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ADASIL脑弥散张量成像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

    作者:刘旸;谢晟;栾兴华;陈彬;郑日亮;张巍;王薇薇;黄一宁;袁云

    目的 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患者和同龄健康志愿者各14例,进行头颅MRI常规扫描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测量两组受试者各脑叶、内囊后肢、外囊以及胼胝体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及总和,比较两组问FA值的差异.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卒中后神经功能状态分别进行MMSE和NIHSS评分.校正年龄影响,分析患者各个脑白质区域FA值及总和与MMSE分值、NIHSS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 患者组各脑区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A值总和、右额叶、右颞叶、左顶叶、左枕叶、双侧内囊后肢以及外囊白质的FA值和MMSE分值存在相关性(P<0.05).FA值总和及各脑区FA值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CADASIL患者不同脑白质区域的FA值显著下降,部分区域的白质损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有关.

  • 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后就诊时间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朱传英;秦桂云;郭景瑞

    目的 研究轻症和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长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急性脑梗死患者310例,先按照NIHSS分值分为NIHSS ≤8分组和NIHSS>8分组,然后将2组患者分别按就诊时间的长短各再分为4组,发病3 h内组,发病3~6 h组,发病6~24 h组,大于24 h组,研究各组间相关因素的不同,并比较其临床预后.结果 共人选310例患者,其中NIHSS≤8分组143例,发病3 h内、3~6 h、6~24 h和24 h患者在出院时的NIHSS分值分别降低3.18±0.76,2.81±0.91,1.88±0.69,0.80±0.3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两比较时发现3 h内组.3~6 h和发病6~24 h组,大于24 h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8分组患者出院时的NIHSS分值分别降低7.23±2.92,5.6±2.32,6.15±2.74,5.89±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8分组无死亡,NIHSS>8分组死亡率在各时间组无分别.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就诊的时间与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有关,来医院就诊的时间越早,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越少,特别是在NIHSS小于8分的患者.

  • 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

    作者:潘必树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7月108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采用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PL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MPV(7.05±0.54)fL、PDW(17.33±2.91)fL、CD62p(2.26±0.61)%,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低(P<0.05);NIHSS(5.62±1.54)分、ADL(61.54±7.03)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优(P<0.05);治疗总有效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春西汀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 脑梗死TOAST分型与同型半胱氨酸和NIHSS评分的关系

    作者:张超;谢炳玓

    目的 探讨脑梗死TOAST分型与同型半胱氨血酸(homocysteine,Hcy)和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病因诊断和病情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技术测定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按TOAST法对脑梗死进行分组,并使用NIHSS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TOAST分型中LAA型血浆Hcy水平和NIHSS评分与其他4个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4个亚型(SAA、CA、SOE、SU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梗死病因常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且LAA型发病后病情程度往往较其他类型为重,要引起临床重视.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林美容;李世博;余碧晖;司徒佩珊;余仲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时间均为14 d。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评定(采用NIHSS量表),同时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 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进一步下降( 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同时在脑保护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 疏血通与奥拉西坦联用对脑出血患者NIHSS及MMSE评分情况的影响分析

    作者:冀战一;杨春华

    目的 研究分析疏血通与奥拉西坦联用对脑出血患者NIHSS及MMSE评分情况的影响,探索该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两组患者均常规用药甘露醇和甘油果糖等对症治疗,并辅以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钠,观察组则加用疏血通注射液以及奥拉西坦药物注射液治疗,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的NIHSS评分、MMSE评分以及血肿体积及周围低密度区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3周后NIHSS评分为(2.23±1.96),显著低于治疗前的(7.15±4.68),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3.91±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周后MMSE评分为(27.08±6.12),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6.32±5.40),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21.76±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肿体积以及周围低密度区范围均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值得临床推荐.

  •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模式及其效果的研究

    作者:梁晓艳;郑国俊;兰丽梅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模式下的康复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经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后出院的1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8例和社区康复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心理辅导;社区康复组的康复措施主要包括对康复人员的组织与培训、建立康复档案与方案、对患者康复进行训练以及心理治疗的社区康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采用生活自理能力(ADL)的Barthel指数分别于患者出院时、3个月后、6个月后评定患者的状况.结果 社区康复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S以及Barthel指数在3个月后、6个月后分别为(8.84±1.94 vs 10.01±1.53,t=3.986,P=0.003);(5.96±0.93 vs 8.54±1.75,t=8.244,P=0.000); (62.48±14.31vs57.89±13.64,t=2.936,P=0.016);(73.59±11.03vs62.38±11.57,t=5.92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前体数量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建平;周晨光;蒋超;余列;韩伟;王新新;付晓杰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与急性脑梗死后局部脑免疫炎症反应是否相关。方法: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AIS组)62例,健康对照者(Control组)26例,无症状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患者(ACI-S组)1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14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各组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前体(pDCPs)数量。根据脑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评估梗死灶的大小,进一步将AIS组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小梗死组、大梗死组,并比较不同亚组脑梗死患者pDCPs水平;并将AIS组患者pDCPs与NIHSS、CRP做相关分析。结果:AIS组与Control组相比,pDCPs占外周白细胞的比例及绝对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大梗死组患者pDCPs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且NIHSS评分和CRP与pDCPs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DCPs数量减少,可能与募集到梗死的脑组织参与炎症反应有关。

  • 不同营养途径对轻、重度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作者:叶汉深;宋学萍;杨俊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轻、重度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脑卒中和伴有假性球麻痹的脑卒中病例13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重度组、轻度组,两大组又分别分为两个亚组:营养组(A组),对照组(B组).A组给予持续鼻胃管滴注能全力;B组给予由医院营养中心配制的普通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第1、2、4周分别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并记录NIHSS评分,对比分析各组间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住院期间的临床事件,如:二重感染、胃肠道症状(腹胀、便秘、腹泻、呕吐)、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受损.结果:重度组B组患者于发病后第2周开始Hb、TP、ALB明显下降,与同时间点重度组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组B组患者入院后各时间点Hb、TP、ALB均无明显的变化,与轻度组A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重度组A组除肝功能受损外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均小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轻度组中,A、B两组间的临床事件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入院后4周,重度组A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好于B组,两组间NIHSS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轻度组B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好于A组,两组间NIHSS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持续肠道营养途径有利于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的维持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可以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但不利于清醒的伴有假性球麻痹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持续颅内压监测联合 NIHSS 量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

    作者:陈劲飞;肖化选;钟素雯;姚润伟

    目的:探究持续颅内压监测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脑 CT 进行确诊。随机将患者分为 A 组、B 组和 C 组共3组,其中 A 组不予颅内压监测和 NHISS 量表评分;B 组予以颅内压监测;C 组采用颅内压联合 NIHSS 量表进行监测。记录各组 GCS 评分、甘露醇用量、减量时间及手术介入时间。结果 C 组的平均 GCS 评分高,A 组低,且 GC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甘露醇用量、减量时间及手术介入时间在 C 组均显著低于 A 组和 B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联合颅内压监测技术和 NIHSS 量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指导作用。

  • 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4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迪;郭宏伟;皇甫留杰;郑明;朱秋红

    目的 探讨大剂量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75 mg和阿司匹林100 mg,观察组加用氯吡格雷150 mg和阿司匹林100 mg.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估.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显著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150 mg/d治疗量,可有效控制进展性脑梗死.

  • 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李绍发;李廷阳

    目的 研究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1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末用NIHS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后2个月进行Barthel指教(BI)评分.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子对照组(P均<0.05).结论 尤瑞克林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NIHSS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裕修;李友健

    目的 探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42例接受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3例接受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周、2周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H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 (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GQOLI-74评分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 蒙医针刺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海青春;肖志彬;朝鲁;孙丽君

    目的 观察蒙医针刺对于患者血清中常规脑梗标志物影响,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脑梗死住院患者84例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44例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后每日进行1次针刺治疗.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血脂相关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IHS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UA、TC、TG、LDL-C、hs-CRP、NIHSS等指标改善明显(P<0.05);针刺结合康复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患者血清Hcy、UA、TC、TG、LDL-C、hs-CRP、NIHSS等改善更好(P<0.05).结论 蒙医针刺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其可能机制为降低患者血清中的hs-CRP、TC、TG、LDL-C、UA、Hcy等相关危险因子,进而对于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与病灶的病理改变发挥作用.

  • 血压对脑梗死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作者:阙玉梅;何锴;丁莉;王艺瑾

    目的 研究血压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将患者分组为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从中随机选择120例,每组30例,然后对4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3个月之后对4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分、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3个月后,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0.8)、(4.2±1.8)、(4.3±1.5)、(4.5±1.3)分,勺型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较其他3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的Barthel评分分别为(95.1±9.8)、(77.2±18.2)、(77.9±19.1)、(78.1±17.9)分,勺型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明显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5%、79.23%、77.98%、75.92%,勺型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稳定,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但变化异常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 血压 脑梗死 NIHSS Barthel
  • 应用药物定量脑电图监测桂哌齐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莉;张书琼;冯菁;葛彬

    目的 探讨药物定量脑电图在重症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首次发病的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桂哌齐特治疗,B组不使用桂哌齐特治疗,而使用常规治疗.每组患者均使用数字化脑电图16导单极采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d,3d,7d,14 d以及21 d行脑电监测,分析各个脑区的δ和θ频段的相对功率值.并对患者在同一时间行NIHSS评分.结果 A组患者和B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不同时期NIHSS评分是没有明显差异性的,但是从脑电上看,在治疗后d 14,A组患者的前额区、患侧中颞区δ频段的相对功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d 21,A组患者的各个脑区δ频段的相对功率值亦较B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治疗后d7前额区、患侧中央区、颞区、枕区θ频段的相对功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监测可以作为药物疗效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监测方法,与临床常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比较,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更有指导意义.

  •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中医辨证分型的神经化学鉴别研究

    作者:汪学军;何杏玲;曾惠芳;杨水泉;高琼珠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化学异同,为中医分型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共分为7型,比较不同分型的一般生化指标、NIHSS、MMSE及BI评分和脑部MRI病灶定位.结果:不同证型脑卒中患者在Tc、Hs-CP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叶酸等生化指标,入院后NIHSS、MMSE及BI评分,脑部MRI病灶定位均存在差异.结论:中医不同证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神经化学等检验指标有异同,可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醒脑开窍针法对缺血性中风针刺介入时机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崇田;石娜;石学敏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法对缺血性中风针刺介入治疗的佳时机.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56例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针刺介入时机为发病6h以内,B组为发病6h ~3天,C组为发病后3~7天,D组为发病后7~14天.分别于针刺前、针刺14天、针刺28天采用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A组与其它三组在ADL、NIHSS及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差异.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越早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越好.

  • 丹红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IHSS量表观察

    作者:丁文涛

    目的: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NIHSS量表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用羟乙基淀粉酶静脉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14w后根据NIHSS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羟乙基淀粉组对照,应用丹红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改善更明显,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明显疗效优势.

  •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冯社军;赵现;刘运平;霍会永;刘冰;王慧娟;曹妍;崔岩;曹凌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对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入选的85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根据是否感染分为两组,评估两组患者出院时巴氏指数(BI)、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和减少的NIHSS百分数,出院后6个月随访病死率及BI、mRS.结果 住院期间感染者298例,无感染者552例,感染组年龄明显大于无感染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无感染组(P<0.05),出院6个月时BI均低于无感染组(P<0.01);出院6个月时减少的NIHSS百分数明显低于无感染组(P<0.01),mRS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1);随访时病死率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1).结论 年龄为脑卒中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发感染不仅影响急性脑血管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且影响卒中后病死率.

133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