;杨雪琴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癌平口服液对人胃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癌平口服液含药血清,温育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BGC-823,通过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观察,研究该方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BGC-823分化的影响.结果:癌平口服液药物血清能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增加细胞间的连接通讯.结论:癌平口服液药物血清可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使其再分化,并能增加细胞间的连接通讯是其抗癌的分子机制之一.

  • 纳秒脉冲诱导肿瘤细胞缝隙连接通讯恢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姚陈果;郭飞;李成祥;肖德友;唐丽灵

    将纳秒脉冲作用于人肝癌细胞( Hep - G2),通过荧光漂白恢复(FRAP)技术,检测荧光萃灭后肿瘤细胞的荧光强度变化情况,以研究纳秒脉冲对肿瘤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GJIC)功能变化的影响.经纳秒脉冲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荧光恢复率显著增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处理组的荧光恢复率都达到对照组的3倍以上.此外,处理组肿瘤细胞的荧光漂白恢复率随脉冲个数的增加而升高.实验结果表明,纳秒脉冲促进了肿瘤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恢复,且在固定的脉冲宽度和幅值下,GJIC对纳秒脉冲作用的响应程度与施加的脉冲个数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不仅为纳秒脉冲用于GJIC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而且也深化了纳秒脉冲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 脉冲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昌敏;姜槐;付一提;鲁德强

    本文用细胞内微注射法对不同强度的脉冲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并与正弦磁场的作用以及脉冲磁场所感生的不同电场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和探索。研究发现0.41mT以上强度的脉冲磁场具有抑制GJIC的作用,这种作用与磁场强度有关。其抑制GJIC的效应比正弦磁场为强。经相同磁场不同强度感应电场作用的比较,得出,GJIC的抑制主要由磁场引起,而与感应电场关系不大。本文首次从研究对GJIC的作用提供了脉冲磁场治疗创伤愈合等有关理论依据。

  • 全反式维A酸对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结合更昔洛韦旁观者效应增强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黄光琦;宋毅;陆燕蓉;张洁;肖林;杨元

    目的通过研究全反式维A酸(ATRA)对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结合更昔洛韦(HSV-tk/GCV)旁观者效应的增强作用及与Cx43表达的关系,为提高TK自杀基因的疗效及探索增强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应用Polybrene转染、荧光定量RT-PCR等技术,观察ATRA对宫颈癌细胞ME180, ME180/TK转化细胞旁观者效应及诱导Cx43 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 ME180, ME180/TK不同比例的混合细胞随ATRA浓度的增加而存活率降低.ME180+ME180/TK混合细胞的存活率随ME180/TK细胞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在2 mg*L-1更昔洛韦(GCV)作用下,以10-8 mol*L-1 ATRA与不加ATRA(0 mol*L-1)的作用相比较,在ME180与ME180/TK不同比例混合的各组中,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并观察到10-8及10-10 mol*L-1 ATRA对GCV旁观者效应的增强作用.RT-PCR结果表明,经ATRA处理的ME180细胞,其Cx43 mRNA的相对拷贝数比值增高约1.84倍及2.65倍.结论宫颈癌ME180细胞中,ATRA在10-8~10-10 mol*L-1范围内,具有明显增强HSV-tk/GCV旁观者效应的作用.其主要机制是通过ATRA在转录水平诱导Cx43 mRNA表达上调,导致旁观者效应的增强.

  • 亚砷酸钠和氧苯胂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动态影响及作用特征

    作者:邓芙蓉;李艳宏;张华明;郭新彪

    目的了解和比较不同砷化合物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动态影响及作用特征,进一步阐明砷的致癌机理.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细胞漂白后荧光强度的恢复作为评价缝隙连接通讯的指标,按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实验技术测定亚砷酸钠和氧苯胂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结果亚砷酸钠和氧苯胂均可明显抑制激光漂白后细胞荧光强度的恢复,其作用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去除亚砷酸钠作用后的不同时间,实验组细胞荧光强度恢复增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没有恢复;而在去除氧苯胂作用4 h后,实验组荧光强度恢复增加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细胞缝隙连接通讯有所恢复.结论无机砷和有机砷均可明显抑制细胞缝隙连接通讯,但二者的作用特征有所不同.

  • 极低频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影响的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沈永浩;付一提;姜槐

    50 Hz连续或脉冲磁场对培养细胞的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ap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影响的研究表明,0.4 mT以上强度的磁场具有抑制GJIC功能的作用,该作用与磁场强度及辐照时间相关,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脉冲磁场抑制效应较正弦磁场强[1-3].我们在已往实验的基础上,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一步观察在0.8 mT、50Hz脉冲磁场辐射24h的条件下,极低频磁场对GJIC功能影响的超微结构变化.

  • 喹啉衍生物PQ1联合顺铂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及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作者:林云知;许宁;李晓东;薛学义;蔡海;魏勇;郑清水

    目的:探讨喹啉衍生物PQ1联合顺铂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及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对比空白对照组、10 mg/ml顺铂对照组及顺铂联合不同浓度(1、2、5、10、15 μmol/L)喹啉衍生物PQ1各组PC3细胞增殖情况,通过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间细胞缝隙连接相关蛋白Cx43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喹啉衍生物PQ1浓度在1~10 μmol/L联合顺铂能明显抑制PC3细胞的体外增殖,随浓度、时间的增加,抑制率相应升高.不同浓度联合药物处理PC3细胞后,Cx43 mRNA及蛋白表达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结论:喹啉衍生物可以通过上调前列腺癌PC3细胞间缝隙连接相关蛋白Cx4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来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增强顺铂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杀伤作用.

  • 淫羊藿苷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倩倩;马静;刘镘利;曹亮;李颖琪;刘阿庆;董海军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利用4-甲偶氮唑蓝法筛选Icariin对TGF-β1诱导的间质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适浓度,用放射免疫法和3H释放实验检测Icariin作用前后损伤的间质细胞中雌激素(E2)含量和芳香化酶P450arom活性,采用荧光漂白后恢复实验检测Icariin对损伤的间质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影响. 结果:不同浓度Icariin均可提高TGF-β1作用后睾丸间质细胞的活细胞率,其中,20 μg/ml时即可发挥作用,而160 μg/ml时达到佳;用160 μg/ml浓度Icariin干预TGF-β1损伤的睾丸间质细胞后,间质细胞中E2的生成和芳香化酶活性显著增加(P<0.01),且间质细胞间的荧光恢复率也明显提高(P<0.01). 结论:Icariin可通过增加E2合成有效阻止TGF-β1对间质细胞的损伤,这种影响可能通过部分上调雌激素合成的关键酶P450arom活性实现;且Icariin还具有改善间质细胞间GJIC功能的作用.

  • 吴茱萸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张晓萍;林清;林品珍;魏勇

    目的 观察吴茱萸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以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取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用含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吴茱萸碱培养液处理的实验组,给药24、48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吴茱萸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x43蛋白、Ⅰ和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在0.5、1.0、2.0、4.0 μmol/L实验组中24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6.2%、9.1%、12.5%、17.6%,48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9%、21.7%、33.4%、43.3%,显示吴茱萸碱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ELISA结果显示:48 h后在0.5、1.0、2.0、4.0μmol/L实验组中Cx43蛋白吸光度(A)值分别为0.252、0.315、0.383、0.547;Ⅰ型胶原A值分别为0.507、0.412、0.336、0.226;Ⅲ型胶原A值分别为0.246、0.228、0.179、0.115;吴茱萸碱作用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细胞缝隙连接Cx43蛋白表达增强,Ⅰ、Ⅲ型胶原表达减弱.结论 吴茱萸碱有效促进细胞缝隙连接Cx43蛋白表达,提高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水平,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Ⅲ型胶原合成.

  • 转染Cx43基因对人膀胱肿瘤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及其生长变化的研究

    作者:迟强;王志勇;刘英;彭伟彬;宋殿宾;周逢海;王养民

    目的:研究Cx43基因对膀胱癌细胞的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及其增殖的抑制作用,探索以Cx43基因治疗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将含Cx43cDNA的质粒以脂质体介导转染Cx43表达缺失的BIU-87人膀胱癌细胞,通过原住杂交、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x43mRNA及蛋白表达,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SLDT)检测GJIC,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后BIU-87细胞有不同程度的Cx43 mRNA和蛋白表达及GJIC恢复.Cx43高表达的克隆细胞增殖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并未增加.结论:Cx43基因及GJIC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膀胱癌基因治疗的优选靶点之一.

  • 缝隙连接蛋白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利平;刘振湘

    缝隙连接蛋白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在众多肿瘤的的发生、生长、侵袭及转移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通过其介导的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和缝隙连接蛋白本身的独立作用两条途径对肿瘤产生抑制作用,同时降低癌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抵抗性,降低肿瘤细胞的迁徙和侵袭力.现就缝隙连接蛋白在前列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研究

    作者:宋晋刚;许建中;王序全;周强;罗飞;何清义;孙玮

    目的研究人骨随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的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方法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缝隙连接结构,应用荧光光漂白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技术,5,6-CFDA荧光负载hMSCs,激光淬灭细胞内荧光,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体外培养的hMSCs的GJIC功能.结果细胞内荧光被淬灭后可通过缝隙连接通道恢复,hMSCs平均荧光漂白恢复率为(35.26+0.76)%.结论缝隙连接是间充质干细胞间的重要通讯方式.

  • 脑蛋白水解液对大鼠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作者:刘锐;黄慧玲;闫华;张文治;苏心;只达石

    细胞通讯是多细胞生物的一个基本需要,在复杂的细胞信号传导网络中,缝隙连接是动物细胞间普遍存在的细胞连接方式,通过电、化学偶联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发挥调控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