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作者:郑华帅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虞城东康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腕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腕关节掌屈、背伸、旋前、旋后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腕关节活动度及功能.

  • 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玉玲;赵淑芳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分析其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膝关节评定结果为优1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无神经血管损伤、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膝均恢复了正常力线及骨性稳定.结论: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玉玲;赵淑芳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良率为91.3%.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切口Ⅰ期愈合,而且所有患者患膝的正常力线及骨性稳定得到恢复.结论: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骨折愈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经外侧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闫伟;杨莉

    目的:研究经外侧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外侧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常规切开复位治疗,比较两组各手术指标差异及半年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13.3±43.8)min、(205.5±107.4)ml、(11.3±4.1)d,与对照组(159.2±63.0)min、(316.0±104.6)ml、(14.2±4.3)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半年后优良率分别为76.5%、73.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外侧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骨近端骨折效果显著,复位可靠,便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具有安全、微创等众多优势。

  • 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2例

    作者:陈健;郝连升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因老年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常造成断端压缩,骨折多呈粉碎性,因此良好的固定是恢复患者功能的前提.本院行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选择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3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按Neer分型标准,均行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后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

  • 锁定接骨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何晖;黎旭军;黄健林;张亚忠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骨折分型常见Neer分型Ⅲ部分骨折及Ⅳ部分骨折,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案有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但对选用哪一种治疗方法更适宜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且没有足够的临床研究说明上述两种治疗哪一种更优越[1-3].因此,我们对41例应用了两种手术方案的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 锁定接骨板皮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70例

    作者:张国博;朱姝君

    胫骨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领域中的一个难题,约占长管状骨骨折的10%.传统的手术方法为保证骨折绝对稳定而采取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但术后伤口难以处理,并发感染、内置物外露、骨折不愈合、骨髓炎、肢体坏死、甚至截肢等并发症,且传统的外固定架术后体积庞大、过于笨重、外观臃肿,影响日常生活.为此,自微创接骨板固定(MIPO)技术Krettek等[1,2]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后,我院自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创新应用锁定接骨板皮外固定对70例胫骨干开放性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70例:其中男51例,女19例;年龄21~68岁,平均41岁.交通伤34例,重物砸伤22例,坠落伤9例,生活致伤5例.均为开放骨折,左43例,右27例.按开放性骨折分度Ⅰ°12例,Ⅱ°43例,Ⅲ°19例.按AO/ASIF分类B2型23例,B3型21例,C1型13例,C2型11例,C3型2例.胫骨上段骨折22例,中段骨折34例,下段骨折14例.52例合并腓骨骨折同时予以切丌复位钢板内固定.

  • 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陈康;崔巍;郭晓东;滕宇;曲延镇;黄振飞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患者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01-2012-03收治的23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为单侧)行锁定接骨板治疗,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57~72(平均63.2)岁.术后通过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平均13.6)个月.后一次随访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患者的平均得分分别为78.9分和77.2分.结论: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汪国栋;黄继锋;蔡贤华;王庆;王华松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对43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予以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经6个月随访,1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根据Neer评分标准,平均83分(39~95分),其中优29例,良8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6%.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临床分析

    作者:邓军荣

    老年人转子间骨折常伴有骨质疏松和各种慢性病,青年人转子间骨折则多为高能量的暴力所致,给手术治疗造成了很大困难.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但存在着髋内翻、切割股骨头,断端短缩旋转移位、医源性骨折及手术操作失误等诸多并发症.针对以上问题,2008年至2010年,我们使用锁定接骨板治疗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易善钧;王利民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AO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8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患者平均随访8.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周(7~12周).按Constant评分标准,平均82分(45~95分),其中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LPHP具有操作方便,固定可靠,保护血供,利于关节囊和肩袖修复,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

  • 掌侧入路2.4mm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作者:朱成栋;胡天胜;朱乐银;乔高山;夏建忠;印文彩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2.4 mm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采用掌侧入路2.4 mm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27例,男17例,女10例;左侧11例,右侧16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OTA)分型:AO-C1型6例,AO-C2型9例,AO-C3型12例.比较术后1周、术后8周及术后16周影像学指标,术后逐渐进行功能锻炼,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6~12个月(平均7.6个月)随访.术后1周、术后8周及术后16周分别测量掌倾角[(12.17±3.57)°、(11.86±3.63)°、(11.77±4.37)°]、尺偏角[(20.25±5.17)°、(20.01±4.93)°、(19.89±5.17)°]、桡骨高度[(11.25±6.23) mm、(11.20±7.05) mm、(11.11±6.79)mm],术后1周、术后8周及术后16周分别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优11例,良15例,可1例,优良率为96.3% (26/27);并发症发生率为3.70% (1/27).结论 掌侧入路2.4mm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能有效防止骨折复位丢失和再移位,术中牢靠的固定、充分的植骨及术后早期的康复才是治疗的关键.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刘跃华

    目的 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法和锁定接骨板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依次分为PFNA组和锁定接骨板组.分别以切口长度、出血量、负重时间和愈合时间及按黄公怡等评价标准获得的临床疗效作为临床评价指标,并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均需严格操作,PFN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及出血量优于锁定接骨板组,P<0.05;两组患者的负重时间及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PFNA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锁定接骨板组,P<0.05.结论 代表髓内固定的PFNA用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 微创经皮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Ⅱ、Ⅲ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袁冰;刘平;韦卓;阮锋;李贺伟;王希鹏;郭朗;孙飞

    目的 探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科运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接骨板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44例患者,根据NEER分型,属于二部分骨折30例,属于三部分骨折14例.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评估.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24例,良14例,可6例,总优良率86.4%.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尤其NeerⅡ、Ⅲ型骨折能提供足够坚强固定,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桂光明;张惠;曹波;彭璐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术后6个月采用Neer骨折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8~4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0周;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8.1%.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使用肱骨近端解剖型LPHP内固定,稳定性高,能较早的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应用手法复位、经皮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谌思;金伟;熊洋莉

    目的:探讨分析手法闭合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4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9.5±10.3)min、术中出血量(133.5±30.1)ml、切口长度(7.7±0.6)cm均低于对照组患者(67.4±12.6)min、(254.3±60.2)ml、(15.2±1.5)cm;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前屈活动度(135.6±13.4)°、外旋活动度(42.3±5.2)°均优于对照组患者(108.5±18.6)°、(37.5±4.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患者(6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具有微创、低损伤、促进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应用与推广.

  •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3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健;谢希明;张灿祥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锁定接骨板治疗33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5周.根据Constant评分,优20例,良9例,中4例,优良率为87.9%.结论 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 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雪松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对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4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主要为胫骨、股骨、肱骨及尺桡骨骨折,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固定法治疗,观察组予以锁定接骨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愈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的总愈合率为62.9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率为7.4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率为33.33%,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接骨板用于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好,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锁骨骨折骨不连28例临床分析

    作者:査雪峰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8例锁骨骨折骨不连患者行植骨(重新)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物选择锁定接骨板;结果:28例病例术后复查 6~12月,平均9±0.50月的随访,骨折全部获得临床愈合.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取骼骨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具有固定可靠稳定,保持良好的锁骨外形,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关节活动的优点,是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 锁定接骨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徐江发;周庆全;张大海

    目的 探讨镇定接骨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镇定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24例肱骨近端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8例.结果 24例骨折经过3~24个月随访,骨折均达到骨性性愈合,无一例发生骨折不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扳松动、断裂及螺钉拔出情况.结论 镇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可行早期功能锻练,功能恢复好.

272 条记录 10/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